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讲给儿子的真心话
6860500000028

第28章 夏天不摘秋的果——拒绝早恋(1)

有人说,早恋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不仅如此,早恋还会对你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早恋对男孩子造成的伤害决不会小于女孩子,有时甚至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处在成长和学习阶段的你来说,防微杜渐,拒绝早恋是非常有必要的。

1.喜欢异性并不是错

著名诗人歌德曾说:“哪个少男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男孩子对异性表现出爱慕甚而是喜欢并不是什么错,与异性交往是青春期男生应有的权利。

“我是一名高中生,也是我们班的班长。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与班里的一名女生接触比较多。我发现自己非常喜欢她。上课的时候,总想多看她几眼。放学以后,脑子里常是她的影子,以致写作业时常常一个人发呆。但平时我们在班里很少说话。我知道自己现在不应该有这种想法。我曾经努力忘记她,可是,我做不到。”

你是否也像上述那位男生一样,不能原谅自己对异性的“想入非非”?比如:发现自己有点喜欢某个女孩,认为这是不应该不光彩的事,可是自己又无法将她的影子从记忆中抹掉。

其实,像你这么大的男孩子喜欢异性是人之常情,也是你心智发育正常的标志。我们知道,进入青春期的少年体内同性激素含量激增。正是体内大量的雄激素,使得一个人产生了接近异性的需要和愿望,学者们称之为性要求或性冲动。性要求或性冲动不是错误、下流的,而是正常、健康的,它们像吃饭、睡觉、出生和死亡一样自然。正是因为如此,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几乎都会对异性杯有极大的关注。对友情的需求,对异性的好奇,加上浪漫的幻想,混合成不同寻常的情感体验,给了少年探索自己、认识自己新的经验和机会,不少人从此展示出自己个人生活中最美好、最慷慨、最富有建设性的一面。

这样,你还有必要为自己喜欢异性感到自责吗?请牢记,与异件交往是少年的青春权利。

然而,尽管性冲动是自然、健康的,但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任由它支配。如果要把性冲动变成一个人性格发育中的积极因素,就意味着它必须受到合理的控制。

你需要清楚地知道:对某个女孩的好感并不等于书上常说的爱情。爱情是指经济独立、人格成熟的两个异性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彼此有了深入的了解,从而建立起来的持久的亲密关系。而青春期的青少年的人格还不成熟,性情尚不稳定。由于生活阅历有限,对人对己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再加上职业尚未确定,你很可能不了解自己未来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就不知道自己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做伴侣。因此,将朦胧的好感当做爱情,现在就匆忙地与某个特定的异性建立深厚的个人关系,就好比是冒险地踏进一片虽开着奇花异草,同时却也暗藏陷阱的森林。

你还需要知道,青春期你与异性交往的目的,主要不是寻找恋爱伴侣(那是你二十几岁以后的课题),而是了解异性,学会与异性相处,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友谊,发展自己。来自异性的认可会给你作为男性的信心,从而缓解学习压力和青春发育带来的心理上的不适。就像心灵上突然开了一扇窗户,我们还会在与异性的交往中感受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从你发现异性之美的那一天起,你对自己有新的认识,你甚至还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自己变得更美好、更出色。

真心话:

与异性交往绝对没错,因为这是你的权利,但是在交往之前你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为了解异性,学会与其相处,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友谊,完善并发展自己。

2.早恋的危害

有人说,早恋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不仅如此,早恋还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认清早恋的危害,时刻敲响警钟,对于青少年防微杜渐,避免产生不当的恋情是很有帮助的。

一般认为,早恋从以下几个方面危害青少年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

1.影响学习和生活。有的青少年错误地认为:“只要两个人志同道合,谈恋爱不会影响学习”,或者认为:“相爱产生动力,促进两人学习”,这些都是极不客观的。实际上,早恋者往往以恋爱为中心,以对方为航向,感情为对方所牵制,学习没有不分心,成绩没有不下降的,许多早恋者两人交往虽然很隐蔽,之所以最终还是被家长、老师发现,主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成绩下滑引起家长的注意,追问之下,道出实情。

2.早恋更容易使青少年受到伤害。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还不稳定,恋爱中容易产生矛盾,心理上不成熟、脆弱且耐受力差,容易在感情的波折中受到伤害。有的青少年因早恋受挫怀疑人生,怀疑是否有真正的爱情,给自己的感情生活投下阴影,影响成年后的婚姻生活。

3.早恋者容易出现性过失。青少年正值青春期,性意识萌发,对异性欲望强烈,容易激动,感情难以自控,行为容易冲动,容易凭一时兴致而不计行为后果,从而出现一些越轨行为,如偷吃禁果导致早孕。这些行为一旦出现,会让当事者羞于见人,担惊受怕,即使当时不觉得怎样,但日后给她们造成的挫折感、自卑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对成年后感情生活的影响,往往也是难以弥补的。在一个对性犯罪罪犯进行的调查中发现,他们首次出现性罪错的年龄在15—19岁之间者男性占50.1%,女性占71.9%。反过来讲,青少年时的性罪错与他们日后走向犯罪道路有着不容否定的关系。

4.“早恋”极难成功。由于早恋的盲目性和不成熟性使早恋者极少走向婚姻的殿堂。父母、学校的干预,两人感情的裂痕,升学、转学、工作等太多的因素都使早恋这个不成熟的青苹果中途坠落。据对青少年的调查,有恋爱史的学生中,有42.9%的人调查时已中断恋爱关系,有30.2%的人表面上虽然保持恋爱关系,但心中明白分手是迟早的事,仍然保持恋爱关系的仅占26.9%。即使早恋走向婚姻,这种婚姻的牢靠性也值得怀疑,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在离婚案件中,男子在23岁之前结婚的占的比例最高,而其中又以19岁结婚者为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别人的现状想到自己的结局,早恋青少年要尽快悬崖勒马,亡羊补牢。

真心话:

早恋会危害到你生活的各个方面乃至你的未来的人生,充分认识到早恋的危害后,你就应该毫不犹豫的拒绝它。

3.如何区分友情与爱情

早恋往往同友情掺杂在一起,使一些青少年沉陷泥潭,那么青少年如何区分爱情与友情呢?

友情即朋友间的交情,是指有共同兴趣、爱好或者志向的朋友之间的感情,它是由有相同兴趣、爱好或者性格相似的人结成的一种彼此关心、相互帮助的友情。它不分男女,没有范围和年龄的限制,这种感情是比较广泛的,特别是不排他的。排他的意思是“两个人想处绝不允许其他朋友加入,男生的异性朋友如果与其他男生在一起,这个男生就会感到不安、紧张、甚至嫉恨,同样,女生也是如此。”友情的结束并不对彼此造成心理伤害,因为友情是多元化的。例如中学时代结束了,中学同学间的友情可以结束,也可以持续,不少同学在大学时代又有了情谊深厚的朋友。

而爱情则恰恰相反,它的显著特点是具有排他(她)性,它要求相爱的双方感情执著、专一。它含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两性之间在体貌上互相吸引,在精神上产生共鸣,在文化层次、教养水平、人生目标、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一致性。爱情包括了精神上的追求、物质上的追求。而且,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双方渴望通过婚姻的形式以求获得合法的结合,并承诺终身相守。

这就是说当两性间存在的关系只是友情时,那么他们彼此都不受约束,并乐于和更多的同性或异性同学交往。反之,如两性间出现了爱情,那么任何一方都会干预对方的行动,或暗中因为对方继续与他人的交往而苦恼、嫉妒。

从这个区别来看,排他性是最关键的。可是,有人提出“青少年能知道什么是爱情么?光是两个人好,就是爱情么?”是的,我们在前面的讨论中知道爱情可不仅仅是排他的,爱情也不仅仅是两个人心心相印,还有很多。

早恋危害如此之重,又如此难以区分,那么青少年该如何拒绝早恋呢?

当我们得到所期望的求爱时,内心会感到莫大的满足和幸福,但当求爱的人是自己不满意或不能当做恋人来喜爱的对象时,就会感到莫大的苦恼。苦恼的根源在于我们既想拒绝这一爱情表白,又怕伤了对方的心。尤其在对方与自己有深厚友谊时,这苦恼就来得更为强烈。

然而,不管多么困难,不能接受的爱情总是要加以拒绝的。对青少年来说,拒绝早恋更是件不容迟疑的事。只是,要选择好方法和时间:

1.态度要坚决。拒绝难免是一种伤害,但不能因此而犹豫不决。既然是爱上你的人,对你的言行都非常敏感。如果你拒爱的态度不够坚决,很容易造成对方的误会,最后往往带来比拒爱更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