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自然探索发现全纪录
6756000000017

第17章 地球的故事(8)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早在哥伦布远洋航行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开始利用洋流助航了。15世纪初,郑和奉明成祖之命,率领由200多艘大小海船,2.7万多人组成的庞大航队、浩浩荡荡地从刘家港出发,船队沿中国海岸南下,经马六甲海峡,横渡北印度洋,沿途经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南亚、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先后航海7次,他们在冬季出发向西航行,此时北印度洋上吹的是东北季风,在东北季风吹拂下,海水从东向西流,沿途顺风顺流,半年后进入夏季、北印度洋上改吹西南季风,在西南季风吹拂下,海水从西向东流,这时他们开始返回,一路还是顺风顺流。看来,郑和早就懂得利用北印度洋季风环流为其助航。看来,中国人远洋航行在利用洋流助航方面,远远领先于欧洲人。

现在,很多国家的航运公司都认真研究洋流的运动规律,尽可能利用洋流助航,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国爱友松公司聘请海洋气象局通过人造卫星测得墨西哥湾暖流的路线、流速、主轴位置等。根据所获资料,该公司的轮船在墨西哥湾暖流最大的流速区顺流向北航行,返航时则避开主流区,尽量靠近海岸南下,结果,1975年该公司的六艘海轮全年节约燃料12500多桶,折合36万美元。以后,该公司一直利用这条航线航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看来,洋流的作用的确不可小视。即使在船只高度机械化的今天,如果能熟悉和掌握洋流运动规律,就可以既节约时间、节约燃料,又能减少事故。看来,任何事都不能蛮干,要懂得利用科学的重要性。

神秘的罗布泊

罗布泊是我国著名的咸水变迁湖,因这里发生过许多离奇事件,而被称为“神秘之地”。

罗布泊古称蒲昌湖,又名盐泽。罗布泊主要位于新疆塔克拉玛于沙漠的东部,西起塔里木河下游,东至河西走廊,南邻阿尔金山,北到库鲁克山。在历史上,它曾接纳从塔里木盆地流来的众河之水:西部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和车尔臣河;东部主要有甘肃的疏勒河。所以,蒙古语称它为“罗布诺尔”,意思是“汇入多水之湖”。

据我国古代史书上记载着,它曾是神话般的文明古国楼兰的所在地。《汉书》描述它“广褒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清代,阿弥达深入湖区考察,在《河源经田名》中这样记载:“罗布淖尔为西域巨泽,在西域近东偏北,合受偏西众山水,共六七支,绵地五千,经流四千五百里……以山势撰之,回环纡折无不趋归淖尔,淖尔东西二面百余里,西北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

然而多少年来,人们对这个地区了解不多,一些中外学者虽然对罗布泊有很大兴趣,但真正敢闯入该地区探险考察的,却寥寥无几。因为罗布泊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不仅没有人烟,就连生物也难以生存。

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去罗布泊考察,从沙漠南部进入该地区,途中死了3个帮手、7头骆驼,他本人死里逃生。回国后,他写了《长征记》一书,记述了那次去罗布泊的可怕经历。

罗布泊在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的必经地带。那时,来往商旅、游客穿过这个险恶地区,经常因饥渴而死,被人们称为“死亡之地”。

我国唐朝著名的大旅行家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也曾走过这一段路程。据说,他到了瓜州(今甘肃敦煌)以后,听到人们对罗布泊的介绍,跟随他的几个人都不敢往前走了,于是,玄奘一个人带着别人送给他的一匹老马,毅然走进了这个可怕的地区。在大沙漠中,他苦熬了几天几夜,并且迷失了方向,眼看干渴而死,幸亏那匹老马把他驮到一个有泉水的地方,才得以死里逃生。

长时间以来,不知罗布泊吞噬了多少人的生命,直至近代,中外探险者们还把这里视为畏途。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同志来罗布泊地区考察,中途断水,为了节省开支,他没有用飞机空运淡水,只身一人冒险寻找泉水,不幸牺牲在罗布泊附近的茫茫沙漠中。

长时间以来,由于湖盆内部新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变化,它的位置和积水轮廓,曾经历了3次大的变动。距今最近的第三次大变化,大约在公元13世纪,随着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干,流入罗布泊的水量大为减少,湖泊面积不断缩小,一直延续到近代,罗布泊面积缩小到了最小的程度。

20世纪30年代,我国陈宗器等人到罗布泊测量,当时湖水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南北长170千米,东西宽40千米,形状如人的耳朵。现在的罗布泊,湖底已干涸,残留的湖水非常浅,到处是连片的沼泽,人若误陷其中,将无法自拔。沿岸裸露的湖底,布满了盐层,有的地方坚硬的盐峭耸立,如石林一般。盐峭都是正多边形的结晶体,高达80厘米,直径50厘米,上部周围翘起,中间凹下,好似荷叶,地面沙碱土下面,埋藏着盐的大块结晶体,以及丰富的钾盐、石膏、镁等矿物。

罗布泊的恐怖让人望而却步,它的丰富矿藏又让我们充满期待。也许有一天,在科技手段的辅助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走进这个地方,去领略它的神奇并探寻它的秘密。

这里,曾经是人口众多、繁华兴盛的楼兰古国,而今却黄沙满目,一片荒凉。这里,曾经是烟光滟滟、不盈不缩的美丽湖泊,而今却变成深不见底的吃人沼泽。这一切都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冰山的威力

海面上漂浮的冰山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璀璨的光芒,美丽夺目。可是,这些美丽的冰山却是轮船的“杀手”。我们熟悉的泰坦尼克号就是在冰山的撞击下沉没的。

20世纪初的一天,泰坦尼克号载着2207名旅客和船员作处女航时,同一座漂浮的冰山发生了仅仅为时10秒钟的碰撞,便造成1513名旅客遇难的悲剧。这辉煌的首航竟给它带来了葬身海底的厄运。

泰坦尼克号在世界航海史上曾被骄傲地称为“永不沉没的巨轮”,该船船身相当于三幢半住宅大厦的长度,被欧美新闻界誉为“海上城市”。

泰坦尼克号游轮从英国南安普敦起航开往纽约,登上这条船的有很多是富商大贾和英美两国的社会名流,他们都希望在这条崭新的梦幻般的巨轮上逍遥自在地度过美妙的一周。在甲板下面的低等客舱里乘坐的是数百名移民,他们将要越过大西洋,去崭新的世界开创自己的新生活。

船航行到第四天,报务员收到了航行在前方的船只发出的紧急电讯,电讯提醒他们冰山超乎寻常地向南漂浮,已经到了附近海域。不久,泰坦尼克号又收到了同样内容的紧急电讯,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警告均未受到高傲的船员的重视,第一次收到的警报被丢到一边,几个小时没有向船长报告,后来的两次干脆没有送交到指挥室。船员们坚信,泰坦尼克号是永不沉没的巨轮,任何冰山对它而言都构不成威胁。

黄昏刚过,气温便开始骤然下降,冰山临近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但是泰坦尼克号却既没有改变航线也没有降低航行速度。夜幕降临之后,爱德华·史密斯船长布置了警戒冰山的瞭望哨。23点40分瞭望台上的人最先发现了冰山,值班军官下令向右舷急转弯。可是太迟了,灾难无法避免,冰山已经将船舷外壁撞开了一条100米长的裂口。

大多数旅客只是感觉到了轻微的震动,这种轻微的震动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随船的工程师们经过察看后认定:该船已经无法挽救了。他们分析,如果船上的16个防水舱只有4个进水的话,船还可以浮在水上,但不幸的是有5个底舱的外壁被冰山撕裂了。很快的,海水已经将三等舱房间里的地板淹没。船员用莫尔斯电码发出了最新规定的SOS呼救信号,在海难中使用这种信号还是第一次。

午夜12点零5分,按照船长的命令救生艇开始下水。旅客们并不清楚,在所有的救生艇上总共只有1178个座位,只能接纳旅客总数的一半。起初,旅客根本不相信会有什么危险。随着船体出现了危险的倾斜,旅客们失去了原先的镇定。

按照安排,妇女和儿童首先离船。头等舱里的乘客优先登上了救生艇,在他们当中只有4名妇女在这次海难中丧生。二等舱和三等舱里的272名妇女当中幸存下来的只有96人。

有一段时间,为了防止下面的乘客涌到甲板上来,三等舱通向甲板的门甚至都被锁住了。凌晨2点40分,泰坦尼克号几乎在水中直立起来,然后便头朝下沉入了3000米深的大西洋中。那些低等舱中的移民们和泰坦尼克号一起葬身于海底,甲板上的人全被抛入了冰冷的海水,毫无意外地成了随葬品。

造成这条豪华巨轮沉没的冰山,其实是漂浮在极地海域的巨大冰块。每年春夏时节,因气温升高极地海洋冰块破裂而生成,在向温带、热带漂移时,逐渐消失。它们体积相差极大,大的冰山可达几公里长,这样的庞然大物,是海上行船的巨大威胁。

泰坦尼克号被撞沉,留给世人一个巨大的惊叹号。自然的力量是惊人的,人类切不可盲目自大,一定要对各种自然现象予以足够的重视,不然就避免不了悲剧的发生。

安徽花山古石窟

古徽州花山石窟群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品位最高、谜团最多、面积最大的古石窟遗址。

2001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县,当人们清除掉花山上厚厚的淤泥后,隐藏了千百年的花山古石窟终于重见天日。人们惊异地发现,屯溪花山石窟群并非天然而生的溶洞,而是巧夺天工的人工开凿的洞窟,内壁上人工凿痕整齐美观、清晰可辨。地质学家初步考证表明,迷窟群始建于至少1700多年前的晋朝。

与诸多著名石窟相比,屯溪石窟群洞内空间奇大,结构怪异,有的层层跌宕,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擎天,奇幻神秘;有的水波荡漾,迂回通幽。而洞中无壁画、无佛像、无文字,也没有史料记载,因此留下了一段谜案。

与此同时,在屯溪石窟群东侧的歙县烟村,人们又发现了36座古石窟,也同样是古代人工开凿而成,两处石窟群紧邻,形态相近。在令人叹为观止的黄山72峰脚下,又出现神秘的72窟。

古徽州花山石窟群中,35号石窟由一座地下宫殿石雕成。26根石柱顶天立地,呈品字形排列,撑起洞府天地,石床、石桥巧妙分布,洞内有潭水,常年不枯,清澈见底。据专家测算,仅35号石窟开掘的石料就有10多万方,开掘出的石料可以铺出由黄山到杭州约200公里的公路。

至今,人们没有发现一块石窟中发掘出的石料踪迹,人们不禁要问:洞中开采出的石料哪里去了?洞中之水比新安江水位高出2米,若不是新安江的水,水源在哪里?石窟工程浩大,为何没有文字记载?石窟呈大斜面开凿,坡度恰好与山体的坡度一致,在偌大的洞中听不见回声,如此高超的建筑设计是1700年前的古人所为?石窟内没发现任何生活用品,没有任何光源设备,没有烟火痕迹,开采人员如何采光?人们最为疑惑的是,如此隐蔽的工程是何人发动?开凿如此巨大的石窟群有何用途?面对种种疑惑,人们也开始了种种猜疑推测,可遗憾的是种种猜测都不能完整、科学、令人信服地解释石窟的种种谜团。

古徽州花山石窟群留给我们更大的想象空间,不过,科学虽然可以借助想象,但这不过是一种手段,科学离不开实实在在的证据,来不得半点马虎。

日期的秘密

我们熟悉的日期不像我们平常认为的那么简单,下面的故事将告诉你,日期也有秘密。

16世纪初,由于新大陆的发现,欧洲人纷纷来到了北美洲。18世纪末,俄国人也从亚洲越过白令海峡,来到北美洲。他们住在一起,很快就熟悉起来了,可紧接着问题也来了,当英国、法国人说:“今天是星期天”时,而俄国人却说:那是“昨天”,“今天”应该是星期一。英国人正在迎接除夕,俄国人却在过元旦了。到了19世纪末,俄国贝加尔湖附近伊尔库茨克邮政局的基莫费耶夫,知道了这些事后,准备探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揭开它的秘密,他把世界主要城市的地方时间记在地球仪上,然后用台灯当太阳,把伊尔库茨克对准太阳,这时,伊尔库茨克的时间应是当日正午12点,而纽约正位于同它相对应的那条经线上,应该是子夜,芝加哥在纽约的西面,相隔经度约15度,应是23点。

基莫费耶夫面对地球仪,不由想到:芝加哥应该是哪一天呢?他从东向西,经过欧洲、大西洋到北美洲来算,芝加哥应是“昨天”的23点,如果从西向东经过太平洋到北美洲来算,芝加哥应是“今天”23点。基莫费耶夫拨弄着地球仪,左看右看,百思不得其解。第2天,他发出一份电报:“美国芝加哥邮政局长,盼告知收到电报的日期、时间。回电费已付。伊尔库茨克邮政局基莫费耶夫。”这份电报是基莫费耶夫9月1日当地时间早晨7点发出的,当天,芝加哥的回电来了:“8月31日9时28分接来电。”基莫费耶夫接到电报后可真的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一天究竟到哪儿去了呢?

很久以后,人们才知道这是大自然同人开了个玩笑。我们都知道: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在同一瞬间,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不同,经度每隔15度,时刻相差1小时,如果以日出作黎明,日落作傍晚,地球上就会出现一条永恒的由东向西移动的“晨线”和“昏线”。

由于地球是个旋转的椭圆体,而东方和西方也是相对的,因此,不可能有固定的黎明开始的地方。1884年世界天文学家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规定把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又叫日界线,为了避免一些国家在一天之内出现2个日期,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所以真正的日界线是一条弯曲的折线。

这条线的确定,使我们明确了,哪儿是地球新日期开始最早(日界线以西)和最晚(日界线以东)的地区,这样,如果海轮和飞机航行在太平洋上,从西往东越过日界线时,日期就要减去一天;如果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就要马上加上一天(即从日历上撕下一页)。但由于日界线本身(180度经线)是东、西十二区共同的中央经线,所以这两个时区的时刻是相同的,日期相差一天。因此,这是一条特别的日界线,过此线时,只需要更换日期,而时刻保持不变。

在日界线附近常发生有趣的事情。某一年,有一艘客轮从西太平洋向东航行。航行途中海上起了大风,船体剧烈摇晃。这时,一位孕妇耐不住轮船的颠簸而临产了。她先生下一个女婴,5分钟后船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她又生下一个女婴。结果,一对孪生姐妹先后降生,后出生的妹妹却比先出生的姐姐大一天。这种罕见的情况,也只有在日界线两侧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