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人体科学探索发现全纪录
6775900000016

第16章 人体重大发明、发现(7)

对于人体疾病,人们通常认为仅仅是病菌病毒以及有害的化学物质造成的,而忽视了精神因素的的作用。其实,多数身体疾病,都是有其心理病源的。精神因素不仅能造成精神疾病,而且也能导致机体疾病。生气、愤怒、绝望、悲观、焦虑、忧愁、惊惧等情绪上的震动会导致和加重种种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左撇子”的科学新发现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大多数人习惯于用右手写字、拿筷子,大多数人的右手比左手灵活,如果不是的话,我们常称他们为“左撇子”。据科学家统计,在人类中大约有4%的人是“左撇子”。

对一般人来说,右手比左手灵活,这是为什么呢?这不仅仅是习惯上的原因,而且与人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分工有关。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各部位的功能是不尽相同的,而且有分工。总体上讲,左半球负责人的右半身的动作;而右脑则负责左半身的动作。具体来讲,左脑支配着人的语言以及与之相关的读、写、听、说以及计算、口头记忆等思维活动;而右脑对记忆图形、把握空间、音乐、美术、技术等方面有较大优越性。

由于人们的大量思维活动更多地集中在左脑,所以人们的左脑相对右脑使用的频率较大。因此,右手、右眼作为左脑支配的对象,相对来说就较右脑支配的左手和左眼使用较多。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右撇子”多,“左撇子”少了。

虽然“左撇子”属于“少数派”,不过,如果你是个左撇子,也不要因此而烦恼。科学家们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左撇子”记忆力更强而且更有运动天赋。

科学家认为,“左撇子”的记忆是事态性记忆,对事件的细节比较注重,可能就是这个因素使他们有较强的记忆力;而“右撇子”的记忆是非事态性的记忆,只能记起事件的大概及其内涵。根据研究,事态性记忆要靠左右半脑“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左撇子”或具有“左撇子”倾向的人能够很好地调动两个半脑的活动,因此能够很好地记忆事件的细节。

“左撇子”在体育运动方面具有天赋。具体原因是什么,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这和这些人的大脑结构有关。研究发现,“左撇子”的胼胝体比一般人发达,能更快地在大脑两个半球之间传递信息。很多实验表明,“左撇子”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敏感性比“右撇子”者强,这在比赛中就占有了很大的优势,因为很多比赛都是在千分之几秒之内决定胜负的。许多出色的网球运动员都是“左撇子”。另一种解释是“左撇子”与“右撇子”的神经环路不同。这种观念认为,比如打乒乓球,从“看东西”的大脑右半球到握拍的手,“左撇子”和“右撇子”的神经反应途径并不相同。“右撇子”必须走“右半球—左半球—右手”的路径,而“左撇子”直接走“右半球—左手”的路线,神经反射直接从右半球传到左手,其中少了一个环节,所以速度比较迅捷。

关于“左撇子”形成的原因也存在不同说法。有人用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来解释左右撇子的成因。“右撇子”基因是显性的,而“左撇子”基因是隐性的,只有在特殊的基因配对中,“左撇子”隐性基因的性状得以显示,所以在总人口中,左撇子成为少数。

也有有研究报道,一个人习惯使用左手或右手,是由单一基因决定,医学界正在努力找出这个基因。曾有人对100对“左撇子”夫妇及其父母、子女进行研究发现,从父母或双亲遗传到这个基因的,天生就惯用右手;没有这个基因的,则可能惯用左手,也可能惯用右手。82%的人至少有一个这种基因,因而成为“右撇子”;18%的人没有这个基因,其中一半成为惯用右手者,另一半或是惯用左手,或是两手都善用。这一研究解释了同卵双胞胎的惯用手不同的原因。

还有人从头发的旋向研究可能控制“左撇子”性状的基因。美国专家克拉尔通过在人群密集的机场、超市对人的头发的旋向进行观察发现,95%的“右撇子”头发都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而“左撇子”和左右手都很灵活的人,头发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各占一半。克拉尔认为,人体内可能存在这样一个基因,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带有头发右旋的特征信息,另一种则带有头发随机旋向的特征信息。正是这个基因控制人的用手偏向性与头发的旋向。前一种表现形式属于显性,后一种表现形式则属于隐性。拥有一个或两个都是右旋信息基因的人必定是“右撇子”,头发顺时针旋转;带有两个随机旋向特征信息基因的人才有可能不一定为“右撇子”,而是成为“左撇子”或“右撇子”的几率各占一半。这一理论与单一基因决定的理论有些不同,但同样可以解释一卵双胎左右撇子各半的现象。因为他们都带有两个随机旋向特征信息基因,按几率出现一半“左撇子”,一半“右撇子”。这个基因究竟是什么,仍有待科学家不断努力去最终揭开谜底。

知识链接

1975年8月13日,美国堪萨斯州托佩卡市的一群左撇子建立了名叫“左撇子国际”的组织,他们设想把全世界的“左撇子”联合起来,共同争取“左撇子”的权益。一年后,该组织举行庆祝活动,并将1976年的8月13日确定为第一个“国际左撇子日”。

人体离不开微生物

近代医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就是对微生物与疾病之间关系的了解。知道微生物是许多疾病的元凶后,科学家们便着手研究各种杀菌和抗菌的方法,以避免或治疗微生物感染的问题。其实,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千千万万个微生物,但你不必担心害怕,因为许多微生物对人是很友好的,一旦离开它们,人还会有生命危险呢!

人自出生、发育、成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无不与微生物休戚相关。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各种微生物就借着食物和空气不断地进入人体任何一个与外界相通的管道。不少微生物因而成了人体的常住“居民”,它们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比如,人体的肠道内至少有100~500种微生物,每克大便中大约有1000亿个微生物。

人体微生物中的大多数不但对人体无害而且还是人体的好朋友。有的微生物能在皮肤或粘膜表面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防止外来致病菌的入侵,并能产生一些抗菌物质,抑制甚至杀死入侵的致病菌;有的微生物能产生一些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的能帮助蛋白质、脂类和胆固醇的代谢;有的还能防止体内致癌物质的产生,起到防癌作用,还有重要的是正常微生物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

人的皮肤是多种微生物的栖息地。链球菌、大肠杆菌和霉菌等,经常在那里活动。万一皮肤受到损伤,致病菌会侵入伤口,引起化脓感染。打针时之所以要用酒精消毒皮肤,就是为了防止皮肤上的微生物随着注射器的针眼进入人体。人的疱疹病毒可以长期生活在口唇周围的皮肤上,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不会致病,只有当人的抵抗力下降时才引起疱疹病。

龋齿是少年儿童中最常见的一种牙病。现在科学家已经在龋齿病人的口腔中找到了罪魁祸首——一种叫变形链球菌的微生物。医生在给龋齿病人治病时,总是试图将这种链球菌清除掉。其实,变形链球菌本来就是人体口腔内的常住“居民”,是很难彻底清除的。我们只要养成饭后口漱口、睡前刷牙的卫生习惯,减少口腔中变形链球菌的数量,使它们恢复正常数量,这种链球菌便能和人体相安无事了。

呼吸道是体内部直接与外界相通的地方,那里也是微生物活动的舞台。在这些微生物中,有些是常住“居民”,有些是匆匆来去的“过路客”。其中,有些成员会引起肺炎、肺结核、白喉和流行性感冒等疾病,但绝大多数微生物有阻止外来微生物侵入的作用。

人体已成为许多微生物安居乐业的场所,这些微生物也成了人体的终生伴侣。但是,微生物和人体并不总是友好相处的,特别是一些致病菌遇到适宜的时机,如人体服用的抗菌素过多、皮肤破裂、人体过度疲劳等,就会兴风作浪,使人得病。至今,大部分的人体微生物对我们仍然是一个谜。这是因为人体中的微生物很难研究,大约只有1%的细菌可以在实验环境中存活。

知识链接

一个健康成人全身细胞总数约10万亿,而全身栖息的微生物总数约100万亿,相当于自身细胞总数的10倍。据统计,人体正常菌群总量重达1271克,其中肠道1000克,皮肤200克,口腔、上呼吸道和阴道各占20克,鼻腔10克和眼部1克。

梦的益处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人为什么会做梦?梦有什么意义?梦对人有什么影响?千百年来,占梦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神经生物学家一直为此苦苦求索。

人类对做梦的较为严谨的科学研究始于17世纪。1886年,梦学专家罗伯特认为,人在一天的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接触到无数的信息,必须经过做梦把这些信息释放一部分,这就是著名的“做梦是为了忘记”的理论。在罗伯特以后不久,又出现了弗洛伊德心理学解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不停地产生着愿望和欲望,这些愿望和欲望在梦中通过各种伪装和变形表现和释放出来,这样才不会闯入人的意识把人弄醒,也就是说梦能够帮助人排除意识体系无法接受的那些愿望和欲望,是保护睡眠的卫士。弗洛伊德的理论从20世纪初一直流行到60年代,后来世界上对梦的研究慢慢地离开心理学领域,进入生物学领域,做梦从此被视为是一种生物现象。

法国神经生物学家米歇尔·儒韦是梦学研究的国际知名专家,他于1959年把有梦定义为“反常睡眠”。儒韦通过脑电图测试发现,人每隔90分钟就有5~20分钟的有梦睡眠,仪器屏幕上反映的信号不同,显示了人在睡眠中大脑活动的变化。如果在脑电图的电波上显示无梦睡眠时把接受测试的人唤醒,他会说没有任何梦境;假如在显示有梦睡眠时唤醒他,他会记得刚刚做的梦。此外,研究人员采用X线断层摄像仪测试发现,大脑在有梦睡眠阶段的图像接近于清醒时的图像。

随着现代心理学的进展,对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千百年笼罩在梦境中的神秘面纱被渐渐撩开,“有梦睡眠有助于大脑健康”,就是最近的研究结论之一。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能有很大潜力,一般情况下只用了不到1/4,另外的3/4潜藏在无意识之中,而做梦便是一种典型的无意识活动,通过做梦能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最后存入记亿的仓库中,使知识成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另外,梦境可帮助你进行创造性思维,许多著名科学家、文学家的丰硕成果,不少亦得益于梦的启迪。

科学工作者做过一些阻断人做梦的实验。即当睡眠者一出现做梦的脑电波时,就立即被唤醒,不让其梦境继续,如此反复进行,结果发现对梦的剥夺,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体温以及皮肤的电反应能力均有增高的趋势,植物神经系统机能有所减弱,同时还会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焦虑不安、紧张、易怒、感知幻觉、记忆障碍、定向障碍等。显而易见,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临床医生发现,有些患有头痛和头晕的病人,常诉说睡眠中不做梦或很少做梦,经诊断检查,证实这些病人脑内轻微出血或长有肿瘤。医学观察表明,痴呆儿童有梦睡眠明显地少于同龄的正常儿童,患慢性脑综合征的老人,有梦睡眠明显少于同龄的正常老人。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证实了这个观点,即梦是大脑调节中心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维持正常思维的需要。倘若大脑调节中心受损,就形成不了梦,或仅出现一些残缺不全的梦境片断,如果长期无梦睡眠,倒值得人们警惕了。当然,若长期恶梦连连,也常是身体虚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预兆。

知识链接

研究人员们最近发现,大脑中负责看梦中景象和看外部视觉景象的视觉神经系统原来是各自独立存在的。看梦的内视系统被证实独立存在以后,就能够解释为什么我们在梦中会有扩大的情感,为什么能接受那些不合理的古怪情节以及紊乱的时空观念。

细胞的发现

人类对于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不会凭空产生,而是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人们对细胞世界的认识也不例外。细胞学的发展是和显微镜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早在细胞发现之前,人们已对人体的构造进行了研究。公元十一二世纪,我国已有根据实物绘制的人体解剖图谱。1543年,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里发表了《人体的构造》,逐步建立了解剖学。但维萨里本人却受到宗教迫害,1564年死在流放途中。他的学生继续他的工作,终于以事实证明了教会的荒谬无知。1604年,英国医生哈维正式在伦敦开设解剖学讲座。1625年,他又用实验的方法发现了血液循环。科学家在解剖学上的胜利,不仅为解剖学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也为人类探索细胞世界打下了思想基础。但是由于人眼的分辨率只有100微米,不能看到小于100微米的物体。而组成动植物身体的大多数细胞才20~30微米。因此,在显微镜发明之前,还不可能知道细胞是什么东西。

最早提出“细胞”这一概念的是17世纪末的英国科学家胡克,他用自制显微镜看到了软木薄片上有许多蜂窝状的小室,他把这些小室称为“细胞”。胡克当时认为,这些细胞与动物血管有类似的作用,液体在其中流动以运输养料。事实上,他当时观察到的只是木栓死细胞的细胞壁。但是,虎克在对细胞的描绘,是人类对生物细胞的首次发现和观察记录。不久后,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己制作的显微镜第一次看到了活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