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航天科学探索发现全纪录
6775700000013

第13章 航天人物(13)

1992年1月8日,李鹏总理主持召开了中央专委第五次会议,听取了原国防科工委和航空航天工业部领导关于发展中国载人航天的意见。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要搞载人航天。这对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带动相关学科和工业发展、开发利用空间资源、培养科技队伍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会议决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被命名为“921工程”。工程飞船系统的总设计师的重任落在了时年59岁的戚发轫的肩上。

1995年以后,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全面铺开,戚发轫与各部门商量决定,把总体任务分解成13个分系统进行试验共同完成。“神舟”飞船构形复杂,系统复杂,一艘飞船所用元器件10万多只,电缆网节点8万个左右,计算机软件语句几十万个。每个焊点、每根导线、每一行语句都不能出错。因此,戚发轫要求设计人员,必须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疑点、消灭疑点,凡是能预想会出现的问题,甚至是万一会出现的问题,都要千方百计地去发现、去寻找,虽然这种发现和寻找就像大海捞针,但绝不能放弃。有人提出:“火箭升空到一定高度工作结束,该与飞船分离的时候,万一分不开怎么办?”针对这个问题,工程总体要求飞船上再增加一项能保证宇航员手控发送分离指令的功能,以对付这个万一。这个指令要从飞船送到火箭上,还要有独立的电源来支持,牵扯的问题比较多,解决起来很棘手,更何况这不是飞船系统自己可以解决的,还需得到火箭系统的支持。有没有必要一定要增加这个功能?火箭为什么要接收飞船的指令?当一些人带着抱怨情绪议论纷纷的时候,戚发轫果断宣布:为保成功,确保宇航员的安全,再大的代价也要干!在一次返回舱综合空投试验后,现场工作人员在返回舱里闻到一股异味,经检查发现,舱内有害气体超标!这对宇航员身体将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危及宇航员生命。经过多次分析试验,问题的根源是多种火工品工作后产生的气体泄漏到返回舱。如何解决舱内有害气体问题?在两年的时间里,戚发轫和大家一起做了无数次试验,最后用先“疏”后“堵”的办法,终于把有害气体排出舱外,消除了隐患。同时,他们还新研制了一种有害气体过滤器,做到了双保险。

1999年11月20日清晨6时30分,“神舟”号试验飞船从地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经过21个小时的太空飞行,飞船返回舱按计划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回收,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继苏美之后第三个掌握飞船发射技术的国家。这一年,戚发轫刚好66岁。“神舟”号的成功发射,把他的事业以及人生一起推向辉煌的巅峰。

神舟三号飞船发射之后,有专家又发现了一个不安全因素:在进行大气层外救生时,由于运载火箭燃料未用尽,而火箭与飞船的分离速度又不够,有可能造成空中“追尾”事故。万一爆炸,可能直接危及飞船与宇航员的安全。为了避免这一事故的发生,就要增加火箭与飞船的分离速度,戚发轫立即组织科技人员对飞行程序、飞行软件等进行修改,竭力阻止火箭与飞船在空中“接吻”。几年来,戚发轫和他的同事们为增强飞船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绞尽了脑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半点都不敢懈怠。排除各种疑虑,使宇航员有了更平安出征的保证。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四艘无人飞船已相继经受了太空的洗礼,每一次发射都是一次新的跨越,宇航员“一步登天”的天梯,在一次又一次的跨越中搭建完成。站在这个直入云端的天梯前面,他已经为宇航员准备好了这样一句话:“年轻人,放心飞吧,你们一定能平安归来!”

2003年10月15日一大早,中国首次载人飞行的“神舟”五号飞船遨游太空的辉煌时刻即将到来。身着乳白色宇航服的宇航员杨利伟健步走向飞船。满头华发的戚发轫当着杨利伟的面,在发射任务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上午9时整,“神舟”五号满载着中华民族的希望,呼啸着飞向太空。戚发轫久久地伫立着,极目苍穹,心随“神舟”飞……船箭分离、准确入轨、调整姿态、全船供电、天地通话……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北京指挥控制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轨道舱与飞船成功分离,推进舱制动火箭点火,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飞船向地球母亲飞来……降落伞打开,反推发动机点火,飞船成功软着陆,航天员走出舱门向祖国挥手致意……这一瞬间,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沸腾了!酒泉卫星发射场沸腾了!戚发轫满含热泪,热血沸腾,和年轻人一样欢呼跳跃!他对未来的“神舟”充满着希望:实现宇航员舱外活动,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研制空间试验室,建立中国的空间站……

科学的使命就是努力去探索人类未知的一切,这不仅需要勇气和胆识,更需要科学方法。20世纪80年代,我国发生了“以飞船起步,还是以航天飞机起步”的争论。戚发轫等专家坚持认为应继承中国研制返回式卫星的经验,发展“飞船”。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

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

2003年10月15日5时28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宇航员公寓问天阁广场。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走去。“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宇航员大队宇航员杨利伟。”“出发!”随着总指挥庄重地下达的命令,杨利伟大声回答:“是!”一个标准的军礼,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此后,随着“长征”二号F型火箭把“神舟”五号飞船推向200公里之外的空间,38岁的杨利伟成了第一位叩访太空的中国宇航员。

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1983年,杨利伟考进了空军第八飞行学院。经过4年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终于成了空军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1992年的夏天,杨利伟所在部队来到新疆某机场执行训练任务。那天,他驾驶着战鹰在吐鲁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飞行。突然,飞机发出一声巨响,霎时间仪表显示汽缸温度骤然升高,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杨利伟明白,自己碰上了严重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不工作了!紧急关头,杨利伟异常冷静。他一边向地面报告,一边按平时训练的要领作出一系列动作,进行妥善处置。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飞机开回去!他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慢慢地收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点点往上爬升、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飞机终于越过天山山脉,向着机场飞去,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在空军部队服役的十几年时间里,杨利伟安全飞行达到了1350小时。

1996年的初夏,杨利伟接到通知,参加宇航员初选体检。初检通过后,他又被安排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几个月下来,886名初选入围者已所剩无几。杨利伟的临床医学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项检查的指标都达到优秀。1998年1月,他和其他13位空军优秀飞行员一起,成为中国第一代宇航员。2003年7月,杨利伟经载人航天工程宇航员选评委员会评定,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级宇航员资格。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杨利伟以其优秀的训练成绩和综合素质,被选入“3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杨利伟全身心地投入了“强化训练”。“飞船模拟器”成了杨利伟的“家”。飞船模拟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实模拟飞船内环境,对宇航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及操作训练的专业技术训练场所。飞船从发射升空到进入轨道,再调姿返回地球,持续时间几十个小时甚至上百个小时,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操作动作有100多个。舱内的仪表盘红蓝指示灯密密麻麻,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各种设施星罗棋布。要熟悉和掌握它们,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和故障排除,只有靠反复演练。于是,杨利伟把能找到的舱内设备图和电门图都找来,贴在宿舍墙上,随时默记。他还用小型摄像机把座舱内部设备和结构拍录下来,输入电脑,刻制了一个光盘,业余时间有空就放来看。后来,在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他取得了2个99分、3个100分的好成绩,专业技术综合考评排名第一。

2003年10月15日晨,杨利伟进入“神舟”五号飞船,按照规定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发射前的各项检查。8时59分,0号指挥员下达了“1分钟准备”的口令。火箭即将点火。指挥大厅里充满紧张气氛,许多观看飞船发射的人,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切仿佛在瞬间凝固了。杨利伟在飞船内安稳地目视着前方,静静地等待着那辉煌一刻的到来。医学监视仪器显示,杨利伟的心率:76次/分。据国外有关资料显示,发射前宇航员因为激动或紧张,心跳一般都要加快,有的达到140次/分。指挥大厅里传出了清晰的口令:10、9、8、7、6……这时,屏幕上出现杨利伟向大家敬了一个标准军礼的画面。

飞船起飞了!从飞船的舷窗往外望去,杨利伟看到了深邃而美丽的太空。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看到美丽的太空了!”飞船进入了太空轨道。这时,杨利伟突然感觉到身体似乎要飘了起来,他清醒地意识到,飞船已经脱离地球引力,来到了太空。在他还来不及体验失重的奇妙感受时,就觉得好像头朝下脚朝上,十分难受。他意识到这是在太空失重状态下出现的一种错觉,如果不及时克服,就很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的完成。于是他用平时训练的方法,凭着顽强的意志,强迫自己在意识上去对抗和战胜这种错觉,很快就调整过来,恢复了正常。

飞船绕着地球90分钟一圈高速飞行。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边缘仿佛镶了一道漂亮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杨利伟拿起摄像机,赶紧把这壮观的景色拍摄下来。他不由得从心里腾升起从未有过的强烈自豪感,为中国人飞上太空感到骄傲。他郑重地在飞行手册上写下了“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飞船飞行到第七圈时,他又在太空展示了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美好愿望。

杨利伟在太空飞行中的杰出表现,让世界再次对中国及中国的航天英雄刮目相看。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杨利伟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2003年11月7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和“航天功勋奖章”。

在助推“神舟”飞天的巨大力量中,有这样一种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自主创新。杨利伟等中国航天人凭着这样的胆识和气魄,向世人表明:中华民族完全有能力依靠自主创新,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自主创新精神让中华民族梦圆九天外。

王永志与载人航天工程

2005年10月17日5时38分,我国第二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六号成功返回地面,遨游太空5天的费俊龙、聂海胜自主走出舱门……就在这一刻,一位年逾七旬的老者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

1932年,王永志出生在辽宁省昌图县一个贫苦农家。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55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飞行器系导弹设计专业学习。1961年毕业回国后,一直从事导弹、运载火箭和载人航天等方面的工作,曾任我国首枚中近程导弹总体设计组组长、首枚中程导弹总体设计室副主任、我国新一代战略火箭总设计师、固体地战术导弹总设计师等职。1985年,他与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共同完成“液体战略武器及运载火箭”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86年,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特别是大型卫星商业发射服务出现运载能力短缺的危机。王永志提出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为基础,研制大推力捆绑式火箭,抢占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的设想。建议获得批准后,仅用了18个月,就带领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枚大推力运载火箭。1990年,王永志主持的“长征二号”E火箭飞行试验获得成功,为我国卫星发射服务推向国际市场作出突出贡献,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早在1986年3月,王永志就被聘为“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负责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和大型运载火箭论证,参与拟制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蓝图。1992年9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王永志被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他在总体方案制定、明确总体技术要求、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问题处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提出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设计思想,为缩短研制时间、节省研制经费,实现高起点、高效益、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主持拟制工程总体技术方案并确定了七大系统的基本方案,做到了总体优化,各系统协调匹配,兼顾了后续任务的发展,实现了以“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宇航员安全返回”为标志的高安全、高可靠的目标。从1999年至今,我国进行了6次载人航天工程飞行试验任务,2003年10月15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圆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载人航天工程实现“多人多天”飞行的重大跨越,这些辉煌业绩,凝聚着王永志的心血与智慧,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丰碑上,镌刻着他建立的卓越功勋。

中华民族迈向太空的脚步之所以一刻也没有停止,源自于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与生俱来的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勇气,源自于我们民族文化底蕴中那种不甘人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正是通过王永志等一批航天科学家的艰苦努力,中国人终于实现了自己所制的航天器的首次载人飞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