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句典
6847200000213

第213章 孙行者与祖冲之

1932年,国学大师、现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在国文试卷上加了一道对联题,出联是:

孙行者。

此题大出众考生意料之外,许多考生只好胡对一通,有对“猪八戒”的,有对“唐三藏”的,甚至有人一气之下对了个“王八蛋”。

一位名山刘子钦的考生对了个“胡适之”,得了满分。胡适之即胡适,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化名人。此对中,“胡”对“孙”为谐音借对,暗指猢狲。

还有一个对“王引之”的,也得了高分。王引之,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学者,高邮人,与其父王念孙世称“高邮王氏父子”。

但陈寅恪的标准答案据说是“祖冲之”。这副对联是:

孙行者;

祖冲之。

好一个千古绝对!“祖”对“孙”,姓氏对姓氏,又是辈份上的名字对;“冲”对“行”,动词对动词;“之”对“者”,文言虚词相对。真乃天造地设,无懈可击。有好事者为此捏了两句诗,曰:

天生一个孙行者,

地生一个祖冲之。

陈寅恪先生主考出对一事,未料竟引发了一场风波。当时很多人议论纷纷,指责陈先生要学生做对子是复古,开历史的倒车。陈寅恪只得出来答辩,指出做对子最易测试学生对中文的理解程度。一副对联虽寥寥数字,但已包含有关词性的知识,以及平仄虚实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