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6844200000004

第4章 民俗·礼仪(3)

忠恕是儒家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朱熹云:“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也就是说,尽心尽力地做事,为“忠”:能够推己及人,宽容他人,为“恕”。

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曾子。他在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孔门的弟子以忠恕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的具体运用。

儒家的“忠恕”之道,影响深远,不但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也对其他国家的思想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法国的罗伯斯庇尔、伏尔泰等,都把孔子的言论作为自己终身奉行的信条。

025“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种什么信条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文出自《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他们以“修身”为中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形成封建伦理政治哲学的整个体系。

026“孔颜气象”是种什么精神

“孔颜气象”是儒家倡导的一种精神。它不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磅礴抱负,也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哲学,而仅仅是孔子和颜渊所代表的一种人格境界。

颜渊是孔子的学生,他生活极其清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说的就是他。他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

孔子还曾请几个学生言说志向,有的学生说要当高官,有的说要治国平天下,到了曾皙,他说,我的愿望就是,在沂水中游泳,在舞雩台沐风乘凉,然后哼着歌儿惬意地回家。孔子深表赞同。在他看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能够选择,有什么能比拥有轻松简约的生活更好的呢。由此可知,为后世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孔颜气象”,其实所指的就是一种胸怀:旷达、安贫乐道。

027“节烈”对古代妇女有哪些毒害

在封建社会,礼数要求妇女坚守节操,宁死不受辱。“节”指女子守贞操,不事二夫,夫死不再改嫁,“烈”指女子在丈夫死后,自杀殉节。

“节烈”大致出现于宋代以后。宋朝以前并不苛刻。西汉时有“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的说法,那时候妇女改嫁是比较随意的。寡妇改嫁,那时称为“再醮”,意思是再举行一次酒宴,并没有禁止的意思。

历史上也有很多妇女改嫁的事例,如孔子在儿子孔鲤死后,主动将儿媳改嫁到卫国;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与大将军卫青的结合,是第二次出嫁;东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死了丈夫,光武帝召集满朝文武官员,让她选择夫婿。由此可见,在宋代以前的宫廷和民间,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允许妇女改嫁的。

到北宋时,一些理学家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女子改嫁开始受到歧视,宋以后,经明、清统抬者提倡,妇女改嫁更被视为非常越轨的行为。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亦有这样一个片断,有个叫王玉辉的秀才,他女儿死了丈夫,悲痛之时想寻短见。他对女儿说:“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就这样作罢。”于是女儿果真死了。

作者运笔写实,对所谓“节烈”进行了辛辣的嘲讽。由于“节烈”是特定历史时期,即家天下时代君臣关系的产物,其本质是约束、扼杀人性的,因此随着传统社会的土崩瓦解,它也就不复存在了。

028古人为何讲究“男女授受不亲”

在《孟子·离娄上》里有一节: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孟子曰:“礼也。”淳于髡日:“嫂溺,则援之与手乎?”孟子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

“男女授受不亲”是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俗,指的是在交际的场合下,男女应该依守礼节,做任何非礼的举动都是不恭敬、不严肃的。

上古时期,男女之间交际自由,没有过多的约束。随着人类进入宗法社会,加诸在人们身上的礼法越来越多,女性的地位开始急剧下降,沦为了男性的附庸。到了战国时期,儒家经典被更多人接受,其中就强调男女隔离与疏远,严防非夫妇关系的两性有过多的接触,不允许女子与非自己丈夫的任何男子发生爱情与性关系。

这些看起来是合规范的。但是,后来发展到极致,即使在家庭内部,男女之间递东西也不允许。宋以后,士大夫家庭中的男女之分更为严格,不仅限制女性正常情感的表达,而且扭曲她们的思想、感情和欲望。市井小民也深受影响。

趣味链接:在古代,男女之间什么样的行为才符合“礼”的要求?

《礼记·曲礼》对男女之间的行为规定很严格,包括男女之间不能杂坐,不能同用一个衣架、毛巾、篦梳。叔嫂之间不能随便搭话,庶母不能给洗衣,男女内外有别,连谈话的内容都要被梱(门限)分开。甚至出嫁后返家探亲的姐妹与兄弟之间也不能同席而食。

0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什么意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语出《孟子·尽心上》。穷,指在仕途上不得志;达,指在朝廷居于高位。意思是说,一个人若有幸参与朝政,就应造福于天下百姓,这是积极的人生;若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那么退而修身,洁身自好,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人生观。

儒家入世的主要方式是参政,称“学而优则仕”,“治国平天下”,但即使是学富五车的孔子、孟子,从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孔子周游列国,碰壁无数;孟子则以布衣终老。人生阅历的丰富,让这些先哲们对人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

孔子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又云: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提出“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则是对我们正文的精炼概括,是对孔子人生观的补充。“兼善”(也作“兼济”)是进,“独善”属退,进退有据,人生设计虽不同,然均不离儒家圣贤之道。

030古人如何“服丧”

服丧是指为死者守丧的礼仪。指事办完后,亲属还要在一定时间内在衣食起居等日常生活方面遵守一些特殊的仪节,以示哀悼。

服丧时,最重要的是服制,即守丧期间的服饰以及期限。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规定有“五服”,对于期限,古代礼制因死者对象不同而有相应的服丧期限,这些期限往往不十分确定,处在变动之中。其中,以“三年之丧”为最长。

三年守孝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其渊源可追溯至上古,《尚书》中记载:“帝(尧)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殷高宗)乃或亮阴,三年不言。”《礼记·三年问》载“三年之丧”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为服丧三年释义。

《孟子·万章》甚至记载了这种礼仪的顶真延续:“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此后历朝历代,凡涉及守丧仪制几乎无不提“三年之丧”。

趣味链接:奔丧

奔丧,意思是从异乡回家奔赴亲丧。《礼记》有奔丧篇,注云:“奔丧者,居于他邦,闻亲丧奔归之礼也。”

因为在他乡听到亲人逝世的消息,急于返乡,所以称其回归为“奔”,并有“匍匐奔丧”之语,以形容其赶时间,内心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一般辞典对“奔丧”的注释,也大都为“闻父母之丧而奔归”。

031古人“守制”的生活是怎样的

守制就是居丧服孝,是孝子居丧期间在衣食住行方面必严格遵守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要求守制者的日常生活一切简,要像苦行僧一样地过苦日子,不能享乐,并以种种自虐和压抑人性的极端方式来体现所谓的孝道。

所以居丧也叫“丁忧”或“丁艰”。丁父忧又叫丁外艰,丁母忧又叫丁内艰。以下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看看孝子守制时的日常生活是如何一切从简和自虐的。

衣。亲人初死,服孝者就应除去华丽的服饰而换以素淡的衣服。大殓之次日就要换上正式的丧服,“五服之人,各服其服”。服期内一般还不能洗澡,不能剃头,不能更换衣服等。

食。饮食必须严格节制。父母初终的三日之内,孝子不能饮水也不得进食,必须空腹尽哀。大殓之后方可少量食粥。居丧期间只能吃缺盐寡味的粥饭,禁食瓜果菜蔬,更不要说酒肉了。

住。住处必须简陋,不得奢华,未葬之前,应在中门外先搭个茅棚作为起居处,谓之倚庐。“寝苫枕块”,睡草席枕砖头泥块,身穿孝服守于庐中,深居简出不与人来往,睡觉也要和衣而卧。下葬之后,则于墓旁搭棚而居,谓之墓庐。居庐守制期间不得与妻妾同房。

行。居丧期间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严禁娶妇嫁女,访亲会友也要受到限制,更不允许接受推举或参加科举去做官。汉律规定,“不为亲行三年服不得选举”;隋唐时有父母之丧的也是绝对不能去应举的,其他尚可酌情而定;北宋时竟严到缌麻之丧也不得参加科举了。

032“夺情”现象是怎么回事

做官的如果碰到亲丧,一般就应立即辞去官职回家守制。但若情况特殊则可有所变通,这就是守制中的“夺情”现象了。

夺情犹夺服,就是终止守制,指官员不能回家去服孝却要留在朝廷里办公。在正常情况下,官员遇到父母之丧是必须去职回家守制的,但遇到特殊情况如军事需要或政务需要的时候,该守制的官员就必须在岗而不能回家守制,甚至在家守制的官员也会被召回强令出仕,这就叫夺情,后者也叫起复。

因为从封建主义的伦理来说,君臣之义是大于父子之情的。这正如孙权所说的:“孝父母是礼,忠君国是义,国家有事则杀礼以从,以义断思,尽节为先,先公后私。”

夺情起复的现象是屡见于史籍的,只是各朝的规定并不完全相同。唐朝的官员常因国事的需要而奉命夺情起复。丞相张九龄丁母忧,结果被诏令夺哀起复;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也是丁忧起复的。据说欧阳通被夺情起复后,每次入朝都是光脚走到朝廷的门外才穿鞋,并且很少说话,“非公事不言”,回家之后又“必衣衰垤,号恸无常”。

宋朝的夺情官员则多在官衔前冠以“起复”二字,如宋初宰相赵普丁忧起复后就自称“起复左仆射中书门下平章事臣赵普”,以示有孝在身。元明时期一般不允许夺情起复,主张官员应该为父母守制。到了清初,则八旗官员若遭父母之丧,百日后即可起复授职。

由于丁忧守制的官员是没有俸禄的,而且守制期满后很难起复为原职,所以常有贪图禄位而不报忧守制的。后唐明宗时的孟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母亲去世后不报忧奔丧,事发后被大理寺判为充军,皇帝却认为这是忤逆不孝的十恶大罪,结果被赐自尽。

也有不愿离职而自谋夺情的。如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在接到父亲的讣告时,正忙于一些改革和变法的工作,他不愿就此功亏一篑,因而迟迟不去奔丧。年幼的万历皇帝虽派官慰问,却又并不想留他。于是他就通过太后让皇帝诏令夺情,而他本人却在表面上一再上疏要求回家守制。虽说反对派和他展开了一场混战,但最终还是他自谋的“夺情”成功了。

礼制民俗

001什么是封禅?封禅包括哪些仪式

封禅,是中国古时候统治者举行的一种祀典。“封”指筑土为坛祭天,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上去祭上帝,表示受命于“天”。“禅”指祭地,在泰山下的一些小山如之云山、亭亭山举行。实质上封禅是一种具有政治目的、又带有神秘特点非宗教性的祭祀活动。

封禅产生于什么时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里认为,封禅产生于伏羲氏以前的无怀氏。无怀氏曾封泰山,禅云云山。而马端临在他的《文献通考》中则认为封禅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巡行各地,率领车驾、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举行封禅活动。准备行封禅礼时,那些儒生议论纷纷,有人说古代天子封禅要用蒲裹车轮的“蒲车”,以免损伤山上的土木草石;有人说要扫地而祭,下铺用麦秸做的席。所说互相矛盾,难以实施,秦始皇由此将随从的儒生全部撤退,自定封禅的仪式。

封与禅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但封的仪式重于禅的仪式。这是因为天在上,地在下,人们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天高于地。

封禅的仪式不但复杂,而且神秘。传说时代及夏、商、周三代,虽有封禅之说,但无具体记载。进入君主专制社会,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的封禅仪式不尽相同。

在封建社会,到泰山举行过封禅的帝王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但宋真宗以后,封建帝王在泰山的封禅活动基本上就废止了。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建成了北京天地坛,此后,天地坛取代了泰山,成为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

002祭祀“社稷”有什么意义

在中国古代,“社”是土神,“稷”为谷神。中国向来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高度农业文明的国家,土地和庄稼被认为是人类世代赖以生存的根本。古语云: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土地,那么人便没有立足之地;要是没有谷物,人就没有食物果腹。

没有了土地和粮食,人们不能生存,也就更不可能有国家,所以“社稷”一词便成了国家的象征,有时更用于指代“国家”。

封建帝王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社稷,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土神和谷神的活动。北京中山公园内的社稷坛,就是明代皇帝为祭祀土谷两神而修建的。坛上划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并分别铺以青红白黑黄的“五色土”,立在坛中央的石柱,被称为“江山柱”。

趣味链接:古代祭祀之后,怎么处理祭品?

对于不同的祭品,古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燔烧,祭天神使用。在古人看来,天神在上,把牺牲焚烧了,燃起的烟气升腾,直达高空,容易被天神所接受。

灌注,祭地神使用。灌注的方法就是把用来祭祀地神的血和酒灌注于地,血、酒很快就渗透到地下,人们认为这样神能够接受到。

瘗埋,就是挖坑将祭品埋没,祭山神和地神使用。《山海经》中保存着丰富的山神崇拜资料,其中所列山神的各种祭法中,瘗埋占绝大多数。祭地神时除将血、酒灌注于地,其他祭品则要挖坑瘗埋。人们认为只有将祭品埋于地下,地神才会知道人们正在祭祀他,才能接受祭品。

沉没,祭水神使用。古人认为水神居住在水下,将祭品沉入水中,容易被水神接受。

悬投,祭山神使用。“悬”,就是把物品悬挂起来礼神;“投”就是将祭品投放于山中地上。

不管是哪种处理祭品的方式,都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心情,真诚地希望这些祭品能够为受祭祀的神灵享用。

003什么是宗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