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新版益寿保健全书(健康生活一点通系列)
6842300000027

第27章 美体与休闲(3)

忧郁气质的人适合听一些欢快的歌曲。如《喜洋洋》、《春天来了》、西贝柳斯的《悲痛圆舞曲》、莫扎特的《b小调第十四交响曲》。

失眠的人,可听一些催人入眠的歌曲。如《平湖秋月》、《春里》、《二泉映月》、《良宵》、《烛影摇红》、《军港之夜》、《出水莲》、《春思》、《绿岛小夜曲》、《仲夏夜之梦》、莫扎特的《催眠曲》。

心绪不定时,可选择听一些舒缓的旋律。如《塞上曲》、《江南好》、《春风得意》、《蓝色的多瑙河》、《意大利协奏曲》、《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以及肖邦和施特劳斯的圆舞曲。

头痛时,可听一些节奏稍缓的旋律。如格什温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贝多芬的《A大调抒情小乐曲》。

老年性痴呆症的音乐理疗

老年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时常被人们所忽视。老年痴呆就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心理治疗专家认为,音乐能改善这种心理状态。

随着“音乐理疗”的新概念的提出,利用音乐促进健康,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

可根据老年人身心障碍的具体情况,通过音乐这一媒介,对身体进行有节奏的按摩。例如唱歌就是对人体内精、气、神的培植,以增强真气运行,使之阴阳调整,气力充足,身体健康。

另外,通过音乐能增加大脑的良性刺激,起到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活跃思维以及改善情绪状态的作用,进而消除老年人的孤僻感与情绪和理智障碍,加强老年人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和自我信心。

因此,音乐作为消除身心障碍的辅助手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抒发感情,促进内心的真情流露和情感的相互交流。

乐器与老年健康

老年人通过吹拉弹奏各种乐器可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也是一项促进身体健康的有益活动,对人体身心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乐器演奏和人的演唱是表现和展示音乐内容的最重要的形式。演奏和演唱,本身就是很好的音乐欣赏和精神享受,能使人精神振奋,胸怀开阔,令人心旷神怡,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其具体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老年人吹拉弹奏各种乐器,使自己在心理上有所寄托,单调乏味的生活变得充实。操作之时,须聚精会神,陶冶于艺术的享受,欢快舒畅,尽情宣泄自我的情绪。

乐器演奏和演唱可以使人的脸部、手、手臂、胸部、下肢等处的肌肉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吹、拉、弹、唱还与呼吸掌握的准确度有关联,经常锻炼可以调节呼吸,特别是吹奏乐器和歌唱。

乐器演奏能调动人体的许多部位,而这些部位的肌肉运动是受对侧大脑皮层支配的。在大脑皮层的运动区,越是多参与这些面部、手指的精细运动,其管理部位的面积就越大。

吹、拉、弹、唱可以使平时使用率不高、仅起协调作用的右大脑半球得到较多的锻炼,引起大脑兴奋往右移,从而调节了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加强了右脑的协调。同时,左半球得到休息,减轻了左脑的负担。如此均衡地调配,延缓了大脑的衰老。

健康的乐器声,可转移人的精神压力,舒畅人的情志,消除忧愁,使人精神振奋,胸怀开阔。

总之,选择吹、拉、弹、唱中所喜欢的某一项经常开展下去,不但会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表演的技能,还会对身心健康起到十分有益的作用。

跳舞与健康

跳舞,是将舞蹈和音乐结合在一起,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也是适宜中老年人的一种体育锻炼。

跳舞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娱乐活动,跳舞的形式比较多,交谊舞、迪斯科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得比较多的舞蹈形式。如比较流行的街头扭秧歌活动颇受中老年人的青睐。

跳舞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可使各器官系统得到锻炼。跳舞时人处于运动状态,使心肌收缩力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流加快,呼吸也加深加快,对心肺系统是很好的锻炼。

跳舞可增进人的食欲,促进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对防治冠心病、高血压病、骨关节病、肥胖症、便秘等都有一定的益处。

另外,优美、健康的音乐能使人的大脑皮质层出现新的兴奋,振奋精神。当你随着悠扬动听的音乐舞动时,身体已分泌了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可调节血流量,兴奋神经细胞。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跳舞不是单一的运动,是运动糅于音乐,音乐调配运动的一种综合活动。

老年人跳舞的注意事项

跳舞是许多人喜爱的娱乐活动,适当跳舞有益于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但跳舞时也应该注意不利影响,否则会给人的健康带来危害。

不宜到人多拥挤的地方跳,应该选择空气流通、人员相对较少的舞场。当舞场过小和人员拥挤时,室内空气变得污浊,容易传播呼吸道传染病。一些患有哮喘或心脏病的人,在这样的环境,往往有憋气感,甚至引起旧病发作。因此,舞场必须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每次跳舞时间不宜太长,要适当休息。如果跳舞时间过久,那就不属正常娱乐范围,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跳舞过程中,如出现心悸、胸闷、气促、头晕等不适时,应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待症状消失后再继续进行。

长时间处在光线暗淡、节奏强烈的环境中,人的情绪往往过度兴奋而容易导致疲劳感。所以,老年人尽量不要选择灯光太亮或太暗的舞厅去跳舞。傍晚,在公园里的路灯下跳舞,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老年人心血管弹性较差,狂舞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呼吸加剧、心率加快、血压骤升,可诱发或加剧心血管疾病。

舞场地面平滑,穿硬底鞋跳舞容易滑倒,而且,硬底鞋弹性差,地面反作用力也大,有损于小腿肌腱和关节组织。

跳舞前不宜饱食。老年人消化机能差,饱腹跳舞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为防止舞伴之间传播疾病,参加跳舞的人最好戴薄手套,或者在跳舞前擦些润肤油或香脂,可起到一定的屏障作用。

集邮文化与健康

集邮是一种老幼皆宜的文化娱乐活动,集邮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科学文化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还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助于身心健康。

爱好集邮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经过观察,发现经常翻阅集邮册上的邮票,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使过度兴奋的神经受到抑制,使过度抑制的神经得到兴奋。

集邮的过程中,美好的艺术享受会使疾病带来的痛苦也随之减轻。集邮带来的良好心境,无疑是促使疾病康复的良药。

邮票的历史也是人生的一段旅程。真正的集邮乐趣,要在购买和收藏之外的整理过程中去觅取。一般可以结合本人的专长与兴趣,选择题材,集取有关邮票,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才能,在贴票页上配上适当的说明文字或缀以诗、画,组成和谐的艺术作品。

所以,爱集邮的人们,常常对生活充满了乐观情绪,精神振奋、体力充沛,有助于健康长寿。

在读书中获得健康

“读书有味身忘老”,这是千古流传的一句佳话。而那些不爱动脑,不喜欢读书,不爱思考的人,很容易患老年痴呆症。

现代科学家认为,读书主要是脑部运动。人的大脑用则进,不用则退,尤其是老年人经常读书,可增强思维能力,促进大脑细胞的新陈代谢,预防大脑功能过早老化和衰退,再通过脑协调控制全身的功能。

读书也是一种转移兴奋中枢的方式。不仅要有视觉、听觉和其他感觉器官参加,还涉及到反射和意向活动,从而使大脑得到积极休息。勤于学习、勤于用脑的人,即使到了60岁,思维仍然敏捷。

读书能使人乐而忘忧,享受到高雅的生活乐趣。对老年人而言,书的作用非保健品可比。许多疾病都来源于不良的情绪和不好的生活习惯,而读书正是最好的心理疗法和生活习惯。

现代老年人一般都有文化基础,只要培养起兴趣,完全可以身体力行。读什么书,完全可以自己选择,比如,欣赏一些名言警句,学习一些名人的养生之道,了解一些国内外时政要闻等。

棋牌活动与健康

棋牌,既是老年人的一种社交活动,更是锻炼老年人智力的娱乐活动。老年人常进行此类活动,能锻炼思维、保持智力、消除寂寞、充实生活。

棋牌活动是娱乐的重要方式,棋牌活动的种类很多,其中的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围棋、桥牌等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竞技项目,而麻将牌和规则各异的扑克及棋类游戏更是人们在工作之余所经常开展的娱乐活动。

棋牌活动的共同特点是寓脑力锻炼于娱乐之中。弈棋包含着十分复杂的数学计算,棋盘之上,虽然只有寥寥数子,但却蕴味无穷。两军对垒,是智力的角逐;排兵布阵,是思维的较量。老年人经常参与,自然能维持智力,锻炼思维,防止脑细胞老化。

棋牌活动还能帮助老年人恢复记忆力,提高理解和判断能力。它是一种记忆训练,通过棋、牌活动可以提高记忆能力。而变幻莫测的棋局、牌局又能使人的观察问题、辩证分析问题以及逻辑推理的能力得到提高。

棋牌活动更能养身怡性。下棋时,双方必须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头脑冷静,深思远虑,心平气和,杂气全消,谋定而动,才能决出胜负,这对老年人意志的锻炼、品格的修养、性情的陶冶无疑都具有极大的帮助。

棋牌对老年人的养生存在着诸多的益处,但无论如何,棋牌都是一种消遣,老年人必须注意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要善于控制情绪,不以输赢为重,不过分紧张和激动。否则,过分冥思苦想,就会引起情绪波动,妨碍身心健康。

老年人下棋的注意事项

棋牌馆不太适合老年人,由于馆内人多混杂,空气污浊,不利于身心健康。因此,场所应选择空气新鲜的环境,以利于吐故纳新,保持头脑清醒。

老年人长时间低头,会使椎间盘和棘间韧带处于一种紧张僵持状态,日久出现腰背疼痛、僵硬等病症;长时间久坐少动,会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畅,静脉回流缓慢,局部代谢产物淤积,氧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等十分不利的影响。

另外,长时间地进行棋牌活动,会使大脑皮质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之中,造成植物神经紊乱,容易出现头晕目眩、精神疲乏等症状。因此,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适当休息,经常活动一下全身和下肢。

饭后不宜立即进行棋牌活动。饭后应稍作休息,以利于食物消化吸收。若饭后立即面对棋局,必然会使大脑紧张,减少消化道的供血,导致消化不良和肠胃病。

棋牌活动中,要避免情绪过分紧张和激动,以及出现较大的心理反差。随着局面的变化多端,人的情绪也会随之变化多样。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易处于极度紧张和过分激动的状态中,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压升高,甚至可能发生脑出血、心绞痛等疾病,危及生命。

练习书法与健康

书法是我国仅有的传统艺术。书法艺术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是健身的有效方法。练习书法是动与静的结合,通过手、笔在纸上宣泄个人的情感,在抒发情感的同时,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对老年人的健康十分有利。

学习秀美挺拔的字体,可以使性格变得开朗活泼;学习端正的字体,就好像聆听一首抒情小调,可以使性格朴实、厚重;学习飘逸的字体,就像是一首豪迈的进行曲,可以使心情舒展豪放。

老年人练书法,下笔前要气沉丹田,凝神静气,万虑皆息,头正、肩松、身直、腿开、足安、意力并用,自然对神经衰弱、消化道疾病、冠心病,甚至对一些身体虚弱的慢性病人都有好处。

由于练习书法自然站立,在写字挥毫运腕之时,手臂肌肉得到了锻炼。

书法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书法作品那浓淡协调的墨色、匀称美妙的结构、苍劲生动的笔法,给人们一种高雅的艺术美享受。练习书法可以磨炼人的性格,培养人的毅力,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练习绘画与健康

绘画同书法一样,都是一种动静结合的活动。一幅好的字画,往往具有美好的意境。或气象万千,或气势磅礴,作者的情感、思想全在逼真的画作之中。

据研究,画家在抒发山水的风光美、花鸟的姿色美、生活的情趣美、人体的阳刚美或阴柔美时,不仅比常人先感受到美,且充满对美感的宣泄,从而使画者的心理活动长期处于愉快、宁静、稳定和平衡的最佳状态。

绘画很讲究意境,即求静息凝神,精神专注,杂念全消,一意于构思之中。习书作画及观赏玩味能够令人增加情趣,陶冶情操。并在练习书画之时,使人静思凝神,心气内敛。

绘画与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联。如练油画的豪情满怀;练版画的精雕细刻;练漫画的幽默情志;练国画的用笔挥毫;练写生的跋山涉水;练雕塑的爬高凿石。

另外,赏画是一种审美活动,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从而能调节交感神经系统,使赏画者进入乐观的精神境界,促使人体分泌有益健康的激素,如酶、乙酰胆碱等,进而调节血液流量、增强免疫力。

因此,在心情不佳时,或翻翻画册,或看看画展,便会消除郁结、心静如水。绘画不仅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也是养生的有效手段之一。

练习书画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练习书法、绘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保持良好的心境。

练习书法或作画,十分强调情绪的好坏。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字画作品的效果。另外,精神愉快,心有所悟,雅兴勃发,才能在创作书画时尽兴发挥自己之所长。反之,情绪不舒,即便写字作画,往往也未必会成优良之作,更谈不上对身体有益。

2.饭后宜稍事休息再写字绘画。

饭后伏案,会导致食物滞留于胃肠中,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3.劳累之时或病后体虚不必强打精神。

练习绘画还要注意不可过劳,一定量力而行。身体不舒服时,不宜勉强作画写字。本已气虚,再耗气伤身,会加重身体负担,不易恢复,同时作品的效果也不会太好。

4.贵在坚持。

俗话说:“功到自然成。”练习书法、绘画不可操之过急,要持之以恒,坚持每日定时、定量地练习。

养花能怡情养性,增添生活乐趣

鲜花以其颜色、馨香,深受人们的喜爱。鲜花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

花卉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据研究发现,树叶可吸收声波,降低噪声。树叶的光合作用又可净化空气。夏天树叶还可蒸发水分,降低空气温度,吸收热量。

现代人的生活,无不受噪声污染,如能在庭院或阳台种些树木、花草,既可调剂生活、美化环境,又能学到一些科学技术知识,提高艺术文化的素养,增添家庭乐趣。

花的香味对疾病康复和预防疾病有一定作用。花香之分子颗粒,既有杀菌效能,又可净化环境。

此外,研究发现,文竹、仙人掌、秋海棠、天竺葵等还可以分泌出植物杀菌素,把某些细菌杀死。还有些花草的气味具有驱散苍蝇、蛾子、蚊虫的作用。

种植、观赏花木能帮助老年人疏解内心的忧郁、烦恼,从而促进身体健康。长期用眼、用脑的劳动者若经常面对一丛绿色的盆景,顿时紧张的神经可以松弛下来,嗅觉、听觉和思维活动的灵敏性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