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诡计大全集
6822300000044

第44章 洞悉心理奥妙,扩充人际关系(4)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乔丹或皮蓬等人在球场上只顾表现自己,芝加哥公牛队还会成为NBA伟大的球队吗?不能!乔丹、皮蓬等能成为伟大的球员吗?也不能!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断言:甘当“配角”,从表面上看是遭受了损失,但是从更深层次来看,当“配角”的人也同样是赢家,因为你的谦让,你的付出,能使整个团队获得更大的成功,而团队的成功,也意味着个人的成功!

同时,对方出于对你的感激,下次也有可能把当“主角”的机会让给你,这样我们不是什么损失也没有吗?所以,愿意当“配角”的人,才有当“主角”的机会!

10—8、请别单独用餐

抓住一切时机,主动出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作者凯斯·弗拉基在其新书《决不单独用餐》中揭示的成功之道。

“记得刚进哈佛MBA商学院的时候,我诚惶诚恐,实在不敢相信一个穷小子能跻身全美最高商业学府。一年之后,一个念头浮上心头:我身边这些家伙都是凭什么本事进来的?”弗拉基发现,善于同陌生人接触是成功人士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成功者善于主动与别人接触,建立起庞大有效的联系网络,并利用关系网开展工作,最终促进各方共赢。

在《决不单独用餐》一书中,弗拉基总结出人际交往需遵循的原则:

不要总想着怎么实现自己的目的。交朋友的要旨在于真诚和慷慨,一些为了拉关系而钻营的做法是种短视的行为,表面热情握手却内心冷漠,这样的人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要办大事,既要考虑自己的目标,又要让那些对自己重要的人实现他们的目标,合作的基础是互利共赢。

从弗拉基的成功中,我们很容易地知道——主动与人交往,绝不单独用餐。

始终积极与外界保持联系。要始终关注周围人,通过身边小事发出积极信号,让别人感到你一直在关心他们,不要等到需要帮忙时才临时抱佛脚。决不单独用餐。不管是在公司工作,还是参与社区活动,不管在哪里,你都必须融入团体这个圈子,成为集体的一部分。要是自己单独用餐不搭理别人,那只能说明自身与他人和团体格格不入,这种孤立所带来的后果很可怕。

不要害怕暴露弱点。与人积极接触、坦诚以待,难免会暴露自身的弱点。有人害怕这样,过于矜持和保守,从而丧失了与他人建立密切联系的机会,也丧失了无限广阔的发展机遇。

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朋友不敢和陌生人说话。他们的朋友圈很小,因为他们从不主动与人交流,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并不是不想与人交朋友,而是心里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我主动和他说话,他不理我怎么办”、“我是女孩子,不能太主动”、“我没有和他说过话,我主动和他打招呼行吗”……

在这些不良心理的影响下,有些人从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而是被动地等待别人主动与自己打招呼。显然,等待永远是漫长的,这时只有主动出击才有可能赢得他人的好感,从而获得更多的人脉。

曾经有一个朋友向我诉苦:“不知为什么,我与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不知该怎样和他人说话,总是等他人先向我打招呼。”

相信不少朋友都有这样的困惑,不敢主动与人交流不外乎下面几方面的原因:

(1)性格原因。这种人一般比较内向,平时就不爱说话的人自然难于主动去和他人挑起话题,就是交际活动分派到自己的头上,也难以胜任。

(2)心理因素。对自己明显不够自信,他们会从他人的任何一个表情、动作中搜集到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从自我防御的角度就会回避与拒绝和他人的交往。

(3)孤芳自赏。这类人内心自我感觉极好,平时也不愿意与人交流。

对于性格方面的原因,我们不用刻意地去改变,毕竟一个人的性格是多年形成的,就算你想去改变也并不一定能够成功,对于这类朋友我们只能去影响他。比如有活动、聚会了,我们可以提前告诉他一声。主动地将其纳入团队中来,让他从团队活动中得到快乐,自然他也就会慢慢地变得外向起来。

对于第二类人,要从建立自信着手。

对于最后一类人,要从角色定位出发,在心里说服自己: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并不比别人高明多少。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和她的丈夫吵架了,她的先生一生气就跑到了自己的房间,把门锁上了。维多利亚在外面敲门,她丈夫说:谁啊?她回答:女王。丈夫不理她。第二次敲门的时候她说是维多利亚,丈夫也不开门。第三次敲门的时候她说:我是你的妻子。门打开了。

10—9、你喜欢别人,别人才会喜欢你

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我们最喜欢的人通常有什么特征?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漂亮吗?还是因为他们聪明?抑或是因为他们有社会地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通常喜欢的人是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他不一定很漂亮,或很聪明,抑或很有社会地位,仅仅只是因为他很喜欢我们,我们也就很喜欢他了。心理学上把这一相互喜欢的规律叫做人际吸引的相互性原则。

丹丹是个6岁的女孩,她最喜欢的是小王阿姨。小王阿姨是丹丹妈妈的同事。一次丹丹在妈妈单位组织的中秋联欢会上表演节目,叔叔阿姨都为她鼓掌,但她只注意到小王阿姨,因为小王阿姨在丹丹表演时,一直用充满兴致的双眼注视着她,并时时对表演着的丹丹发出会心的微笑。那时丹丹还不认识小王阿姨,她从台上下来,就迫不及待地跑来问妈妈,坐在那儿的、一直在微笑的阿姨是谁,就在这次表演中丹丹认识了小王阿姨,并把小王阿姨看成了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小王正是通过自己的关注和微笑,给了丹丹一个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的表演或我喜欢你,从而也赢得了丹丹对她的喜欢。

可见,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人际交往中的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都是相互的。对此,心理学家阿让森和林德曾经以实验证明人际吸引中的相互性原则。

在实验中他们让被试者与两个实验助手合作完成一些工作。但被试者并不知道与自己交往的是实验助手,他们把实验助手当成了和自己一样来参加实验的被试者——这是研究者有意安排的。在第一次合作后,研究者给他们一段休息的时间。在休息时,研究者设法使被试者很“偶然”地听到了两个实验助手和研究者的谈话。在谈话中,两个实验助手都谈到了对被试者的印象。

第一个实验助手用相当奉承的语气,一开始就说他喜欢被试者;而第二个实验助手则对被试者持批评的态度,这个实验助手说他不能肯定自己是否喜欢被试者,并对被试者做出了否定的描述。休息时间过后,两个实验助手又回到实验室和被试者继续合作。等第二次合作结束后,研究者请被试者对与自己合作的两个实验助手进行评价,并回答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喜欢与自己合作的两个伙伴,即两个实验助手。

实验的结果正如研究者所预料的那样,被试者的评价和回答,证实了人际吸引的相互性原则,即如果关于某人的全部信息资料说明他喜欢我们,就可以预料我们也会喜欢他;如果关于某人的全部信息资料说明他不喜欢我们,那就可以预料我们也不会喜欢他。被试者对实验助手的评价与实验助手对他的评价是相关联的,因为第一个实验助手喜欢被试者,因而被试者也喜欢第一个实验助手;第二个实验助手因为表示不喜欢被试者,因而被试者也不喜欢第二个实验助手。

《圣经》中说:“你们用什么量器量人,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你们”,“你期望别人怎么待你,你也要怎么待人”。一般来说,人与人相处,就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喜欢他们;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愿意去接近。而对于疏远我们、厌恶我们的人,我们的反应也是相应的,对他们也会疏远和厌恶。

我们常常就是这样,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呢?

第一,任何人都有着保持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为了对自己的行为以及与别人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倾向于同他人保持适当而且合理的关系。

第二,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受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人对自己的喜欢,是对自己的肯定、赏识,说明自己对他人,或说对社会是有价值的。

第三,人们会把自己的心理投射到与之发生联系的人身上。当对别人做出友好的行动,对别人表示接纳以后,也会产生一种别人做出相应回答的期望。

“投桃报李”、“来而不往非礼也”,这种心理体验是大多数人都曾经历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这种交互原则,来平衡彼此间的情感,协调人际关系。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友情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这是友情的基础所在。否则,正如单相思不是爱情一样,你的热情换来的是别人的冷漠,双方的情感达不到共鸣,友谊不可能建立也不可能持续。

所以,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如果你想得到一个微笑,就要先给别人一个微笑。不要一心希望别人为你做些什么,因为事实上别人并没有任何义务。首先要求自己去接纳、肯定、支持你周围的人,你就会收获他们对你的喜欢与尊重。

当然,我们说我们会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这也并不是绝对的。有时我们喜欢某个并不喜欢我们的人,相反,我们不喜欢的人有时却很喜欢我们。我们只能说在其他一切方面都相同的情况下,我们有一种很强的倾向,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即使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与我们不同。

不过,人际吸引的相互性原则有着适用范围。一个人如果自我尊重程度较强,较为自信,那么别人表示出来的对他的喜欢和赞扬,他可能并不在乎,那些具有较低自我尊重的人则不然,他们不喜欢那些给他们否定性评价的人,因为他们极不自信,所以特别需要别人的肯定,特别看重别人表达的对自己的喜欢。

在实际生活中,应该说大多数人都不是很自信的,自我尊重的意识常常并不很强,因此大多数人都特别需要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而且越不自信时就越需要别人的肯定。如果有很多人都说我们很好,都说喜欢我们,那么我们往往会更自信。随着喜欢我们的人的增多,我们可能不大像起初那样去喜欢新认识的朋友。这可能正是因为我们的自我尊重程度提高了。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也非常有趣,如果一个人自始至终都在表达对我们的喜欢,我们可能不仅不珍惜,反而还因为对其动机和智力的怀疑而不喜欢他,而当另一个人起先表现的是对我们的不喜欢,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他变得喜欢起我们了,这反而会增加我们对其智力和诚意的欣赏,我们会更强烈地表现出对他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