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
6843900000042

第42章 医疗·卫生(2)

006古代医生望、闻、问、切四诊法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得病。不少人在得病后,喜欢找中医大夫看病。中医大夫给人看病的时候常常通过望、闻、问、切这四种方式来诊断疾病。这是因为,望、闻、问、切这四种方式是中医传统的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又称为“四诊”法。

医生用这种手段来收集疾病显现在各个方面的症状体征,通过归纳分析,就可以了解发病的原因、病变的部位、疾病的性质及它们内在的联系,从而为确定治疗原则和采取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迄今为止,“四诊”法至少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而最早全面运用该法来诊断疾病的医生是谁呢?是扁鹊。

扁鹊在他的行医生涯中,把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的许多经验加以总结,从而归纳出“四诊”法。从《史记·扁鹊传》的记载看,扁鹊诊断齐桓侯的病,运用的就是“四诊”法中的“望”诊法:初时,齐桓侯疾在腠理,继而逐渐移入血脉,再进入肠胃,最后深入骨髓,直至不治为止。扁鹊的“望”诊是符合“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不断发展”的科学病理的。

虽然“四诊”法是扁鹊首创的,但是以后的历代医生又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了其内容。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诊法何如?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由此可见,“四诊”法就是对人体进行全面诊察,借以判断人的健康状况的方法。

《六十一难》将“四诊”法概括为:“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望”就是看病人的面色舌苔,也就是运用视觉,对病人的全身和局部的情况及其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疾病的状况。其中,重点是观察人的神、色、形,综合舌相的异常变化。这是因为,中医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体和外在表现,因此神的盛衰是机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闻”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是指诊察病人的声音、语音、呼吸、咳嗽、呕吐、太息、肠鸣等各种声响;嗅气味是指嗅病人体内发出的各种气味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

“问”就是问病情,它在“四诊”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很多在诊断上极为重要的线索,诸如发病时间、致病原因、既往病史和主要症状等各种情况,都必须经过对病人的询问才能知道。

“切”就是把脉,也就是医生用手指对病人体表进行触、摸、按、压,从而获得重要信息的一种方法,包括脉诊和按诊两个方面。中医医理认为,经脉是人体气血活动的通道,而气血的流通与机体健康状况有关。

我国古代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盛、衰、消、长相互转化的过程。“四诊”法要求医生仔细观察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征象,然后加以分析、归纳,明确诊断,之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后来,“四诊”法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

“四诊”法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系统观和运动观的基础上的,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的具体运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普遍联系性是“四诊”法原理的理论基础。

“四诊”法符合科学道理,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特点。运用此法,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医生可以直接获取病人的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及时作出准确的诊断。正因为如此,“四诊”法成了我国古代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

趣味链接:“悬丝诊脉”现象的本质

在我国古代,因为宫廷男女有别、尊卑有序,御医在为娘娘、公主们看病时不能直接采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只能用丝线的一端固定在病人的脉搏上,通过丝线另一端的脉象诊治病情,俗称“悬丝诊脉”。

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的《西游记》中也有关于孙悟空“悬丝诊脉”的记述。

另外,据传说,孙思邈给长孙皇后看病也用此法。因孙思邈系从民间召来,不是有职衔的太医院的御医,太监就有意试他,先后把丝线拴在冬青根、铜鼎脚和鹦鹉腿上让孙思邈来诊断,结果都被他识破。最后,太监才把丝线系在娘娘腕上,孙思邈诊得脉象,知是滞产,便开出一剂药方,服用了这剂药方后,娘娘顺利分娩。同行问其窍门,孙思邈笑而不答。

那么,“悬丝诊脉”之事是否符合科学道理?病人的脉象能否通过丝线传导给医生呢?其实,从现象上来说,确曾有“悬丝诊脉”之事;但从本质上来说,“悬丝诊脉”只不过是一种幌子,其背后则隐藏着事实的真相,而这些真相同样体现着科学道理。

原来,大凡后妃们生病,总是由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太医也总是详细地询问这些情况,诸如胃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为了获得真实而详尽的情况,有时太医还要给太监送些礼物。当问完这一切之后,太医也就对病人的病情了如指掌、成竹在胸了。

到了悬丝诊脉时,太医必须屏息静气,沉着认真。这样做,一是谨守宫廷礼仪,表示臣属对皇室的恭敬;二是利用此时暗思处方,准备应付,以免因一言不慎、一药不当而招致杀身之祸。

所以,“悬丝诊脉”虽确有其事,但只不过是一种蒙上了神秘色彩的骗人形式而已,也是医者受缚于封建礼教而不得已施展的一种骗术。如果太医事先不通过各种途径获知详细病情,那么就算他的医术再高明,在疾病面前也会一筹莫展。

007针灸的由来

针灸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利用按脉络、刺穴位的方法来治病。我国古代医学的经络学说认为,经络遍布于人体各个部位,担负着运送全身气血、沟通身体内外上下的功能。它不仅存在于体表,而且和五脏六腑相连,构成无始无终的环状循环系统。其中干线叫经脉,支线叫络脉。整个经络系统就像城市的自来水网,输送气血,养育人体。

穴位则是经络系统的控制机关,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调节经络系统的作用。如针刺病人的“足三里”穴,可以消除胃部疼痛。

通过按脉络、刺穴位的方法,针灸可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其治疗效果显着,且操作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历史上许多着名的医学家在针灸治疗方面都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春秋时的“神医”扁鹊、东汉时的“医圣”张仲景、三国名医华佗和唐代名医孙思邈等都是负有盛名的针灸大师。

春秋战国时期,针灸疗法就已经比较普遍了。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名医,最着名的是扁鹊。现在还有许多古代文物记录了春秋战国时期针灸医术的发展进程。

针灸发展到汉、晋时期,逐渐趋于完备。在该时期,人们开始用图形表示针灸穴位;一些总结性的针灸着作也出现了,其中西晋人皇甫谧撰写的《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也是比较重要的针灸着作。

唐代开始在太医院中专设针灸科,有针灸博士、针灸助教进行教学。

宋代是针灸大发展时期,新的穴位被不断地发现。1026年,翰林医官院医官王惟一科学地总结了古代针灸学成就,整理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并铸造了两个人体铜模型,全身有穴孔。按针灸学的传统观点,《黄帝内经》载的穴位叫“奇穴”,《图经》不载的穴位叫“别穴”,合称“经外奇穴”。

元、明、清时期,随着针灸学的发展,人们整理和编纂了一些针灸学专着。这无疑对针灸学的总结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推动针灸发展的主要是针灸医疗实践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又创造出了很多新疗法,如电针、耳针、手针穴位等等。

今天,新发现的穴位已有100个以上,针灸治疗的内容日益丰富。同时,它也已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战胜疾病的有力武器。

趣味链接:针灸铜人的作用

针灸铜人是由宋代针灸专家王惟一设计铸造的、用于针灸的人体模型,一共两座。

针灸铜人同真人身高差不多,体内铸有内脏器官,体表铸有穴位。铜人穴位是当时的范本,铜人则被用来指导医官院针灸科学生学习和考试。考试时,用蜡涂敷铜人穴位,如果刺中了穴位,就会有水银流出;反之,则扎不进针。

针灸铜人对针灸学的推广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可惜现已失传。

008淳于意创制病历

医务人员对病人患病经过和治疗情况所作的文字记录就叫病历。它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也是医学科学研究中很有价值的资料。

汉初(公元前3世纪),我国最早的病历就出现了,当时它被称为“诊籍”,为当时名医淳于意所创。

淳于意是山东临淄人,曾任齐太仓令,所以又称仓公。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医术。起初,他师从名医公孙光,随后又从公乘阳庆那里学得黄帝、扁鹊的脉书和五色诊断方法,由此医术日渐高明。

汉文帝时,因为被人诬告,淳于意蒙冤入狱。他的女儿淳于缇萦上书皇帝,请求进宫做奴婢代赎父刑。皇帝被她的这一孝举感动了,便赦免了淳于意。

出狱后,淳于意行医于民间,不少病人得益于他高明的医术而起死回生,由此他深受人们的爱戴。

但在长期行医的过程中,淳于意常常深感记忆有限。病人的主诉,往往因事隔多日而记忆不准,给治疗带来了困难。为便于辨证论治,淳于意便将就医者的姓名、地址、病症、药方、诊疗日期等一一记录下来。另外,对于那些被治愈的和无法挽救的病例也作详细记录。

经过长期的实践,淳于意发现这样做对于辨证和治疗都大有帮助,便把这个习惯坚持了下来。他把这种记录称为“诊籍”,我国最初的病历形式便由此产生了。

因为他的做法对辨证和治疗都大有帮助,所以,其他的医生也都争相仿效。由于“诊籍”专门记录病人的病史,所以医生称之为“病历”。

到了今天,记录病历已成为每位医生最基本的工作。

趣味链接:古代的女医生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还产生过很多有名的女医生。比如下面一些:

西汉义妁,她是我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位女医生,她悬壶济世,深受群众爱戴。相传汉武帝得知她的医术后,召她入宫,拜为女侍医,专为皇太后等治病,深得太后信任。

晋代鲍姑,是名医、炼丹家葛洪之妻。据传“艾灸”法就是她发明的。

唐代的胡情,对养生长寿、吐纳导引有独特见解。她编绘了《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泄图》,描画了人体的五脏。

宋代名医郭敬仲的母亲冯氏,医术也很高明。一次孟太后重病,御医治疗无效,宋高宗急召冯氏入宫。冯氏只用一剂药就治好了孟太后的病。高宗大喜,封她为安国夫人。

明代的谈允贤,祖传名医。当时的富家眷属生病,羞于请男医生搭脉,闻谈氏之名,都请她诊治。她晚年还写有《女医杂言》一书传世。

清末女名医曾懿,治病有许多独特的经验。她着有《古欢室丛书》一部,内有《女学篇》、《医学篇》、《诗词篇》三大部分。

009行医缘何又被称为“悬壶”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病人送给医生的锦旗上常常写着“悬壶济世”几个大字,以夸奖医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其中的“悬壶”就是行医的代名词。

“悬壶”一词来源于《后汉书·方术列传下·费长房》一书,该书记载了下面的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名叫费长房的人。他是汝南(今河南上蔡附近)人士,曾经是管理市场的小官吏。有一天,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这一神奇的景象把费长房震住了。他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于是便带着酒肉等礼物,恭恭敬敬地去拜见老翁。明白了他的来意后,老翁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里面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繁花似锦,宛若仙山琼阁。

老翁对费长房说:“我本是天上的神仙,因为犯了错误才受到责罚,下到凡间。现在,对我的责罚期限已满,我将要离开此地,你愿意跟我一起走吗?”费长房于是追随老翁学道。在历尽艰辛之后,他终于学到了过硬的医术。

在学成之后,费长房返回自己的家乡。他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驱使社公,甚至令人起死回生,由此成为一代名医。

从此,“悬壶”这一说法便流传了下来,成为了对中医行医的雅称。如今,中医“悬壶”的做法已很少见到了,但他们腰间所挂的和诊所前所悬的葫芦,却成了中医行医的标志。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早年也习医。他在《革命原始》中自述:“卒业之后,悬壶于澳门、羊城两地。”我们知道,其中的“悬壶”一词本是对中医行医的雅称,而孙中山先生早年学的是西医,为什么他也用了“悬壶”一词呢?

这是因为,“悬壶”一词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所有医生行医的雅称,而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了。“悬壶济世”也就被用来形容医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趣味链接:人们为什么把药罐称为“急销”?

我国不同地域的人们对药具的叫法不尽相同。北方人把熬药用的药具称为“药锅”,而在南方的某些地区,例如台湾、粤东和闽南地区,人们则把熬药用的药具称为“急销”。

他们为什么把它叫做“急销”呢?这还有以下一段传说。

宋景佑元年,台湾、粤东和闽南地区瘟疫肆虐。名医吴本带领徒弟采药治病,救人无数,被人们尊称为“医灵真人”。但是由于所用的药罐太杂、质料不一,有的甚至产生了副作用,所以瘟疫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吴本闻讯后,心急如焚。他连忙赶到粤东,联系砖厂烧制了陶制药罐以应急需。当时的老百姓闻“药”色变,比较避讳“药罐”的说法。经销药罐的商贩也起不出一个恰当的名称,在此情形下,急中生智的吴本便说:“眼下此物正急用,就姑且叫它‘急销’吧!”

从此,“急销”作为药罐的代称,便在台湾、粤东和闽南地区民间叫开了。

010用“杏林圣手”称颂良医的来历

成语“杏林圣手”的来历,其实与一位隐居在庐山的高士有关,这在《神仙传》和《太平广记》里都有记载。

据记载,三国时的吴国有位民间医生,姓董名奉,字君异,侯官县(今福州市)人,后来他行医到庐山,见庐山风景秀美,就定居了下来。

他很有道术,同时也精通医术,常年隐居在山里却不种田,每天为周围的群众治病,却分文不取。但他立了一个规矩:如果患重病的人被治好了,必须在他开辟的园子里栽五棵杏树;如果是轻病患者被治好了,必须栽一棵。

就这样连续了好几年,董奉杏园里的杏树已经达到十万余棵,蔚然成林。春天,杏花满枝漫舞;夏天,杏树郁郁葱葱;秋天,果实累累压满枝头。因此,山中的各种飞禽走兽都喜欢在杏林中游玩戏闹。说来奇怪,杏林中从不生杂草,像是专门有人把草锄尽了一样。

每当杏子成熟的时候,董奉就在杏林里盖一间仓房,并告诉大家,想要买杏的人不用找他,只要拿一罐粮食倒进仓房,就可以装一罐杏带走。董奉把每年卖杏得来的粮食都用来救济贫困的人和在外赶路缺少路费的人,一年散发出去的粮食有两万斛之多。

董奉让患者种植杏树,不要诊费的高尚医德和情操,给中医药传统文化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后来,人们便以“杏林”作为医者为民谋益的典实,并用“杏林圣手”来称颂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

趣味链接:坐堂医和游方医

古代,由于医生的应诊方式不同,将医生分为两种,一种叫坐堂医,另一种叫游方医。坐堂医是有固定坐诊地点的医生,人们可以在固定的地方找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