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
6843900000020

第20章 天文·历法(3)

亥是核的意思,指万物收藏;

由此可见,十二地支指地上的万物,与太阳息息相关,因此,十二地支又叫十二子。

趣味链接:天干地支最初是谁创立的?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

梁启超在《国文语原解》中认为,天干地支这二十二个字,颇为“奇异复杂而不可思议”。按梁氏的观点,中国古代干支纪法的发明似乎与腓尼基的二十二个字母有关联。

郭沫若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郭认为,“十天干”纯属十进位记数法的自然发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创制。至于“十二地支”则起源于古巴比伦,在比较中国古代的十二辰和古巴比伦的十二宫后,指出中国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演变而来的。至今这个问题一直也没有讨论清楚。

另外有个民间故事说,天干地支是玄黄创立的。故事说在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到处遨游,遇到女娲。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

玄黄见女娲眉头紧锁,便问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女娲说正愁不知怎么给这些人取名字。于是玄黄说:“这是天干革命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这个创世神话故事,把干支的“身世”追溯得十分扑朔迷离。但仔细想想,这十男、十二女怎么配夫妻呢,这故事所说显然不可靠。

015划分四季的原理

所谓四季,是中纬度地区春、夏、秋、冬的总称。我国在传统上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来划分四季的,而西方则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来划分四季的,这两种划分方法,都属于天文学上的四季划分方法。这两种划分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首先从春、夏、秋、冬四季的差异上来说,这主要反映了地面上接受太阳能量的多少,而接受太阳能量的多少又主要取决于太阳光照射的角度。从天文学的角度讲,太阳高度角越大,就越接近直射,地面上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就越多;太阳高度角越小,地面上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就少。所以,四季的划分主要受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影响。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南半球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少。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这一天南半球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北半球则相反。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大致相等。

趣味链接:一天24小时的划分是怎么来的?

现在一天是二十四小时,然而过去的一天只有十几小时甚至几小时,这是为什么呢?

古生物学家根据珊瑚外壳上的“年轮”推断,这跟地球自转速度在缓慢减速有关。

他们根据地球自转速度缓慢减速推知,在地球形成之初,一天约为四小时;三十亿年前,一天约为十至十一小时;十三亿年前,一天只有十八小时左右;五亿年前,一天约有二十一小时;二亿年前,一天是二十三小时;六千万年前,一天约为二十三点七小时;而现在,一天是二十四小时。

并且他们还预言,如果地球自转仍然均匀减速,那么,二亿年以后,一天将会有二十五个小时,十亿年以后,一天就会有三十多个小时甚至更长。在更加遥远的将来,一天的时间会变得更长,到那时,真可谓是“度日如年”了!

016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中国古代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这个独特的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成就。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掌握季节时令和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会利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了。一年之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时为春分或秋分,由此确定出了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在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己完全确立,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份,用来表示一年里天时和气候变化的24个时期,也就是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24个不同的位置。

后来在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编于历法中,从而明确了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天文位置。自此,二十四节气逐渐固定下来。

二十四节气将天时、气象与农业联系起来,对于农业社会的耕种收割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如“立春”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节气”。惊蛰、清明、谷雨等,这些名词与天气、物候的对应,同农业、畜牧业与人民生活一样息息相关。曾有外国学者称赞:“中国人在阿拉伯人之前,是全世界最坚毅、最精确的天文观察者。”

二十四节气的传统含义是:立春,春季开始的意思;雨水,降雨开始;惊蛰,开始响雷,冬眠动物复苏;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

立夏,夏季开始的意思。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芒种,即忙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夏天到,此时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小暑,正当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立秋,秋季开始,气温逐渐下降。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白露,此时节因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往往会凝成露水。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露水很凉。霜降,开始降霜。立冬,冬季开始的意思。小雪,开始降雪。

老百姓在灵活地运用二十四节气的同时,也创作出了许多农谚,如“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芒种不收草里眠”等。人们还运用二十四节气指导田间管理和推算作物发育,比如谚语说“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湖北对于晚稻有“寒露不低头,割回喂老牛”之说,意思就是,晚稻如果播晚了,到寒露时还未抽穗,就不会有什么收成了,还不如割去喂牛。

可见,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趣味链接:二十四节气歌

有人按春夏秋冬的排列顺序,编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流传很广。并且后人还为它谱了曲。二十四节气歌完整内容如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注:大雪,降雪较大。冬至,进入数九寒天,白天短,夜晚长。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017“皇历”和“黄历”

“皇历”和“黄历”都是历书,但并不是一回事。“黄历”可要比“皇历”久远得多。根据考证,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历法。西汉以前,我国使用的古历法主要有六种,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传说以轩辕黄帝创制的“黄帝历”(黄帝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黄历”)最为古老。

生活中,人们习惯把历书称为黄历,黄历也由此成了旧历书的代名词。现在市场上所出售的“黄历”,除了公历和农历的日期外,通常还包括二十四节气、日食月食的时间、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喜神何方等。不少迷信的人,出门办事之前都要事先查黄历,以趋吉避凶。

而“皇历”则跟皇帝有关。由于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历法,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文宗下令,今后的历书必须由皇帝亲自审定并由官方印刷,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同时,他下令编制了我国第一本雕版印刷的历书——《宣明历》。此后,历代王朝都参照这种做法颁行历法,由皇帝亲自审定的官方历书便被称做“皇历”。

“皇历”中刻有农历日期节令,以及在耕作种植方面的普通知识。所有历法,一般是以一年为限,第二年变更。

趣味链接:“老皇历”典故

“老皇历”这个词语始于宋朝,据说与宋太宗有关。宋太祖赵匡胤把帝位传给弟弟赵匡义,是为宋太宗。宋太宗在位期间,注意农田水利,鼓励开荒,每年到了年终,便要宴请群臣,记功行赏,并送给每人一本皇历。

这本皇历记载着农历时令及耕作上的有关知识,其中有一栏叫做《回时作物观览》,是希望大臣们在政治事务中不要误了农时。“皇历”中所记载的,主要是当年的历法,过了这一年就要更换新历法,但由于历法都是皇上赠的,所以不能随便丢弃,为了区分保存,就给旧历法冠以一个“老”字,称之为“老皇历”了。

老皇历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人们常用“老皇历”比喻过时的事物或陈旧的经验,在新的情况下已经用不上了。如清代夏敬渠的小说《野叟曝言》中就说:“隔年的皇历,好一本子冷账,闲着要捉虱子,没工夫去揭他了。”

018我国历史上的几种纪年法

我国历史上使用的纪年法重要的有四种:

一是干支纪年,这种是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来纪年的,出现在汉代。干支是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的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组数来纪年的,通称为“六十甲子”。六十年后周而复始,一直沿用下来。

二是帝号纪年法,这种纪年方法出现在周朝时期,是以帝王或诸侯的谥号为纪年的方法。西周共和十四年后,周朝史书中出现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鲁国史书《春秋》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

三是年号纪年法,这种纪年方法为汉武帝首创。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使用年号“建元”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号。从汉武帝至清宣统三年,前后2051年中,建立过600多个帝王年号。

四是黄帝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出现在辛亥革命期间。这期间,一些报刊和革命党人为反对清王朝,不使用清朝皇帝的年号纪年,而以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为年号来纪年,史称“黄帝纪年”。

由于计算的起始时间不同,当时各报刊采用的黄帝纪年的年代也不统一,对1911年,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推断为黄帝4609年,中国留日学生江苏同乡会编印的《江苏》推断为黄帝4402年,由黄藻编辑初刊的《黄帝魂》推断为黄帝4622年。其中,《民报》所用年代为多数革命党人所接受,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颁发的文告即以此为据,各省响应起义的文告也多采此说。

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各省,定黄帝纪年4609年11月l3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从这-天起,便不再使用黄帝纪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采用公元纪年。

趣味链接:万年历是怎么来的?

“万年历”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词,可又有几人知道这个词的来历呢?相传这个词在商朝时就已经出现了。

商朝时,节令很乱,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就想把节令定准,但始终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有一次,他受树影移动的启发,设计出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从而计算出一天的时间。又有一次,他受山崖滴泉的启发,制作出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

万年做好了这些东西去见商王祖乙,并给商王讲了日月运行的道理。商王听后龙颜大悦,便把万年留下,希望他能规范历法,为天下百姓造福。

万年果然不负所托,时间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终于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万年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商王看时,已是满面银须,两鬓苍苍了。不久万年就去世了,商王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

019阴阳与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早在夏朝就已形成了,但它是何人所创,至今没有一个定论。阴阳本是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古人认为“阴阳相生”,即阴阳相结合可以生出万物,在天形成风、云、雷、雨各种自然气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体,在方位则是东、西、南、北四方,在气候则为春、夏、秋、冬四季。

阴阳学说是一种朴素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指节可以观天、掌纹可以察地,但它提倡的天、地、人合一的观念还是比较科学的。发展到后来,阴阳学说越发沾染上了浓重的神秘色彩,比如某些“命理师”(算命师傅)屈指一算,一看掌纹,就能断出凶吉,其实这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

五行学说是我国早期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萌芽,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和它们的运动。这一概念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基本成型,古人把自然界的事物分别列入这五大范畴,并以此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

这五类物质各有不同的心性,如木有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平和、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润之性。

除此而外,五行还有着相生相克的顺序和关系。例如木可生火(木生火)、火后有灰烬(火生土),矿石原料来自地下(土生金),金属遇冷则有水露(金生水),水能滋长植物(水生木),以及水灭火、火冶金、金伐木、木犁破土、筑土御水等等,

五行学说的这五种元素,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们生活中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

趣味链接:五星“金、木、水、火、土”的别名

金星,古时候又叫做太白、明星、大嚣。因为金星光色银白,亮度特别强,除了太阳和月亮外,它是天空中看起来最亮的星体。

木星,古时候又叫做岁星或岁,有人认为甲骨文中的岁字即指岁星。《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的摄提、重华、应星、纪星等,都被认为是木星的别名。木星在五星之中是体积最大的一颗星,由于木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居十二次中的一次,所以被称为岁星。

水星,古名辰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星,看上去总是在太阳两边摆动。由于我国古代把一周天分为十二辰,每辰约三十度,故称水星为辰星。

火星,古名荧惑,因为它的红光荧荧似火而得名。火星在天上喜欢“神出鬼没”,时而由西往东,时而由东往西,很迷惑人,故名荧惑。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

土星,古名镇星。土星约二十八年绕天一周,每年进入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叫岁镇一宿,好像轮流坐着二十八宿一样,所以被称为镇星。

020古老的太极八卦图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太极八卦是远古的圣人伏羲所创。伏羲观察天地鸟兽等万物演变,从中受到启发,推演出象征宇宙真理的八卦。起初八卦比较复杂,为了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伏羲等人经过长期的修改,把它简化抽象,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