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诡计大全集
6822300000017

第17章 互惠互利,使自己左右逢源(1)

4—1、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

鲜奶柜台前摆放着几大箱新鲜出品的牛奶,促销小姐不遗余力地喊着:“新鲜牛奶上市,欢迎大家免费品尝。”此时你刚好感觉有些口渴,既然是免费品尝,为什么不去尝尝呢。喝完之后,你发现其实和你平时喝的牛奶没有什么区别。此时促销小姐又大力推荐,这种大桶的牛奶现在优惠促销,买二送一。既然大庭广众之下喝了人家的牛奶,怎么也得买点。于是等你走出超市,发现手里提着满满3大桶牛奶,足够你们全家喝上两星期了。

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师给你洗头的时候告诉你新出了一种洗发水效果特别好,市面上卖50多元一瓶。但是今天店里优惠酬宾,这种洗发水可以免费试用。既然免费试用,那就试试呗。洗完以后,感觉和平时用的洗发水没有什么区别。这时,理发师告诉你,他们店里最近在举行优惠活动。办一张VIP卡,可以享受理发8折优惠。想着自己免费用了人家的洗发水,总不能白白享受吧。一狠心,掏了800元办了一张能理50次的会员卡。走出理发店你细细一想,我理几年的发才能把这50次卡消费完啊。

随着上当次数的增多,我们终于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试用是假,诱导我们购物才是商家真正的目的。那为什么我们会轻而易举地上当呢?原来聪明的商家利用了一条重要的心理战术——互惠原理。

互惠原理就是一种行为应该用一种类似的行为来回报。说明白点,就是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如果别人帮了我们一次忙,我们也应该帮他一次。如果一个人在你生日时送了你一件礼物,你也应该记住他的生日,届时也送他一个礼物。这些都是互惠原理在起作用。由于互惠原理的影响力,我们感到自己有义务在将来回报我们收到的恩惠、礼物、邀请等等。因为对这一类东西的接受往往与偿还的义务紧紧联系在一起。

互惠原理其实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人类依靠狩猎为生,每一个人的劳动成果都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这一次你不和别人分享你的劳动果实,那么下一次别人也不给你分享他的劳动果实,这样人类将无法生存。也正是有了这种感恩图报的意识,才促成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到今天,互惠原理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遵守互惠原理合乎社会给我们订立的行为规范。而违背它,却会遭到无情的唾弃和嘲弄,甚至会被戴上像乞讨、无赖、忘恩负义之类的帽子。对于那些只知索取不知偿还的人,我们会产生一种普遍的厌恶感,往往会极力避免与他们为伍。但由于条件或能力不允许而不能回报人家的恩惠,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得到大家的谅解。

互惠原理在人类社会中受到了普遍的认同,人们在与别人分享某些东西(比如金钱、食物、水源)的时候,不会担心它被人遗忘。

当一个人把他的资源与人分享时,其实他并没有真正将这些东西失去。迟早,受益的人会用另一种方式或者另一种形式回报他。接受了别人的一次帮助,无形中在你的内心会形成一次负债心理。这种负债心理就像一副重担,时刻压在你的心头,会让你如芒刺在背,浑身都不自在。如果我们痛痛快快地给出比我们所收到的多得多的一切,自然也就能尽快地从这种心理重压下获得解放了。

从下面一个小故事中,我们也许能体会到互惠原理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某阵地上专门派出了一队士兵深入敌后抓俘虏来审讯。一名德军熟练地穿过了两军的前沿阵地,出乎意料地出现在了敌军遗弃的战壕中。此时,战壕中只剩一名正在吃东西的落单士兵。这个毫无戒备的士兵一下子吓破了胆,但他也做了一件也许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把手中的面包分了一半给面前的德国兵。结果这一举动让德国兵深深地感动了,他转身离开了战壕。因为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这个施恩于自己的人当俘虏抓回去。

一块小小的面包竟然救了一个人的命,由此可见互惠原理的作用。

互惠原理在实际生活中,还会产生引申的用法——互相退让。如果他人对我们做出了让步,我们也有义务做出让步。

大街边,一个卖杂货的小男孩。他首先会问你要不要买周六杂技表演的门票,50元一张。如果你对此没有兴趣,肯定婉言谢绝他。“对不起,我周六没有时间。”“哦,先生你很忙,不过希望你能抽出宝贵的1分钟时间给你的太太买束花吧,才2元钱!”最后你买了一束花。

为什么你会把手伸向钱包呢?因为当小孩推销门票不成功的时候,他退让了一步,把门票换成了鲜花。按照互惠原理,你此时也应该退让一步。既然你拒绝了买门票,那就选择买鲜花吧,虽然你对两样东西都毫无兴趣。

互相退让提示给我们一个很好的人际交流方法。当你想向你的上级提出一个请求时,之前你不妨提出另一个请求。遭到拒绝后,你再提出那个你真正感兴趣的请求。如果你提得很巧妙,第二个请求获得批准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但如果第一个要求太过极端、太过无理,则会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会显得提出极端请求的一方毫无诚意,以后的让步也不再被认为是真诚的让步。所以一般商场上真正的谈判高手最初提出的条件虽然都很夸张,但还是会给以后的让步留下足够的余地。切不可弄巧成拙。

最后,再告诉大家一些互惠原理在实际中应用的例子。

(1)推销:送一些免费试用装给你的顾客,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募捐:在募捐之前,给人们发一些小礼品或者鲜花,人们掏钱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3)小费:在顾客用完餐后,送他们一些饭后水果或者点心,可以明显地增加小费的数目。

(4)借钱:不妨先借两倍的钱,如果被拒绝,再借想要借到的数目。

(5)市场调查:在给别人寄去调查问卷的同时别忘记附上回寄的邮票。

(6)员工管理:记得你手下每位员工的生日,并在他们生日时送一个小小的礼物,你会看到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小的改变。

4—2、信任是互惠互利的前提

一只鸡飞上墙头啄虫子吃,一只黄鼠狼发现了它,经过数次努力,却怎么也跳不上去,于是装出关心的样子,对鸡说:“下来吧,上面很危险,如果不小心掉下来会折断你的翅膀,而且下面的虫子更多。”鸡听后,对黄鼠狼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是不会相信你的,你这样关心我,无非是想找点东西吃。”于是鸡继续悠闲地在墙头上啄虫子吃。

因为鸡不相信黄鼠狼,所以黄鼠狼也就错失了一顿美味。可见,如果让对方产生不信任感,就不能从对方身上得到好处。

现实生活也是这样,因为合作双方互不信任,合作因此无效。例如,公司之间,尤其是高科技公司,由于害怕别人窃取自己的果实,彼此间产生不信任感,合作肯定是貌合神离,毕竟没有谁会对自己不信任的人敞开心扉。

相信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在工作中,可能与小李合作时,感觉非常顺畅,而与小王却很难合作。究其原因,其中主要的一条就是不同同事之间的信任度不一样。

没有相互信任就没有真正的合作,互惠互利的效果自然不理想。只有彼此间建立起了充分的信任,成员之间才更愿意交流合作、信息共享,互相支持,进而让业绩大幅提高。

王小莉在某家银行工作了3年,出于对她的信任,领导决定让她去调查一家公司准备并购的企业,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听完领导的要求后,王小莉立即行动起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仔细分析,王小莉认为购买这样的企业具有很大的风险,如果在某些细节上处理不好,对公司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王小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了领导。

然而,领导对她的意见表示不满,可能是领导对购买计划充满了太多的期待吧。但王小莉是公司老员工,领导充分信任她,于是决定让她多花点时间,做更深入的调查分析,最后通过会议决定是否并购。

一个月之后,王小莉拿着自己的调查结果,来到领导的办公室,给领导做了一个更加全面的分析。这次王小莉还是不同意购买这家企业,并用充分的证据说服了领导。后来的市场发展形势表明,这一放弃是明智的。

可以说,彼此的信任是让公司避免并购一家劣质企业带来的危害的基础。在整个过程中,因为王小莉是一位老员工,领导对她充分信任,才会给一个与自己观点相左的下属一个月时间做更深入的调查分析,并对她的意见保持倾听,而不是怀疑王小莉的能力;因为信任领导,王小莉才会不厌其烦再次搜集证据,证明自己的判断无误。

人心就是一面镜子,合作的双方只有相互信任才能达到互惠互利,如果你不信任对方,换回的只能是对方不信任你。

在组织的沟通与管理中,信任的作用无法估量。它让组织成员之间畅所欲言,齐心协力,造就出不可思议的业绩,这不仅充实了员工的腰包,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公司的形象。

不过,信任也是脆弱的,它需要人们花费很大的精力、时间才能建立起来,却又很容易被破坏。哪怕是孔子和颜回这样的圣人之间的信任亦如此。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有一次孔子周游列国,困于陈蔡之间七天没饭吃,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一点粮米,便赶紧埋锅造饭,米饭将熟之际,孔子闻香抬头,恰好看到颜回用手抓出一把米饭送入口中;等到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说:“我梦到了先人,不知是否有什么启示?你饭煮好了吧,让我来祭祀先人。”颜回赶快接着说:“刚才有些灰尘落在饭中,置之不洁,弃之可惜,我就把它吃了,但却不可用来祭祀了。”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非偷吃饭,心中相当感慨,便对弟子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以孔子之圣,面对颜回这等贤徒,犹不能完全不疑。颜回具有如此的修养,却无法得到孔子绝对的信任。而你我芸芸众生,有几个修养可与颜回相比?信任与被信任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想一想,在企业中,有多少主管或老板像孔子一样了解他的部属?所以,人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很容易丧失。

一个职员,领导见他平时上班本本分分,于是早上从不来检查他的出勤。事实也是这样,为了感谢领导的信任,他每天都比别的同事早到办公室半个小时。然而有一天,由于路上两车相撞,阻碍交通,他迟到了2分钟,不幸的是,领导按时来到办公室。自这件事情后,领导不时出现在他的办公室。

也许有人会说,信任可以分成许多等级,有几分信任便有几分帮助,实在不必要求那么高,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可以接受;所谓的信任在平常是用不上的,通常都是在非常时期或非常状况下才会牵涉到信任,因此就某些层级而言,只需有一点信任即可,而这些层级其实只要制度健全,信任并非必要的因素;但对高阶团队,尤其是经营团队的核心成员,由于决策牵涉大家的利益,信任就会成为关键因素,但信任是合作中最困难的一项,可谓“建立不易、破坏容易”。

工作中如何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呢?在某网站上,《在工作中如何建立信任》中要求人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诚实,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实事求是,即便小的谎言、扭曲的事实也是谎言;分享真实信息,即便它对你不利;别去偷——别去打开销报告、办公室用品橱柜或同事的歪主意。

2.好的判断力

了解应该分享什么信息、何时分享以及不分享;像保护自己的信息一样去保护员工的个人信息,公司或竞争者的私有信息;在给出一个鲁莽、自发的评价前多斟酌。“大实话”也许会伤害对方,反而破坏了信任和安全的环境;别指望道歉能“抹去”你的过失。道歉也许会获得原谅,但是却不会获得人们的忘却;避免“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密谈,除非是对公司有利的。

3.语言、行为上始终如一

每天准时上班,至少待足上班时间;踏实做事;达到或超过工作内容和公司要求;说到做到,兑现承诺。

4.非语言交流也要诚恳

肢体语言专家们告诉人们百分之五十多的印象来自非语言交流。要通过肢体语言增加信任,你可以:和对方进行让人舒适的、直接的目光交流。运用开放的肢体语言:双臂在身体两侧,而不是在胸前收拢或双手紧握;手放在看得见的地方,而不是放在身后或口袋中;坐时双腿平放在地上而不是交叉。

5.共同受益的态度

公然地“利己安排”也许会让别人对你的可信度产生怀疑。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己安排”,但是对别人的伤害程度决定了对此人的信任程度。要提高信任就要远离一切皆我,真诚地关爱别人,提倡“我们”;以公开的交流培养共同受益的关系;愿意接受信息和有建设性的批评。

6.对领导而言

人们迫切需要能够被信任的领导。这样的领导应该能:在建设和保护公司方面提出不留情的意见;以开放态度倾听和考虑别人的意见;对事不对人;做一个负责和接受问责的榜样。

4—3、必要时吃吃亏会使你得到更多

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吃亏是福。

——郑板桥

话说郑板桥任署潍县知县期间,接到其堂弟郑墨函的一封书信。为了祖传房屋一段墙基,与邻居诉讼,要他函告兴化知县相托,以便赢得这场官司。郑板桥看完信后,立即赋诗回书:“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稍后,他又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两幅大字。并在“难得糊涂”大字下加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在“吃亏是福”大字下加注:“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于彼,外得心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

相信上面这些诗句大家并不陌生。难得糊涂与吃亏是福说的其实是做人的道理。

东汉时期,有个叫甄宇的人在朝为官,时任太学博士。他为人忠厚,遇事谦让,人缘不错。有一年临近除夕,皇上赐给群臣每人一只外番进贡的活羊。因为这批羊有大有小,肥瘦不均,难以分发。大臣们纷纷献策:有人主张把羊通通杀掉,肥瘦搭配,人均一份;有人主张抓阄分羊,孬好全凭运气……这时,甄宇说道:“分只羊有这么费劲吗?我看大伙儿随便牵只羊走算了。”说完,他率先牵了一只最瘦小的羊回家过年。众大臣纷纷效仿,羊很快被分发完毕,众人皆大欢喜。此事传到光武帝耳中,给了甄宇一个“瘦羊博士”的美称。不久在群臣推荐下,他又被朝廷提拔为太学博士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