书城科普读物趣说万事由来
6753700000098

第98章 艺术门类篇(6)

“秦声”、“秦音”、“西音”等,是秦汉之际的称呼,属于秦腔音调酝酿时期的名称。“西曲”、“西调”等,系南北朝后至元明之间的称呼,属于秦腔由民歌的音调发展到俗曲(即小曲)时期的名称。“西秦腔”、“陕西腔”等是明朝中期以后,秦腔由民间俗曲发展、形成戏曲秦腔时期的名称。

黄梅戏的由来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安徽当成黄梅戏的故乡。其实,黄梅戏的真正故乡不是安徽,而是与安徽省接壤的湖北省黄梅县。

明清以来,特别是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黄梅县水灾频繁。灾民为了生活,背井离乡,采用唱道情、打莲落等表演形式沿途卖唱,并与当地说唱艺术,如青阳腔和徽戏结合。

这样,黄梅戏被传播到了皖、鄂、赣3省50余县。后来,黄梅戏在安徽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成为全国人民喜爱的地方剧种之一。

猴戏的由来

“猴戏”是戏剧中武戏的一种,而且非常具有特色。

一般认为,“猴戏”的前身是“百戏”中的一项技巧杂耍。其主要内容有:猴子爬杆、猴子翻跟头和猴子骑马等。

五代时,“猴戏”开始和戏剧相关联。后唐有个叫侯弘实的侍中,为人冷酷,远近闻名,人们都很怕他。

当时,四川艺人杨度便用这个题材编了个猴戏名叫《侯侍中》。戏里让猴子穿上衣服,装成醉汉卧倒在地。剧中人唱:“街吏来了!”猴子毫无反应,又唱:“御史中丞来了!”猴子依然醉卧如泥,再唱“侯侍中来了!”猴子一跃而起,张惶四顾,装出十分恐惧的样子。于是,观众哄然大笑。

由猴演猴到人演猴,又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岁月,直到清末“猴戏”才蜚声剧坛,观者日盛。

评书的由来

评书,古代称为“说话”,隋朝时就有了,侯白《启颜录》记有亲王杨素喜听“说话”一事。唐玄宗更是一个评书迷。

评书艺人昔称“说话人”。评书到宋代已达艺术巅峰。当时说话又分为四类:一为小说,二为讲史,还有讲经、合牛。以小说、讲史影响最大,听众最多,达到“使观者如在目前,谛听忘倦,惟恐不得闻”的较高水平。

剧场当时称“瓦肆”,大者可容数千人。瓦肆又分为若干“勾栏”,很像上海“大世界”的格局。

“说话”是从唐朝“变文”演化而来,到了宋时已去掉变文那种以唱为主的形式,与现在评书表演方式相差不远。说话人的脚本称为话本,有独创性和地方色彩,融合口语,杜撰些小故事作插曲。说书人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摹仿表演,再现了生活人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脸谱的由来

脸谱由面具演变而来。面具的起源,可追溯至周代。

周代的“傩”是一种驱鬼的宗教乐舞,舞者戴的就是一个“黄金四日”的假面具,这是宗教乐舞中的面具。汉代杂技也有戴假面具的,称为“象人”。至唐代“歌舞戏”中的“代面”,又称“大面”,则来自北齐的兰陵王。

相传,兰陵王长恭貌像妇人,自己觉得不足威慑敌人,于是刻木为假面,戴着上阵,勇冠三军。歌舞戏中的“代面”可说是戏曲中利用面具的滥觞,以后屡经沿革而成脸谱。虽然脸谱从什么时候开始,还不易确定,但《宋史·蔡攸传》已有“涂抹青红,杂倡优侏儒”的记载,可见宋代已有涂脸,亦即今日京剧之勾“脸谱”。

曹操脸谱的由来

在我国传统剧目中,舞台上的曹操总是一张大白脸,眼角外还有几道墨勾的皱纹,一副“奸臣贼子”的模样。

实际上,曹操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功过参半的人物,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但是,到了南宋时期,曹操开始蒙受不白之冤。宋儒朱熹在他所着的《通鉴纲目》中秉承南宋统治者的旨意,说:“只有先主名分正,曹操自是贼。”其他的理学家也对曹操进行了口诛笔伐。

南宋统治者尊刘攘曹是有原因的,当时,金朝统治者几次大规模南侵,使得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摇摇欲坠,像处于三国时的吴、蜀,自然同病相怜,要尊刘而攘曹了。

另外,金人每年都给曹操扫墓,把曹操比附为当时统治中原地区的金朝女真贵族了,女真统治者把南宋也比做蜀汉;自宋元以来200余年里,中原地区的广大人民又遭受契丹、女真和蒙古族统治者的蹂躏和奴役,“人心思汉”,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据《东坡志林》记载:“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到了元代,在小说《三国志平话》以及十余出有曹操登台的杂剧中,一概置曹操为反派。明朝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集反曹之大成,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国人皆曰可杀”的奸佞。清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也把曹操的文章删掉。

清朝末年,已有近60出骂曹的戏曲,曹操的扮相便被勾成大白脸了。

卓别林装束的由来

卓别林是已故的世界着名喜剧大师,他不仅演艺出众,而且为人富有正义感。

卓别林在演出中总是一副固定的装束:圆顶的小礼帽,瘦小的上衣,肥大的裤子,一双又长又笨的大皮鞋,一根手杖,还有那黑黑的小胡子。大家一看到那种形象便知是卓别林了。

卓别林这套装束诞生在1914年。当时,导演麦克·塞纳特要拍一部喜剧片《威尼斯赛车记》,需男主角有一套看上去就很滑稽的服装。卓别林在自传中写道:“在去化妆室的路上,我忽然有了主意。我要穿一条鼓鼓囊囊的裤子和一双大鞋子,拿一根手杖,戴一顶圆顶礼帽。我要每一件东西看上去都显得不合适,裤子是松泡泡的,上衣是紧绷绷的,礼帽是小的,鞋子是大的……后来想起塞纳特希望我是一个年纪老得多的人,于是就贴上了一撮小胡子……”

在化妆间里,他从胖子身上借来裤子,从瘦子身上扒下上衣。胡子是剪了人家一些头发,礼帽是一个人的父亲的。鞋太大,就左右颠倒着穿上,免得掉下来。

卓别林写道:“我站在塞纳特跟前,装出了那个人物的样子,大摇大摆地走着,一面挥着我的手杖……我当时就决定,此后不管再演什么戏,我要永远穿上这身衣服。”这就是着名的卓别林装束的的由来。

四大名旦的由来

说起“四大名旦”,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并不多,但新中国成立之前,他们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人人皆知。

当时,京剧舞台上曾经显现出“四大名旦”——“梅、程、荀、尚”争奇斗艳的情景,被誉为梨园界的一大美谈。

其中,梅兰芳(字畹华)出名最早,尚小云(字绮霞)、程砚(艳)秋(字御霜)等相继崛起,在20年代初期,京剧界旦角以此三人成鼎足的局面。荀慧生(字留香)原来是梆子花旦,19岁才改演京剧,是后起之秀,但头角初露,成绩斐然。

当时,捧荀的戏迷组成“白党”,声势浩大。他们认为荀之艺术堪与梅、程、尚三人匹敌,并驾齐驱,便改三为四,提出“四大名旦”的称谓,不久就为京剧界公认。

最初,“四大名旦”以成名先后为序,排次是梅、尚、程、荀,后经数年来广大观众的评议,各地报刊根据他们艺术上的各项成就,并从陆续发表评论文章的比较结果,一致公认的排次是梅、程、荀、尚。

梨园弟子的由来

在旧社会,人们常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实际上,最早这种称谓专指的是乐师。

《新唐书·礼乐志》上有载:唐玄宗李隆基喜好音乐,精通音律,尤欣赏清雅的《法曲》。于是,他就挑选了三百乐工在皇宫里的梨园专门教他们演奏《法曲》,李隆基亲临指导,称这些乐工为“皇帝梨园弟子”,这就是“梨园弟子”的由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末明初高则成的着名戏曲《琵琶记》有一句开场白:“今日梨园弟子,唱演琵琶记。”从这里可以看出,“梨园弟子”已经开始指戏曲演员了。

皮影戏的由来

在中国,皮影戏又名“灯影戏”、“土影戏”;在土耳其被称做“卡拉格兹戏”。

皮影的制作在河北唐山、滦县及陕西乾县等地比较普遍,陕西皮影还分成西路和东路,造型风格上各有差异。

在我国,皮影戏起源很早。相传,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死后,武帝时常想念她,有个叫少翁的人,仿造了李夫人的形象,用灯光照射到布帐上,武帝看到布帐上的人影很像死去的李夫人,非常高兴。这可能就是皮影戏的雏形。

南宋时期,开封和杭州等地有许多影戏棚,演出三国故事等,非常受欢迎。元代时我国的皮影戏流传到了缅甸、波斯、爪哇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