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6844200000077

第77章 史学·典藉(3)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他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曾任太史令,一直有志于论着“天下之史文”,但未能如愿。司马迁从小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在父亲死后,他继任太史令,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04年开始了《史记》的创作。

5年后,司马迁因替战败被俘的李陵辩护,被处以宫刑,饱尝屈辱和世态炎凉之苦。但他没有放弃《史记》的撰着,终于在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了这一工作,实现了他和父亲两代人的心愿。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十表、八书、七十列传。所记之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迄于汉武帝,共3000余年。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着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

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鲁迅先生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趣味链接:司马迁为何贬霍去病?

司马迁景仰李广,单独为李广立传,曾为李广的孙子李陵受到了宫刑。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两家成为世仇。所以司马迁对霍去病是颇有微辞的。

《史记》上记载当朝名将霍去病自己肉多得吃不掉,常常烂掉,而士兵往往饿得没有力气。另外,司马迁也只是对其死后的葬礼描述得十分详细,从送葬队伍的出身来历到他们的衣着打扮,再到墓的形状,甚至连谥号的意义都做了解释,但其显耀战功只是一笔带过。

006《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班固的《汉书》是史学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事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终于新(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合称“史汉”。

班固(公元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父亲班彪也是一个史学家,曾续补《史记》作《后传》65篇。班彪死后,年仅二十几岁的班固,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着手编撰《汉书》。不久,班固因以“私改作国史”被告发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当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班昭续补八表,马续补修《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汉书》共100篇,其中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后人分为120卷。其在体制上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

《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食货志》。既记载了西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及长安的兴建沿革,又保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及历史人物等方面的大量史料,是研究汉代长安的最主要史籍之一。

《汉书》对不少人物形象的塑造笔力不减《史记》,许多人物写得生动活泼,个性突出,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趣味链接:下马威

“下马威”的本意是指官吏初到任时,借故严厉处分下属,以显示威风。

这一词语最早出自《汉书·叙传》,班固在为祖先作传记时,记叙伯祖父班伯时,由于定襄时局混乱,因此自请担任定襄太守,定襄豪门大户“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意思是说他们担心班伯初到任时要对下属显示威风,所以有所收敛。这里的下车,并非指从车上下来的动作,而是指官员初到任。

古人有用下马、下车表示官员到任的习惯,所以后来“下车作威”便被“下马威”代替。加上下马威读来顺口,意思简约明白,便广为流传。

随着词语意思的转变,下马威从初到任时要对下属显示威风,到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示威。例如清代李渔《蜃中楼·抗姻》就说:“取家法过来,待我赏他个下马威。”

007《后汉书》,一部私人撰写的正史

《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是记述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因其接续《汉书》所述历史编撰,所以也称《续汉书》。作者为南朝宋人范晔。

范晔(公元398~445年),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少好学,善文章隶书,通晓音律。他曾做过宋文帝刘裕之子彭城王刘义康的参军,后升至尚书吏部郎。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因王妃去世时深夜饮酒、听挽歌为乐而触怒刘义康,贬职为宣城太守,郁郁不得志,遂删取诸家书而作《后汉书》,着力探讨东汉社会问题,“正一代得失”。

《后汉书》原书只有纪、传,北宋时把晋司马彪的《续汉书》八志与之相配,成为今本120篇,其中纪、传90卷,志30卷。保存了东汉诸多史料,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一些历史大事件诸如党宦之争、党锢之祸、图谶盛行等,井井有条地叙述了东汉一代的历史兴亡大势,错落有致地描画出东汉一代的社会、民情与人物百态。

趣味链接:《东观汉纪》

《东观汉纪》是记载东汉历史的编年体史书。东观为东汉都城洛阳宫殿中的藏书之所,也是修书之地,故称。

此书修于东汉当代,共有四次集中纂修,班固、蔡邕等均曾参与其中。记事起于光武帝,止于灵帝。修成之时,卷帙颇大,但因董卓之乱,献帝时已散佚不全,但《隋志》着录仍有143卷。

《后汉书》流行后,此书遂逐渐湮没。今本仅存24卷,是清人辑佚而成。在唐代以前,《东观汉纪》影响较大,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颇受重视,人多诵习。魏晋以来撰着东汉史书者,主要素材多取自此书。

008《三国志》,三国历史的真实记载

《三国演义》众人皆知,但那只是小说,是文学作品,其中有很多作者的演绎,并不完全是真实的历史。而《三国志》则是对那段历史的真实记载。

《三国志》是记述魏、蜀、吴三国历史的不完全纪传体的史书,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全书共65卷,包括魏志30卷,蜀志15卷,吴志20卷。

陈寿(公元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少年好学,仕蜀时为散骑黄门侍郎,入晋后曾任着作郎、治书侍御史。晋灭吴后,陈寿利用当时人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并自采蜀国史料,撰成《三国志》。

《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国别史,主要记载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共六十年的历史。全书共65卷,分为《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

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中尊魏为正统,称曹操、曹丕、曹睿为帝。吴、蜀君主即位,都记魏的年号。东吴只有孙权称“主”,孙亮等都称名。蜀汉刘备父子称先主、后主,不同于孙吴,反映出陈寿对于蜀汉的故国之思。

《三国志》有纪、传而无志(这也是称其为不完全纪传体的原因),因此所记主要是人物。该书取材审慎谨严,文字也以简洁见长,所以前人说其书“裁制有余,文采不足”。此外,陈寿对于晋朝皇室的叙述时有曲笔,尤其是对魏晋禅代时司马氏的所作所为多有讳饰。

趣味链接:裴注《三国志》

在二十四史的注书之中,《三国志》裴松之的注释(简称“裴注”)是最为着名的,它的份量多于原书数倍(原书20万字,裴注60余万字),对事实有许多补充,因此其价值不下于陈寿的原书。

裴松之(公元372~451年),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祖父时已迁居江南。大约与《后汉书》作者范晔同时,晚于范哗去世,在《南史》中与范哗同传。刘宋时任中书侍郎。后奉宋文帝之命作《三国志注》,元嘉六年(429)奏上。

裴松之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陈寿的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但又指出它“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所以“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三国志》”。裴注比原书多出3倍,但后人不但不批评他喧宾夺主,而且还称赞他是“《三国志》之功臣”。

裴注和《史》、《汉》等的注不同。《史》、《汉》旧注多属于考订制度、解释文字方面;裴注对文字制度也偶尔加以注释,但更主要的是补充原书记载的遗漏和纠正错误。同一事件几家记述不同的,他都收录进来,以备参考。对于史事和人物,裴注有所评论;对于陈寿议论不当的,裴注也加以批评。

裴注的最大优点是广泛引证各家原文史料来注陈寿原书,所引用的书多达140余种,其中90%以上是今天已经亡佚的。而且引用时首尾完整,不删不改,保持原貌。裴注的史料价值,对于三国时代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并不弱于《三国志》。

009《晋书》创制了“载记”的体例

《晋书》是记述西晋、东晋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130卷,包括纪10卷、法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记事上起西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下迄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共计156年。

《晋书》为唐人所修,撰着者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晋书》的撰写,从受命到成书,历时不到三年。成书时间之所以较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晋书》由于有政府做后盾,人力、物力、财力和图书档案资料都有保证,这些条件,是私人修史无法比拟的。二是有多种晋史着述可供参考。由于有蓝本作为依据,成书自然较为容易。

《晋书》的创制是设立载记。唐代以前的纪传体史书中,少数民族的历史大都归入列传,排在末尾。《晋书》将除前凉、西凉以外的东晋时期由少数民族建立的14个政权的历史,作为纪传以外的独立部分,称为“载记”。在二十四史中,载记为《晋书》独有。

《晋书》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史料的甄别取舍,喜欢采用小说笔记里的奇闻轶事,《搜神录》、《幽明录》中一些荒诞不经之谈也加以收录,有损于它的史料价值。另外,书中有记事前后矛盾和疏漏遗脱的地方。《晋书》的执笔人,大多数擅长诗词文赋,撰史过程中,有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倾向。因此,后人批评它“竞为绮艳,不求笃实”,这确是《晋书》的痼疾。

010《宋书》,记述南朝刘宋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宋书》为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

沈约(公元44l~513年),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出身江南大族。历仕宋、齐、梁三朝,以文字称世,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时,任太子家令兼着作郎,奉诏撰《宋书》。他依据宋代何承天、苏宝生、徐爰等修撰的《宋书》及其他记述宋代历史的书籍,增补宋末十几年的事迹,只用一年时间,到次年二月就完成纪、传七十卷,后又续修八志三十卷。

该书以资料繁富而着称于史林,为研究刘宋一代的基本史料。该书篇幅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该书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

另一个特点是书中的八种志往往上溯到魏晋乃至三代秦汉,可以弥补《三国志》等前史的缺略。

《礼志》把郊祀天地、祭祖、朝会、舆服等合在一起。《律历志》详细记载杨伟《景初历》、何承天《元嘉历》、祖冲之《大明历》全文,从中可反映出当时自然科学水平,为历法学的珍贵资料。《乐志》记叙汉魏及两晋乐府情况,乐府诗章分类开录,保存了汉魏以来大量乐府诗篇及乐舞文辞,其中“古辞”多为汉代遗篇,是研究乐府及诗史的重要文献。

《宋书》纪传叙事缜密,列目入载二百三十余人,其中收录的大量诏令、奏疏、书札及文章,虽冗长,但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另外,《宋书》特设符瑞志,从远古叙起,体例上是创制,内容却荒诞不经;缺食货与艺文两志,是该书的缺点。

011《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南齐书》是记述南朝萧齐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初名《齐史》,或《齐书》,后为区别于李百药所撰的《北齐书》,北宋人曾巩等给它加了一个“南”字,才有了今天的书名。

此书为萧子显(约公元489~537年)撰。萧子显是南朝豫章王萧嶷的儿子,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以文才着称。萧子显是以前朝帝王子孙身份而修前朝史书的,在二十四史中仅此一家。

《南齐书》共60卷,现存59卷,包括本纪8卷、志1l卷、列传40卷,所佚的1卷为序录。由于此书基本上是当代人写当代史,一方面保留了可信的原始资料,一方面又难免毁誉出于恩怨、抑扬有所偏颇。该书比较可取的是志,《州郡志》每州之下除地理建置沿革外,还简略叙述风土人情,史料价值颇高。

另外,此书叙事比较简洁,后来《南史》用《南齐书》一般都有所增添。

012《梁书》、《陈书》出于同一人之手吗

《梁书》、《陈书》是分别记述南朝梁、陈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撰着者均署名姚思廉。

姚思廉(公元557~637年),唐代史学家。本名简,以字行,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父姚察在梁朝以文才着称,陈时任吏部尚书。陈灭后入隋,任秘书丞,隋文帝杨坚命他继续修撰早已着手的梁、陈两代历史。史称其“学兼儒史,见重于三代”。

隋代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姚察去世,遗嘱姚思廉继续完成两部史书。唐代贞观初年,姚思廉任着作郎、弘文馆学士,后官至散骑常侍。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他奉诏与魏征共同修撰梁、陈二书,约于贞观十年修成。姚思廉虽然生长在六朝,但他所着的史书使用质朴的古文,没有沾染六朝的骈俪习气。

《梁书》包括本纪6卷,列传50卷,共56卷。《陈书》包括本纪6卷,列传30卷,共36卷,是二十四史中卷帙最少的一部。

《梁书》、《陈书》的主要作者是姚思廉,但其父姚察的功绩不可抹煞,魏征也在其中留下了痕迹。《梁书》26卷梁朝前期人物列传以及《陈书》中的两卷,卷末论赞称“陈吏部尚书姚察日”,可以推见是姚察的原稿;《梁书》卷六《敬帝纪》后总论有梁一代兴亡的论赞署名“史臣郑国公魏征”,可见魏征曾参与该书论赞的撰写。

013《魏书》为何“毁誉参半”

《魏书》是记述北朝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及东魏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北齐魏收撰。全书共124卷,包括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记述了拓跋氏170多年的史事。

魏收(公元506~572年),字伯起,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北魏中兴元年(公元531年)曾以散骑侍郎典起居注,并修国史;东魏时也一直参与纂修国史,北齐受魏禅后,魏收任中书令,仍兼着作郎。天保二年(公元551年)受诏撰魏史。五年三月奏上本纪、列传,十一月奏上十志。自北魏末经东魏到北齐,魏收参与修史达20余年。

《魏书》在当时及隋唐时毁誉参半,甚至有人称其为“秽史”。原因是魏收为人恃才傲物,嫉贤妒能,利用修史的便利,一方面凌辱有过节的人,有的甚至骂到别人的高祖、曾祖,致使申诉不公平者达100多人,另一方面,他收受贿赂、为人遮掩,如传说他因受金而为尔朱荣作佳传。

其实“秽史”之说,只是一些门阀士族计较自己祖先在书中的反映而编造的夸大不实之辞,并不完全符合事实。更可贵的是,魏收在《魏书》中新创释老、官氏二志,符合时代状况,也为后人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