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句典
6847200000004

第4章 待 人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出自《战国策·魏策》。意思是:别人对我有恩德的时候,千万不能忘掉;自己有恩于别人的时候,千万不能老记着。说明人应知恩而知图报,施恩而无所求。

【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出自《管子·法法》。意思是:对人骄傲无礼的人,不是有出息的人。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 意思是:善良高尚的人,在贫穷而没有能力去用物质接济别人的情况下,如果遇到别人有迷惑犯傻的地方,能用一句好话来提醒他们。

【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意思是:遇到别人有着急和作难的地方,能用一句好话来解救他们,那么他的功业与德行同样是无法计算的。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出自韩愈《原毁》。意思是:古代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既严格又全面,对别人的要求既宽容又平易。对自己的要求严格而全面,就不会懈怠;对别人的要求宽容而平易,别人就乐意同他交好。

【贵其所以贵者,贵】 出自《战国策·韩策一》。意思是:尊重应该尊重的,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善人者,人亦善之】 出自《管子·霸形》。意思是:你对人好,别人对你也这样好。

【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 意思是:别人对我好,我也对他好;别人对我不好,我就引导他,同他接近或疏远他罢了。

【不可以己所能而责人所不能也】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脩传》。意思是:不能因为自己对某一件事情擅长,就要求别人也擅长。责:要求。

【不以人所短弃其所长】 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意思是:不要因为别人有短处就放弃他的长处不予使用。

【夫爱人者不阿,憎人者不害。爱恶各以其正,治之至也】 出自《商君书·慎法》。意思是:对我所喜爱的人不徇私不阿附,对我所憎恶的人不去陷害他,爱与厌恶都以正直相待,就能把事情管理好。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出自《荀子·荣辱》。意思是:赠人以美好的言辞,比布帛更能温暖别人;而用恶语伤人比用矛戟刺人伤得还要深。

【审去之身,虽兄弟之母,可化而使之恶】 出自《管子·小称》。意思是:就是兄弟父母这样的亲人,如果自己没有谦虚敬爱之心感化他们,也会招来他们的怨恨。

【不迁怒,不贰过】 出自《论语·雍也》。意思是: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

【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出自《庄子·人间世》。意思是:彼此喜欢的人,肯定会互相说出过分赞美的话;而互相对立的人,必然也会说出过分的话而相互诋毁。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出自《韩非子·大体》。疵:小毛病。意思是:不去吹开兽皮上的毛以寻找细小的毛病,不洗掉污垢以查找难以知道的东西。用来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或缺点。成语“吹毛求疵”即由此而来。

【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出自《周易·履·象辞》。意思是:上天下泽符合上下尊卑之礼,整个社会循规蹈矩,便会安泰。君子应当分辨上下尊卑,以安定民众的心愿。

【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 出自《战国策·赵策二》。意思是:违反古代的礼仪不宜非议,遵循古代的礼仪不值得称道。反:违反。可:宜。循:遵守。

【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 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闻:探听。意思是:耳朵不要探听别人的错误,眼睛不要盯着别人的短处,嘴不要说道别人的过失。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君子和睦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睦相处。

【同于我者,何必可爱;异于我者,何必可憎】 出自汉代仲长统《昌言》。何必:不一定。意思是:与自己态度一致的,不一定就值得喜爱;与自己态度相悖的,不一定就要憎恨。说明不能以自己为标准来定亲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好事须相让,坏事莫相推】 出自唐代王梵志诗《好事须相让》。意思是:碰到好事要互相谦让,遇到不好的事情不要互相推托。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意思是: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出自《诗经·大雅·荡》。意思是:别人给了我一个桃子,我一定要送给他一个李子作为回报。现常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礼尚往来。

【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意思是:对待众人要和气,对待下属要多宽容,对待别人要多谅解,这是君子的为人。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出自《后汉书·宋弘传》。糟糠之妻:指共患难的妻子。下堂:指被丈夫休退。意思是:贫困时结交的朋友不能忘掉;曾经共患难的妻子不能抛弃。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出自汉代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载:分担。死:效命。意思是:坐人家的车子,就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的衣裳,就要忧虑人家的忧愁;吃人家的饭食,就要为人家的事情而效命。

【不苟訾,不苟笑】 出自《礼记·曲礼》。訾:诋毁。苟:随便,轻易。笑:讥笑。意思是:不随随便便诋毁别人,也不随随便便讥笑别人。

【不面誉以求亲,不愉悦以苟合】 出自唐代魏征《群书治要·体论》。意思是:不当着别人的面吹捧人家,以求得别人对自己的欢心,也不毫无原则地随声附和。

【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 出自元代张养浩《牧民忠告》。意思是:不能拿着要求自己的准则来要求别人。

【不以小故妨大美】 出自唐代魏征《群书治要·体论》。意思是:看待别人,不要因为一个小的缺点,就否定其大的优点。

【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止付一笑】 意思是:不要因为别人辜负我就打消行善济人的念头,想想我当初帮助别人时,只不过是在同情心驱使下做出的举动,并未想着要别人报答。至于说遇上了忘恩负义的小人,不必与之计较,付之一笑就够了。

【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意思是:事情过后议论别人,身在局外议论局内人,是做学问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在事后议论别人,往往将聪明人说得极其愚笨;身在局外议论局内的人,往往将困难的事情说得极其容易,这两种毛病都是由待人不忠诚、不宽容而引起的。

【己所有者,可以望人,而不敢贵人也;己所无者,可以规人,而不敢怒人也】 意思是:自己所具备的美德,可以希望别人也具有,但是不能强求别人具有;自己所没有的品德,可以规劝他人具有,却不能怪罪别人没有。

【恕者推己以及人,不执己以量人】 意思是:待人宽容的人根据自己的心理来体察别人的感受,绝不按照自己的情况来衡量别人。

【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意思是:君子只严格要求自己,小人则对别人求全责备。

【言无阴阳,行无内外】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意思是:不管人前人后,说话都要一样;不论是亲是疏,做事都要公平。

【待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 出自《格言联璧·接物》。意思是:对待自己,要从没有过失中发现过失;对待别人,即使其有所过错,也要从中找到其可取之处。说明人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出自《养正遗规》。厚:严格。意思是:对待自己要要求严格,而对待别人则要多加宽容。

【当着矮人,别说短话】 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意思是:在矮人的面前,不要说别人个子矮小之类的话。形容不要当面揭露别人的短处。

【涉世应物,有以横逆加我者,譬犹行草莽中,荆棘之在衣,徐行缓解而已。所谓荆棘者,亦何心哉!如是则方寸不劳,而怨可释】 意思是:为人处世,遇到有人对我蛮横无理,就要像走在灌木草丛中一样,荆棘挂住了衣服,只要缓慢前行小心地拨开荆棘就是了,荆棘也不是存心阻人啊。只要这样,心里就没有烦恼,怨气也会消融。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出自冯梦龙《醒世恒言》。意思是:对于一个有才德的人来说,钱财不过是粪土,仁义才价值千金。

【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流云】 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意思是:对待别人,要像大海般包容万物、像春天般孕育一切。迎接事物,要像流水和流云般自如。

【凡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自见】 出自《资治通鉴·晋纪》。意思是:评论一个人,一定要先品评其长处,这样其短处即使不说也可以知道了。

【凡取人,当舍其旧而图其新】 出自《薛文清公要语》。意思是:看一个人如何,要看其现在的表现如何,而不应去计较他过去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