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未解之谜和神秘现象大全集
6775000000012

第12章 追溯灿烂的艺术文化(5)

第一个故事是说,第一届奥林匹克竞赛开始于公元前776年,起源于一场事关爱情和王位的争斗。波沙国的国王艾诺麦,只有一个女儿基皮达米娅。父王为给她挑选一位文武双全的佳婿,诏令应选青年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公主的恋人皮罗西获胜,因此他在奥林匹亚举行了盛大的典礼,有战车、角力等运动竞技,由此就创立了古代奥运会。

第二个故事说,希腊的大力士赫拉克利斯击败了其他神以后,便在奥林匹亚举行体育比赛,以祭奠他的父亲宙斯神,由此形成了古代奥运会。

第三个故事说,赫拉克利斯与他的兄弟们因发生争吵,而在奥林匹亚山下比武较量,由此逐渐发展为古代运动会。

还有个传说是,有一个叫克库洛希的英雄打败了伊利伊王奥格亚史。为了庆祝这次胜利,他在奥林匹亚这个地方举行赛跑会,距离为600英尺,优胜者会被戴上一顶用橄榄枝编织的桂冠,以示奖励。这则神话故事就把古代奥运会说成是由克库洛希创办和开始的。

关于神的传说固然不足深信,但奥林匹克起源的真正原因,却也不得而知。

红十字会的标志来源之谜

国际红十字会和中国红十字会之红十字标志是否与宗教的十字架有关系?对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议的。

有的学者认为红十字会的红十字标志,是由古代流行于中东和欧洲的十字形木架演变来的。1985年8月25日《文摘报》公布了一篇资料,标题是《十字架的由来与发展》。这篇资料十分明确地指出红十字会的红十字标志是从最早流行于古代中东和欧洲的处罚逃跑或敢于反抗的奴隶的十字形木架逐渐演变过来的。

《福建日报》1985年12月24日一篇题为《话说十字架》的文章,也指出了红十字会之红十字标志起源于罗马帝国的刑具。《话说十字架》说:“这样,十字架由刑具逐渐演变为基督教的标志,后又成为伤兵救护的徽号,代表了人道主义与中立。今天,它也成了医疗救护事业的标志。”照此说来,红十字会的红十字标志与宗教的十字架确有关系了。

另一种说法是红十字会的红十字标志与宗教的十字架没有关系。1986年1月的《中国红十字》刊物和同年同月的《福州晚报》均载文指出了红十字会的红十字标志与宗教的十字架没关系。根据是《关于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第三十八条规定:“为对瑞士表示敬意,白底红十字旗样,系将其联邦国旗翻转而成者。”这确实充分证明红十字旗并非起源于宗教的十字架。

但是,不光是瑞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国旗中,也包含有这种十字架图案。

至于瑞士国旗中的十字图案是否取自宗教的十字架,不得而知。如果不是,那自然证明红十字会的红十字标志与宗教十字架无关;如果是,或者无有力证据证明不是,那么红十字标志还是间接地起源于宗教的十字架。

因此说,红十字会的红十字标志到底与宗教的十字架有没有关系,仍需学术界深入探讨。

荷马及其史诗之说

约在公元前11~公元前6世纪之间,古希腊产生了两部伟大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其中的《伊利亚特》描述的就是著名的特洛伊战争的故事。一般认为,对这两部史诗进行整理和加工的作者为公元前8世纪的荷马,他是一个到处演唱的盲人歌手。因此,后人把这两部史诗统称为荷马史诗。

尽管荷马所描绘的特洛伊古城已被考古学家所发掘,其真实性已不容怀疑。但是,对于荷马的有无以及两部史诗的形成,仍然没有公认的结论。

公元前7(或6)世纪留下来的一首古诗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荷马是)住在契奥斯岛(爱琴海中一个岛)的一个盲人。”可是这种说法无法考证,所以近3000年来,一直受到文学界的怀疑。在两部史诗中,有关荷马生平事迹的线索也少得可怜。

而关于荷马史诗的形成,目前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短歌说。德国学者沃尔夫指出:史诗从公元前10世纪左右开始形成,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口头相传,直至公元前6世纪,才正式用文字记录下来。两部史诗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都曾作为独立的诗篇由歌手们演唱。因此,《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最终写成时,当是许多歌手的集体创作,是一大批短歌的缀辑。

第二种是统一说。德国学者尼奇认为,荷马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吟唱诗人,因为史诗有统一的艺术结构和艺术风格。他认为,荷马史诗中的极微小的矛盾,不足以证明两部史诗是由几个人参与创作的。

第三种是基本核心说。这种说法认为,两部史诗既不是一连串的各自分开的民间诗歌的汇编,也不是出于一位大诗人的手笔,而是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由许多民间诗人对它不断地进行增删、修饰,最后似应由一位大诗人,比如说荷马,进行加工整理而成。

羊皮纸典籍的保存和流传之谜

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既没有纸,也没有印刷术,人们用羽毛或芦管当笔蘸墨水在羊皮纸上写字,然后装帧成册。谁要想得到一本书,一般的办法就是抄。

公元6~10世纪,这是欧洲的黑暗时代,长期积聚起来的希腊罗马的书籍宝库,经过无数次兵燹、劫掠、焚毁、刮削、虫蛀、霉烂,其损失无法估算。尽管如此,多数古代希腊罗马羊皮纸典籍还是保存流传了下来,成为今天世界文化宝库中一笔极为珍贵的财富。

那么,这些古籍是如何逃过了无数次的兵燹、劫掠、焚毁、刮削、虫蛀、霉烂的破坏而保存和流传下来了的呢?

有一种意见认为,古希腊和罗马许多典籍得以保存和流传,这首先要归功于修道院的抄录修士。通过修士们的抄录和教会收集,很多古籍保存和流传下来了。

这种说法值得怀疑,因为:第一,有不少古籍早在日耳曼人攻占罗马城之前就佚亡或流失到外邦去了;第二,有些书,由于犯禁而没有抄写,或者即使抄了又被刮掉、销毁;第三,不少书在抄成后又散失了;第四,由于羊皮纸来之不易,也有刮掉库存古籍用以抄教会书籍的。

有的学者认为,阿拉伯人在保存希腊和罗马羊皮纸典籍上立了头功。自公元7世纪开始,阿拉伯人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扩张过程中,攻占了地中海沿岸大片原属希腊罗马统治的区域,直接接收了大量珍贵的希腊和罗马古籍。

还有人认为希腊古文献的最大保存者是拜占庭。在西欧黑暗时代,大量羊皮纸典籍遭毁,而无数古代书籍被拜占庭保存着。

上述各种说法对于解释“古希腊和罗马羊皮纸典籍是如何保存和流传下来的”这个问题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能作为最确切的定论。对于该问题的最终解答,还须进一步的考证。

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何意味

蒙娜丽莎嘴角的神秘微笑吸引了无数人,听说就连拿破仑和戴高乐都为之痴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女子的微笑有着不朽的魅力呢?

哈佛大学神经科专家利文斯通博士说,蒙娜丽莎的微笑时隐时现,是与人体的视觉系统有关,而不是因为画中人的表情神秘莫测。利文斯通说:“如果看着她的嘴巴,便永远无法捕捉她的笑容。”蒙娜丽莎的笑容若隐若现,源于人们的目光不断转移。利文斯通指出,若要临摹《蒙娜丽莎》,描绘口部时便要望着别处。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回答则将此问题与画家的实际状况联系起来,他认为达·芬奇一直与父亲和继母一起生活,对自己的亲生母亲很怀念,他在模特蒙娜丽莎的脸上看到了母亲般的微笑,这微笑唤起了他的深情,画家最终将自己的感情用高超的技艺呈现在画布上,造就了画作非凡的魅力。

美国马里兰州的约瑟夫·鲍考夫斯基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压根儿就没笑。她的面部表情很典型地说明她想掩饰自己没长门牙。”

法国里昂的脑外科专家让·雅克·孔代特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刚得过一场中风,请看,她半个脸的肌肉是松弛的,脸歪着所以才显得微笑。

英国医生肯尼思·基友博士相信蒙娜丽莎怀孕了。他的根据是:她的脸上流露出满意的表情,皮肤鲜嫩,双手交叉着放在腹部。

可是这些,也都仅仅是猜测而已。

《清明上河图》之谜

在中国美术史上,《清明上河图》可谓是一幅最具传奇色彩的作品,也是历朝历代被临摹最多的一幅作品。从古至今关于《清明上河图》版本的考证、真伪的争辩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和不解之谜。《清明上河图》真迹是如何现世的?它的作者张择端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长卷,纵24.8厘米,横528厘米。根据专家统计,《清明上河图》共画有人物684人,牲畜96头,房屋122间,树木174株,船25艘,车15辆,轿8顶。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如此巨制一定是有寓意的。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

研究《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清明节之意”;二、“清明坊之意”;三、即“清明盛世之意”。

研究《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就有这么多的解释与争论。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有什么含义呢?

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

对于张择端的身世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千百年来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张择端是北宋人,也有专家学者认为张择端是南宋人,还有专家学者认为张择端是金代人。

看来,《清明上河图》确实是一幅多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