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建筑科学探索发现全纪录
6755800000023

第23章 世界建筑瑰宝(11)

圣索菲亚大教堂,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东西长77米,南北长71米,布局属于以穹隆覆盖的巴西利卡式。教堂中央穹隆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有侧重,前面有一个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门庭,末端有半圆神龛。教堂中央大穹隆,直径32.6米,穹顶离地54.8米,通过帆拱支承在4个大柱墩上。其横推力由东西两个半穹顶及南北各两个大柱墩来平衡。内部空间丰富多变,穹隆之下,柱列之间,大小空间前后上下相互渗透。穹隆底部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光线射入时形成的幻影,使大穹隆显得轻巧凌空。教堂内部装饰灿烂夺目:墩子和墙上全用彩色大理石贴面,有白、绿、黑、红等颜色,组成各种图案。柱子大多是暗绿色,少数是深红色;柱头一律用白色大理石,镶以金箔。柱头、柱础和柱身的交接线处,都以包金的铜箍镶饰;穹顶和拱顶全用玻璃马赛克作装饰,以金色作底子,也有少量蓝色作底子的。地面上也用马赛克镶嵌成图案,因而上下左右显得金碧辉煌,色彩琳琅满目。

圣索菲亚大教堂既有罗马建筑特色,又有东方艺术韵味,至今仍然是伊斯坦布尔最有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设计,已经充分反映了拜占廷时代艺术家和建筑师的高超艺术、技术水平。

公元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攻入君士坦丁堡,踏进了他朝思暮想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他下令将教堂内所有拜占廷壁画用灰浆遮盖住,所有基督教雕像也被搬出,并将大教堂改为清真寺,还在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尖塔,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面貌。

奥斯曼人把圣索菲亚大教堂改为清真寺,不仅是伊斯兰教取代了基督教,而是奥斯曼帝国取代了拜占廷帝国——罗马帝国的彻底灭亡。罗马帝国虽然在延宕了1000余年之后,成为尘封的历史,但是它把古希腊—罗马最珍贵的文化遗产,留给了欧洲,使在“黑暗的中世纪”里沉寂了上千年的欧洲,走向了文艺复兴的辉煌道路。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特别之处在于平面采用了希腊式十字架的造型。在空间上,则创造了巨型的圆顶,而且在室内没有用柱子来支撑。更详细地说,君士坦丁大帝请来的数学工程师们发明出以拱门、扶壁、小圆顶等设计来支撑和分担穹隆重量的建筑方式,以便在窗间壁上安置又高又圆的圆顶,让人仰望天界的美好与神圣。由于地震和叛乱的烧毁,圣索菲亚大教堂经历过数次重修,尤其公元532年查士丁尼大帝投入1万名工人、32万黄金、并花费6年光阴将圣索菲亚大教堂装饰得更为精巧华美。神圣的教堂是当时的城市中心,而从统治者对教堂所投注的心力不难看出统治者借由对宗教的奉献、夸示帝国的权力与财富,而对周遭地区施与影响力的用心。在17世纪圣彼得大教堂完成前,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部空间既集中,又曲折多变。教堂的穹顶下空间与南北两侧是明确隔开的,而与东西两侧又统一。这是为了宗教仪式的需要,增大纵深的空间;至于南北两侧的空间,透过柱廊与中央部分相通,它的内部又以柱廊作为划分。这样,层次多了,会引起人们对空间的无限幻觉。教堂内部装饰灿烂夺目:墩子和墙上以彩色大理石贴面,有白、绿、黑、红等颜色,组成各种图案。柱子以暗绿色为主,也有部分是深红色;柱头一律用白色大理石,镶以金箔。柱头、柱础和柱身的交接线处,以包金的铜箍镶饰;穹顶和拱顶全用彩色玻璃马赛克镶嵌了天使及圣徒像作装饰,以金色和少量蓝色作底子。地面上也以马赛克镶嵌成图案,因此上下左右显得金碧辉煌,色彩琳琅满目。

圣索菲亚大教堂既有罗马建筑特色,又有东方艺术韵味,至今仍然是伊斯坦布尔最有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设计,已经充分反映了拜占廷时代艺术家和建筑师的高超艺术、技术水平。圣索菲亚大教堂作为世界上唯一从6世纪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筑,也是唯一一个由教堂改为清真寺的建筑。圣索非亚大教堂是属于基督徒和穆罕默德信徒共有的一个宗教博物馆。

巴西利亚大教堂:挑战新城

巴西利亚大教堂,设计上采用水泥支撑、玻璃幕墙,是世界上最明亮的教堂。巴西利亚大教堂造型寓意众人手捧起一个十字架。

巴西利亚大教堂,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由著名建筑师奥斯卡·涅莫亚设计,1970年5月31日完工。这座教堂与传统的欧洲教堂迥然不同,造型奇特呈伞形,既像罗马教皇的圆形帽,又似印第安人的茅屋。它没有通常的高尖屋顶,16根抛物线状的支柱支撑起教堂的穹顶,支柱间用大块的彩色玻璃相接,远远望去如同皇冠。而教堂主体则坐落在地下,人们通过甬道进出。

欧洲的教堂外表大多以各种浮雕装潢,教堂内幽深阴暗,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而巴西利亚阳光大教堂一反传统,外形线条简洁,教堂内光线明亮、空间宽敞,体现着现代气息。教堂的主体建筑在地下,地面上是教堂的“屋顶”,它由数十根抛物状的立柱束在一起,远看像巴西印第安酋长用禽鸟羽毛做成的“王冠”。王冠四周有水池相围,当阳光照在水池上,水波闪动反射在教堂内的玻璃窗上,使教堂内光线一闪一闪的,给人一种既神秘又悦目的感觉。巴西利亚大教堂的建筑风格超群。建筑物的主要部分在地下,露出地面的是一只状若荆冠、覆盖玻璃的金属顶盖,顶盖下是悬在空中的神像,基督和圣徒们犹如身在蓝天白云中。

巴西利亚大教堂建筑在巴西利亚城市总体布局中喷气式飞机的中部,附近有政府各部门的办公大楼,这就要求它的造型规模,既不能与各部方块型的造型大楼相似,也不能高于“机头”部分的“H”形28层的总统府议会大厦;同时还要尊重宗教建筑物的威严特性,更重要的是必须和这个城市“飞机”形的总体格调相统一,因而采取了地上地下空间相结合的办法,形成教堂的整体。露在地面上的教堂屋顶是银白色的流线型,多根长叶状的钢柱在圆形周围向上收为一体,顶部稍加放开,相间的玻璃成灰黑色,形成多片花瓣形的组合,好像待放的花朵,又似皇冠。草坪的路两旁,摆放着几尊耶稣门徒的雕像,显得清新秀丽而庄重,具有一种现代感。大教堂附近的建筑物多是卵形、半圆形、多面形等不规则的富有变化的小型建筑,相互呼应,像一排清翠的音符,与方块形造型的政府各部办公大楼相比较,起到了变化统一的协调作用,强化了城市的节奏感。

欧洲的教堂外表大多以各种浮雕装潢,教堂内幽深阴暗,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而巴西利亚大教堂一反传统,外形线条简洁,教堂内光线明亮、空间宽敞,体现着现代气息。王冠四周有水池相围,当阳光照在水池上,水波闪动反射在教堂内的玻璃窗上,使教堂内光线一闪一闪的,给人一种既神秘又悦目的感觉。巴西利亚大教堂的建筑风格超群。建筑物的主要部分在地下,露出地面的是一只状若荆冠、覆盖玻璃的金属顶盖,顶盖下是悬在空中的神像,基督和圣徒们犹如身在蓝天白云中。

自由女神像:美国的象征

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高高地耸立在美国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象征着美国人民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

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的服装,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有象征世界七大洲及四大洋的七道尖芒。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长达12米的火炬,左手捧着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她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花岗岩构筑的神像基座上,镌刻着美国女诗人埃玛·娜莎罗其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自由女神像,高46米,底座高45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纪念性建筑,其全称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整座铜像以120根钢铁为骨架,80片铜片为外皮,30万只铆钉装配固定在支架上,总重量达225吨。铜像内部的钢铁支架是由建筑师约维雷勃杜克和以建造巴黎埃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的法国工程师埃菲尔设计制作的。自由女神的底座是著名的约瑟夫·普利策筹集10万美金建成的,现在的底座是一个美国移民史博物馆。自由女神像于1886年10月28日落成并揭幕。

创作这一艺术杰作的是19世纪后期一位才华横溢的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1834年巴托尔迪出生在法国的一个意大利人家庭。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酷爱雕塑艺术,自由女神的形象很早就存在于他的心目中了。1851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推翻第二共和国后的一天,一群坚定的共和党人在街头筑起防御工事,暮色苍茫时,一个年轻姑娘手持熊熊燃烧的火炬,跃过障碍物,高呼“前进”的口号向敌人冲去,波拿巴分子的枪声响了,姑娘倒在血泊中。巴托尔迪目睹了这一事实,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此这位高攀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为他心中自由的象征。

1865年,巴托尔迪在别人的提议下,决定塑造一座象征自由的塑像,由法国人民捐款,作为法国政府送给美国政府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

1869年自由神像的草图设计完成,巴托尔迪便开始全心全意地投入雕塑工作。他曾去过美国旅行,争取美国人对塑像计划的支持,但美国人迟迟没有意识到这一礼品的珍贵。直到1876年巴托尔迪参加在费城举行的庆祝独立100周年博览会时,为了引起公众的注意,便把自由女神执火炬的手在博览会上展出,才引起一场轰动。摆在人们面前的这只手仅食指就长达2.44米,直径1米多,指甲厚25厘米,火炬的边沿上可以站12个人。于是这件几天前还鲜为人知的雕塑品顿时身价百倍,成为美国人人渴望欣赏的艺术珍品。不久,美国国会便通过决议,正式批准总统提出接受女神像的请求,同时确定贝德罗岛为建立女神像的地点。

1884年7月6日,自由女神像正式赠送给美国。10月28日,美国总统亲自参加自由神像揭幕典礼并发表了讲话。无数群众簇拥在神像周围,怀着激动的心情企首仰望着自由女神像第一次露出她庄严的面容。巴托尔迪由于他的卓越功绩而当选为纽约市荣誉市民和法国荣誉勋团指挥级团员。巴托尔迪于1904年10月5日在巴黎逝世,但他所塑造的自由神像却永远表达着人民对自由的热爱和向往。

1916年,威尔逊总统为女神像安装了昼夜不灭的照明系统并主持了竣工仪式。1942年美国政府作出决定,将自由女神像列为美国国家级文物。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个多世纪以来,耸立在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铜像已成为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的象征,永远表达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

比萨斜塔:比萨城的标志

比萨斜塔,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是奇迹广场的三大建筑之一,意大利中世纪文化遗产。因地基沉陷而偏离垂直中心线5.2米,长时期斜而不倒,被认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和不朽之作。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洗礼堂、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园,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的罗马式建筑风格。

比萨斜塔,修建于1173年,由著名建筑师博纳诺·皮萨诺主持修建。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处。圆形地基面积为285平方米,对地面的平均压强为497千帕。目前的倾斜约10%,即5.5度,偏离地基外沿2.3米,顶层突出4.5米。开始时,塔高设计为100米左右,但动工五六年后,塔身从三层开始倾斜,直到完工还在持续倾斜。在其关闭之前,塔顶已南倾(即塔顶偏离垂直线)3.5米。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有关专家对比萨斜塔的全部历史以及塔的建筑材料、结构、地质、水源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并采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比萨中古史学家皮洛迪教授研究后认为,建造塔身的每一块石砖都是一块石雕佳品,石砖与石砖间的粘合极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倾斜引起的断裂,成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个因素。但他仍强调指出,现在当务之急是弄清比萨斜塔斜而不倒的奥妙。

从事观测该塔的专家盖里教授根据比萨斜塔近几年来倾斜的速度推测出,斜塔将于250年后因塔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缘而倾倒。但是公共事务部比萨斜塔服务局的有关人员,针对盖里教授的看法提出了反驳,认为只按数学方式推算是不可靠的,比萨斜塔是“一个由多种事实交织成的综合性问题”。另一些研究者调查发现比萨斜塔塔身曾一度向东倾斜,尔后又转向南倾斜,他们同样认为该塔在过去几百年间斜而不倒,250年后倒与不倒恐怕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假设和预测。

当然,最关心斜塔命运的自然是比萨人,尽管他们也对斜塔的倾斜感到担忧,但更多的是骄傲和自豪,为自己的故乡拥有一个自认为可与世界上著名建筑媲美的斜塔而感到自豪。他们坚信它不会倒下,他们有这样一句俗语,比萨塔像比萨人一样健壮结实,永远不会倒下去。他们对那些把斜塔重新纠正竖直的建议最为深恶痛绝。如1934年,在地基及四周喷入90吨水泥,实施基础防水工程,塔身反而更加不稳,向周围移动,倾斜得更快。

比萨斜塔毫无疑问是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在发生严重的倾斜之前,它大胆的圆形建筑设计已经向世人展现了它的独创性。虽然在更早年代的意大利钟楼中,采用圆形地基的设计并不少见,类似的例子可以在拉文纳、托斯卡纳和翁布里亚找到。但是,比萨钟楼被认为是独立于这些原型,在更大程度上,它是在借鉴前人建筑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并对圆形建筑加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比萨风格。

钟楼的圆形设计被认为是为了同一旁的大教堂建筑形成反射而相对应,因此有意地模仿教堂半圆形后殿的曲线设计。更重要的是,钟楼与广场上对圆形结构的强调是相一致的,尤其是在宏伟的同样是圆形的洗礼堂奠基以后,整个广场更像是有意设计成耶路撒冷复活教堂的现代版本。这种设计正来源于经典的古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