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讲述李静眼中的80后:做自己
681000000017

第17章 青春无价 郭敬明(1)

青春无价 郭敬明

这个坚持用“梦想”说话的大男孩,在2006年的时候,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因为他的性格里有很多不服输的地方,他不希望自己的能力仅限于当一名清苦的作家,也不想坐以待毙直到灵感枯竭,再也写不出字来的那一天,他希望做一份可以不断传承下去的事业,一个真正可以去复制去循环的东西。

作者手记

现在还记得做郭敬明那期节目时现场热情的观众。喜欢他的人年龄跨度很大,我不知道大家的年纪加起来估计会有多少岁,但可以肯定的是,从天南海北赶来的人们,就是想见到他。

做节目时,他忽然跟我说他特别害怕特别紧张,“静姐,你会不会不喜欢我?”这句话当时把我惊了,我猜之前可能有人把我的话说拧了。我知道坐在我对面的这个小男孩承受了很多东西,将心比心,这一点我很清楚,因为面对郭敬明,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在这个年纪时的样子。

因为郭敬明顶着“中国作协最年轻会员”的头衔,又自己开公司、当主编,所以大家特别希望他成为一个“模范生”。可惜他自己偏偏不要,他只想做一个活得很开心的人,自己身上的缺点能改的就去改,但是如果改变会使自己活得不开心,那他宁可不要改变。成立公司,是他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过程。而做一个商人,可以满足郭敬明在理性方面的追逐,包括给整个团队创造价值,对整个行业有所贡献。他明白,如果仅仅有作家这一个头衔,那么自己是不完整的,他希望自己的人生更完整,更多面化。

在我心里,郭敬明作为一名“梦想家”多过“小说家”,他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实现了,所以我特别希望跟他分享,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其实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另外一种生活,创造另外一种价值。

在我心中,他用青春创造了两种价值——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

他现在的生活代表了很多中国少男少女向往的状态,他为他们创造了一个青春梦。

以青春的名义做梦

在准备邀请郭敬明做客《非常静距离》之前,我们栏目组做了大量的功课,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年前,《纽约时报》对他的报道,标题是“中国流行小说家”,文中称郭敬明是中国最成功的作家,当时引起国内媒体一片哗然。此文的作者事后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郭敬明很孩子气,好像做过手术改变了自己的相貌,而且用外表和身材宣传书,但他身上的确有令人欣赏之处,他办杂志、开公司,不顾别人的‘妖魔化’,走自己的路。”后来,这个“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年轻人做出了诸多成绩,而且触角从写文章、开公司延伸到了方方面面,歌手、编剧、演员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