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6844200000019

第19章 哲学·思想(7)

明亡后,清兵大举南下,王夫之曾在衡阳举兵抗清,阻击清军南下,兵败后投奔广东肇庆南明永历政权。后因弹劾权奸几遭不测,被迫反里。后曾转徙、往来于湘江之间,并在衡阳金兰乡和湘西船山隐居,课徒授业,潜心着述,至死不仕清廷。

王夫之学识极其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经学、史学、文学等均有研究。在哲学上,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以“气”为物质实体,以“理”为客观规律。在知行关系上,他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反对陆王“以知为行”及禅学家“知有是事便休”观点。

王夫之着述多达近百种(传世23种),401卷。主要着作有《周易外传》、《周易内传》、《尚书引义》、《张子正蒙注》、《读四书大全》、《诗广传》、《思问录》、《老子衍》、《庄子通》、《春秋世论》、《读通鉴论》,全部收入《船山遗书》。

024戴震在哲学上有什么贡献

戴震(公元1724~1777年),清代思想家、经学家。字东原,安徽休宁人。

戴震早年是音韵学家江永的弟子。在江永的熏陶下,戴震学问大进,后携所着书北上京城,被纪昀、王鸣盛、钱大昕、朱筠等赞为“天下奇才”,声名大着。中举后屡次参加会试均落第,后被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入四库全书馆任纂修官,校订历算、地理等书。

在哲学上,戴震认为物质的气是宇宙本原,阴阳、五行、道都是物质性的气。认为理是事物的条理,是事物的规律,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理就在事物之中,“理化气中”。他还认为宇宙是气化流行的总过程,并把这个运动变化的过程,称之为“道”,“天地之气化流行不已,生生不息”,即认为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的。但在发展观上,戴震认为道是运动变化的,而具体事物(器)却是一成不变的,这又具有形而上学的因素。

在认识论方面,他提出“血气心知”说,“血气”指活的身体,是人的认识能力得以产生的基础。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天地之化”,通过耳目鼻口之官接触外物,心就能发现外物的规则,致知格物就是对事物进行考察研究,只有经过观察和分析,才能认识事物的道理。

他还提出“光照说”,认为心之认识如同火光照物,光小照得近,光大照得远,这实质上是一种朴素直观的反映论。在伦理思想方面,认为人“有欲、有情、有知”,这是人的本性,否定情欲,也就否定了“人之为人”。他主张要区别欲与私的界限,认为私是“欲之失”,不能“因私而咎欲”。要“理存乎欲”,使人的自然情欲得到合理的满足,而不能只“存理灭欲”。他还提出“以情洁情”的主张,反对道学家“以理杀人”的伪善。

戴震一生着述甚多,包括算学、天文、地理、训诂、声韵、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去世不久,曲阜孔继涵将其着作统编为《戴氏遗书》。此后,段玉裁又编定《戴东原集》刊行于世。今有通行本有《戴震集》、《戴震文集》。

哲学名着

001《周易》为什么被称为“群经之首”

《周易》是儒家重要典籍,又称《易》、《易经》,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周有二义,一指周朝、周文王,一指周遍、周密;易有三义,一是变易,二是不易,三是简易。合起来,即指周朝探讨宇宙人生变易法则的书。

《周易》原本是一种占筮用书,古代用蓍草行筮,需经十八次反复演变才能形成一个卦象,所以《易经》最初又称作《易象》。实际上,《易经》是一部披着神秘的占筮外衣的哲学奇着,是中国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神奇的明珠。

《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是狭义上的《易经》,共记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并有卦辞、爻辞作说明。传即《易传》,是对经的解释,共十篇,亦称“十翼”,以示辅助之义,传为孔子所作。

《周易》的思想价值,体现在它神秘的形式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逻辑思维和朴素的辩证观念,体现了朴素的哲学思想。如吉凶、得失、祸福等的对立统一,以及否极泰来、亢龙有悔的物极则反等。表达了宇宙万物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统治者的管理和人生的把握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除了哲学,《周易》还涉及天文、地理、历数、乐律、兵法、炼丹、医卜、堪舆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不乏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认识,甚至现代科学也汲取了《周易》的营养。

由于周人占筮的范围很广,包括祭祀、战争、生产、商旅、婚姻、水旱等,所以《周易》所录存的旧筮辞,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

汉代以来,《周易》被儒家奉为经典,对《周易》的众多阐释研究,形成了“易学”的诸多流派,如象数派、义理派等。宇宙和社会充满着神秘,而人生也需要神秘,所以《周易》就成为人们进入神秘、破解神秘、享受神秘的金钥匙。

002《大学》,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大学》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四书”之一。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着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古人的教学,设立有小学和大学。小学指的是小人之学,教儿童识文断字;大学指的是大人之学,教成童经籍和六艺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

《大学》论及的内容较广泛,《大学》经一章、传十章,主要论述个人的道德修养及其功用。《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已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

《大学》认为统治者治理国家,要在修明天赋之德,要使臣民日新其德,要在行为方面达到至善。这是大学的“三大纲领”。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即探索事物的道理,获得真正的智慧,真诚意念,端正内心,修养自身,管好家族,治理国家,平定天下。这是古人的人生必修课。

因为我们老祖先的思维模式是觉悟,所以认识世界的方法千差万别。宋明时代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论争之焦点,就在于“致知”与“格物”,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哲学思想和认识途径,意义深远。

003《中庸》对古代教育有什么影响

《中庸》原来也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经宋儒抽出后,成为“四书”中的一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于《中庸》的作者,司马迁、郑玄、程氏兄弟和朱熹等人士均认为出自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但书中有秦统一后增补的文字。据考证应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

《中庸》重点阐发孔子的中庸思想。中,中正,中和,不偏不倚;庸,平常,常道,日用。首见于《论语·雍也》孔子:“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强调“以诚为本”,把“诚”说成是世界的本体,是一种完美的“至善”境界。子思说:“诚者,天之道也。”

“尊德性、自诚明”是《中庸》提倡的又一种美德。即:如果要切实了解一切事物,必须通过学习,把“诚”体现出来。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必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后来的宋明理学家把它简称为“学、问、思、辨、行”五字。

中庸之道作为中国思维或者模式的标志,对于缓和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日益恶化的矛盾,推进和谐社会早日来到的当今社会来说,仍然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004《论语》为什么是“四书之首”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结集工作是由孔子的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为儒家经典“四书”之首,现存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

《论语》的成书经历了记录和编定的过程。记录的时间相对较早,而且是杂出众手。其中的一些记录可能是孔子的弟子所作,大部分则出于其再传弟子。编定的时间当在孔子去世约70余年的战国初期,参与者以曾参门人为主。

《论语》在汉代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古论语》其书为古文,出自孔子家壁中,有二十一篇,《齐论语》是齐国学者所传,有二十二篇。以上两本早已亡佚。《鲁论语》是鲁国学者所传,共二十篇,就是现在通行的《论语》。

《论语》一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他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认为人要爱人,统治者要爱百姓就是仁政、仁德,否则我们人类就跟禽兽没有差别;为了实现仁爱、仁德,天下就必须建立或者恢复周公所建立的礼制,叫做克己复礼。因为大家如果都自私,就不会爱别人,社会就充满了战争和动荡;要实现克己复礼,就得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该做的就是义,义的意思是适、合礼,不义就是不该做的;那要怎么知道这是义不是义呢?就得靠教化,教化最好的手段就是音乐。通过音乐的熏陶和感染,便能知道什么合义不合义,这就是乐或者乐教。仁义礼乐四字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仁义是目的,礼乐是手段。礼辅助仁,乐成就义。

《论语》的思想融政治、道德与教育为一体,而中心是做人的道理,其中许多名言至今仍受到广泛认同和推崇,充分展示了东方哲人特有的识见和智慧。

005《孟子》如何“拟圣而作”

《孟子》是记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着作,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全书共7篇,3万余字,在这有限的篇幅中,却提炼了孟子儒家思想的精华,言简意赅,形象生动。

关于《孟子》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门人弟子。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孟子游说诸侯不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南宋孝宗时,朱熹将《孟子》编入《四书》。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以及清代焦循所撰《孟子正义》,都是研究和学习《孟子》的重要资料。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则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

《孟子》“拟圣而作”,它既吸收《论语》中的精华,也接受了《大学》、《中庸》的一些特点。在《孟子》一书中,反映最突出的是仁义思想。仁是儒家学说的中心,孔子常讲仁很少讲义,孟子则仁义并重,他有句名言,即“舍生取义”,即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他认为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可以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所谓“浩然之气”。这种气“至大至刚”,能够主动扩张,充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还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神的着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与《论语》不同,《孟子》在提出“修身治平”的观点后,进一步提升了“仁爱”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体现了君民之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这种仁爱,不仅拉紧了彼此的情感纽带,也大大减少了各种利益之间的纠纷和摩擦。

《孟子》还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其语言高度形象化,精炼准确。如“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等均给人以明白晓畅,含蓄出众之感。

孟子这些文学上的成就,对后世影响也很大,唐宋时的散文大师,几乎都以孟子的文章为典范。所以《孟子》一书,也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

006《荀子》反映了荀况怎样的思想

《荀子》是战国后期赵国人荀况的主要着作,包含了荀况的哲学、伦理、政治、人生等各方面的思想主张,同时又是一部着名的古代教育着作。

《荀子》全书始于《劝学》,终于《尧问》。今存32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荀子》一书仿《论语》体例写成,全面反映了他的思想。

“人性论”是荀子思想的逻辑起点。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性善是受圣人制定礼仪,进行教化的结果(《性恶》)。

在天道观方面,以为天没有意志,只不过是能生长万物的自然界,不能决定人事的吉凶、祸福。提出人应该顺应自然但也可以改变自然,即所谓“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天命》)。

荀子很重视礼,认为礼在调节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他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主张以德服人,反对强力压人。王道的具体内容是礼义和仁政。在礼的教化中,荀况又极重视闻见、知、行三个方面。

他继承了儒家“为政以德”的传统,认为治国应该“平政爱民”。他将君主比作舟,庶民比作水,认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虽然他主张治国要用王道或礼义教化,但主张礼法兼用,刑罚必不可少。

在教学方法上,荀子则指出学生必须主动学习,要从“求诸己”入手,而教者必须察言观色,待学生先问而后告知,反对不问而告与问一告二的教法。这与孔子的“不愤不发,不悱不启”意思相似。

在《劝学篇》中,荀子认为,学习的方法在于“积累”与“专心”,圣贤之所以为圣贤,全在于积善不息。只要专心致志,虚一而静,便可最终达到大清明的境地,即所谓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的学说继承儒家学说并有所发展,而且取百家之长,因而有些论点和儒家传统说法不合,故受到后人指责和非议,如唐韩愈就说荀学是“大醇而小疵”,宋代程朱理学则扬孟抑荀。清代末年,梁启超、章太炎等则对荀子的学说重作评价。

007《老子》为什么是“道教圣经”

《老子》是先秦时期的道家典籍,也是后来道教的经典,有“道教圣经”之称。相传为老聃(老子)所着。又名《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共八十一章,仅五千余字。

《老子》建构了人类理想社会最完整的道德体系,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应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因此要尊道而贵德。

《老子》书中还包括了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些观念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把握人生、管理社会都有一定的启迪。

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些学说后来也成为历朝起义革命的思想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