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
6843900000071

第71章 体育·艺术(4)

趣味链接:四大名旦与四小名旦

20世纪20年代京剧旦行先后成名的四位有代表性的演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在艺术上不断进取,表演、唱腔精益求精,各有独门剧目,蔚成流派。

继“四大名旦”以后,20世纪30年代又有一批旦行演员脱颖而出。1940年,北京《立言报》邀请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四人合作,在北京新新大戏院演出两场《白蛇传》,四个人分演自己擅长的一折戏,各展所长,社会影响强烈。从此即被公认为四小名旦。

018京剧的由来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约有将近180年的历史。京剧的产生要从徽戏进京说起。

1790年清乾隆皇帝八十寿辰时,当时着名的“四喜”、“春台”、“和春”和“三庆班”,四个安徽的戏班子,进京献艺,为乾隆皇帝庆祝生日。演出时间达半个月之久,并且在街头搭台,与民同乐,影响十分之大。

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汉剧和徽剧出于同一源流,汉剧是西皮调的唱腔、徽戏以二黄调为主。由于这两种戏时常合班演出,声腔上相互取长补短。

后来,徽班又吸收、融合昆曲、梆子、京腔的精华,在剧目、音乐、身段、服装、化妆方面都有所改革。同时又根据北京当地语言和风俗习惯,创造出南北观众都能接受的戏剧语言——韵白,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当时称为“皮黄”,又称“京调”。

1840年前后,京剧便成为继昆曲之后风行一时的主要剧种。1850年前后,京剧在四大徽班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着名演员,时称“老生三鼎甲”,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突出的贡献。到了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京剧便盛行全国了。

从1919年梅兰芳第一次赴日本演出以来,京剧便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

趣味链接:京剧主要流派

我国京剧流派繁多,影响巨大,其主要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和代表剧目。

一为梅派。创始人梅兰芳(1894~1961年),演青衣,兼演刀马旦,在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均有所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广,世称“梅派”。代表剧目有《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游园惊梦》、《抗金兵》等。

二为尚派。创始人尚小云(1900~1976年),演青衣,兼演刀马旦,唱法以刚劲见长,世称“尚派”。擅演剧目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

三为程派。创始人程砚秋(1904~1958年),演青衣。他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的唱腔,世称“程派”。代表剧目有《春闺梦》、《青霜剑》、《荒山泪》、《窦娥冤》等。

四为荀派。创始人荀慧生(1900~1968年),演花旦、刀马旦,功底深厚,吸收梆子唱腔、唱法和表演艺术,对京剧的传统技法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以《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剧目着名。

五为谭派。创始人谭鑫培(1847~1917年),演老生,以唱、做、念、打相互结合见长,并创造了一种悠扬婉转而略带感伤的唱腔,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谭派”。以《空城计》、《定军山》、《卖马》等剧目着名。

六为余派。创始人余叔岩(1890~1943年),演老生,善用唱腔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继承了谭鑫培一派的表演艺术特点而有所变化,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余派”。以《盗宗卷》、《战太平》、《定军山》、《桑园寄子》等剧目着名。

七为马派。创始人马连良(1901~1966年),演老生,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圆润、潇洒的风格,世称“马派”。擅演剧目有《群英会》、《借东风》、《甘露寺》、《四进士》等。

八为麒派。创始人周信芳(1895~1975年),艺名“七龄童”,后来取其谐音“麒麟童”,演老生,继承和发展了民族戏曲的现实主义表演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影响很广,世称“麒派”。代表剧目有《四进士》、《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清风亭》、《义责王魁》等。

019评剧的由来

评剧是流行于我国华北、东北等地的地方戏曲剧种。它的前身是流行在冀东(即河北东部)的一种比较简单的说唱歌舞,当地的老百姓称其为“莲花落”。最初是农闲季节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演唱的二人对唱的小节目。后来从地摊唱上了土台子,从两三人简单的戏发展成了较复杂的戏。

20世纪初,“莲花落”吸收了河北梆子和京剧的音乐成分,逐步由对口说唱发展成为由演员扮演角色的小戏。因为这种小戏当时在河北省的滦县和唐山一带的农村流行,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唐山落子”。“唐山落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就形成了渐趋成熟的评剧雏形。

评剧名称的由来,说法不尽统一。一种说法是,该名称由早期的着名女演员李金顺所起;另一种说法是,该名称由李大钊所起。更多的人认为这个名称是由李大钊所起的。

因作为小剧种的评剧刚走进城市舞台时,与国家大戏京剧均称为“平剧”,引起京剧班主的忌妒,他们便挑拨武戏演员闹事。后来,当时在报界工作的李大钊出面调解,他出了一个主意,给平剧在“平”字边加了一个“言”字。

李大钊说,京剧是国家大戏,代表北平就叫平剧;评剧是民间小戏,它反映社会现实快,演唱形式简单,通俗易懂,把“平”字加上一个“言”字就成了“评”,这是以评论社会、评书说唱为重的意思。

到了20世纪30年代,评剧舞台上涌现出许多优秀演员,形成了以刘翠霞、爱莲君、白玉霜、李金顺为代表的“四大流派”。白玉霜以她浑厚低沉的嗓音和大哭大号的演唱风格,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下层妇女的典型形象,在评剧观众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从此,评剧就更为成熟了。

趣味链接:黄梅戏的起源

黄梅戏亦称黄梅调,是安徽省的地方剧种,黄梅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风格清新,曲调悠扬委婉。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黄新德、陈小芳等都是黄梅戏演员中的佼佼者。《天仙配》、《打猪草》、《金钗记》都是着名的黄梅戏剧目。

关于黄梅戏产生的时间和地点,最普遍的说法是,黄梅戏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这种小调在形成过程中,与附近的江西调、凤阳花鼓相融合,不断丰富完善。清道光以后,传入安徽、江西一带,又受到了青阳腔的影响,并与当地民间歌舞、说唱音乐相结合,逐渐形成为民间小戏,在安徽安庆一带扎下了根。安徽人称它为“黄梅调”,1952年改称为“黄梅戏”。

020面具的来历

头戴模样多姿的面具,装扮成各种形象,进行一定的表演,曾一度是中国传统喜庆典礼活动中普遍流行的习俗现象。今天,逢年过节,我们还可看到戴面具活动的遗风,面具游戏,仍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民俗娱乐活动。然而,趣味盎然的面具是何时产生的?它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一种意见认为,面具出自于南北朝间军人之手,为威慑敌人而制作。传说北齐兰陵王虽为武将,却长了个小白脸,打仗时,担心容貌缺少勇猛的武将风度,气势上不足威慑敌人,不得不做面具戴上。这段历史搬上舞台时,面具也就进入了戏剧之中。

上述见解,遭到了近代一些学者的挑战。他们认为,带面具的习俗,至少在周代已经出现,不过,当时不是娱乐,而是一种驱鬼逐疫的民俗活动。

王国维认为:“面具之兴古矣,周官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似已为面具之始。”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方良的精怪,专门食人脑。特别是死人脑,这在祈求死人灵魂复归的古人眼中,确是十恶不赦的魔鬼,如何驱除它们呢?

人貌不足威,古人就想法把自己打扮成凶狠可怕的形象,掌上套了猛兽熊皮,头上戴了四个眼的金属面具,身披花花绿绿的衣服,手拿武器盾牌,俨然也是一个凶神恶煞,以吓唬方良这些魔鬼,使其恐惧逃匿。

可见,远在古时,面具已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至汉代已大量用于娱乐。我们知道1936年当时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在安阳殷墟发掘古物,即掘到一些铜面具、铜兜鍪等考古实物。也证明面具起源甚早。

趣味链接:《录鬼簿》

《录鬼簿》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戏曲书。它的作者是元代后期的戏曲作家钟嗣成。

《录鬼簿》一书系统地记载了元代杂剧和散曲作家152人的姓名、生平、作品,并对其中一部分加以评论,这是有关元代戏曲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钟嗣成在《录鬼簿》序中说,人只知已死的叫鬼,而不知没有死的也是鬼。一些醉生梦死、道貌岸然、空谈义理之徒,虽然活着,与已死之鬼也差不多。天地间也有不死之鬼,那些优秀的戏曲作者由于高才博艺而永垂史册。他还说,我自己也是鬼,我只是想使已死和未死之鬼,得以流传久远,并引导后来作者超过前人。所以把书名叫做《录鬼簿》。

《录鬼簿》对董解元、关汉卿等进步剧作家给予了高度评价。它在我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021相声的来源

我国的相声艺术至少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根据古籍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就有滑稽和戏谑的表演形式,这就是最早的单口相声。

到了唐代,又出现了两个人表演的“参军戏”,由于这种表演相声的演员常是军营中的幕僚,又称“弄参军”。弄参军是一种对口相声,一个人穿绿色衣服,手持简策,扮作机灵滑稽的参军;另一人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扮作愚蠢可笑的苍头,互相笑骂、戏弄,甚至扑打。这种相声演员的形象,可以从唐墓中出土的戏弄俑上看到。

到了宋代,街头集市上已有了专门“打砌”和“说诨话”的艺人,他们插科打诨、说学逗唱,使对口相声又有了新的发展。到了元、明、清代,随着戏曲的不断发展,相声表演也日益丰富多彩。

清朝同治年间,相声艺术在北京得到长足的发展,日渐成熟,并规定用北京方言表演,外地也偶有用地方方言的。

如今,相声已成为一种遍及全国各地,独具风格、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趣味链接:双簧的由来

“双簧”有两个意思,其一是指有双簧片的一种管乐器,常被称为“双簧管”;其二是指一种源于北京的曲艺名字,表演方式是由前面的一个演员表演动作,藏在后面的一个人或说或唱,互相配合,好像前面的演员在自演自唱一样。

“双簧”这种演艺节目,其起源和慈禧太后有关。

据说晚清有位叫黄甫臣的唱单弦曲的艺人,他唱的段子不仅声音洪亮,抑扬顿挫,韵味十足,而且动作精湛得体,内容风趣幽默。慈禧太后很喜欢听他的曲艺,于是就经常将他召进宫去表演。

有一次,慈禧太后又想听黄甫臣的单弦演唱,便传下懿旨,召他进宫表演。但是,正在黄甫臣接了旨意要去表演的时候,他却得了感冒,嗓子突然间哑了,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这可让他为难了,要是不去吧,触犯了慈禧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去吧,却没有声音,同样会受到责罚。黄甫臣为此愁眉不展,想不出办法。黄甫臣的儿子是门里出身,唱功也很不错,他一见,就对父亲说:“我们何不这样。我藏在后面唱,你在前面做动作表演好了。”黄甫臣想了想,觉得也只好这样了。

没想到,父子二人这次搭配演出却十分成功,慈禧太后也听得非常开心。不过,演到最后,他们还是被发现了,父子俩跪地请罪,慈禧太后一时高兴,就免了他们的罪,赏赐了银子说:“没想到你们演的双簧,反比一个人演出更觉精彩好看呢!”

自那以后,“双簧”形式的节目便流行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