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诡计大全集
6822300000022

第22章 揭秘心理真相,直击对方心理深处(2)

在此之前,费雪与斯帕斯基不止一次交锋,费雪知道自己和斯帕斯基之间谁是强者,因此他改变了以往的策略——下棋的同时,用心理战术进行辅助。于是,比赛前,他一次次地迟到;比赛时,他故意走错棋、弃子投降、放弃第二局的出赛权……

对斯帕斯基来说,费雪的种种举动不符合他以往的风格,他猜不透自己的对手,于是他从迷惑到恼怒,最终发挥失常。

其实,人总习惯按照惯有的思维方式思考,遵循一定的方法行事。同时也喜欢别人这么做。这里所说的“一定”就是指“常规”。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如果对方的行为是按照常规行事或者没有超出自己的意料,则能接受,让自己心情平静。反之,如果对方的行为超出常规,让自己琢磨不透,则很容易导致自己烦躁不安,甚至沮丧。

因为人们这种心理的普遍存在,所以那些不按常规办事的人往往能出奇制胜。尤其是遇到那些无法用常规方法解决的问题时,不按常规出牌,更能创造取胜机会。

在谈判时,一般情况下是双方各自听取意见,然后达成一致。但是印度某软件公司却借助不按常规出牌的策略,让与之合作的日本方无条件地答应了自己的条件。

事情是这样的:一家印度软件公司的五位代表和日本的一家同类公司谈判。会谈从早上十点开始,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日本方面很强势,试图以其技术先声夺人,一会儿说他们在软件方面的技术如何完善,一会儿又用电脑计算,用荧屏显示各种资料自问自答。

然而,在整个谈判的过程中,印度方面的代表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边,沉默不语。

日本方面代表终于发言完毕,自信地问印度代表:“你们觉得怎么样?”

一位印度代表笑呵呵地说:“你们的演说太精彩了,但我到现在还没有看明白你们的设想。”

日本代表脸上的自信一下子消失了,说:“看不懂?什么地方看不懂?”

“全部都不懂。”另外一位印度代表回答了日本代表的问题。

日本代表脸色铁青,问:“你们说明白点,从哪个地方开始不懂的?”

第三位印度代表说:“从你们开始发言时就不懂了。”

听了这句话,日本代表好像一只败下阵的公鸡,松开领带,问道:“我们怎么做,你们才能明白呢?”

只见印度的五位代表异口同声地回答道:“请您再讲一遍!”

“再讲一遍?这太不现实了吧!”日本代表心里暗想,所有的信心已经消失殆尽。

最终,日本代表放弃了说服对方,不再重复,而是依照印度代表提出的条件成交。当然没有让日本方面损失太多的利益,否则谈判只有不欢而散。

值得注意的是,不按规则出牌的关键在于:不能让对方看出你是怎么想的。如果让对方看穿,“不按规则出牌”就毫无价值了。

5—5、只因为是你,我才做的

一位退休老人在一个小乡村休养。但让他烦恼的是,附近住着一群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吵闹声让老人根本无法好好休养。

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然后告诉他们:“你们使劲地喊,我将给每一个叫喊的人一些奖励,并且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每次,他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

等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便开始逐渐减少给他们的报酬。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叫喊,老人一分钱的奖励也不再给他们了。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心里想着“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从此,再也听不到这群孩子大声吵闹了。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的话,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在生活中,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某个人在有权有势的时候总有很多人请他吃饭,因此也结交了很多酒肉朋友,然而在他退休后,这些酒肉朋友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很多人总是感叹好友难求,知心朋友更难求。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在理由。当然也不排除物质上的,但纯粹的物质交流绝不可取。

这并非是妄言,而是有心理根据的。关于人们的这个心理特点,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进行了一个专门的实验。

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这个实验结果充分说明,当人们在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心理上的内在报酬会让他们觉得有所收获,如果你给他们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弱活动本身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知名科学家拒绝金钱去参加一些讲演,或者即使参加了,他们也不是为了金钱。这一切都说明,智慧的他们是在用德西效应保持自己对科学和真理的热爱。可见人际交往不要仅仅看重物质交流,而要重在精神上的交流。

那么,德西效应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我们什么样的心理呢?

那就是: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降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换句话说,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如果提供适度的外部物质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赏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降低其内在动机。

德西效应是怎么产生的呢?可能的解释是:

(1)原有的外加报酬距有关需要满足的水平相差太远,对外加报酬的要求太强烈。

(2)直接激励的原有强度不足。

(3)价值观(思想信念)的某种偏差,未能将需要调整得合乎工作要求。

处理好这几个因素,一般会降低外在报酬对内在报酬的消极影响,外在报酬会在不影响内在报酬的情况下发挥自身的作用。

我们如何避免德西效应呢?办法就是——只因为是你,我才做的。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你的父亲帮助了你,你不觉得奇怪,也没有对他表示感谢,因为你认为“他是你的父亲,帮助自己是理所应当的”,但一个陌生人在你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你会对他表示由衷的感谢,因为这不是人家的义务。

同样,在家庭生活中,妻子为丈夫端茶倒水,丈夫会无视妻子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妻子照顾丈夫,天经地义”,但是当丈夫生病住院,妻子刚好不在身边,这时临床病友的家属为你倒了一杯热开水,丈夫则认为这是“关心”,是“爱”的表示。

其实,人们都有这样一种心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寻找理由,让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一旦支持自己行为的理由足够了,他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

在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时,人们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就不会去找内在原因了。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不要让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尽量不要给对方找到理由的机会。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你事先都要声明:只因为是你,我才做的。

5—6、不动声色地推销自己

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当你在某方面认识得比较多时,就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但即使在某方面你能证明自己确实是权威,还是可能遇到尴尬:别人会认为你是为了证明自己在自卖自夸。这样势必会导致人们开始讨厌你,对你的建议更加漠视。那如何向别人推销自己呢?聪明人怎么做呢?

一个著名外资企业,欲招聘高层管理人员,丰厚的薪水、优越的待遇吸引了众多人士前来应聘,其中不乏博士、硕士,也有原本就是外企员工的。但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最后胜出的却是一位只有大专学历、从来没有外企工作经历的“无名小卒”。在谈到何以制胜时,这位先生道出了他的“法宝”同行中的资深人士某某,在我的简历上写了一句推荐我的话。

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第一个方法:让别人(不包含自己的亲属,如爸爸、妈妈)为自己做广告。对这一方法很多演说家、作家及演员表示赞同。让别人告诉人们你是某方面的权威,对说服人们接受你的建议有很好的效果。不过为了避免过犹不及的境况,找的这个人最好是真心为你说话、真正喜欢你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才会自愿为你做广告,不过分吹嘘。

也许你心里还有些顾虑:人们在知道情况后,会不会认为,因为你付了钱给他,他才为你做广告?这点你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几乎没有人会用情境归因(例如利益上的交往)来解释他人的行为。心理学家称这种判断偏见为基本归因误差。

基本归因误差也被称为基本归因偏差或基本归因错误,指的是即使非常强大的环境力量在起作用,人们仍然表现出以行为个体的特征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倾向,即一种只重视性格因素而忽视情境因素而造成的对行为解释的偏颇倾向。如当销售代表的业绩不佳时,销售经理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下属的懒惰而不是外界客观条件的影响。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杰弗里·菲佛与我们一起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人们用基本归因误差看待他人行为确实存在,这正说明了通过第三方来肯定你的能力,对大众具有说服力。

在实验中,杰弗里·菲佛要求参加实验的人假设自己是一位编辑,正审核某位知名作家的作品。杰弗里·菲佛要求他们读部分文章前言,其中一组参与者读的是由第三方转述的作家生平成就。另一组参与者读的则是作家自己的描述。杰弗里·菲佛研究发现,前一组比后一组参与者更加喜欢该作家。这也证实了基本归因误差确实存在。

可见,让合适的第三方为你做广告,对自我推销很有帮助。所以,当你来到某个陌生的城市,准备为那里的人们做演讲,最好能通过他人之口把你介绍给人们。办法就是,你自己准备一份自我介绍,不需要面面俱到,但你的背景、学历必不可少,这会让人们觉得站在讲台上的你当之无愧。当然在自我介绍中加入取得的成就就更妙了。

有一家地产公司就是用这种方法说服顾客的。这家地产公司的业务部门分为两块:房屋销售部和租赁部。在2002年之前,他们的业绩平平,然而在做了一点小的改动后,他们的业绩一下子提升了50%。这个小小的变动是什么呢?

2002年之前,当某位客户打进该地产公司的电话时,接线生都这样说:“哦,您是找租赁部。请您稍等,我马上把电话转给吕兰兰。”或者“哦!您是找销售部,请您稍等,我马上把电话转给王晶晶。”

改变之后,接线生为顾客转接电话时加上了负责人的资质说明:“哦,您是找租赁部。那您应该找吕兰兰小姐,她对这附近的租赁业务已有十年的经验了。我马上为您转接。”或“哦,您是找销售部,我会为您转接王晶晶小姐,她是部门经理,在这行已经工作了八年。”

接线生说话的转变有以下特点:第一,情况属实。吕兰兰确实在租赁业务上工作了十年,王晶晶也确实有八年的销售经验。但如果这些话出自吕兰兰和王晶晶之口,顾客很可能会认为她们是在吹嘘,因此让可信度大打折扣。第二,接线生与吕兰兰和王晶晶之间的关系如何,是不是从中受益,顾客不会考虑。第三,50%的业绩提高就是这种说服力的证明。第四,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说服成本为零,不用花钱让接线生去做专门的训练,也不需要接线生有高深的知识。这些事实其实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当然,除了最重要的人——客户。

但是,如果你既没有为自己做广告的朋友,也没有钱请人为你说话,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当然有。同样是一家外企招聘员工,丰厚的薪水、优越的待遇同样吸引了众多人士前来应聘,其中也不乏博士、硕士和原本就是外企的员工。但结果还是只有大专学历、从来没有外企工作经历的“无名小卒”胜出。这位先生何以制胜呢?

原来这位先生的法宝是:这家公司招聘广告登出来的时候,他就着手对该公司所有的产品做细致的市场调查,从市场份额、产品到竞争对手等各方面的情况他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因而提出的建议和制订的规划也是最切实可行的。他们没请他,他就已为他们工作了,他们不请他又请谁呢?

这位先生的求职思路是值得借鉴的。作为用人单位,最希望的就是招聘到的人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能出色地胜任本职工作,不需要高深的理论,也不需要夸夸其谈。学历也罢,工作经验也罢,都只不过从侧面证明了你有这个能力,但都不如直接拿出实实在在的方案来有分量。在应聘前下番工夫做番调查,对公司的情况有所了解,然后对症下药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最能获得应聘单位的“芳心”。其次,没来单位就已开始“工作”了,很容易获得应聘单位的好感,他知道你是真心的、忠诚的,在情感的天平上无疑会倾向于你。

5—7、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街心花园的草坪上不知被谁踩下了几个隐隐约约的脚印,没过多久那块草地中间就被众人踩出了一条清晰的小路;一条滨江大道的路灯,倘若有几盏被人砸烂而没有及时得到修理,用不了多久,这条路上的路灯就可能全被砸烂了;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一旦地上有一个纸团出现之后,人们就会毫不犹疑地去掉手头的垃圾……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破窗效应。

生活中破窗效应处处可见: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了一些涂鸦没有及时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个家庭厅里摆放的物品在有点儿乱的时候如果主人不在意、不收拾,用不了多久,整个厅里的东西就会被摆放得乱七八糟了……

为什么生活中会出现如此之多的破窗效应呢?究其根源,在于一个“破”字。破窗其实是指一种不良环境的诱导和暗示。

人可以去改变环境,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变人。环境对于人类,存在着很大的导向作用。良好的秩序,优美的环境,人的心境也会谨慎起来,努力去维护这种环境,如果环境恶劣、秩序混乱,大家便会漫不经心。

一家新装修开业的宾馆,大厅金碧辉煌,室内干净整洁。此时的员工们也会尽职尽责地管理、维护,生怕地面上有一点点的污渍;入住的宾客们此时也会格外小心地使用。然而好景不长,经过两年的时光,一些设施陈旧了,房屋也破损了。此时的员工们也都懈怠起来,宾客们更是马虎。一张桌子本来只是破了一小角,员工没有及时修补,下一位入住的宾客更不爱护了,更有甚者心情不好的时候,还对着桌子踹上两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