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小儿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6753900000003

第3章 新生儿疾病(3)

采血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收集婴儿尿液或母宫颈刮片,找巨细胞包涵体等可作病因诊断。

【辅助检查】

肝胆超声影像胆道闪烁扫描,十二指肠液颜色分析及核素计数。对有淡黄色或土色粪便的患儿,与胆道闪烁扫描同步进行。

二、治疗

新生儿肝炎病原不一,但基本治疗措施相同,包括护肝治疗和针对病因的治疗。新生儿乙型肝炎仍无特效治疗,除营养激素维生素以外,有人试用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剂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iRNA)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sAg疫苗)左旋咪唑泛癸利酮(辅酶Q10)静脉滴注血凝素等。以上均为激活机体免疫功能的方法,部分病例有效。

⒈病因治疗

①选用抗病毒药物;

②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原发细菌感染;

③对先天性代谢异常者应给予特殊饮食治疗。

应用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治疗HBV感染已有良好疗效。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有干扰HSV-DNA,抑制病毒DNA的复制的作用,是治疗HSV感染的较理想药物。

用法:每次5mg/kg,静脉滴注,3次/d,连用1周。

⒉营养

由于患儿常因食欲不振及脂肪吸收不良导致热卡和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因而应注意营养平衡。禁食者每天要有一定量的糖类供应,但由于肝脏疾患则亦影响耐糖能力,故不宜糖分过多。

在肝脏功能障碍时,可有苏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和胱氨酸的升高,加上婴幼儿本来对芳香族氨基酸代谢功能不全,故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亦可增高,因之在重症肝炎或胆道闭锁时应投予肝用氨基酸输液。该类氨基酸可在肝外组织进行代谢,促进蛋白合成,脂肪供应则宜减少。肠内胆盐的减少不仅影响对食物中脂肪的分解和吸收,而且有促使肝和小肠合成胆固醇增多的作用。注意补充维生素AKDE应该采用肌内注射的方式。

⒊激素

泼尼松(强的松)2mg/(kg?d)对部分病例有一定疗效,在症状明显好转后逐步减量,其作用可能在消除肝细胞肿胀、减轻黄疸并延迟肝组织的纤维化等方面。疗程按临床情况而定,一般共用4~8周,需注意预防其他感染。此外地塞米松等亦可应用。目前对激素的临床应用价值尚有争论。

⒋保肝利胆药退黄

⑴门冬氨酸钾镁

通过提高细胞内钾镁离子的浓度,加速细胞内三羧酸循环,从而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胆红素。

用法:每次0.2~0.4ml/kg,静脉滴注1~2次/d,亦可口服。

⑵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小剂量山莨菪碱(654-2)

静脉滴注3~5天,有助于疏通胆小管,达到利胆退黄作用。前者用量每次5~10ml/kg,后者用量每次0.2~2mg/kg。

⑶牛磺胆酸钠

每次50mg1~3次/d。

⑷苯巴比妥

有改善酶合成及提高酶活力,促进胆汁排泄双重作用。

用法:每次1.5~2.5mg/kg,3次/d。

⑸其他药物:甘草酸二钠(甘利欣)、三磷腺苷(ATP)、辅酶A(CoA)、多种氨基酸(肝安注射液)及多种维生素均有利于改善肝细胞功能。

⒌防治并发症

⑴维生素K:防止出血倾向。用法:10mg/d,静脉滴注,1次/d,连用3天。

⑵维生素D3:30万U肌注,1次同时给予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ml加等量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治疗佝偻病及低钙惊厥。

⑶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有助于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必要时可应用。

⑷抗生素:防治感染应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敏感抗生素。

⑸其他措施:针对有关并发症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6.对铜代谢的观察

已知28~36周的胎儿每天经胎盘从母体聚集80~90μg的铜,怀孕40周的胎儿体内已聚集20mg铜,约50%的铜存在于肝脏内,单位重量含铜量比成人高5~10倍。胆汁是铜的主要排泄途径,10%由小肠壁排出,4%由肾脏排出。有报道有些肝炎病儿的肝脏铜含量可达很高水平。建议试用青霉胺治疗。

7.肝脏移植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可出现进行性肝硬化,肝脏移植是本症的根治方法。

8.预后

与病因病期有关。轻症预后好,发生严重并发症者病死率高。

(第六节)新生儿呼吸暂停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定义是呼吸停止时间达20秒以上,伴面色发绀,心率减慢至100次/分以下,肌张力下降的表现,这是由于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系统结构发育尚不完善,生理功能不稳定所造成的。早产儿尤其多发,约有40~50%的早产儿可发生呼吸暂停。不伴有心动缓慢的称周期性呼吸暂停,为正常现象。

引起呼吸暂停的原因分为原发性,即早产儿单纯因呼吸中枢发育不全所致;症状性:⑴缺氧:窒息、肺炎、肺透明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和贫血等;⑵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⑶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脑室内出血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等;⑷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⑸代谢紊乱:低血糖、低血钠、低血钙和高氨血症等;⑹胃、食管返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⑺因颈部前曲过度而致气流阻塞。呼吸暂停多见于早产儿,其发病率可高达50%~60%,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病理类型:⑴中枢性——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原因而无呼吸运动致气流停止;⑵阻塞性——呼吸运动存在而呼吸道无气流;⑶混合性。

一、诊断

⒈病史

以下为易发生呼吸暂停的高危儿:

⑴出生体重≤1800g(孕32周)的早产儿;

⑵其同胞患有猝死综合征的婴儿;

⑶有神经系统患及上述各种疾病的婴儿。

⒉临床表现

新生儿呼吸暂停诊断的关键是鉴别原发性和症状性。因此,对呼吸暂停的患儿应当进行详细的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注意低体温、紫绀、心脏、肺部和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生后24h内发生呼吸暂停的患儿往往可能存在败血症;生后3d至1周内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考虑为原发生;出生1周后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应寻找病因,排除症状性。所有足月儿发生呼吸暂停均为症状性。

⒊实验室检查

⑴血常规和血液检查

血细胞比容可以识别贫血;疑有败血症者,应查血常规、血小板、C-反应蛋白和血培养;伴有黄疸者应测血清胆红素浓度;测血糖和血钙等,可除外电解质紊乱和代谢紊乱性疾病。

⑵血气分析

明确有无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动脉血氧分压维持在6.65~9.31kPa(50~70mmHg),便可减少呼吸暂停发作。PaCO2<4.65kPa(35mmHg)为低碳酸血症。

【辅助检查】

⒈影像检查

⑴X线检查:胸部X线能发现肺部疾病病变的性质及程度,如肺炎肺透明膜病等,并对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有一定帮助,腹部摄片可排除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⑵头颅CT:有助于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⑶超声检查:头颅超声检查可排除脑室内出血,心超声检查有助于先心病诊断。

⒉多导睡眠描记(polysomnography):通过监护脑电图和肌肉运动,不但能区别不同类型的呼吸暂停,而且能指出呼吸暂停与睡眠时相的关系,有助于对呼吸暂停病因的诊断。

.脑电图监护:惊厥性呼吸暂停发作时脑电图可见有节律性δ波。

【鉴别诊断】

检查新生儿有无青紫时,必须正确区分周围性青紫和中心性青紫,口唇和口腔黏膜是反映有无真正青紫最可靠和最灵敏的部位。明显的局部青紫在新生儿尚需与某些皮肤色素着色如胎生青记区别。新生儿常可见普遍的皮肤花纹,在寒冷环境下更明显,是因皮肤血管舒缩的自动调节不稳定引起。面先露分娩的婴儿在头面部可见由于压力造成的淤血、水肿,局部皮肤甚至口唇可呈青紫色,应与中心性青紫区别。

⒈生理现象

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呼吸不规律,有时甚至会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的现象,这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调节能力差有关。呼吸暂停时间一般不超过10s,且无其他任何异常症状,可以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⒉原发性与继发性呼吸暂停的鉴别

根据上述的定义,诊断呼吸暂停并不困难,关键是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暂停病因较复杂,早产儿多属原发性,也有继发性;所有足月儿发生呼吸暂停均为继发性,注意及时查出基础疾病。应对呼吸暂停的患儿进行详细的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注意低体温、发绀、心脏、肺部和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生后24h内发生呼吸暂停的患儿往往可能存在败血症;生后3天~1周内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考虑为原发性;出生1周后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应寻找病因,排除继发性。

二、治疗

⒈原发疾病的治疗

如能发现呼吸暂停病因者,必需对原发疾病给予积极的治疗,如纠正贫血、低血糖等,

⒉呼吸暂停的治疗

如呼吸暂停的原因不能确定或原因确定后(如脑室内出血等)无特殊治疗者可采用下列方法;

⑴供氧

呼吸暂停患儿都需供氧,往往由于低氧血症而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一般可选用面罩或头罩,在给氧期间需给监测氧合,应保持PaO26.65~10.76kPa(50~80mmHg)脉搏氧饱和度在90%左右,以防高氧血症。

⑵增加传入冲动

可以由专人守护,也可以使用专门设备。专人守护在发作时护理人员给予患儿托背、弹足底或其他的触觉刺激,常能缓解呼吸暂停的发作。将患儿置于振动水床,可以通过增加前庭的位觉刺激而增加呼吸中枢的传感神经冲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

⑶药物治疗

①茶碱或氨茶碱

最常用的治疗药物,属甲基黄嘌呤类,茶碱可能直接刺激呼吸中枢或增加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使呼吸频率增加,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其机制是由于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cAMP和儿茶酚胺的水平。

使用方法为:负荷量5mg/kg用适量10%葡萄糖稀释后,静脉内输入,15~20min内完成,维持量1~1.5mg/kg,每8~12h1次,静脉内给药或口服。

茶碱的副作用有心动过速,低血压,烦躁,惊厥,高血糖和胃肠道出血等,副作用的发生和药物血浓度有一定关系,血浓度过于15~20mg/L时,首先出现的是心动过速(&ge180次/min),以后出现抖动,激惹,腹胀,呕吐,喂养困难,药物浓度>50mg/L时,可发生惊厥,心律紊乱。

②枸橼酸咖啡因

作用机制类似茶碱,但其半衰期长,毒性较低。

临床推荐剂量为:负荷量20mg/kg(相当于咖啡因基质10mg),静脉或口服用药,24~48h后用维持量5mg(kg?d)。每天给药1次,静脉或口服,药物有效血浓度在8~20mg/L,每3~4d测定1次。当血浓度>50mg/L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心律紊乱,利尿和烦躁,甚至惊厥。

苯甲酸钠咖啡因不用于早产儿呼吸暂停,因苯甲酸钠可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结合点,增加核黄疸的危险。

③多沙普伦(Doxapram)

呼吸中枢兴奋药,文献报道当茶碱和咖啡因治疗无效时,应用本药有效。

用法:1~1.5mg/(kg?h),静脉持续点滴,当呼吸暂停控制后,减量至0.5~0.8mg/(kg?h),最大剂量可至2.5mg.(kg?h),一般疗程为5d,必要时可处长疗程,有效血浓度<5mg/L,毒性作用:抖动,抽搐,心率增快,高血糖,腹胀,呕吐,轻度肝功能损害和高血压,停药后可消除,有心血管疾病或抽搐禁用,由于需要静脉持续点滴和其毒性作用,限制了本药的应用。

⑷持续气道正压(CPAP)

一般供氧不能缓解呼吸暂停者可用CPAP,常用的是双侧鼻塞或气管内插管方法,压力在0.3~0.5kPa,其机制可能与纠正缺氧有关。

⑸机械通气

部分患儿应用上述各种方法治疗后,仍频发呼吸暂停并伴有低氧血症或明显的心动过缓时,可用机械通气,无肺部疾患者呼吸机预调参数:FiO20.25~0.3或上机前的氧浓度,pip1.4~1.9kPa(15~20cmH2O),呼吸频率15~25次/min,吸气时间0.5~0.6s。

⑹药物撤离和家庭监护

当呼吸暂停缓解后,可考虑信用茶碱,若停药后呼吸暂停复发者应重新给予茶碱治疗,必要时可维持用药至妊娠后52周或出生后4周。

⒊监护

对易发生呼吸暂停的高危儿入Icu,单靠临床的严重观察往往不够,应用监护仪进行监护能及时诊断呼吸暂停。近年来一些资料表明单用心肺监护仪仅能发现中枢性呼吸暂停。一些患儿发生呼吸暂停后,虽然已存在低氧血症但其心率可不下降。因此,有条件的单位应使用四频道监护即心电、呼吸监护加上脉搏氧饱和度和外鼻孔下的热敏传感器。鼻孔下热敏传感器能记录呼吸道的气流变化,有助于诊断阻塞性呼吸暂停。

⒋预后

呼吸暂停常常作为各种疾病的一种严重临床症状出现,呼吸暂停者预后较差,继发性呼吸暂停患儿病死率较高,易发生不可逆性神经系统的损害。

【预防】

做好产前保健,临产前孕妇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早产。应到医院生产,生产后密切观察小儿情况。如有呼吸暂停出现,应及时抢救,使用呼吸兴奋剂,吸入高浓度的氧,治疗原发病。快速纠正呼吸暂停,避免脑组织长时间缺氧,减少对小儿智力的影响。

(第七节)新生儿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

一、诊断

凡新生儿黄疸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病理性黄疸:①黄疸出现过早:足月儿在生后24小时以内,早产儿在48小时以内出现黄疸;②黄疸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超过同日龄正常儿平均值,或每日上升超过85.5μmol/L(5mg/dl);③黄疸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超过2周以上,早产儿超过3周),或黄疸退后复现者;④黄疸伴有其它临床症状,或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5.7μmol/L(⒈5mg/dl)。

【实验室检查】

足月儿:脐血<42.8(⒉2.5)出生24H以内<102.6⑹24H——48H<128.3(7.5)3——7天<205.2(12)

早产儿:脐血<42.8(⒉5)出生24H以内<136.8(8)24H——48H<205.2(12)3——7天<265.5(15)

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μmol/L(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

正常新生儿脐血胆红素最高约51.3μmol/L(3mg/dl),在生后4天左右达高峰,一般不超过171~205μmol/L(10~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以后逐渐恢复。凡登白试验呈间接反应。尿中胆红素阴性,粪内胆色素增多。

【病因诊断】

⒈病史

⑴黄疸出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