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6844200000056

第56章 教育·科举(2)

学生毕业后大半任政府译员、外交官员、洋务机构官员、学堂教习。该馆附设印书处、翻译处,曾先后编译、出版自然科学及国际法、经济学书籍。此外还设有化学实验室、博物馆、天文台等。1902年1月(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京师译学馆,并于次年开学,仍为外国语言文学专门学校。

012通儒院,中国早期设想中的研究生院

通儒院是我国早期设想的研究生院。

清末,曾计划在大学里设立培养专门人才的“通儒院”,类似今天的研究生院。通儒招生对象是大学毕业生或具备相当水平的人,培养目标是“能发明新理以着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学制五年,学员不上课堂,只在图书馆和寝室搞研究,也可实地考察。学员由各科大学监督(系主任)管理,并由他指定或延聘指导老师。

通儒院毕业,不需考试,而以平时研究着述评定。毕业后待遇,予以翰林升阶,或分用为较优京官、外官。但通儒院这套制度,还未及付诸实现,清王朝便垮台了,但它对民国以后的研究生制度却有一定影响。

013洋务学堂主要教授什么内容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内忧外患不断,于是在洋务派的推动下逐渐开展起了洋务活动,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洋务人才以挽救清王朝的政治危机。洋务学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洋务学堂又分两种,一种专习“西文”,另一种专习“西艺”。习“西文”的近代学校,主要有京师同文馆,广州同文馆等;习“西艺”的近代学校,主要有马尾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其中,京师同文馆是第一个开办的,开了中国近代新式学校之先河。

当时,科举考试仍然是铨选官吏的唯一制度,因而这些洋学堂学出来的学生出路很是尴尬。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朝廷颁布了《新设同文馆酌拟章程》,规定京师同文馆三年制优等毕业生可以被保举为七、八、九品官。

此外,洋务学堂还受外国人经费、管理上的支配。虽然如此,开办洋务学堂仍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比如它打破了儒家学说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对晚清科举制度形成了冲击: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生的派遣等等。

另外,新学堂内除了开设西文,还有大量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等近代自然科学课程,大大推动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014京师大学堂,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京师大学堂诞生于戊戌维新运动,1898年,经光绪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它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

1902年,京师大学堂因1900年义和团运动停办后恢复,吏部尚书张百熙任管学大臣,请出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聘请两大翻译家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并人大学堂,藏书楼也于同年重设。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举行开学典礼,各个方面开始步入正轨。

大学堂首先举办速成科和预备科,速成科分仕学馆和师范馆,后者即是今天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1904年京师大学堂选派首批47名学生出国留学,这是中国高校派遣留学生的开始。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中国的高等教育揭开崭新的一页。

015古代实行的学分制

我国实行学分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

北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王安石为相,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舍,制定升舍法。升舍考试评定成绩分为三等:操行和学业皆优的为上等,一优一平的为中等,两种都平的或一优一否的为下等。三舍考试都用积分法。

元朝仁宗皇庆、延祜年间,调履谦为国子监司业,立升斋、积分等法。一是升斋法:每季考所习经书,课业成绩合格和未违犯规矩者,以次递升,即升上斋。逾再岁,始与私试。二是私试规矩:孟月、仲月、季月三考。词理俱优者为上等,得一分。词平理优者为中等,得半分。岁终统计其年积分。积至八分,得充高等,以四十人为额。三年不通一经及在学不满一年,定章黜革。“所以人人励志,士多通材”。

明朝也采取宋神宗时的办法,凡国子监的学生积分达到及格就可授予相当的官职。国子监按学生的程度设六堂正义、崇志、广义、修道、诚心、率性;编为初、中、高三个年级。高年级则分制。每次考试,文理俱优的给一分,文劣理优的得半分,文理俱劣的无分。在一年内积分达到八分的为及格。如有天资聪敏,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不受年限的限制,报请批准,可以提前毕业,破格录用。

清朝的国子监编制完全采用明朝的制度。凡月考列一等的给一分,列二等的给半分。岁终积八分为及格。

016在古代,教师有哪些称谓

教师的称谓,最早见于西周金文中,称为“师氏”,简称“师”,系教国子之官。“师”原是商、西周军队的组织单位。西周统治者为培养善战的贵族子弟,开办了“国学”,由高级军官“师氏”任教。

由于“师”是传授知识的,而“教”又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使“教师”一词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美称。

何谓师?《说文解字》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教师一般指直接从事教育工作或其他传授知识技术的人,还泛指在其他方面值得学习的人。

从史书中看,先秦时期就有师傅、师长、先生此类称谓。这些称谓意思接近,生命力强,甚至今日仍在使用。不过,“师傅”现在常指教育教学之外,其他行业老师;“先生”增加了对男子的尊称和妻子称丈夫的更多含意。

至于“老师”则是对年辈最高学者的称呼,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到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老”与“师”并称,逐渐地就不再管年龄的大小,一概称教师为老师了。

明清两代时曾称主考官为老师;清末办学堂,称教师为教习;辛亥革命后,因教师同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免,所以又称教师为教员。现在的“讲师”,则是区别于教授和助教的教师职称名衔。

017为什么把弟子称为“桃李”

中国人喜欢在赞颂老师弟子多,贡献大时,说他(或她)“桃李满天下”,为何把学生比做桃李呢?

《韩诗外传》载:春秋时期,魏国有一个大臣叫子庋,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他失势了,免官失职一落千丈,由他推举入朝做官者却都视而不见,没一个人帮他的忙,他只好一个人逃到北方去了。

在北方,子庋遇见一个叫子简的人,就向他发牢骚,说受过自己恩惠的人忘恩负义,在他落难时无动于衷,不来帮助他。

子简笑着回答说:“你慢慢听我分析,如果你在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就可以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如果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夏天长出刺还会刺人,到秋天也不能利用它的种子,你提拔的人都是不应提拔的。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选择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

此后,人们便把培养人才称“树人”,把提拔起来的优秀人才称为“桃李”。如果一个老师教的学生非常多,就称之为“桃李满天下”。

018“门生”的称呼始于何时

“门生”这一称呼,在春秋时就出现了。孔子聚徒讲学,对亲授业者或转相传授者都称之为“门人”,战国时,“门人”除了指受业弟子外,还指寄食于贵族门下的食客,这些食客都有一定的才能,属于“士”阶层。

东汉时,“门生”是指弟子的弟子,即转相传授者,但一些不是以学问相师承的钻营投机者,也攀附权贵为“门生”,以作升官的阶梯。魏晋南北朝时此风愈炽,门生实际已变成豪族的扈从了。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科举的主考官称“座主”,及第者,就称为“座主”的“门生”。同时,在学问的师承关系上仍然沿用“门生”的称呼。而到了现在,“门生”的称呼已经渐渐消失了。

趣味链接:萌生

萌生,是指封建时代凭借上代余荫取得的监生资格。由汉代的“任子”制度继承而来。亦有各种不同名目,明代凡按品级取得的称为官生,不按品级而由皇帝特给的称为恩生。清代凡现任大观或遇庆典给予的称为恩萌,由于先代殉职而给予的称为难萌,通称萌生。

019怎样才算是“入室弟子”

《晋书·外戚传·杨轲》记载,“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这里的“受业门徒”和“入室弟子”是分开说的,显然不是同一个意思。由此看出,“入室弟子”与一般的“弟子”是不同的,那什么才是“入室弟子”呢?

《论语·先进》说:“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这可能是“入室”一词最早的来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识的深浅,就好像从外面走进屋子,子路得其门而入,已经到了升堂的境界,只不过没有能再精深一些达到入室的程度罢了。

先说一下“堂”。在古代房屋建筑中,房子的各部分都有特定的称谓和顺序安排。一幢房子里,最前面的必定是“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才称为“室”,“室”的两边称为“房”。成语“登堂入室”,是说只有先到了“堂”才能由此通往“室”。

由此看来,《论语》中的“入室”一说,如果就程度而言,已经有了深一层的感觉。由此,“入室弟子”也就好解释了,既然已是“入室”,必定是指学生中得师傅真传,学问或技艺造诣高深的人。

020古代什么人可称为“博士”

博士,春秋战国时代儒家所说的“博学之士”的泛称,不是官名。博士作为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

自秦及汉初,博士所掌为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汉武帝时,采纳公孙弘的建议,设五经博士,置弟子员,博士专掌经学传授,汉以后历代皆设经学博士,或沿用五经博士旧名,或分称国子博士、太学博士、四门博士等。

博士的选用,西汉和东汉以前采取征拜和荐举的办法,而且有一定的标准。到了东汉,任博士还须经过考试,只有精通《易》、《书》、《孝经》、《论语》的人,方能当选博士。

另外,古人也将专精一艺的职官称为博士。从西晋开始设置律学博士,北魏开始设置医学博士,隋唐又增设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这些都是官名。到了宋代才被废止。与此同时,民间也有一些“博士”的称谓,用以称呼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如“茶博士”、“酒博士”等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载:“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

到了近代,“博士”才渐渐作为了学位的一种名称。

趣味链接:古代的“硕士”、“学士”也指学位吗?

硕士在我国古代史籍中并不多见,它通常是指那些德高望重、博学多识的人,此外,古代也常用与硕土含意相似的“硕老”、“硕儒”称呼那些博学之士。

“学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有学问的人以及文人学者的泛称。魏晋以后,学士才正式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到了唐朝,学士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参预朝政。其中的翰林学士为众学土之首,是皇帝亲信的顾问和秘书官,因而常被称作“内相”。到了宋朝,一经授翰林学士,即有当宰相之望。清朝的大学土地位显赫,官阶为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

021中国最早的一次学生运动

西汉武帝时期创立了太学,这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建成后,大批青年到这里就学,他们思想解放,反对保守,不为名教所缚,敢于干预政治。

西汉哀帝时,渤海高城人(今河北盐山县)鲍宣任司隶(主管京师治安)。鲍宣为人正直,心忧天下,曾多次上书劝谏时政,得到朝野一些有识之士的尊重。

有一次,丞相孔光违反规定,驾马车在京城中奔驰,鲍宣见后,不畏权贵,依法办事,拘留了孔光的下属随员,没收了犯禁车辆,以示对丞相的警戒。孔光见此,遂以“以下犯上”为借口,诬罪鲍宣,反把鲍宣下到狱中欲治以死罪。

后来,太学生知道这件事后,个个义愤填膺。太学生王咸在校园竖起大旗,奋臂高呼:“要救鲍司隶的都到这儿来。”立刻就得到了1000多人的响应。在王咸的领导下,他们高举大旗,走出校园。在丞相孔光上朝的路上,拦阻孔光车辆,据理力辩,声讨孔光。接着又直奔宫廷,不畏严格的等级法度,集会于皇宫阙下。1000余人联名向哀帝上书,慷慨陈词,力辩鲍宣之冤。

在太学生的强烈要求下,哀帝迫于压力,赦免了鲍宣死罪,改为髡钳(割头发)。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学生运动。

人才选拔

001“察举”,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

察举又称“荐举”,是中国汉代到隋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通过考察,将无官职的士人及下级官吏推荐给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授予官职或予以提升。其科目主要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明经、童科等。

西汉开国,高祖刘邦曾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的先河。到汉文帝时,察举正式成为了一种选官制度。

定期的察举科目称为常科或岁举,如孝廉、秀才科;由皇帝不定期地下诏要求贡举的为特科或诏举,如贤良、文学、明经、有道等科。察举的对象,既有平民,也有现任的吏员。是两汉重要出仕途径之一。

汉王朝当时所采取的这种选官方法一般分四个步骤进行:第一,先由皇帝不定期下诏令,根据所需人才,指定荐举科目;第二,自丞相、列侯、公卿至地方郡国,按所定科目察举人才;第三,各地把所推荐的人才送集京都,由皇帝亲自对他们进行策问;第四,据对策的高下,集资授官。

察举制在西汉到东汉初曾为网罗人才发挥过重要作用,以后随着政治日益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到东汉末年,已经成了豪强官吏安插私人的工具,完全失去了最初的意义。于是,魏晋以后,九品中正制逐渐代替了察举制。

趣味链接:征辟

征辟是汉代与察举制度相补充的选士制度,又称公府辟士。“征”即“征召”,是不经举荐,由皇帝直接招纳隐于民间的高士;“辟”为“辟除”,是长官自行征聘布衣入仕为幕僚。

征辟制度,实际上是我国战国时养士的遗风。汉代风尚,以能罗致天下名士为荣,世间人才也以此途作为入仕的捷径。这种选士制度始于西汉,盛于东汉,东汉的鸿都门学,就是这些应征者的集中场所。皇帝所征之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职位,而所辟之士多称掾史。二者合称“征辟”。

002“孝廉”与“举孝廉”是怎么回事

孝廉是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指孝顺父母,“廉”指办事廉正,初为两科,后合并为一科。汉武帝时,董仲舒认为当时官吏多出于“任子”或“赀选”,未必称职,建议由列侯、郡守岁贡吏民之贤者二人于朝。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

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经选拔,根据品第结果被任命不同的职位。一般情况下,举孝廉者都能被授与大小不一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