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小老板掌控人脉36计
6824800000035

第35章 保持距离:拿捏好最佳的距离

朋友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

每个人都有依靠朋友帮忙的时候。但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合适的分寸,交友也是一样。我们固然需要朋友,但和朋友要有适当的距离。距离保持得不好,可能反而给彼此造成麻烦。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的确,尽管我们都有着良好的愿望,都希望自己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亲密度越高越好,但这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要记住“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

朋友小韩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他说:“上个月,我的中学同学张峰因为生意失败缺钱周转,我把所能资助他的5万元钱拿出来借给他。张峰很感动,他知道我是倾囊相助,所以,他每晚都会打电话来大吐苦水。我每天下班很晚回来后,还要花两三个小时陪他聊天解闷,说完他的事,他又开始说我家的事,而且上上下下的事他都不免要评论几句,大大小小的事他都要打听。开始,我觉得他心情不好,只要他问起,我都或多或少地说两句。可有一天我回家很晚,他和我妻子也絮絮叨叨地说了从我嘴里听说的我家的事,害得妻子以为我对她有意见。更糟糕的是,他会在半夜三更来找我,让我陪他去酒吧,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将近一个月,我再也忍受不了,妻子、孩子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对我牢骚满腹。我觉得我能为朋友两肋插刀,可我已自身难保了,再也没精力帮他了。”

每个人都需要自由的空间,张峰的错误就在于挤占了他人的心理领地。

那么,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呢?

首先,要尊重朋友的隐私。不论多么亲密的友情,也应彼此保留一块心理空间。人们总以为好朋友之间似乎不应当有什么隐私可言,其实越是亲密的人越是要尊重隐私。

这种尊重表现为不随便打听、追问他人的内心秘密,也不随便向朋友吐露自己的隐私。过度的自我暴露虽不存在打听朋友隐私的问题,却存在向对方靠得太近的问题,容易失去应有的人际距离。

其次,要有容纳意识。容纳意识要求我们尊重差异,容纳个性,容纳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的一般过错。过分挑剔的人不会有朋友。没有容纳意识,迟早会将人际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

最后,要懂得运用距离效应。距离效应是指由于时间的阻隔,彼此间有了距离;一旦把距离缩短,重新相聚,双方的感情得到最充分的宣泄,这时,距离就成了情感的添加剂。可见,有时距离的存在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应当培养自己拉开一定距离看他人的习惯,同时也不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的透明度设置为百分之百。内心虽没有隐秘足显自己的坦荡,但因此失去了应有的人际距离,无形中为以后的人际矛盾种下祸根,这就不是明智之举了。

人从小到大,都会交一些朋友,这些朋友有的只是普通朋友,但有的则是可称为“死党”的好朋友。但是我们也常发现,一些“死党”到后来还是散了,有的是“缘尽情了”,有的则是“不欢而散”。人能有“死党”是很不容易的,可是最终却散了,多可惜啊!

而“死党”一散,尤其那种“不欢而散”,要再重新组“党”是相当不容易的,有的甚至根本无再见面的可能。

人一辈子都不断在交新的朋友,但新的朋友未必比老的朋友好,失去友情更是人生的一种损失,因此好朋友要“保持距离”!这话听起来有些矛盾,好朋友才应该常聚首呀!保持距离不就疏远了?问题就在“常聚首”!很多“死党”就是因为一天到晚在一起,所以才散了,为什么呢?

人之所以会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之所以会有“死党”的产生,是因为彼此的气质互相吸引,一下子就越过鸿沟成为好朋友,这个现象无论是异性或同性都一样。但再怎么相互吸引,双方还是会有些差异的,因为彼此来自不同的环境,受不同的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不可能完全相同。当二人的“蜜月期”一过,便无可避免地要产生摩擦,于是从尊重对方,开始变成容忍对方,到最后成为要求对方。当要求不能如愿,便开始背后挑剔、批评,然后结束友谊。

很奇怪的是,好朋友的感情和夫妻的感情很类似,一件小事也有可能造成感情的破裂。某君与租同一栋房子的房客成为朋友。后来因为对方一直不肯倒垃圾,他认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愤而搬了出去。二人至今未曾往来。所以,如果有了“好朋友”,与其太接近而彼此伤害,不如“保持距离”,以免碰撞。

人说夫妻要“相敬如宾”,自然可以琴瑟和谐,但因为夫妻太接近,要彼此相敬如宾实在很不容易。其实朋友之间也要“相敬如宾”。而要“相敬如宾”,“保持距离”便是最好的方法。

何谓“保持距离”?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太亲密,不要一天到晚在一起。也就是说,心灵是贴近的,但肉体是保持距离的。能“保持距离”就会产生“礼”,尊重对方,这“礼”便是防止对方碰撞的“海绵”。

有时太保持距离也会使对方疏远,尤其是当今社会,大家都忙,很容易就忘了对方。因此,对好朋友也要打打电话,了解对方的近况,偶尔碰面吃个饭,聊一聊,否则就会从“好朋友”变成“朋友”,然后是“熟人”,最后变成“只是认识”了!

也许你会说,“好朋友”就应该同穿一条裤子,彼此无私呀!你能这样想很好,表示你是个可以对朋友肝胆相照的人,但问题是,人心是很复杂的,你能这么想,你的“好朋友”可不一定这么想。到最后,不是你不要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朋友不要你!更何况,你也不一定真的了解你自己,你心理、情绪上的变化,有时你也不能掌握。朋友间要留有余地,适当地保持距离。因为彼此的心灵都需要一点空间,过度亲密,只能让对方疲于应对。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就会让对方的心灵窒息。

为了友谊,为了人生不那么寂寞孤单,做朋友应保持距离留有余地,彼此才能自由畅快地呼吸。至于具体应保持多远的距离,下一节会详细讲述,这里就不再多谈了。

适当的距离增添你的神秘感

人们总说,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最好的,在没有得到之前,总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追逐目标的快乐过程。这就是重要人物总是为保持神秘感,减少在公众场合的露脸次数的原因。所以保持适当的交往距离,能增加你的神秘感,会让你更有吸引力。

有这样一个小伙子,他爱上了一个姑娘,向姑娘求婚遭到了拒绝。姑娘后来恼怒地说:“他竟在离我8英尺(约25米)的地方谈这种事。”小伙子的失败就在于他没有把握好求婚的距离,两米半远的距离是不适合谈婚论嫁的。

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

因此,过密的距离是让人不能承受的,它侵犯了人的私密空间。所以专家提醒我们要保持正常的交往距离。以下几类距离可供参考:

(1)亲密距离。近范围是约15厘米之内;远范围是15~44厘米之间。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远范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2)个人距离。近范围是46~76厘米;远范围是76~122厘米。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

(3)社交距离。近范围是12~21米;远范围为是21~37米。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近范围程度的距离。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需要有不同的人际距离。

(4)公众距离。近距离约37~76米;远范围在约50米之外。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所以,如果你在社会交往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同时,渴望得到更多敬仰的眼光,那么就要掌握与人保持适度距离的技巧。距离产生的神秘光环一定会让你更加富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