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小儿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6753900000032

第32章 儿科循环系统疾病(6)

应少量多次哺乳,必要时可进行鼻饲。每日供给热卡33⒋72~418.40J/kg。急性期要限制液体入量在每日65mL/kg。注意防止低血糖。

⑷氧疗

一般采用40%~50%氧气湿化后经鼻管或面罩吸入。

⑸呼吸道护理

应反复以乳胶管吸出支气管内黏稠分泌物,并可藉吸痰刺激咳嗽。每日反复多次体位引流,理疗也很重要。如有明显换气障碍,表现为PaCO2迅速升高,PaO2降低,则需用人工呼吸器进行间歇正压给氧,必要时也可用呼气末正压给氧。在有气管插管时,应定时吸痰,每次吸前注入少量(0.5~1mL)无菌盐水,根据痰量及黏稠度,必要时可每10~15min1次。同时进行常规理疗以防治肺不张。应反复进行血气分析测定,及时调整呼吸。

⒊洋地黄制剂的应用

小儿心力衰竭大多急而重,故应采用快速饱合量法,即首次以饱合量的1/2一次静脉注入,以后每隔4~8h再予1/4量。从首次给药24h后,开始按维持量给药,维持量按饱合量的1/5~1/4计,每日分2次给药。

对一般轻度或较慢性的心力衰竭患儿,开始即可采用每日维持量法,经6~8d(4~5个半衰期)后,也同样出现饱合量的效果。

⑴制剂及剂量

目前儿科普遍采用的制剂是地高辛,它的优点是胃肠吸收好,作用及排泄均较快,疗效出现在中毒之前,即使发现中毒作用,时间也较短暂。地高辛除片剂、针剂外还有酏剂(即液体滴剂)可供婴儿口服,后者1mL含25~50μg,喂药既方便又准确。

⑵西地兰及毒毛旋花子甙K均属快速洋地黄制剂,药物作用快,排泄亦快,多为临时急救静脉注射,不宜为长期维持用药。如患儿病情需要继续用药者,则仍需重新按饱合量法计算给予地高辛口服或静脉注入,一般24~36h用完,再继续按维持量,每日分2次服用。

(第十节)小儿高血压

一、诊断

⒈症状

儿童早期高血压往往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当血压明显升高时,会出现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婴幼儿因不会说话,常表现烦躁不安,哭闹,过于兴奋,易怒,夜间尖声哭叫等。有的患者体重不增,发育停滞。如小儿血压过高,还会发生头痛头晕加剧,心慌气急,视力模糊,惊厥,失语,偏瘫等高血压危象。脑、心、肾等脏器损害严重时,会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尿毒症等,危及生命。

继发性高血压儿童除有上述表现外,还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儿,在血压升高的同时,有发烧,浮肿,血尿,少尿,蛋白尿等。嗜铬细胞瘤的病儿除血压升高外,还有心悸,心律失常,多汗,手足厥冷等症状。肾动脉狭窄、多囊肾等在婴幼儿期即可引起高血压,患儿常表现发烧,咳喘,浮肿,苍白,乏力等,最终出现心衰,常被误诊为心脏病。

⒉综合诊断

需根据患儿年龄、体重、血压及家族史,在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诊断。对于轻度高血压应仔细询问病史及家族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尿常规检查。如患儿肥胖,伴高血压家族史,经体检未发现其他阳性体征,则以原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大。

对于肾实质性疾病患儿,除常规检查尿外,应作肾功能测定及中段尿培养。静脉肾盂造影的阳性率较高,是诊断肾性高血压有价值的筛选试验。通过此项检查,可发现有无先天性肾脏畸形、肾肿瘤及肾盂积水等疾患。同时,还可比较两侧肾的大小,结合显影排出时间,帮助判断存在肾动脉狭窄的可能性。肾图是静脉肾盂造影的补充检查。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最有价值的手段。静脉肾素活性增高,常提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可能性。

在高血压的诊断过程中,要十分注意仔细的四肢脉搏触诊及四肢血压测量,并进行对比。主动脉缩窄的患儿,其上肢血压较下肢血压高,下肢脉搏较上肢微弱。患大动脉炎的患儿,于其大血管部位可闻及血管杂音。患嗜铬细胞瘤或神经母细胞瘤的病人尿香草苦杏仁酸(VMA)可明显增高。尿多巴胺测定可帮助鉴别嗜铬细胞瘤或神经母细胞瘤。前者尿多巴胺不增加,而后者增加。患皮质醇增多症的患儿,24小时尿中17-羟类固醇水平增高,并且其血浆及尿皮质醇水平增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儿其血浆肾素活性减低,而血浆及尿醛固酮水平增高。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及CT对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具有诊断价值。

⒊诊断标准

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尚不统一,通常认为高于该年龄组血压百分位数值,或高于平均值加二个标准差。如新生儿大于1⒉0/8.0kPa(90/60mmHg),婴幼儿大于1⒊3/8.0kPa(100/60mmHg),学龄前儿童大于1⒋7/9.33kPa(110/70mmHg),学龄期儿童大于1⒋7/10.7kPa(110/80mmHg),并经多次证实,即可诊断。

二、治疗

⒈非药物治疗

对原发性轻度高血压应首先试用非药物性治疗。

注意规律的生活制定,消除各种精神紧张因素,加强饮食指导,限制含盐入量至2~⒉5g/d,肥胖儿童应降低体重,加强体育锻炼。

如坚持1/2~1年后血压仍无下降趋势或有靶器官受累现象或有潜在疾病时可试用药物治疗。对继发性高血压患儿应针对病因治疗。

⒉药物治疗

近年来对肾动脉狭窄患者可于血管造影同时进行经皮球囊导管血管腔内成形术,对病变较局限者或肌纤维发育不压药。进入80年代以来抗血压药物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钙通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增加了治疗高血压的手段。

目前儿科常用降压药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⑴利尿剂

通过促进排钠、降低血容量而起降压作用,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严重高血压病人与其他降低药同用能增强其他药物的降压作用。应用过程中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

①双氢克尿塞

每日1~2mg/kg,2次分服。

②速尿

适用于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儿。治疗过程中如氮质血症及尿少加重,则应停药。剂量每次1~2mg/kg,每日1~2次。必要时可静脉注射。

③安体舒通

为醛固酮拮抗剂,有排钠潴钾作用,适用于肾上腺增生、肿瘤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剂量为每日⒈5~3mg/kg,3次分服。

⑵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①酚妥拉明

为α受体阻滞剂,用于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阶段,尤其当患儿有高血压危象时可静脉缓慢推注,每次0.1~0.5mg/kg或静点1~4mg/(kg?min),同时密切观察血压。副作用有心动过速。

②哌唑嗪

为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而降压,无心动过速副作用。长期应用无耐药性,与利尿药及β阻滞剂合用时有协同作用。剂量为每日0.02~0.05mg/kg,分3次服用,常见副作用有眩晕、无力。为了减少反应性晕厥,应减少首次剂量并于睡前服用。

③心得安

β受体阻滞剂。其降低机制未完全明了,可能与血管运动中枢及肾脏球旁装置的β受体的抑制作用有关。适用于高搏出量高肾素性高血压病人。与利尿药及血管扩张剂合同用可增强疗效。副作用较小,心力衰竭及支气管哮喘病人禁忌。剂量为每日0.5~2mg/kg,自小剂量开始,3次分服。

④柳胺苄心定(labetalol)

兼有α和β受体阻滞作用。起效迅速疗效高、对心、脑、肾无不良影响。可用于轻、中、重度各型高血压。静注可用于高血压危象的抢救,开始0.25mg/kg,无效时10分钟后0.5mg/kg,缓慢静注,必要时最后一次静注⒈0mg/kg,总剂量≤mg/kg。静脉注后数分钟内即起作用,降压作用平稳,有效后改成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