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27日夜,独二旅进入隐蔽圈,静待敌人到来。独二旅旅长给许光达传来消息:敌军1个工兵营在洛河渡口架浮桥,准备过河!担任架桥任务的敌工兵营,好长时间也架不起桥,营长见难及时完成任务,干脆跑了。工兵营失去指挥,一时大乱。何文鼎只好派第十二旅赶到河边,准备涉水渡河。敌军第十二旅的2个团涉过河,占领了渡口的制高点,准备掩护主力过河。何文鼎见一切顺利,便指挥部队过河。突然,渡口的西北方向响起了枪声,是独二旅接到许光达的命令,封锁渡口,不准后面的敌人过河。正在渡河的敌人,听见枪响,慌作一团,互相拥挤,许多人被水淹死。这一仗共歼敌3000多人,解救出被敌人裹胁的2000多老百姓。
随后,许光达又率三纵队参加了合阳战役、荔北战役。11月,他率三纵参加冬季战役,与二纵、六纵组成左翼兵团,东渡洛河,28日会同二纵攻克永丰镇,全歼敌七十六军。
1949年2月1日,根据全国统一编制,西北野战军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三纵队整编为第三军,下辖步兵第七师、第九师,许光达任第三军军长。7月,南北战场展开全面进攻,军委决定组成大兵团作战,以第三、四、六军组成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许光达任兵团司令员,王世泰任政委。7月上旬,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部署“先钳马打胡,后钳胡打马”的方针,以1个兵团牵制“二马”集团主力,另以3个兵团歼灭位于扶风的胡宗南主力,许光达在围歼国军胡宗南部主力的扶眉战役中,率部迂回敌后,断敌退路,胡宗南所部第三十六军、第三十九军退至秦岭及其以南地区。随后,解放军攻占蔡家坡、岐山、凤翔、宝鸡和益门等城镇。
1949年的8月,许光达与第一兵团、六十三军组成左翼,配合第十九兵团追歼向陇东逃跑的马鸿逵、马步芳部。8月20日,许光达率领部队兵临兰州城下。马步芳凭借兰州地形与工事,将我军吸引到兰州周围,然后让靖远的马鸿逵第八十一军断我军补给线,让驻守黄河北岸的第九十一军、第一二○军从左右两翼包抄,企图内外夹攻击败我军。
面对敌军的部署,彭德怀决定以许光达的第二兵团3个军和第十九兵团的2个军分两路包围兰州。许光达为了打赢这次战役,亲自带领师以上干部侦察兰州地形。许光达研究了地形并听取了指战员的看法之后,向各军分派了任务:第二兵团的第三、四、六军共3个军分别向马家山、营盘岭、沈家岭发起进攻。三个军激战了一天,没有夺下一块阵地,伤亡却很大。许光达得知情况后,对警卫员说:“通知下去,晚上召开党委会!”在党委会上,许光达听了大家的汇报,总结出这次进攻失败的原因是:干部、战士有轻敌的思想。他对政委王世泰说:“轻敌骄傲还能不打败仗?”王世泰说:“骄兵必败。我们要从上到下,在思想上要整顿,克服这种轻敌骄傲情绪。”许光达说:“下面轻敌,责任在我们,我们应该向野司作检讨。”王世泰同意了许光达的意见,两人向野司作了检讨。8月25日,兰州战役的总攻打响。解放军六十三军先后以3个团攻窦家山,历经6个多小时攻克。第六军以5个团攻营盘岭,自凌晨6点半至下午四点半攻克并打退敌人反扑共10个小时。第四军以4个团攻击沈家岭,十一师三十一团正面主攻,三十二团从左翼助攻,三十三团从右翼助攻。沈家岭西侧为陡峭的岩石地貌,三十二团运动了一夜从沈家岭西侧后艰难攀上,却很早就让敌军发觉了。这个时候,敌军的增援部队到达沈家岭,三十二团受到不同方向的重兵夹击,伤亡重大。三十一团在正面发起了攻击,吸引了敌军部分主力,三十二团才在沈家岭西侧边缘占据了个支撑点。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到下午5点钟后,敌军再也没派来支援部队,军心开始动摇。我军抓住机会,步步进逼,打到了沈家岭北部最后一道防线,随后我军发起全线冲锋,敌军三五七师师长杨修戎和一九○师参谋长李少白等人全部溃败下去,至此我第四军占领沈家岭。许光达得知这个消息后,命令第三军发起猛攻。第三军第七师攻下七里河后,沿黄河南岸东进准备夺取黄河铁桥,从26日凌晨开始,经过数个小时的激战,消灭了守桥敌人,阻止了城中溃撤逃跑的残军。同日24时,彭德怀在向毛泽东发电报:本月25日恶战一天,四、六两军夺敌两个阵地,俘敌百余,毙伤敌近3000人;六十五军、六十三军,夺敌一个阵地,俘敌1000人,毙伤敌约6000人,我伤亡相等,敌人很顽强。毛泽东电复彭德怀:六十二军暂留临夏,必要时亦宜令其移兰州参战。务请注意筹足至少一个月的粮食、弹药。毛泽东还提醒彭德怀做持久作战的准备。
毛泽东的电报发出时,兰州战役已经基本结束。兰州战役共歼马步芳精锐的八十二军3个师大部和一二九军2个师各一部以及3个保安团共计2.7万余人,其中毙伤1.27万人,俘虏1.44万人。8月30日,解放军隆重举行部队入城仪式。这天,十多万市民拥上街头,载歌载舞欢迎自己的队伍。彭德怀、许光达等军队领导以及邀请来的各界代表、各民众团体代表检阅了游行队伍。
华东野战军挥师渡长江,粟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大战役的胜利,决定了国民党统治的彻底垮台,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已指日可待。而在横渡长江这一重大战役中,粟裕又发挥了重要作用。粟裕一生身经百战,尤以解放战争时期指挥华东野战军时打的仗多、大、恶,而这一时期的最后一场大战就是渡江战役。渡江战役是由我军第二野战军(原中原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原华东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原东北野战军)一部共120余万人共同进行的,是为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来历。渡江战役是在由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领导下,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命令进行的。
总前委的统一部署是:总前委书记邓小平和陈毅司令员在合肥主持全局,统一指挥二野、三野渡江作战;二野刘伯承司令员、张际春副政委、李达参谋长指挥二野部队为西集团,从枞阳至望江段渡江作战;三野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和参谋长张震直接指挥东集团从张黄港至三江营段渡江,同时协调东中两集团的作战行动;三野副政委谭震林指挥中集团,从枞阳至裕溪口段渡江作战。与此同时,国民党反动当局也以和谈为掩护,积极进行最后挣扎的军事部署,妄图凭靠长江天堑,阻止解放军向江南进军。
就在国共和平谈判开始的第二天,蒋介石在溪口召见参谋总长顾祝同和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要他们汇报长江防务情况。顾祝同说:“关于长江的布防问题,根据总裁的决定,把长江防线划分两大战区。湖口以东由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指挥,共有75个师,约45万人。我们已经拟定了京沪杭战区的作战方针,请总裁裁定。”“很好。”蒋介石看过后笑着说:“这才是我们治国的根本大计。至于和谈,只不过是争取一点时间而已。”“是的,总裁。”顾祝同继续汇报说:“我们的作战方针是:以长江防线为外围,以沪杭三角地带为重点,以淞沪为核心,采取持久的防御方针,坚守淞沪,以海空优势支援之,然后以淞沪为桥头堡,作为待机反攻的跳板。关于具体方案,请恩伯兄谈谈吧!”“是。”汤恩伯报告说:“根据总裁批准的作战方针,我们决定长江防线指导要领如下:一、共军如由镇江、南京段正面渡江时,应以机动部队阙汉骞的五十四军、胡长青的第九十九军突击歼灭之;如不奏效,第一绥靖区顾锡九的一二三军,王克俊的第二十一军,王秉铖的第五十一军,由镇江沿公路和铁路逐次抵抗,直到退至上海。海空军全力协助地面部队,以确保淞沪地带。二、共军如由皖南渡江时,张世希的第七绥靖区的第六十六军、二十军和刘汝明的第八兵团各部应独立作战。曹福林的第五十五军,于兆龙的第九十六军,刘汝珍的六十八军应伺机反扑。如不奏效,应适时退出皖南,以确保浙赣线的安全。首都以东部队,应确保长江、钱塘江三角地带,不得已时再退守淞沪。三、共军如只从正面渡江时,各部队应根据上述两项布置指导作战。”“你们这样布置是可以的,”蒋介石说,“不过,共军是狡诈多变的,江面上有何安排?”
“有的,总裁。”汤恩伯说,“为了加强防备共军渡江,我们已经抽调了林遵的海防第二舰队的二十几艘军舰和六十几艘炮舰巡视江阴、南京、芜湖和安庆地段的江面,用炮火封锁江面,防止共军突然渡江。为了保险,我们还派了东南军政长官部的技术总队负责在江面敷设水雷,安放水底雷和飘浮雷,在沙滩上大量埋放地雷,共军纵有千军万马,也要叫他寸步难行。”
“很好。不过不能掉以轻心。”蒋介石说,“长江自古以来就是天险。曹操83万人马大败于赤壁。我军将士应有当年刘备、孙吴的破曹精神。”蒋介石呷了一口茶又问到:“新兵训练有新消息吗?”
“报告总裁,”顾祝同说:“国防部根据领袖的指示一共设置了十四个编练司令部。计划在三年中,把在前线失利的零碎部队重新整编恢复起来,使目前已削弱到只剩下100多万的正规军,重新扩充到350万到500万人。目前已经建立的番号,正在进行补充和编练的新军有37个军和2个师。”蒋介石这一天没有骂人,对顾祝同和汤恩伯的汇报表示满意。最后他发布指示说:“长江防务和新兵编练是当前两项最重要的工作,望大家一定要抓紧进行。长江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险,绝不能让共军过江,这对党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事。目前战局虽然对我不利,但只要守住长江,我们手里再有二三百万军队,就可以和共军进行新的决战,就有信心收复江北的失地!望诸位要振奋精神,精诚团结,为党国出力!”正当蒋介石重温美梦的时候。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向各野战军全体指战员和南方各游击区人民解放军的同志们,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命令指出:“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已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所拒绝。南京国民党政府的负责人员之所以拒绝这个国内和平协定,是因为他们仍然服从美国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匪首蒋介石的命令,企图阻止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推进,阻止用和平方法解决国内问题。经过双方代表团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表示了对于战犯问题的宽大处理,对于国民党军队的官兵和国民党政府的工作人员的宽大处理,对于其他人各项问题亦无不是从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出发作了适宜的解决。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国民党反动派决心将他们发动的反革命战争打到底。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国民党反动派在今年一月一日所提议的和平谈判,不过是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向前推进,以便反动派获得喘息时间,然后卷土重来,扑灭革命势力。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南京李宗仁政府所谓承认中共八项和平条件以为谈判基础是完全虚伪的。因为,既然承认惩办战争罪犯,用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国民党反动军队,接收南京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以及其他各项基础条件,就没有理由拒绝根据这些基础条件所拟定的而且是极为宽大的各项具体办法。”
在此情况下,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特命令全军指战员:“(一)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二)奋勇前进,逮捕一切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不管他们逃至何处,均须缉拿归案,依法惩办。特别注意缉拿匪首蒋介石。(三)向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地方军事集团宣布国内和平协定的最后修正案。对于凡愿停止战争、用和平方法解决问题者,你们即可照此最后修正案的大意和他们签订地方性的协定。(四)在人民解放军包围南京之后,如果南京李宗仁政府尚未逃散,并愿意于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我们愿意再一次给该政府以签字的机会。”蒋介石收到毛泽东和朱德《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后,犹如五雷轰顶,他万万没有想到共产党动作如此之快,在这危难时刻,他强打着精神,在溪口这个小镇,发出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告诉汤恩伯!让他给我好好打,一定要守住长江天堑,不让共军过江!”“告诉白崇禧!和谈已经破裂,华中地区全靠他了。”“告诉宋希濂,西南半壁河山就靠他支撑了。”“告诉孙立人,新兵编练要加紧进行!”但是,蒋介石再声嘶力竭也无济于事,毛泽东指挥百万大军就要渡过长江,打到南京了。当时,中央军委和总前委赋予三野的任务是自长江中下游渡江,对付汤恩伯集团布置在湖口至上海间的75个师共45万人。长江中下游,是粟裕当年征战的地方。自15年前他率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以后,几乎一直艰苦奋战在长江西岸。仅率领大部队横渡长江,就有过4次。在这漫长的革命战争岁月里,他走遍了这一带的山山水水,对这里的土地充满了依恋的感情。他曾把青春和热血贡献给了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也曾长久地养育了他。现在他又回来了,人还是当年的人,可是力量却增长了千万倍。当年他带着挺进师那残剩的四百多号粮弹无着、衣衫褴褛的战士躲避着强敌的追杀时,曾想到过会有这一天吗?多少年的奋斗不息终于把这一天迎来了。
绵绵的江南春雨中,粟裕站在泰州城头,遥望着长江,默然肃穆,良久不语。脚下正是当年他率领新四军第一师驰骋杀敌的苏北战场。春雨笼罩着苏北,烟雾锁住了长江。烟波浩渺中,粟裕似乎又看见了那15年来一个个在他身边中弹倒下的战友,他和他们对望着,相互都有千言万语,却又无法表述。他们一群群、一队队地从那烟雾中走出来,英武的神态一如当年。粟裕突然明白了,15年来,在他身边倒下的,也是一支数以十万计的大军!中央军委原定渡江战役发起的时间为4月上中旬。4月15日,军委电告粟裕:“和谈有可能签约,因此渡河时间要推迟半个月到一个月,推迟渡江有何不利,望即告,以便决策。”
看了电报,粟裕又抬头望了望那连绵无尽的雨幕,当即提笔给军委起草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