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
6854900000038

第38章 权智谋略(2)

三国时期,曹操带领军队攻打东吴。孙权、刘备联合起来共同抗曹。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虽然智勇双全,但心胸非常狭窄。他看到刘备的军师诸葛亮非常能干,就给他出了个难题,让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以供军队打仗之用。可诸葛亮说只需三天就能完成任务,完不成任务甘愿接受惩罚。

周瑜不知道诸葛亮到底有什么计划,就派鲁肃去探听他的虚实。诸葛亮故意装出一副无计可施的样子,向鲁肃借二十只船,每只船上要三十个军士,还得用布幔将船遮起来,并将一千多个人形草靶子放在船的两侧。

对于这些要求,鲁肃全都予以满足,可前两天却不见诸葛亮有任何举动。一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忽然提出要鲁肃跟他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和鲁肃上船之后,就叫人将船连起来向敌营驶去。接近曹军时,命令船只一字排开,吩咐士兵们擂鼓呐喊,造出惊人的声势。

当时天降大雾,曹操不能察明敌情,就命令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曹营中的箭像雨点一样,都射在了船中的草靶子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才命令掉转船头,让另一面受箭。

大雾散去,诸葛亮获得了十万多支箭,于是不敢再冒险,就赶紧令船往回开。鲁肃对诸葛亮的胆量和料事如神非常佩服。

当周瑜知道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后,叹了一口气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的比不上他。”

成语释义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物力或财力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故事出处

《三国演义》:“用奇谋孔明借箭。”

出处译文

孔明用奇谋妙计借来箭矢。

010萧规曹随

曹参和萧何原来都是秦朝末年沛县的小官吏,后来跟着刘邦起兵反秦。但两人的关系并不怎么好,常常意见相左。刘邦做皇帝后,萧何当了开国丞相。为了辅佐刘邦,萧何开始整理前朝文献,特别是秦朝的文献,并大力调查当时的民情、风俗、户口等,在此基础上主持制定了汉朝的法规、典章和制度。

刘邦死后,汉惠帝继位,此时,萧何也病得只剩下一口气了。汉惠帝请他推荐相国人选,萧何推荐了曹参。

曹参继承了萧何的丞相职务。他要求官吏们一切按前丞相的章程办事,选拔了几位忠诚老实、对萧何制定的政策积极拥护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来做他的助手,然后自己天天坐在丞相府里喝茶赏花,悠闲得很。

因此,有人在汉惠帝面前说曹参不精心治国,不卖力工作。有一天,汉惠帝同曹参议论起了这件事。曹参说:“请问皇上,您跟先帝比,哪个更英明呢?”惠帝说:“我年轻,哪比得上先帝!”曹参又问:“那陛下看我与萧丞国相比,哪一个更懂治国呢?”惠帝微笑着说:“恐怕你比不上萧丞相吧?”

曹参乘机进言:“皇上说得完全对,皇上比不了先帝,我不如丞萧相。那么,先帝和萧丞相平定了天下,制定出的政策,难道我不应该好好地继承下去吗?何必要去改掉这些已经行之有效的政策和规章呢?”

成语释义

比喻遵循前人的规定办事。

故事出处

西汉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

出处译文

萧何建立法规制度,曹参照之执行。张良制定大略,陈平出计谋。这些人的功业像泰山一样伟大。

011抛砖引玉

据说,唐朝有一位得道高僧从谂禅师,对徒弟们参禅的要求非常严格。他要求每个徒弟都必须将注意力高度集中,静心打坐,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扰,身心都要达到入定的美好境界。

有一次,徒弟们正在晚参,从谂禅师故意试探一下徒弟们的定力,说:“今天晚上答话,有闻法解悟者就站出来。”大多数徒弟知道师父的用意,都聚精会神地盘腿打坐,对老师的话理也不理。只有一个小和尚糊涂得很,走出来用毫无禅意的话来回答禅师。

虽然如此,从谂禅师也没有动怒,只是平静地看了看他,说了一句:“刚才抛砖引玉,却引来一块连砖头都比不上的土坯!”

成语释义

抛出砖去,引来宝玉。常用来比喻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字,将别人的高见或佳作引出来。抛:扔、投。

故事出处

宋朝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赵州东院从谂禅师》:“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谂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

出处译文

徒弟们正在晚参,从谂禅师说:“今天晚上答话,有闻法解悟者就站出来。”说完,便有一和尚站了出来,行礼答话。从谂禅师说:“刚才抛砖引玉,却引来一块连砖头都比不上的土坯。”

012强弩之末

西汉时,梁孝王手下有一名中大夫,名叫韩安国。他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可是这个韩安国因为触犯了刑律,被罢了官。于是他在家专心读书,过起了优哉游哉的隐居生活。

汉武帝当了皇帝后,韩安国觉得新主登基,必然要重用一批新人,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贿赂朝中得宠的太尉田蚡,被任命为北地都尉。由于他才能出众,没过多久就当了大司农。后来韩安国又帮助皇帝平定战乱,武帝见他不但善于治国,对军事也有一定见解,就升他为御史大夫,准备时常向他咨询。

这时汉朝和匈奴矛盾很深,有时打仗,有时讲和。有一天,匈奴突然派遣使者前来,要求两国重归于好。汉武帝有心答应,又怕制定好的作战方案从此作废,所以难以决断。于是,他召集满朝文武就此事进行商讨。大臣王恢认为匈奴的话反复无常,令人难以相信,所以主张对匈奴继续用兵。

韩安国却主张议和,他说:“匈奴现在兵力充足,而且作战时神出鬼没,令人难以防备。我们千里迢迢对匈奴进行远征,稍有不慎就会失利。这就像强弩射出的箭飞到最后,连最薄的绸缎也射不穿;狂风吹到最后,竟然吹不动很轻的羽毛。现在对匈奴用兵,并不是聪明的选择。依我看来,大举进攻匈奴的时机还未成熟,就现在而言,还是与匈奴议和方为上策。”

众位大臣中,有的认为韩安国的理由很充分,有的觉得只要不打仗就是好事,于是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汉武帝权衡利弊,终于同意了韩安国的说法。

成语释义

强弩发射出的箭到了快掉下来的时候。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到了衰竭的程度,不能再起作用,不值得害怕。弩: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兵器。末:尽头。

故事出处

《史记·韩长孺列传》:“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

出处译文

强弩射出的箭飞到最后,连最薄的绸缎也射不穿;狂风吹到最后,竟然吹不动很轻的羽毛。并不是最初时不迅急,而实在是到最后没有力气了。

013未雨绸缪

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没有把商人赶尽杀绝。但武王怕纣王的儿子武庚造反,心里很不放心,就派管叔、蔡叔和霍叔对他进行监视,称为“三监”。

武王去世后,其子成王登基。而武王的弟弟周公则总揽国政,辅助成王治国。

管叔等人对周公执掌大权很不服气,他们就编造谣言,说周公想篡夺帝位。成王听到这些流言飞语,竟然也怀疑起周公来。周公对这些流言非常恐惧,为了避嫌,他离开镐京,去东都洛邑居住。

武庚看到周王室有这么大的矛盾,心中暗喜。于是,他勾结“三监”,想起兵谋反,恢复商朝的天下。

周公知道是小人在陷害自己,便写了一首名为《鸱鸮》的诗送给了成王。有几句诗的大意是这样的:

猫头鹰啊猫头鹰!

你已经将我的儿子夺走,

不要再把我的家园毁坏。

趁着天还没有下雨,

我就忙着剥下桑根,

抓紧时间把门窗修补好。

这首诗以母鸟的口吻哀鸣,反映了周公对国事的关切和忧虑。诗中的猫头鹰指的就是武庚,哀鸣的母鸟则指的是周公自己。周公想通过此诗,表达出他对国事的清醒认识,提醒成王要分清敌友。

成王是何等聪明之人,很快明白了周公的意思,思前想后,悔恨交加,决定改正错误。他不再猜忌周公,派人将武庚、管叔和霍叔这班乱臣贼子杀死,蔡叔罪过较小,也死于流放途中。周王朝更加巩固了。

从此以后,周成王与周公君臣二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振兴周室而辛勤治国。

成语释义

比喻事先准备好,防患于未然。绸缪:修补。

故事出处

《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出处译文

趁着天还没有下雨,我就忙着剥下桑根,抓紧时间把门窗修补好。

014乘人之危

东汉时,盖勋由于为人正直、才能出众,被举为孝廉,担任长史之职。他所在的郡归凉州管辖,而凉州刺史梁鹄和他私交甚厚。

当时,受梁鹄管辖的武威太守整日胡作非为,坏事干绝。老百姓苦不堪言,对太守恨之入骨。梁鹄的属官苏正和敢于和恶势力作斗争,他依照法律,对武威太守的罪行进行严肃查处。可是,粱鹄却担忧起来,害怕他这样做会开罪权贵,从而牵连到自己,因此寝食难安。于是,他找到好友盖勋,一起商量对策。

盖勋平时与苏正和关系不好。有人觉得梁鹄恰好对苏正和厌恶起来,就劝盖勋趁机说几句谗言,借好友之手杀了苏正和。盖勋对于这个提议非常反感,义正词严地说:“为个人的私事而害死良臣,这是不忠的做法;趁别人危急之际对他进行打击,这是不仁的行为。”

盖勋不进谗言,反而为苏正和说好话。他对梁鹄打了一个比方:“喂养鹰鸢,要让它凶猛起来,才能为您捕获到大批猎物。现在它非常凶猛,正好为您所用,您却一心想把它杀掉。既然这样,养它的用处又在哪里呢?”

成语释义

趁着别人有危难之时,对他进行要挟或打击。

故事出处

《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出处译文

为个人的私事而害死良臣,这是不忠的做法;趁别人危急之际对他进行打击,这是不仁的行为。

015请君入瓮

武则天平定徐敬业叛乱之后,决心除掉那些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她下了一道命令,不论大小官吏还是普通百姓,只要发现有人谋反,都可以直接向她告密。四面八方告密的人越来越多。

武则天派官吏审问案件,不管有没有证据,先用刑罚逼犯人供出同谋。犯人受不住刑,就胡乱招了一些假口供,这样,审问一个人就会牵连到几十、几百个人。株连越广,案情就越大。

办案的官吏中,最残酷的是周兴和来俊臣。他们每人手下都养了几百个流氓,专门干告密的事。只要他们认为谁有谋反嫌疑,就派人同时在几个地方告密,捏造许多证据。周兴、来俊臣想出各种各样惨无人道的刑罚,名目繁多。他们抓到人,先把各种刑具在“犯人”面前一放,“犯人”一看,就被迫招认了。

有一天,武则天接到告密信,说周兴意图谋反。她一听,立刻下密旨给来俊臣,叫他负责审理这个案件。太监把武则天的密旨送到来俊臣家,来俊臣正跟周兴在一起,边喝酒,边议论案件。来俊臣看完武则天密旨,不动声色,把密旨往袖子里一放,仍旧回过头来跟周兴谈话。

来俊臣说:“最近抓了一批犯人,大多不肯老实招供,您看该怎么办?”周兴笑着说:“这还不容易!我最近就想出一个新办法,拿一个大瓮放在炭火上。谁不肯招认,就把他放在大瓮里烤。还怕他不招?”

来俊臣听了,连连称赞说:“好办法,好办法。”他一面说,一面就叫公差去搬一只大瓮和一盆炭火到大厅里来,用火烤那只大瓮。周兴正在奇怪,来俊臣站起来说:“接太后密旨,有人告发周兄谋反。你如果不老实招供,只好请你进这个瓮了。”

周兴一听,吓得魂飞天外。来俊臣的手段,他是最清楚的。他连忙跪在地上,像捣蒜一样磕响头求饶,表示愿意招认。

结果,周兴被革职流放到岭南(在今广东、广西一带)去了。周兴干的坏事多,冤家也多,到了半路上,就被人暗杀了。来俊臣后来也被太平公主所杀。

成语释义

用某人整治别人的方法来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出处译文

周兴说:“这非常容易。搬一个大瓮来,并在四周点上炭火,让囚犯到瓮中炙烤,还怕他们不招?”于是来俊臣让人搬来一个大瓮,按照周兴的方法,在四周点上炭火,之后起身对周兴说:“有人告发你谋反,如果你不招,只好请你进这个瓮了。”周兴听后大为惶恐,马上便叩头认罪了。

016笑里藏刀

唐朝时,李义府家境贫寒,但他知道用心读书,所以在唐太宗时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政府官员,一直做到门下省典仪(朝内典礼司仪)。

太宗死后,高宗李治登基,他又深得圣眷,升任中书舍人。高宗想废掉王皇后,立妃子武氏为后,他揣摩圣意,全力支持。这样,他由于拥立新皇后有功,又高升为中书侍郎,掌握大权。后来他又当了中书令、右相,执掌一国的政务,权势惊人。

从表面看来,李义府温和谦逊,人们与他说话时,他总是微笑应对,让人觉得和蔼可亲。而实际上呢,他却是一个阴险之辈,谁要是得罪了他,他就不动声色地暗暗记在心里,寻找报仇的机会,进行无情打击。

所以,人们都说李义府笑中有刀。又因为他表面柔顺,实际上却屡屡谋害别人,大家背地里还称他为“李猫”。

他害人的事件可以举出很多。

例如,有一次他发现一个绝色女子锒铛入狱,就用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监狱的主管官吏毕正义,让他释放这名女子,然后又施巧计将这女子霸占。有一位知情的官员向官府告发,他为了自保,就逼迫毕正义自尽于狱中,还把检举者撤职流放。

后来,由于他坏事做绝,终于让人抓住了把柄,闹到天子那里。高宗大怒,将他流放到嶲州(今四川省西昌一带)。

成语释义

常用来形容表面和善而心里阴险狠毒。

故事出处

《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出处译文

李义府表面温和谦逊,人们与他说话时,他总是微笑应对,让人觉得和蔼可亲,而实际上呢,他却是一个阴险之辈。……所以,人们都说李义府笑中有刀。又因为他表面柔顺,实际上却屡屡谋害别人,大家背地里还称他为“李猫”。

017口蜜腹剑

唐玄宗时,李林甫是当朝宰相,权势惊人。他与天子属于同一个宗族,才能出众,在书法、绘画方面颇有造诣。天子非常喜欢他,让他做了十九年的太平宰相。但是李林甫人品低劣,专门与位高权重的人交往,而且总是采取阴险的手段,打击知识渊博、才能出众的人才。

他时常向天子身边的人献上金钱玉帛,让他们将天子的言行举止透露给他。有一次他听说皇帝对兵部侍郎卢绚非常器重,就担心卢绚夺了他的位置。于是,他找了个机会,将卢绚降为华州刺史。不久,李林甫又借口此人因病不好好工作,对他进行降职处罚。这样一来,卢绚的大好前程就被他葬送了。

还有一次,皇帝对地方官严挺之非常赏识,李林甫知道后,对严挺之说:“我已经向皇上递了奏章,让你到京师来就医。”严挺之以为是好事,欣喜不已,对李林甫一再致谢。等到他进京后,李林甫向皇帝报告说:“严挺之年老体衰,得了中风之症,正在京城治病,不堪大用。”皇帝听了,觉得很惋惜,就打消了重用严挺之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