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态是健康的良药
6824900000033

第33章 健心与休闲(3)

花草的美丽和品行能给人美的享受,使人心情愉快。看到花草长得生机勃勃,鲜艳可爱,会让人放下暂时的紧张情绪,心情舒畅,能增加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另外,花草也常常成为人们精神、情怀的寄托,陶冶情操,怡人心性,如屈原爱兰,陶陶渊明喜菊,林逋以梅为妻,周敦颐特爱莲花,这都是以花的品德自喻自勉,从中得到感情上的补偿和升华。

6.“下棋”下出健康人生

喜欢下棋的人,长期锻炼就能让自己变得耐心,心境气和,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在《古今笑史·弈》中,记载了李讷用弈棋控制愤怒情绪的故事:“李讷仆射,性卞急,酷尚弈棋,每下子安详,极于宽缓。往往躁怒作,家人辈则密以弈具陈于前,讷一睹,便忻然改容,取子布算,都忘其恚矣。”其实,古人早就发现了弈棋有益身心健康的效用。《梨轩曼衍》中也曾说:“围棋……养性乐道之具也。”

多少年来,下棋仍然是人们最喜爱的休闲活动之一,不止是老人,就是现在的少年也有很多都很是喜欢下棋。下棋时意守棋局,可使人的精神集中,排除杂念,一心对弈,同时就能起到修养身心的作用。凡善弈者,都深知“乐在棋中”。三国时期流传的一个故事,关羽“刮骨疗伤”,让自己忘记疼痛的不正是下棋吗?下棋的神奇作用由此可见一般。

下棋是一种有益于性情的活动,业余时间杀上几盘,可增加生活的情趣,有益于生活的调节,又有利于智力开发。尤其是中老年身体较弱,不宜做剧烈运动,下棋是一种很好的活动。其他棋类也同样有“养性乐道”的功能。

喜欢下棋的人,长期锻炼就能让自己变得耐心,心境气和,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下棋不仅是一项智力竞赛,更是一项有利身心、延年益寿的文娱活动。曾经就有人总结说,下棋对人们有四个好处:锻炼思维,精神寄托,身心舒畅,修身养性,因此自古就有“善弈者长寿”之说。

下棋有如此多的好处,那是不是就可以毫无忌惮,没有适度的投入呢?其实,也不尽然。下棋也需要一个“度”。虽然说布棋对弈,娴静养性,对强身健脑有一定的裨益,但这项活动也和参加其他娱乐活动一样,需要控制。弈棋趣味性很强,对人具有非凡的诱惑力。如果下棋成瘾,不知节制,就会内耗太大,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有碍健康,尤其是身体本来就有病症的患者,更应多加注意。

例如,冠心病患者就不适合持久下棋。因为,冠心病者持久下棋,精神高度集中,加之过分思虑,会造成大脑和神经高度紧张,而支配冠状动脉的神经紧张时,便可使冠状动脉收缩、痉挛,也会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会发生严重不良后果;另外,如果冠心病患者持久下棋,人体就会处于静态,呼吸往往表浅,血液循环也会显著减慢,这样,人体吸人的氧气就会减少,血流速度也会迟缓,冠状动脉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血液供给,就会发生痉挛而易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

而对于一般的人,下棋的时间如果过长,会因为长久坐着,血液下行,流动减慢,会出现下肢疼痛、浮肿等现象,还有可能因胃蠕动减慢,影响消化和食欲。所以,掌握下棋的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危害之外,在下棋中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关于“胜败”的问题。军中流行这样的一句话,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即使是常胜将军也会有落败的时候,所以,我们应该明确娱乐的目的,但不要过于计较胜负、高低,这样对身体有害而无益。正如《避斋闲览》指出的:“本图适性忘虑,反致劳思伤神,不如其已。”长久下棋,就要淡然处之,败不馁,胜不喜,培养成一种良好的心态。

下面就是下棋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

1、下棋不宜坐的时间过长,因为颈部肌肉和颈椎长时间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使肌肉劳损,发生头痛及颈椎病。另外,还可导致臀大肌和坐骨神经痛,以及下肢出现麻木、浮肿等病症。

2、下棋不宜吸烟。有的人喜欢一边下棋一边吸烟,其实这样,严重污染环境,长期这样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也非常不利。

3、不宜饭后立即下棋。饭后立即下棋,会使大脑供血需要量增加,从而减少了消化道的供血量。有些人尤其是老人因消化液少,消化功能低,消化道供血量少,会影响对食物的消化。

4、不宜边吃东西边下棋。“病从口人”,边吃东西边下棋,容易感染各种细菌,造成肠道疾病,而且会引起消化道疾病。

5、下棋不宜情绪波动。下棋时,若精力高度集中,情绪起伏波动过大,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尤其是血管弹性差的老年人,很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等意外。

6、下棋也要场合。有的人下棋不分场所,或在马路边,或就地而战,长期这样,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长时间站立和久坐的人会感到脚下酸胀和麻木,重者出现下肢静脉曲张,这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活动引起下肢血液回流不畅而造成的。下围棋时精神高度紧张,会引起身体极度疲惫,加之长时间坐着,必然会引起各种疾病。因此,我们要针对下棋做一些适当的运动,都可以有效的缓解下棋带来的不利因素。例如,当你下棋久坐不动时,最好一小时左右做一次“踮脚”运动,即不断地抬起两脚脚跟,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这样就能让小腿后部肌肉进行收缩挤压,使血液顺畅,缓解对身体部位的压力,有利于自身的健康。

下棋有着很多人都难以想象的益处,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敏捷,还能磨练自己的耐心,使自己保持一个心平气和的心态,可以颐养天年,起到很好的养生作用,给生活增添乐趣,给身体增加有益的健康因子。

7.在散步中享受你的恬静人生

只要你去坚持,持之以恒,一个“小小”的散步就会让你拥有一份宝贵的健康。

在中国,自古就有用散步来预防疾病的传统。《黄帝内经》曾指出:“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这里的“广步”就是散步的意思。唐代的大医学家孙思邈也曾提倡说“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令人能饮食无百病”。而在中国民间有句谚语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这都说明了用散步健身的方法在我国已有了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人们所喜爱而又简便易行的健身方法。

外国也有句名言:“腾不出时间运动的人,早晚要腾出时间生病。”而WH0(世界卫生组织)在1992年也正式提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这么说主要是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的成果,因为医学专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生理与解剖结构最适合步行。所以,不要忽视每一人都会也都在做的散步,因为它能让你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散步是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易行的运动方法,运动量虽然不大,但健身效果却很明显,并且也不受年龄、体质、性别、场地等条件限制。但人在散步时必须要掌握科学要领一坚持、有序、适度,只有这样才能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益无弊。散步的益处具体表现为:运动强度不大,适合各类人群;集运动与休闲为一体,对身心两方面都有益处;成本最低,对器材、场地等无任何要求。

但是,也有很多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散步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并不大,而且很无聊,所以专家特别提出“花样散步”,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消除人们的无聊心理,又提高了散步的效果。那么“花样散步”是什么呢?其实,花样散步就是“反常散步”。这种散步方法很简单,就是在散步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没有任何规则的动作。这些动作完全没有规定,没有任何限制,也可因人而异。

上肢方面:走路时,可将双臂用力上举前后大幅度交叉摆动,如果再配上掌心拍肩背、手指伸曲就比较完美了;下肢方面:走路时,可轮换使用外八字和内八字,如果再配上一些腿部的弯曲、上提、抖踝等动作就相当理想了。这样的散步方式,可以随意伸展动作,做出各种花样,既可以使颈部、腰部以一定幅度随之活动,又可以锻炼相应部位的脊骨、肌肉,从而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另外,经常散步的好处很多,非常有利于身体健康:

1、有利于心脏健康

心血管系统专家指出:一个人如果能够坚持做散步运动,对改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有很明显的效果。因为,散步能够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而这种高脂蛋白可以降低人们患心脏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那么,怎样的散步速度和频率对这种疾病的预防效果最佳呢?下面我们用心搏率来计算人体每天需要运动的强度。

心搏率的计算:我们以30岁的女性为例,用220减去年龄即30,然后分别乘以0.6和0.8,得出目标心搏率的上限和下限。具体的计算方法是:220-30=190,(得出的是心搏率的最大估算值)190x0.6=114次(得出的是目标心搏率的下限);190x0.8=152次(得出的是目标心搏率的上限)。专家指出:每分钟心搏率低于114,说明运动偏低,需要加大强度。而每分钟的心搏率超过152次,说明运动强度过大,应该降低运动强度。专家还经过实验证明,一个人每天要散步20分钟左右对身体最好。

2、有利于增强骨骼和肌肉力量

运动医学专家指出:一个人坚持每周5次,每次5公里的高强度散步运动(又称抗衰老运动),对人体的骨骼和肌肉力量的增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够延缓人体骨骼老化进程,还能够减少自由基的活动(自由基是氧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它被认为是引起心脏病、白内障和癌症的重要元素之一),从而降低心脏病、癌症的几率。所以,人们如果坚持这项运动,就会发现,公益广告上说的:50岁的人20岁的心脏和体格,这是完全可以通过散步来做到的。

古今中外,有太多把散步作为主要运动方式的长寿老人,如革命老人徐特立,在80岁时,还坚持每日500步运动;而革命老前辈朱德同志,在暮年时候,依然坚持每天散步3次,每次散步3里路。这些例子,都很有力的证明了散步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但是,还是上面说到的问题:散步不在于形式,那样的话,谁都可以,也就失去了散步的意义,主要还是持之以恒,只有坚持才能得到健康。

3、有利于消除压力

医学专家指出:散步越多,身体消除应激素的能力越强,人的腹、臀肌得到放松,还能够使人睡得更加香甜。如此看来,每一次运动就给自己的身体增加一层保护,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让人远离疾病的困扰。

如果一个人能够坚持每周3次,每次3公里的散步运动。并且在散步时,听听轻松的音乐,看着身边和周围的事物和景色,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就可以消除紧张情绪。而且还能够消除人体内的一种名为儿茶酚胺的应激素,这种激素使人在紧张时有恶心呕吐的现象产生,还会阻碍人体内T细胞的生成,从而降低人对感染性病毒的抵抗力。

4、有利于控制体重

有医学专家研究表明:散步可以有效减肥。肥胖者,可以坚持每周4次,每次4公里的散步运动(速度以最大心搏率的55%—65%为准)。为了更快减轻体重,可以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1倍的散步路程。其实,减肥的“秘诀”很简单,不用人们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的去尝试。

对于一些身体过重,不宜做快节奏运动的人,就可以常常散步,尝试一些上面的方法。此外,坚持做这项运动,除了减肥还有其他益处:坚持3-5周散步运动后,人体新陈代谢活动开始增加,能够有效地抑制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炎、心脏病等病症的发生。

其实,想要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不是非常难的事情,散步就是一种简捷而有效的运动方式。只要你去坚持,持之以恒,一个“小小”的散步就会让你拥有一份宝贵的健康。一旦前功尽弃,散步也就变成普普通通的“行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