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手到病除
6772100000005

第5章 手部按摩保健常识(2)

中医学认为,脏腑之间有相互表里、相互络属关系,脏属里(如心、脾、肺、肝、肾),腑属表(如胃、大小肠等)。其具体的表里关系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相表里的脏腑之间有经气相通,可互相影响。因而在治疗时亦可选取相表里的脏腑反射区。如辨证为肺病,可选取手部“大肠”区。若辨证为大肠病,可选取手部“肺”区。

阳性反应点选配法

体内脏腑发生病变时,往往在手部可以找到相应的阳性反应点(或区),如局部的压痛、结节、丘疹或条索状物。

这些反应点也是进行治疗的理想部位。比如,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大都在肺区及支气管区出现压痛及脱屑等,治疗时选取这些相应的反应区能提高疗效。

手部按摩基本知识

手部按摩是指以手按压手部反射区(穴),以特定的手法来刺激该反射区(穴),达到调整内脏功能、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目的,从而起到治疗保健效果。

但要想获得有效的治疗保健效果,事先必须掌握一定的按摩技法和操作要领。而且,应把握好按摩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以便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按摩手法

推法

手部按摩中常用的推法是指推法。

用拇指指端或指腹着力于手部一定的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直推法;如用双手拇指从某线状穴位的中点向两侧分推,称为分推法;如用两手拇指指端或螺纹面自某线状穴两端向中间推动合拢,为合推法,又称“合法”、“和法”。

该技法适用于手部各线状穴位。操作时,配合适量的按摩介质,手指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均匀。

按法

按法是指用拇指的指端或螺纹面着力于手部穴位或病理反射区上,逐渐用力下按,由轻到重,使刺激充分到达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重、胀、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钟,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

按法适用于手部各穴,常和揉法结合使用。操作时,用力不要过猛,不要滑动,应持续用力。需要加强刺激时,可用双手拇指重叠施术。对年老体弱或年龄较小的病人,施力大小要适宜。

点法

点法指用拇指指端或屈指骨突部着力于手部穴位或病理反射区上,逐渐用力下按,由轻到重,使刺激充分到达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重、胀、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钟,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

点法适用于手部各穴,常与按法结合使用。点法较按法接触面积小,力度强,刺激量大,对年老体弱或年龄较小的病人,施力大小要适宜。操作时,用力不要过猛,不要滑动,应持续用力。

叩法

用中指指端叩打手部穴位,称为叩。

叩法适用于手部反射区较窄的部位。操作时,用力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动作要快而短暂,垂直叩击体表,速度均匀而有节奏感。

掐法

掐法指将力量灌注于拇指端,用拇指指甲重掐穴位。

手部按摩中,掐法刺激最强,多用于急症、重症。掐前要取准穴位,为了避免刺破皮肤,可在重掐部位上覆盖一层薄布,掐后可轻揉局部以缓解疼痛。

揉法

手部按摩中多用指揉法。指揉法是用拇指螺纹面吸定于手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和掌指作轻柔缓和的摆动。

指揉法多与按法结合使用,适用于手部各穴位。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持续时间宜长些。

捻法

用拇指、食指螺纹面夹持住一定部位,两指相对做搓揉动作称为捻法。

捻法主要用于手部各指指小关节,常与掐法、推法合用。操作时,动作要灵活、快速,用力不可呆滞。

摇法

使手部指指关节、手腕部关节做被动均匀的环形摇转动作称为摇法。摇法一般需要双手配合,一手固定,一手操作。

摇法主要适用于手部指指及手腕部关节。操作中,动作要缓和,用力要稳,摇动方向及幅度要在生理许可范围内进行,由小到大,切忌突然单向用力,以防止损伤关节。

拔伸法

用两手分另各执手部相应关节的一端,以相反方向作拉伸、牵引动作的方法称为拔伸法。

拔伸法适用于手指指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与手部关节的局部病症。操作时,应沿关节连接纵轴线操作,两手用力要适度,不可强拉硬牵,也不能偏斜用力,动作应和谐持久,速度要均匀,以免损伤关节或韧带。

摩法

以手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螺纹面附着于手部一定部位,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做节律性的环旋运动称为摩法。

摩法适于手部相对开阔的部位。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迅速而持久。

按摩工具

在手部按摩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操作者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单纯用手指按摩,手指很快就会疲劳、酸软,达不到按摩力度,影响按摩疗效。因此,最好配置一些按摩工具,最常见而又实用的按摩工具是按摩棒。

制作按摩棒时,宜选一长度、粗细合适的硬木棒,大头直径约1.5厘米,小头直径约0.5厘米,两头均磨成圆球形,用细砂纸打磨光滑即可使用。

如果一时没有合适的硬木棒,亦可选择一头光滑、大小合适的日常生活用品代替,如钢笔、圆珠笔等,只要握持方便即可。

操作要点

按摩过程中产生的刺激信息,经过一定的途径,到达病变部位,从而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刺激信息的产生与作用于按摩部位的功有关,作功量不够,信息量不多,则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作功量过大,信息量过多,会造成穴位疲劳,反而导致穴位接受刺激信息的能力减弱,降低治疗效果。所以,按摩要定时定量、有规律、有节奏地进行,不要无止境地反复按摩。

按摩时间

进行手部按摩时,必须掌握好按摩的时间。因为,穴位的感受必须传入大脑,并产生某种反应变化,才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若一次按摩的时间过长,会导致信息传入系统和信息整合调节系统的疲劳而降低疗效。

一般来说,每区的按压时间为1~2分钟,但不是绝对不变的。每个反射区作用的时间,应因人、因反射区区别对待,要根据病情和病人体质等具体情况确定。

例如,慢性病、顽固性疾病,按摩时间宜长些;急性病、病因明确单一者,按摩时间可短些;对重点穴位区要重点按压,时间要长些;对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则时间应短些;按摩肝脏反射区时,必须在患者肾脏功能良好的情况下,才可以按摩较长时间,否则将不利于体内有毒物质的排泄。

每天按摩1~2次即可。若能长期坚持每天同一时间按摩,效果更好。一般病症,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可间隔数天,亦可连续进行下一疗程。经过按摩使疾病基本痊愈后,应再坚持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按摩力度

手部的按摩要有一定的力度,总的要求为持久、有力、均匀、柔和,力求深透。

持久是指手法能按要求持续运用一定时间;有力是指手法必须具有一定的力量,并根据不同病症,不同部位而增减;均匀是指手法运用要有节奏性,不要时快时慢、时轻时重;柔和是指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暴或用蛮力,变换动作要自然。

按摩的力度,一般来说,年老体弱、关节较硬、肌肤娇嫩的患儿、女性等用力要轻,形体壮实、年龄轻者及男性用力稍重。

但也要注意,少数人对疼痛特别敏感或耐受力特差。因此,要把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到操作过程中,时刻注意患者的表情变化。如果患者出现脸色苍白或忍受不了的表情,应立即停止按摩。

按摩时,力度不应是同一的,即应大小不等。因为,手上穴位的感受传入大脑后,有反应变化才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总是一个强度,大脑的敏感度会下降,会导致疗效降低。

总之,手部按摩时,用力要先轻后重,逐渐增加力量和时间,一直增加到被按摩者能接受的最大限度为止。

按摩节奏

按摩节奏就是指按压反射区的频率,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一般来说,病人体质虚者,节奏要慢;实者,节奏要快。男性相对于女性节奏要快,老年人相对于青壮年节奏要慢。

按摩方向与顺序

按摩双手的方向,要根据疾病性质的不同来决定。一般来说,顺经络气血运行的按摩方向为补,逆经络运行的按摩方向为泻。或以向心按摩为补,离心按摩为泻。但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和运用,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按摩治疗中,应根据病情先按摩主要穴位和反射区,再按摩配穴及次要穴位或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是重点按摩部位。无论治疗,还是保健,一般在按摩的开始和结束时,都要按揉这几个反射区。按摩的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治疗中应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

常用的按摩膏

使用按摩膏可以保护施术者和受施者的手,起到润滑的作用。而且,选择适宜的药膏还能增强治疗效果。为了保持按摩的力度,每次不要涂得太多。常用的按摩膏有以下几种:

按摩乳

可用于各种情况。具有润滑皮肤、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作用。

冬青膏

以冬绿油(水杨酸甲酯)与凡士林按1:5混合调匀而成,有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及陈旧性损伤和寒性痛证等。

滑石粉

医用滑石粉或市售爽身粉均可,具有润滑、除湿等作用,适用于夏季按摩,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及皮肤娇嫩者。

薄荷水

将鲜薄荷叶放入适量沸水中,加盖浸泡,待其自然冷却后,去渣取汁即可使用。有祛暑除热、清凉解表的功效,适用于夏季按摩及一切热病。

麻油

其他植物油代替也可。有和血补虚、祛风清热等功效,适用于婴幼儿及久病虚损或年老体弱者。

鸡蛋清

将鸡蛋(鸭蛋、鹅蛋亦可)一端磕一小孔后,悬置于容器上,取渗出的蛋清使用。有消导积滞、除烦去热等作用。适用于嗳气吐酸、烦躁失眠、各种热病及久病后期。

另外,手部有皮肤病者,可选用针对性药物。如2%咪康唑霜或联苯苄唑霜(霉克)或克霉唑霜都可用于手部患有手癣者,2%尿素霜可用于手部皲裂者。

适应证与禁忌证

每一种疗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手部按摩也不例外。

适应证

手部反射区按摩保健法适应证广泛,尤其是对一些痛证、功能性病变和运动、神经系统的顽症,更具意想不到的疗效。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神经官能症和各种神经痛。

慢性胃肠道疾病和小儿厌食、小儿消化不良等。

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

多种炎症,如上呼吸道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等。

总之,手部按摩对生理机能调节具有重要意义,对各种功能性疾病有明显疗效。对于器质性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不应单独使用,可将手部按摩作为辅助疗法。

禁忌证

手部按摩虽然治疗范围广泛,疗效好,无副作用,但仍有其局限性,对有些病症是不宜使用的,临证时要谨慎对待。

某些外科疾病:如急性腹膜炎、肠穿孔、急性阑尾炎、骨折、关节脱位等。

各种急性传染病:如伤寒、霍乱、流脑、乙脑、肝炎、结核、梅毒、淋病、艾滋病等。

急性中毒:如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药物中毒、酒精中毒、毒蛇咬伤、狂犬咬伤等。

急性高热病症:如败血症等。

各种严重出血性疾病:如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内脏出血等。

某些严重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肾衰竭、心衰竭等。

妇女月经期及妊娠期。

精神病患者发作期。

手部皮肤溃烂者。

上述情况,大多数表示病情危重,病势急迫,瞬息万变,因此不能贻误抢救时机。而且,此时的患者身体较为虚弱,承受不了按摩的疼痛刺激,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对上述禁忌证,应及时采用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措沲,待病情趋于稳定或缓解后,在病情的康复期间,再以手部按摩作为辅助手段进行调理性治疗。

注意事项

治疗前应清洁双手,修剪指甲。

按摩前休息片刻。

浴后、暴饮饱餐后1小时内及过度疲劳之余均不宜做手部按摩。

治疗中如出现一些反应,应及时处理。治疗后半小时内,须饮温开水300~500毫升以上,严重肾脏病及心力衰竭、浮肿患者,喝水不宜超过150毫升。

治疗腰部、颈部及各种关节、软组织扭伤时,应边施手法,边嘱患者活动。

自我按摩者注意循序渐进,并严格遵守操作要求。

严重病症应以药物和其他疗法为主,手部按摩为辅。

手法要熟练,耐力要持久,施术要柔和,用力要深透。对不同体质者,应注意调整刺激的强度。

手部按摩要有毅力和恒心。

其他保健疗法

灸法

对手穴进行灸治,这种温热刺激既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又可通过经络作用,调整人体生理功能,而达到治疗和保健作用。

手部有几个常用穴位,对其进行灸治,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保健效果。如灸合谷可治疗牙痛;灸大骨穴可治疗眼痛(结膜炎);灸小骨穴可治疗手关节痛;灸中魁穴可治疗食道癌;灸中泉可治疗腹痛、手痛等。

平常一般多采用艾灸法,如果没有艾卷,也可用香烟代替。对某部位进行灸治时,应距离皮肤1~1.5厘米,感到烫后马上离开皮肤,防止皮肤灼伤,反复6~7次。

施灸时要认真仔细,及时去除艾灰,避免烧灼皮肤,增加病人痛苦。灸完后,注意把火熄灭,以免造成火灾。

牙签刺激

取十根左右牙签,集束成捆,用胶布或橡皮筋缠绕一圈,即可以用来刺激手穴或阳性反应区,也可刺激指甲或手掌。急性疼痛用尖头刺激,慢性疼痛用钝头刺激。每次持续几秒钟,松开后再反复进行。

衣夹刺激

对手部进行按摩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些独特的用具进行刺激。比如,对手指进行刺激,由于刺激部位的特点,可以用晒衣用的夹子夹住指尖,片刻后松开。这种刺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吹风机妙用

用吹风机对手掌进行吹风,稍感热时,把吹风机移开,然后再靠近手掌吹风,反复数次,至身体感到温暖即可。它能促进全身气血流通,使人精力充沛,消除疲劳,对维护健康很有益。

健身锤保健法

健身锤是一种常用的保健用具,用此替代手指进行点压、摩擦,力度强,效果好。用它叩击手部时,大头用于叩区带,小头叩穴位。

健身球保健法

健身球是由最初的山核桃演变发展而来的,多用水晶、石料、金属、玻璃材料等制成。健身球的运用,使手掌受到温和舒适的按摩,可起到滑利关节、健脑怡神及延缓衰老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