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在我国用以食用和药用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的《尔雅》“释鱼篇”中详细地记载了蜗牛。在法国,蜗牛作为传统名菜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现代研究发现,蜗牛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蜗牛肉中的蛋白质、香豆精、生物碱、有机酸等元素都比甲鱼、猪肉和一切蛋类食品中的含量还要高,尤其是蛋白质含量居世界动物之首。另外,蜗牛体内有20多种氨基酸和30多种酶素,都是人最为需要而从其他食物中又难以摄取的。
蜗牛的种类很多,约25000多种,遍及世界各地,仅我国便有数千种。但大多数蜗牛均有毒不可食用,现在世界各地作为食用并人工养殖的蜗牛主要有三种——法国蜗牛、庭园蜗牛和玛瑙蜗牛。其中,玛瑙蜗牛原产于东部非洲,后来传遍了整个热带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蜗牛,故又称为非洲大蜗牛。通常成蜗牛的螺壳长6~8厘米,宽3~4厘米,重50克以上。由于此种蜗牛肉味鲜美,备受欧美的欢迎,致使非洲大蜗牛成为今日世界上的主食蜗牛。
在众多食用蜗牛的国家中,法国最有名气。法国人一直将食用蜗牛视为时髦和富裕的象征,许多有名的饭店、酒家,把蜗牛肉作为上等名菜在国宴上招待尊贵的客人。每逢喜庆节日,法国人家宴上的第一道冷菜就是蜗牛。据统计,法国人每年要吃掉6万吨蜗牛肉,折合30万吨鲜活蜗牛。
法国蜗牛的烹调别具特色,一般以烤为主:在蜗牛肉上涂一层奶油,再将蜗牛肉与葱、蒜等一起捣碎,拌上黄油和调料,塞进洗干净的完整的蜗牛壳中,然后将“改装”过的“蜗牛”放入底下有6个圆孔的圆形铁盘内,搁在炉火上烘烤。等奶油烤化了,就可以取出蜗牛食用了。
除了食用之外,蜗牛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公元前6世纪,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就记录了蜗牛治病的实例。公元1774年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蜗牛的形态、生活习性以及药用、药性等记载最为详细。蜗牛肉和壳均可作为清热、解毒、消肿、平喘、软坚、理疝入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从蜗牛蛋白腺中提取出的凝集素对血液研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每一克凝集素在国际市场的价格远远超过黄金的价格,所以蜗牛素有“软黄金”之称。此外,从蜗牛中提取的蜗牛酶还是医学界、生物界、纺织业、化妆品业及酿酵业等许多行业的重要工艺原料。因此,养殖蜗牛的商业价值是十分可观的。
目前,蜗牛制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因此,蜗牛养殖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养殖业。
蜗牛一般指大蜗牛科的所有种类动物。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而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我国有数千种蜗牛,其中可食用的蜗牛有10多种。目前,我国普遍养殖的品种叫白玉蜗牛,以肉色雪白而得名,它是我国的特种动物之一,属于玛瑙蜗牛的变异品种。
蚕与养蚕技术的发展
蚕,原是野生在自然生长的桑树上的,以吃桑叶为主,所以也叫桑蚕。它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经济昆虫之一。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就是蚕丝,它与羊毛一样,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
在桑蚕还没有被驯养之前,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利用野生的蚕茧抽丝了。究竟在什么时候开始人工养蚕,现在还难以确定。据传说,养蚕织丝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的。
在几千年前的黄帝时期,我国北方有个名叫西陵的部落。首领的女儿嫘祖,是个聪明、温柔而又勤劳的好姑娘。有一天,嫘祖与邻里姑娘们一同上山采撷野果,忽然看到一株桑树上蠕动着一条条白白胖胖的小虫。它们有的在啃食桑叶,有的像在睡觉,有的竟吐出一根根白色的细丝。此后,嫘祖每次上山,总要仔细观察这些小虫的情况。不久,她惊喜地发现,整棵桑树上上下下竟挂满了白皑皑的小球。嫘祖小心地把小白球采回来,抽拉出一根根晶莹洁白的细丝,然后再把细丝横竖交叉编成“布”。嫘祖把这可爱的小虫取名为蚕,蚕吐出来的细丝织成的“布”叫做绢。嫘祖把绢献给了黄帝。黄帝非常高兴,同时喜欢上了这位漂亮又聪明的姑娘,他派人去向西陵氏酋长求婚,酋长和嫘祖答应了。从此,嫘祖成了黄帝的妻子。在黄帝支持下,嫘祖把野生的蚕移到家里养育。她了解掌握了蚕生长的全过程——卵、幼虫、成虫和蛹四个阶段,学会了采集桑叶喂养蚕,使之吐丝造茧。嫘祖除总结出一套养蚕经验,还发明了有关养蚕和缫丝的工具,如蚕室、蚕架、蚕箔、桑器等。这些一直流传下来,有的至今还在采用。
嫘祖发明养蚕缫丝虽只是传说,但我国在6000多年前就已学会养蚕则是确实的。1926年春,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发掘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时,发现了一枚有半个花生荚那么大的一个蚕茧,说明那时已有人工养蚕了。在1985年发掘的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洋4700年前遗址中,发现了丝带、丝线和绢片。这些都有力地证明我国劳动人民正是发明养蚕、缫丝和织绢的鼻祖。
世界上所有养蚕国家,最初的蚕种和养蚕方法,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我国传去的。朝鲜是我国的近邻,两国人民很早就亲密往来,因此,我国的蚕种和养蚕方法,远在公元前11世纪就已传到了朝鲜。日本的养蚕方法,是在秦始皇的时候,从我国传入的。后来日本又多次派人到中国取经,招收中国技术人员去日本传授经验,以促进本国养蚕业的发展。公元7世纪,养蚕法传到阿拉伯和埃及,10世纪传到西班牙,11世纪又传到了意大利。15世纪蚕种和桑种被人带到法国,从此法国开始有了栽桑养蚕丝织的生产。英国看到法国养蚕获大利,便仿效法国,于是养蚕生产又从法国传到了英国……
蚕吃的是绿桑叶,为什么吐出来的是白色的丝呢?原来,桑叶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和水等成分。蚕吃了桑叶以后,经过消化分解,桑叶中的蛋白质和糖类就变成了绢丝蛋白质,再变成绢丝液,绢丝液从丝腺体里分泌出来,遇到空气以后,就凝固变成了蚕丝。
蚕丝确有许多优点,例如它轻盈、易染色,可做成五光十色的绢帛,十分美丽光洁。但是,蚕丝的产量毕竟有限,1000条蚕,从孵化成蚕宝宝到吐丝结茧,要吃掉25~30公斤的桑叶,而吐出来的丝,却只有05公斤左右。一个人穿着的蚕丝服装,该要有多少只蚕宝宝吐的丝啊!所以,丝绢服装价格昂贵。
蚕丝是由两根纤维并排构成的,每条纤维的中心是“丝素”,而在丝素周围包着一层“丝胶”。无论丝素还是丝胶,它们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蚕丝不及由纤维素组成的棉花那么稳定。所以丝绸放久了,很容易烂掉。另外,蚕丝也特别怕碱。肥皂大多也是碱性的物质,所以洗丝绸时,最好别用碱性肥皂。
神奇的昆虫“复眼”
昆虫是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中重要的一员,最近的研究表明,全世界的昆虫可能有1000万种,但目前有名有姓的昆虫种类仅100万种。可以说,庞大的昆虫家族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它们的“复眼”就是科学家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之一。
昆虫的眼与人类不同,它分为单眼与复眼两类:单眼位于头部中央,通常有三个,部分种类完全退化或缺少一至二个。它的功能只能辨别光线的明暗与物体的远近,是复眼的辅助器官。大部分的昆虫还有一对复眼,位于头部两侧,大小与形状依种类而异,它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
昆虫的复眼是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组成的,每个小眼与单眼的基本构造相同。复眼的体积越大,小眼的数量就越多,看东西的视力也就越强。复眼中的小眼的数目变化很大,从最少的只有一个小眼,到最多的有数万个小眼。例如有一种蚂蚁的工蚁只有一个小眼,蝴蝶有12万~17万个小眼,蜻蜓则有1万~28万个小眼,苍蝇有4000个小眼。
昆虫的复眼虽然由许多小眼组成,但它们的视力远不如人类的好,蜻蜓可以看到1~2米,苍蝇只能看到40~70毫米。但是,昆虫对于移动物体的反应却十分敏感,当一个物体突然出现时,人通常需要盯住物体观看005秒才能看清楚,但苍蝇或蜜蜂,只需约001秒就够了。另外,就看东西的范围——“视野”来说,昆虫的复眼比人的要宽广得多。这是因为对一个在活动着的物体来说,复眼中的所有小眼,并不是同时看到它的,各个小眼是有先有后地看到这个物体的。我们知道,放电影时,尽管电影画面是一幅幅的,但如果以每秒钟放映25幅的速度放映,那么那些动作不连续的画面,看起来会觉得是连续的。但如果让有复眼的昆虫去看电影,会是一幅幅不动的“定格”般的画面,若要它们感到是连续动作,每秒钟至少要放映几百个镜头才行。这对昆虫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因为在它快速飞行时,不会把各种不动的物体看成是连续活动的。不然的话,既发现不了要“着陆”的花朵,要捕食的猎物,也不能准确地发现敌人,有效地躲避敌人。由于昆虫飞行时,每个小眼都在观看它的视野范围内的景物,并获得它所观测到的“数据”,而根据这些数据,它们的脑就能“计算”出自身相对于地面物体的飞行速度,所以,在“着陆”时,能调整它的飞行运动,自动控制飞行速度,不快不慢,恰到好处地完美“着陆”。人们正是从中受到启发,于是模仿复眼的功能原理,研制出一种飞行器对地速度计。这种速度计是在飞行器上装备两个成某一角度的光电接收器,而在地上一固定地点发出光学信号。由于两个光电接收器的位置是两者成某一角度的,有如复眼中的某两个小眼,故它们必然是按顺序地接收地面上同一目标发来的光信号,因此,只要将两者接收到地面光信号的时间差,和飞行器的飞行高度,以及两个接收器所形成的夹角的度数等数据输入计算机,就能得出该飞行器相对于地面的相对速度,据此,就可以按要求来调整飞行器的飞行速度。
近年来,科学家还根据昆虫的复眼原理研发出一种“虫眼相机”。这种含有密集安装于一个针头大小面积上的人造“昆虫眼”由8500个六角形透镜组成,它所得的视野,比目前最好的广角镜头还要宽广。研究人员认为,未来几年内这种技术很可能应用于微型全方位监视设备、超薄照相机以及高速运动传感器上。
现在世界上每年大约发现1000个昆虫新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跨越两大动物地理区域的国家,应该是世界上昆虫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可目前我国已发现定名的昆虫只有5万多种。由此可见,我国还有太多太多的昆虫新种等待着有志研究昆虫的朋友们去发现、命名、描述它们。
螳螂的“妻食夫”现象
在昆虫大家族中,螳螂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昆虫,其形态结构与4000万年前的化石螳螂几乎相似。目前,全世界有1800种螳螂,我国有55种以上。
螳螂是肉食性昆虫,不但取食范围广泛,而且食量很大,是40多种害虫的天敌。夏天,螳螂穿着“伪装服”,前足举在胸前,悄悄地隐蔽在树荫草丛之中。一有小虫出现,它就前足猛然一击,将昆虫一举捕获。它动作非常迅速,整个过程只有005秒。在这一瞬间,小昆虫还没来得及了解眼前的情景,就蓦地葬入了螳螂之腹。我国武术界久负盛名的“螳螂拳”,其招式便模仿了螳螂捕捉猎物时的姿势。
螳螂残暴好斗,就是个体之间也互相残杀,因而它们在大部分时间都在过独居生活。自相残杀不仅出现在幼小之间,连雌雄交配时也会发生少有的“妻食夫”现象,瘦小的雄螳螂的脑袋往往会被粗大的雌螳螂吃掉。
对雌螳螂杀夫的首次描述,出现于1658年出版的一本德语著作中。1886年,一位美国昆虫学家向《科学》杂志报告了他在实验室看到的雌螳螂在交配前吃掉雄螳螂的头,而无头雄螳螂仍设法完成交配的奇怪情景,这大概是关于雌螳螂杀夫现象的第一篇科学文献。不久后,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在他的《昆虫记》中也描述了这一现象。后来,随着《昆虫记》风靡世界,雌螳螂“杀夫”的恶名和雄螳螂“殉情”的美名也就尽人皆知了。不过,很少有人在野外观察到雌螳螂吃夫。
那么,自私的雌螳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除了可美餐一顿外,有人认为雌螳螂吃掉雄性的头部,可解除脑对雄性生殖器的神经抑制,从而使得交配更为充分。不过这一观点后来被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了。
1984年,两名科学家里斯克和戴维斯在实验室里事先把螳螂喂饱,然后把灯光调暗,人不在旁边观看,用摄像机记录雌雄螳螂的生活。结果出乎意料:在雌雄螳螂三十场交尾中,没有一场出现吃夫现象。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实验让他们首次记录下了螳螂复杂的求偶仪式:雌雄双方翩翩起舞,整个过程短的10分钟,长的达两个小时。里斯克和戴维斯认为,以前人们之所以频频在实验室观察到螳螂吃夫,原因之一是因为在直接观察的条件下,失去“隐私”的螳螂没有机会举行求偶仪式,而这个仪式能消除雌螳螂的恶意,是雄螳螂能成功地交尾所必需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实验室喂养的螳螂经常处于饥饿状态,雌螳螂饥不择食,把丈夫当美味。为了证明这种说法,里斯克和戴维斯在1987年又做了一系列实验。他们发现,那些处于高度饥饿状态的雌螳螂一见雄螳螂就扑上去抓来吃,根本无心交尾。处于中度饥饿状态的雌螳螂会进行交尾,但在交尾过程中或在交尾之后,会试图吃掉配偶。而那些没有饿着肚子的雌螳螂则并不想吃配偶。可见雌螳螂吃夫的主要动机是因为肚子饿。
那么,在野外雌螳螂会不会因为吃不饱肚子而吃夫呢?1992年,劳伦斯在葡萄牙对欧洲螳螂的交尾行为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野外研究。在他观察到的螳螂交尾现象中,大约31%发生了吃夫行为。这是因为在野外雌螳螂大概处于中度饥饿。其实,雌螳螂吃掉雄螳螂,对螳螂后代也的确有益。198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吃掉了配偶的雌螳螂,其后代数目比没有吃掉配偶的要多20%。里斯克和戴维斯认为,欧洲螳螂发生的吃夫现象可能比其他螳螂更为普遍,是它们给螳螂带来的恶名。由此看来,雌螳螂残食配偶可以说是在饥不择食时发生的忍痛割爱的悲剧。
世界上关于螳螂的传说很多。在古希腊,人们把螳螂看成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在美国,许多人认为能看见螳螂会有好运气;摩洛哥的牧羊人认为,迷失方向后只要看一下螳螂的前胸指向哪里,就能找到要去的地方;欧洲人认为螳螂具有神奇的魔力,若有人害病,是因为被螳螂看了一眼;若有孩童走失,只要祈求螳螂就能把孩子领回家。
蜣螂“清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