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考古探索发现全纪录
6756200000003

第3章 考古学家的故事(3)

老汉的去世引发了人们的争论。人们都说老汉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那些金瓶是属于很久以前一些国王的,里面存放的是他们的魂灵。在当地一直流传着这个古老的说法,一个秘密的山洞里藏匿着许多国王的金瓶,但从没有人能够找到它们。随着老汉的去世,刚刚被发现的山洞也悄然消失了。

几年过去了,山洞里国王的金瓶已被人们淡忘,但黎瑞财所长,却始终关注着这件事。这天他和同事来到了大理市的苍山脚下,传说这里也有一个藏匿着金瓶的山洞。这里离巍山有100多公里远,同样是藏着金瓶的山洞为何会出现在两处?而山洞中的金瓶真的是像人们传说的那样,存放着国王的灵魂吗?那些金瓶又会是属于哪个王朝的国王呢?黎所长在反复查阅史料后,发现《蛮书》上记载,火葬了以后,南诏王割下双耳,放在金瓶里面,藏进密室,适时拿出祭之。看来,按照蛮书的记载,老汉的发现和人们的传说并不是子虚乌有,国王的金瓶的确存在。

但黎所长也清楚地知道,如果山洞是存放金瓶的地方,那就好比是国王的陵墓,它的位置一定非常秘密。为了不让后人发现这个金瓶的所在地是什么地方,国王会首先派第一批人把金瓶储存收藏好,埋好以后,就派第二批人,把知道这个洞穴所在地的人杀掉,这样,这个洞的地点就永远是个谜了。

1000多年前,大理地区曾有过两个地方王朝,它们的都城就建在了苍山脚下,但有关这两个王朝的文字记载却寥寥无几。明朝时,朱元璋派当时的傅有德平定云南后,把所有在官典籍全部烧毁了。

朱元璋所毁掉的正是大理地区两个古王朝的历史文献,它们就是南诏国和大理国。这两个王朝先后存在了五百多年,但灭亡已有近1000年的时间,再加上后人毁灭性的破坏,地面上已经没有了王朝的踪影,只有地下还可能埋藏着都城的废墟。如今这里的公路要扩建,人们必须先探明地下是否有古代建筑,才能动工修路。所以一支考古队在这里开始勘察,当然,考古人员更希望能够在此地发现南诏大理国的遗迹。

在巍山县的巍宝山下,有一座小小的庙宇,这里供奉着一位特殊的人物,他就是南诏国的创始人,名叫细奴罗。

根据有限的历史资料,人们了解到,早在大约公元600年时,细奴罗曾是巍山地区的一个种田人。那时的大理地区只有一些部落分布在洱海一带,细奴罗就是其中一个被称为南诏的部落首领。

后来他所带领的部落在唐王朝的扶持下,打败了当时洱海一带其他的5个部落。细奴罗统一洱海地区后,在家乡的一座山上建造了自己的都城。南诏曾有过的三代国王都生活在这个叫龙于图的都城里。那么,他们很有可能把自己的归宿选在巍山,而老汉发现的那个山洞也就有可能真的存在。

90多年后,南诏的第四代国王将都城迁到了苍山脚下,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大,南诏成为云南一带强盛的地方王朝,历时一共250多年。

当南诏国的时代过去后,大理国立国并沿用了南诏的都城。在苍山洱海一带大理国的都城又伫立了300多年。直到公元1253年,忽必烈攻占云南地区,南诏和大理国500多年的历史才最终结束,所以在苍山脚下有着神秘山洞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从细奴罗创建南诏,到南诏国消失,一共有263年。在这期间,南诏曾有十几代君王即位,而其后的大理国存在的时间更长,延续了308年,即位的国王也应该更多。500多年里两个地方王朝皇室的人数加起来应该是个不小的数字,但这些君王的陵墓不仅始终没有被找到,甚至连一点点的蛛丝马迹也无从发现。

对此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推测。有人认为,由于南诏大理只是两个地方王朝,他们的国力无法和中原王朝相比,没有足够的实力为每一位国王修建大型的王陵。也有人认为,南诏大理远离中原内地,其丧葬习俗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他们信奉佛教,时兴火葬,所以无须为保存尸骨大兴土木。

从大理地区保存下来的这些火葬墓中,我们看到,即便是普通百姓,实行火葬后,死去的人也还是要有一个墓碑的。或许因为帝王本来就不能和百姓同归一处,所以南诏大理的国王们将归宿选择在了山洞里。

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考古工地的现场有了明显的变化。一些大大小小的土坑被专门清理了出来。人们发现在每一个土坑中都埋放着一块大石头。黎所长和考古工地的领队,对这些土坑异常关注。他们认为土坑中的大石块呈现了一种古人特殊的建筑手段,那就是在坑中先放上石块,然后在石块上树起木柱,用这样的办法建筑房屋,这正是南诏大理时期建筑的特点。

根据文献记载,历史上这一带曾是南诏大理国的都城。这次为了扩建公路而进行的保护性考古发掘,果然探察到了南诏大理国的踪迹,这时在黎所长心中也随之升起了希望,那个藏着金瓶的山洞会不会真的存在,而且也能被发现?

在剑川县,人们传说这里的石宝山上也有一个神秘的山洞,和巍山、苍山脚下的洞穴一样,存放着南诏大理国国王们的金瓶。

从南诏时代,剑川县的石宝山就是佛教胜地。早在南诏国创建初期,佛教就被确定为南诏国的国教,包括后来的大理国,也沿袭了这种宗教信仰。从保留下来的一幅国王理佛图中,我们更能看到南诏大理国信奉佛教的盛大场面。南诏大理国的国王们曾命工匠在这里开凿石洞,修筑佛像。至今山上依旧保留着很多的佛教造像。

但与其他信奉佛教的地区不一样的是,南诏大理国的君王们在为神仙打造石像的同时,将自己的石像也置于其中。有时候甚至和他们的家人置放在一起,这就是南诏创始人细奴罗的“全家福”。在石宝山上的佛教雕像中,人们一共找到了三位南诏国的国君。其中一位南诏国君的石像旁,还坐着一位出家的僧人,人们推测,在南诏时期,不仅国王信奉佛教,就连国家大事的制定也会有僧人来参与。

尽管石宝山也远离南诏大理国的都城所在地苍山,但从国王的雕像可以看出,南诏的国君似乎对这里更加情有独钟,那么国王们将最终的归宿选择在这里也是很有可能的。

在大理地区,人们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过大量的火葬墓,这些墓穴中只有一个装着死者骨灰的火葬罐,但随着死者身份的不同,火葬罐的材质也不同。普通百姓也就是一个陶土烧制的罐子,只有在贵族的墓葬中人们才能见到这样精致的火葬罐。难道在南诏大理时代,这一带的人们真是像推测的那样,因为信奉佛教而选择了火葬?那么,南诏有13代王,大理国有22代王,这30多代的王、后、妃等等墓葬,究竟有没有?如果有,他们又在哪里呢?

看来正是因为南诏大理国的人们信奉佛教,相信人来于尘也归于尘,所以选择了火葬。而那些国王们因为身份显贵,他们的火葬罐则应该是用黄金打造的。人们有理由相信,那些传说中的金罐子很可能就是南诏大理国国王们的火葬罐,而彝族老汉发现的山洞也因为巍山县是南诏的发祥地显得更加可信。

在苍山脚下的工地上,人们依旧在进行着考古发掘。根据记载,1000多年前,南诏大理国的都城就建在了这一带。尽管考古工地所在的位置,并不是记载中当年都城的中心地带,但在地下人们还是发现南诏大理时期留下来的建筑遗迹,证明这里的确有都城建筑存在。这便从考古发现的角度,找到了南诏大理国存在的证据。

几天以后,黎所长和同事再次来到苍山脚下传说中有山洞的地方。在以前的勘察中黎所长就发现,这里有着两个大平台,地形很像是举行大型祭祀的场所。他推测这两个平台有可能是人工建造的。黎所长从第一阶平台的地上取下了一块泥土,果然泥土中显现出了一层层不同的土质。显示了人工夯筑的痕迹。

如果这里是南诏大理国为国王的灵魂举行祭祀的地方,当年人们除了要夯筑起一个平台,平台上还应该有相应的建筑。黎所长来到了第二阶平台,这里的地面上散落着许多瓦砾。

黎所长在泥土里挖出了一块瓦片,经过仔细辨认,他发现瓦片上隐约有些纹路。他把瓦片带回了办公室,又找出了从考古工地带回的瓦片,采取实物对比的方法进行考证。因为人们已经确认考古工地中发现的建筑遗迹就是南诏大理国留下的,将平台上挖出的瓦片和它放在一起,黎所长看到两块瓦片上的纹路有着同样的特征。这一切显示出瓦片恰好具有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在随后对平台的勘察中,人们发现了南诏的有字瓦,铺地砖,是一尺见方的铺地绿釉砖。由此看来,毫无疑问,大理时期这个地方就有官方建筑。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南诏大理国的王陵是存在的,国王的金瓶也是存在的,而苍山脚下那个深藏不露的洞穴比起其他传说中的洞穴更可能是王陵的所在地。等找到那个神秘的洞穴,我们会找到一切问题的答案。

点评

也许,这些王陵就是一个普通的洞穴,也许洞穴中就只有些国王们的黄金火葬罐。但黎所长和考古队员们依然努力着,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资料对人们了解那个存在了500多年古老王朝的神秘历史,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发现腓力二世的安德罗尼科斯

安德罗尼科斯是研究马其顿历史卓有造诣的考古学家,在他的带领下,马其顿王家墓地得以重见天日,这一重大发现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公元前359年,腓力二世当上了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雄才武略,骁勇善战。不断向外扩张,先占领爱琴海北岸色雷斯一带,继而南征希腊。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决定控制整个希腊。为此,他专门设计了一种新阵法,叫“马其顿方阵”,即士兵们列成长达16排的纵队,每个士兵都被遮住全身的巨盾和长达50米的长矛武装起来,后排的士兵把他们的长矛放在前排士兵的肩上。这样,前排的士兵就得到好几排向前伸出的长矛的保护,整个方阵行动起来就像一个整体一样。

临出征时,他任命儿子亚历山大为马其顿军队副统帅。当马其顿军队到达希腊中部喀罗尼亚附近时,遇上了希腊各城邦的联军,就在这里,双方展开了一场大决战。马其顿军队在黎明前排好了方阵,方阵分左右两翼,腓力二世亲自指挥右翼,左翼由亚历山大指挥。决战中,双方相持很久都不分胜负。首先取得胜利的是亚历山大,他指挥左翼军队,给当时认为无敌于天下的底比斯人的“神圣部队”以致命打击。相反,腓力二世指挥的右翼军队却遭到了失败。但是联军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搞乱了自己的队伍。腓力二世在亚历山大的帮助下,迅速改变方阵队形,向联军反扑过去。结果联军溃败,腓力二世大获全胜。

第二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村宣布自己是希腊军最高统帅,从而确定了马其顿在希腊各城邦中的领导地位。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参加他女儿婚礼时被刺身亡,亚历山大继承王位。33岁时,亚历山大因病去世。亚历山大死后,他的亲信和部下便展开了激烈的夺权斗争,横跨欧亚非三洲的马其顿王国从此分崩离析了。

虽然马其顿王国已消散了2300余年,可是,现代文明社会里的一些考古学家,却在千方百计地寻找腓力二世的陵墓。19世纪60年代初,有一位法国考古学家在希腊萨隆尼加西南约65公里处一个叫维金纳的小村庄附近,发现了一座规模庞大的马其顿王宫,并发掘了其中一部分。他的发现,证实了维金纳是史书上所称的爱基——古希腊马其顿王国的都城,而不是以前人们认为的爱德沙。

20世纪30年代,18岁的马诺利斯·安德罗尼科斯,参加了一支考古队,前去发掘那座宫殿的其余部分。安德罗尼科斯在维金纳村的中心发现了一座大坟堆,虽然蒿草遍野,瓦砾掺杂其间,但比其他墓堆都大。他想,这土堆下面或许埋着些比铁器时代的尸骸更有意义的东西。

20年后,人到中年的安德罗尼科斯已经是萨隆尼加大学的博士,他壮心不已,重新来到维金纳。在此后的几年中,他搜集到了许多大理石墓碑的碎片。经过研究,他确认这些墓碑碎片的年代很古老,是公元前4世纪和前3世纪的遗物。这个时期是马其顿王国最强盛的时期,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都是那个时期的风云人物,安德罗尼科斯再次想到了那个大墓,想到了那个大墓的主人到底是何许人。

70年代初,安德罗尼科斯决定正式挖掘维金纳的那个大墓。在经过了35天的挖掘,铲掉了近1.8万立方米的泥土后,一座坟墓的高大正面,呈现在发掘者的面前了。墓门没有被打开过的痕迹,墓门上的图案是狩猎狮子的场面,这是深为马其顿王室酷爱的消闲活动。安德罗尼科斯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亮进入到墓内,眼前的景象使他十分惊讶:一个正方形的墓室,一扇关闭着的大理石门,一座完整的石椁以及无数在尘埃中闪烁着光芒的珠宝、金器。他兴奋得狂呼:“啊!这肯定是一座王陵!”此后的几天中,他们一直在进行大量的清理工作。从墓中发现的丰富的陪葬品来看,这是一座未受劫掠的王陵,而陪葬品中的许多青铜器和甲胄,又表明墓主人是一个好勇善斗的尚武之君。他们打开大理石的石椁,在场的每个人都惊呆了。石椁里是一只精美绝伦的金棺,棺盖上镌刻着旭日的图案。安德罗尼科斯惊叫了起来:“这是马其顿的王徽!”金棺里面存放着经过火化的骨骸,还有一个用黄金制成的橡树叶和橡子环绕而成的花环(橡树叶是古希腊主神宙斯的象征)。安德罗尼科斯根据出土的陶器和其他物品以及它们的制作工艺,判定这座坟墓是在公元前340年~公元前310年间封闭的。这一段时间里,在马其顿下葬的君主只有腓力二世一人。但是墓里没有发现任何碑文,可以用来证实这是腓力二世的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