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诡计大全集
6822300000006

第6章 破解心理密码,博取对方好感(1)

2—1、倾听,更能获得他人的好感

有一次,卡内基应纽约书籍出版商齐·马·格林伯格的邀请,参加了他举行的晚宴。在这次晚宴上,卡内基结识了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在此之前他们从未交谈过。

事后,卡内基写下了他与这位植物学家交谈的经历。卡内基说:“我发现此人非常有魅力。老实说,我是恭恭敬敬地坐在椅子上,听他讲述印度大麻和室内园艺的事。”

“他还跟我讲了关于那些不屑一顾的土豆的事。我自己也有一个小小的家庭苗圃——他还善意地指导我如何解决我遇到的一些问题。”

“正如我所说的,我们是在参加一个晚宴,那里当然有几十位客人,但是我违背了所有的客套礼俗,对其他客人好像视而不见,只是一个劲儿地同那位植物学家一连谈了好几个小时。午夜来临,我同所有的客人道了晚安之后就离开了。那位植物学家转过身去对主人说了几句恭维我的话,说我‘最富于魅力’,说我如此如此,这般那般。最后,他说今晚和我聊得很带劲,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晚上。”

卡内基后来回忆说:“天哪!我几乎什么都没有说。”

这就是倾听所带来的效果。英国管理学家L.威尔德说:“人际沟通始于聆听,终于回答。没有积极的倾听,就没有有效的沟通。”戴尔·卡内基认为:“在沟通的各项能力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倾听的能力。滔滔不绝的雄辩能力、察言观色的洞察力以及擅长写作的才能都比不上倾听能力重要。”倾听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倾听是人们建立和保持关系的一项最基本的沟通技巧,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倾听的这种作用在商业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接待员如果不注意倾听就不会明白来访者希望见谁,销售员如果不注意倾听就不能了解客户的心理需求,下属如果不注意倾听就不能理解领导的真正意图……可以说倾听的效果要用元和分来计算。

第二,倾听是一个人所应具备的至关重要的素质,尤其是经理人员。美国的心理学家调查发现,经理人员每天有9%的时间在“写”,16%的时间在“读”,30%的时间在“说”,45%的时间在“听”。可见,在倾听中实现沟通,实现管理非常必要。

第三,倾听是我们获取更多的信息,正确地认识他人的重要途径。著名的推销专家科库琳向某公司一百多位业务员做辅导报告。结束后,她对公司的董事长说:“我能够从这些员工中把你公司的精英指出来,你相信吗?”随后,科库琳请出了两位先生和一位小姐。的确,他们三人是公司里业绩最出色的高级骨干。董事长感到不可思议。科库琳解释说:道理很简单,所有客户的反应和我是一样的,只要你在认真仔细地聆听,你就赢得了我的好感,也为销售业绩的成功开展打好了基础。

第四,专心致志地倾听别人说话的人,更能获得他人的好感。亲爱的读者,请你问自己下列几个问题:你最喜欢和谁在一起?你觉得谁最好沟通?你最喜欢和什么人共事?有开心的事,你最希望和谁分享?仔细分析这些人的共同之处,你会发现,自己其实最喜欢跟会专注倾听的人在一起,不管是一起工作,或一起玩乐。

第五,善于倾听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谦虚好学,是专心稳重、诚实可靠的。善于倾听的人,能够给别人以充分的空间诉说自己,他们性格温和,多半不会急躁。

可见,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一个善于倾听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善于倾听,原因是人们在倾听时,容易犯以下几种通病,这些通病让说话的人,感觉到沟通上的困难和挫败。根据黑幼龙先生著的《做人赢在影响力》所述,这几种通病为:

第一是完全漠视。我们在跟自己最亲近的人相处时,最容易犯这种毛病。比方说,小孩跟父亲讲话,父亲的眼睛只盯着报纸,这就是漠视,完全没听进去。

第二是假装在听。一般人其实都可以感觉得出来,和你对话的这个人,到底有没有专心听你说话。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办公室里,有时会出现主管级人物来巡视,顺便来个五分钟、十分钟的精神训话。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很多人表面上在听长官讲话,其实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这就是假装在听。

第三是选择性倾听。这种层次是过滤性地倾听。比方说,对于自己不喜欢、反感的东西,就自然而然地不去注意,忽略掉某些问题,刻意充耳不闻。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避免以上几种通病,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呢?黑幼龙先生著的《做人赢在影响力》这本书给出了答案——积极聆听。黑幼龙先生认为,做到积极聆听的方法是“LADDER”,就是帮助人们做好聆听的梯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现在把黑幼龙先生的解释引用如下:

1.“L”是Look,也就是看着说话的人,集中注意力

我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眼睛无法专心看着跟你说话的人。根据科学家的分析,一般人的耳朵,一分钟可以听2000个字。但是说话,一分钟只能说200个字。所以我们听的速度,一定会比说的速度快上许多。因此,要一边听人说话,一边做其他事情,其实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而眼神是最能表现出一个人是否专心倾听的表征。当别人对你说话时,你也许是把话听进去了,但是眼神飘忽不定,甚至不看说话的人,对方就会认为你不关心,不感兴趣,不想了解,对你产生很差的印象。

卡内基在日本有一位学员,从事代理商的工作,在哈佛读过书,英文说得很流利,目前已经过世了。他生前曾说:“我从事代理这一行几十年,专门引进国外的影片、录像带及资料。我曾经问过客户,他们为什么选择我作为日本方面的代理商。他们当中很多人都表示,因为在他说话时,我的眼睛总是看着他。”

2.“A”是Ask,发问

发问可以代表一个人对问题感兴趣的程度。当你与一个人沟通时,如果像是对着一堵墙,毫无反应,你一定觉得说起话来很没趣。

3.第一个“D”,Don’t Interrupt,不要打断别人讲话

我们平时在和别人谈话时,有时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心一急,就打断别人说话。这是很不得体的行为,也非常不礼貌。我们必须耐心地等对方说完,再从容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第二个“D”,Don’t Change the Subject,不要突然改变话题

例如别人谈公事谈得正起劲,你突然话题一转:“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特别塞车?”这种突然改变话题的习惯,会让别人不愿意再跟你交谈。

5.“E”是Emotion,情绪

人们在交谈时,各自表达出来的情绪,会影响对方倾听和诉说的意愿。如果别人说话时,你一脸冷淡的神情,对方会说不下去。而当你说话时,如果毫不留意对方被你的话题引发的情绪,对方也可能拒绝听你再继续说下去。

在旧金山,有一位退休教师,一次他带着全家老小外出用餐。在餐桌上,儿子突然提到,他认为试婚没有什么大不了。这位教师的太太相当保守,一听到儿子竟然说出这种和她的理念大相违背的话,马上脸色一变,气氛也跟着压抑起来。整顿饭吃下来,她看都不看儿子一眼,也不听他说话。

把这种情境放在公司里,如果一位主管在会议上,听到员工对他的管理有意见,甚至是批评,他立刻表现出很难看的脸色,就会影响员工继续说下去的意愿。员工可能有事也不愿意说出来,而主管也就无法了解企业实际运作的状况,这就埋伏了一个管理上的危机。

所以在聆听时,我们要留心自己对某些话题的反应,也要体谅对方特别敏感的情绪。

6.“R”是Response,反应

反应有很多种,包括声音、表情、举止动作、姿势等。如果重视对方的谈话,你就会有声音、动作或是姿势上的响应。所以善于倾听的人,懂得运用反应来强化倾听的效果。

2—2、移情效应可以博取对方好感

华侨刘先生回国后,想在自己的家乡投资办企业,但他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国外,对家乡政策不熟悉,所以一时拿不定主意。乡长老汤知道后,就亲自代表家乡政府去看望刘先生。刘先生听说乡长亲自来看望自己,心里非常高兴,但在欣喜之余也感到有些惊讶,因为很久不闻家乡的讯息,突然乡长来了,是不是别人假借乡长的身份骗人呢?出于礼节,刘先生还是同意与乡长见面。

刘先生与乡长见面后,老汤就围绕家乡的话题与刘先生交谈起来,他那生动的语言,特别是那浓浓的爱乡之情溢于言表,令刘先生深受感动,也将他带到了他的童年及少年时期,想起了那时的家乡、爷爷奶奶,还有邻里亲戚……

很显然,乡长的话语早已揭开了刘先生记忆深处那块思乡领地的盖头,蕴藏在记忆中的那份几十年的感情全部流露了出来,欲罢不能。就这样,经过三个小时的聊天,虽然乡长对办企业一事只字未提,但最后,刘先生主动提出了要在家乡办企业的想法。

乡长之所以能促使刘先生下定决心在家乡办企业,就是抓住了刘先生的思乡心理,巧借移情效应,用一个彼此都非常感兴趣、轻松的话题,引起了共鸣。

在心理学中,移情效应是指人们在对对象形成深刻印象时,当时的情绪状态会影响他对对象今后及其关系者(人或物)的评价的一种心理倾向,即把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引起他人的同类心理效应。

人情效应(即以人为情感对象而迁移到相关事物的效应)是移情效应的首要表现对象。这种移情效应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小张和小王的关系非常好,某天小张的朋友找小张办事,小张认为小王办理此事的成功率更高,于是领着朋友来见小王,小王听说是小张的朋友,便说:“你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你就放心吧!”这是把对朋友的情感迁移到相关的人身上;还有些人经常说“为朋友两肋插刀”,这就是把对朋友的情感迁移到相关的事上去。

根据相关方面的研究,心理学家发现,不单单只有爱的情感会产生移情效应,人们心中的恨、嫌恶、嫉妒等等情感也会产生移情效应。如果说由爱的情感产生的移情效应叫爱屋及乌,那么由恨、嫌恶、嫉妒等情感产生的移情效应就是“恨乌及屋”。比如,古时候皇帝可以因一人犯罪而株连九族,就是“恨乌及屋”的表现。

移情效应还表现为物情效应和事情效应。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高俅之所以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是因为他具有出众的才华(其实高俅在没有为官之前不过一市井混混),而是因为球(蹴鞠)踢得好,刚好皇帝非常喜欢踢球,最终皇帝从喜爱踢球到喜爱高俅,于是最后高俅成了皇帝的宠臣。

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听到这样的词语——以酒会友、以文会友,有这种嗜好的人,原本彼此间毫不相识,但因为都爱喝酒和都爱舞文弄墨,于是建立起了友谊的桥梁。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这些都是移情效应的表现。

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可以说移情效应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所以我们可以以对方喜欢的人或物为媒介,据此揣测、掌控他人的心理,博取对方的好感。

比如,某厂家最近生产出了一种新洗衣粉,去污效果非常好。为了让消费者接受他们生产的洗衣粉,厂家在做广告的时候往往喜欢先描绘一个和睦、幸福、喜乐融融的家庭,然后,推出洗衣粉的牌子。厂家这样做就是为了利用移情效应,在模糊中,让消费者感到幸福生活同使用这种洗衣粉息息相关。广告在多家电视台播放后,消费者潜意识里渐渐记住了这种牌子的洗衣粉,在购买的时候,自然直奔这种洗衣粉而去。

在推销人员与客户打交道中,移情效应更加得到广泛的应用。拉堤埃是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一名推销员,为了让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在印度市场上占一席之地,他特地给拥有决策权的拉尔将军打电话请求帮助,但对方却反应平平,根本不屑与一名推销员会面。最后,在拉堤埃的强烈请求下,拉尔将军万般无奈才答应给他10分钟会面时间。

在会面时,拉堤埃以自己出生在印度为开场白。拉尔将军听后,感到非常吃惊的同时也减少了对拉堤埃的抵触心理,从而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接着,拉堤埃又提起印度人民对自己的照顾和自己对印度的热爱,使拉尔将军对他产生了好感。

随后,拉堤埃拿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一张颜色已经泛黄的合影照片。他把相片恭敬地递给拉尔将军看。拉尔将军惊讶地发现,照片上的人竟然是圣雄甘地(甘地是印度的圣雄,深受印度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而拉堤埃则对拉尔将军说,照片上的小男孩就是自己,并告诉拉尔将军这张照片是他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回国时,在一艘船上和甘地合的影。拉堤埃说这次回到印度就是要去拜祭圣雄甘地。由于拉尔将军非常崇拜圣雄甘地,所以,在听了拉堤埃的话后,自然就非常喜欢他。毫无疑问,生意也成交了。

2—3、投其所好,与他人成为莫逆之交

相信大家都看过《宰相刘罗锅》这部电视剧,记得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乾隆皇帝做寿,文武百官前去朝贺,都送金银珍宝,唯有刘罗锅送了一桶生姜。而就是这桶生姜,让乾隆皇帝龙颜大悦,高兴之余还赏赐刘罗锅一件黄马褂。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刘罗锅之所以能够用一桶生姜博得乾隆皇帝龙颜大悦,就是深知投其所好的妙处。试想,处在九五之尊的乾隆皇帝,每日忧国忧民,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官吏搜刮天下财宝,进献给自己,唯独刘罗锅的那一桶生姜(一统江山)体察了皇帝内心的初衷与苦心,赏赐刘罗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从人的本性来说,每个人都有喜欢或不喜欢的东西,投其所好就是针对人们的喜好、弱点下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由于投其所好策略具有很大的隐蔽性,所以使用这种策略很容易成功达到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最擅长使用这个手法了。比如,保险销售人员在与客户面对面交流时,总喜欢模仿客户说话的方式。如果他们遇到的是一个文化涵养低、言语比较粗俗的客户,那么他们随后的言辞也比较粗俗;如果他们遇到的是一个对一些事物特别痛恨的客户,那么销售人员也会表现出对该事物的痛恨。因为这些模仿能够激起对方的好感,让对方认为彼此间有共同的爱好,从而让交流更加顺畅,最终促使交易成功。

投其所好策略要求我们在与别人打交道的时候,能够尊重对方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换句话说,要想让投其所好策略发挥出作用,关键就在于获得他人的好感、建立友谊。影响人们喜欢一个人的因素有很多,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的策略。那我们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1.注重表面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