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句典全读本
6860800000063

第63章 语典故事(11)

那人听后,方知韩慕庐先生不是凡俗之辈,于是登门求见,成为好友。

《春秋》一书有三部解释它的著作,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三部书又分别称为《左氏春秋》《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下联说“春秋三传有公羊”,史据凿凿,又恰好与上联成对。同时又悄悄转移了受攻击目标,巧妙应对了名士的嘲谑。

■唐伯虎的“绝对”

李调元是清代的文学家,才气十足,他的大名传遍大江南北,无人不晓。

相传,有一次,李调元到一座山上游玩。来到一座寺庙里,庙中长老素闻李调元之名,便盛情款待了李调元。在李调元将要离开时,长老拿出一幅留传下来的画。画的是两三枝出水的荷花,上面还提有一上联:

画上荷花和尚画

长老告诉李调元,画上的荷花是以前的长老所画,而这句上联是江南才子唐伯虎亲笔所写,由于当时想不出下句,就搁置在那儿了,一直也没有人能对出下联。

李调元开始并没有在意,但听完长老的话,兴趣陡增,马上仔细查看,果然是唐伯虎的真迹。他望着这个对子一寻思,才发现其中的妙处。原来,这句七字对构思奇巧,具有谐音和回文的特点,无论顺念、倒念,发音完全一样。难怪200多年来一直没有人对出下联。

李调元对画沉思良久后,微微一笑,向长老和尚说:“大和尚,请借墨砚一用!”长老和尚将大号提笔一支捧到李调元面前说:“请大人锦上添花!”只见李调元提笔在手,略一沉思,便紧靠唐伯虎对联之旁,写下一联:

书临汉帖翰林书

上联说“画”,下联对“书”,非常工整。而且同样也是谐音回文。

从此,这幅画就作为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挂在这个方丈室中了。

■妙对“洗冤”

某秀才被指称为杀人凶手,公堂之上,大呼“冤枉”。审案的知县仔细看了案卷,知道秀才确实受诬陷,便说:“我出一个对子,你若对得上,就判你无罪。”于是出了上联:

投水屈原真是屈

这里借用屈原的事迹,一语双关,隐指秀才的遭遇。联中有两个“屈”字,无疑不易对好。

秀才听了,联想到自己无端被诬,又想到《战国策》中“曾参杀人”的故事,便脱口答道:

杀人曾子又何曾

太守一听,拍案叫绝,于是马上把他释放了。值得注意的是,太守爱才之心固然可嘉,但这种断案方法却并不可取。

■李渔与且停亭

1645年,明代大戏剧家李渔,因不满清朝统治,回到浙江兰溪夏李村老家,做了一名布衣。在他村前有一条大路,来往客商,络绎不绝。为方便行人,李渔牵头造了一座过路凉亭,其中财主李富贵出的银两最多。凉亭落成那天,李富贵提出要给亭子起一个名字,借以扬名,留芳百代,便对李渔说:“谁先想好了名字,就先用谁的。”

李渔说:“且停亭。”

李富贵说:“还要停什么,我已想出好几个佳名来了,随你挑用一个吧。”说罢就在手掌上写起字来。

李渔说:“我不是最先说了吗,叫‘且停亭’。”李富贵还没有领悟过来,李渔已在一旁即兴吟出一副对联: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李富贵一听,灰溜溜走了。李渔的这副对联至今依然挂在他的家乡——浙江兰溪夏李村的且停亭里。

■粗毛野兽石先生

蒲松龄在写《聊斋志异》之前,在乡里就因为有才气而出了名。同乡有个姓石的豪绅,人称石先生,他粗通文墨,自命不凡,不服蒲松龄的才学,要与他一比高低。一天,他们碰在一起。石先生看见一只小鸡死在砖墙后面,便出个上联为难蒲松龄:

细羽家禽砖后死

蒲松龄一听,这是糟蹋我呀!便暗想一计,故意装作初学无能,谦虚地说:“我不会对,但又不能不从命,我就学着一字一字地对对看,望先生别笑话,并请一字一字地帮我记下来。”

石先生差点乐出声来:一个字一个字对,说不定出什么洋相呢!他满口答应下来。

蒲松龄看着上联,一本正经地对道;“粗对细,毛对羽,野对家,兽对禽,石对砖,先对后,生对死,完了。”

石先生写完一看,见录出的下联是:

粗毛野兽石先生

他顿时面红耳赤,无地自容,自认晦气。从此,再不敢与蒲松龄比高低了。

■短夫妻,不如患难夫妻,恩爱夫妻

清朝末年有个姓刘的秀才,好对对联。有一天,刘秀才到同窗好友李秀才家拜访,少不了要喝上几杯。酒过三巡之后,刘秀才又来了对对联的兴致,于是说:“咱俩个只喝闷酒没啥意思,对上几句如何?”李秀才欣然答应。

刘秀才出口说道:

此世界,彼世界,大千诸世界,并作新世界,大世界,可谓游戏世界,欢乐世界

李秀才听了上联,思考了好久也没有想出下联。见此状,刘秀才暗自偷笑,并对李秀才说:“这样吧,我到外面去一趟,回来你再对不上,不仅要罚三杯,还要罚你去酒店给我打一瓶酒来。”

说完,刘秀才就出去了。李秀才的老婆见刘秀才不在,便给李秀才递了一张纸条,李秀才看了,只觉豁然开朗。

刘秀才回来,马上催李秀才说出下联,李秀才不慌不忙说道:

似夫妻,非夫妻,算什么夫妻?勿论长夫妻,短夫妻,不如患难夫妻,恩爱夫妻

刘秀才听后,顿时心中不是滋味,一句话也不说,只顾喝闷酒。原来,刘秀才向来夫妻不和,想不到家丑让李秀才知道了,自觉脸上无光,并深为内疚。此后,刘秀才对妻子逐渐好了起来。

■徐渭的绝联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徐渭天资聪颖,生性狂放,性格恣肆,为明代著名的才子,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能独树一帜。他曾自撰一副对联:

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这副对联很有个性,简直是他活生生的一个画像:放浪形骸,愤世嫉俗。“东倒西歪”与“南腔北调”,成语相对,幽默且工绝。

徐渭还有一副怪联: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是告诫年轻人要刻苦读书。乍看此联,上下一样,何以成对?其实,认真思考,便知奇妙。上联是说,一个人年少的时候,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时光大好,此时为好读书也;可惜有人不知读书的重要,只顾玩耍,不爱读书,这叫不好读书。下联是说,年老时方知读书重要,而好读书,却因耳聋眼花力不从心,不能好好读书!这个“好”字,一字两个读音,两重意思,交错相对,耐人寻味,就是这副对联的奇妙所在。

■挑禾上与抱绣裁

沈石田是一位出家人,与祝枝山是好友。一次,他们相伴出行,在途中,祝枝山看见田里有一个尼姑挑着一担禾走过来。于是,祝枝山便想出一上联,来戏谑沈石田。这句上联是:

师姑田里挑禾上

师姑,即尼姑。“挑禾上”,双关语,谐音挑“和尚”。

沈石田岂能不明白祝枝山的意思?他并没有生气,而是应声对出下联:

美女堂前抱绣裁

抱绣裁,谐音抱“秀才”。秀才暗指祝枝山。

祝枝山一听,哈哈大笑。

■孔子巧联借路

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出游,途中遇农民挖土修筑河堤,挡住去路。孔子请农民让路,农民不肯,说:“让路不难,须有一对,对得上,再挑一担泥土,便让。”于是出句曰:

一担重泥拦子路

这是一个谐音双关上联,把孔子的字“仲尼”和学生“子路”的名字嵌进去了,孔子被拦在这里冥思苦想,对不上来。

这时,孔子的另一个弟子颜回想去把那担泥巴挑走,试了试挑不动。水田里的农夫见颜回这副模样,都哈哈大笑起来。这情景使孔子为之一动,于是大吟出了下联:

两岸夫子笑颜回

“夫子”,词面上指两位抬泥的农夫,另指“孔子”(人称“夫子”);“笑颜回”,词面上说“笑着回首”,另指孔子的一名叫“颜回”(即颜渊)的弟子。

农民听后,说:“好句!好句!与上联正是一对。”于是便让开了路。

■讽刺老童生之佳联

清代各府县儒学生员,俗称秀才,为科举制度上最基本的功名,有了秀才资格,才能参加省级的举人考试(乡试)。秀才考试又称小试或童子试,每三年举行二次。逢辰、戌、丑、未年,称为岁试,文武童生并考;逢寅、申、己、亥年,称为科试,只考文童生。每次的考试,都必须经过县试、府试、院试(学政)三个阶段,考生无论年纪多大,通称为“童生”,但考试时则分“已冠”(十六岁以上)“未冠”(十五岁以下)两个层级出题。后者比前者要容易很多。

有些人年过中年甚至老年,仍考不上秀才。于是乎,拔须染发装童子,冒领“未冠题”。这类事当时并不为奇,而嘲讽他们的诗对也屡见不鲜。

如有人改唐人诗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嘴毛摧

老妻相见不相识,笑问儿从何处来

又一人考至腿软耳聋,终未及第,因赋一绝自嘲曰:

县试归来日已西,老妻扶杖下楼梯

牵衣附耳高声问,未冠今朝出甚题

还有一副对联嘲笑这种“老童生”:

行年七秩尚称童,可谓寿考

到老五经犹未熟,不愧书生

此联就事写实,句尾“寿考”“书生”寓意双关,构思巧妙,语气幽默,读来使人哭笑不得,实乃讽刺文字之佳品。

■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袁世凯窃位后,倒行逆施,镇压革命,实行独裁专制。

当时曾任国史馆馆长兼参政院参政的湖南巨绅王阊运,对袁世凯的窃国擅权极为愤慨,因而给袁世凯的总统府拟了一副名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横批是:

旁观者清

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不是东西”,上联的“也“字和下联的“之”字都运用得很好,如去掉虚字,则难称佳作。以虚字入联,多用于古人祠堂、集字集句联。

■醉秀才对县官

古时候有个秀才爱喝酒,每天都醉醺醺的。有一天他醉卧街头被送到县衙门,县官对他说:“身为秀才,烂醉如泥,成何体统?本应重责,念你初次被送来,我出几副对联的上句,你若能对得上,这次就饶了你。”

县官首先念了一句上联

五经四书百家论

秀才对道:

头曲三花二锅头

听秀才所对言不离酒,县官不禁深深叹了口气,说:

朽木不可雕也

秀才以为县官又出了上联,马上对道:

美酒焉能辞乎

县官气极,拍桌子呵斥:

一派胡言

秀才仍然慢条斯理地对曰:

两坛老酒

县官大喊:

给我打

秀才乐道:

再打四两足矣

县官被秀才直弄得哭笑不得。

■筵上出枇杷,河中观蚱蜢

有位先生给友人写信言事,不小心把“琵琶”写成了“枇杷”,把“舴艋”写成了“蚱蜢”。

朋友看完信后,摇头大笑,毫不客气地给这位先生回了一封信,信中只写了一副对联。其联文曰:

筵上出枇杷,吃乎?弹乎?原本是无声之乐;河中观蚱蜢,蹦也!跳也!还同那不系之舟作者抓住错别字的特征,别出心裁,巧制成工整的对联,进行善意的讽刺,可谓戏而不谑之佳作也。

■刘凤诰妙联祝寿

寿联,即生日祝寿时人们题赠的对联。既有表示祝贺之意,又有对受祝者的尊敬和评价。

寿联起于北宋末年,据宋人孙奕《示儿篇》载:黄耕庾夫人三月十四日生,吴叔经为作寿联:“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寿联之风始此。

清代文学家刘凤诰,才思敏捷,涉笔成趣。一日,一老翁用贵重的纸请他写副寿联,当时他正伏在桌旁写字,就问老翁:“何时出生?”老翁笑道:“十一月十一日。”刘凤诰即在纸上写道:

十一月十一日

老翁看了暗暗叫苦,但不敢出声。他又问老翁今年多大岁数了。老翁说:“正好八十岁。”于是,刘凤诰接着续写下联:

八千春八千秋

老翁喜出望外,称谢而去。

这个下联简直是太好了,扭转了乾坤。“八千春八千秋”,典出《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老人实际上是八十岁,写“八千春八千秋”,是不是太夸张了?当然不是,祝寿是不怕夸张的,通常如“寿比南山”也是夸张的说法。

■学生讽劝老师

某私塾里有位老师,喜欢喝酒,但不能自制,常常喝醉了发酒疯。一天,老师见外面下着雨,就想借此景让学生和他一起对对子。首先先生出:

学生答:

接着先生添成三字对:

催花雨

学生答:

撒酒疯

先生又添成七字对:

园中阵阵催花雨

学生齐答:

席上常常撒酒风

学生仿佛是在采用“诱敌深入”之法,最后击中先生的痛处,让先生下不了台。当然,这是对先生进行讽劝,也算难能可贵。

■何绍基巧写挽联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

相传,何绍基一次出游,路经湖南浏阳南邦寺时,刚好寺庙里有一个德高望重的和尚圆寂了。住持早闻何绍基大名,便要请他写一副挽联。何绍基提笔就写:

南邦寺死个和尚

此句一出,和尚们都议论开了,认为何绍基太不尊敬死者了。但何绍基不动声色,马上又续出下联:

西竺国添一如来

“西竺国”即印度,佛教中的西天极乐世界。“如来”,佛教中的最高佛祖。死个和尚,却成了佛祖。下联化平淡为神奇,有扭转乾坤之力。

■胯下无物,有何神气呢

明朝正德年间,有个姓王的太监坐镇福州。为了显示自己高高在上,在他做六十大寿时,竟然把戏台搭在闹市区朱紫坊巷口,然后自己站在戏台上看着行人从台下钻过,发出诡秘的笑声。对于王太监的这种行为,百姓们敢怒不敢言。

有位秀才名叫郑堂,见此情景甚为生气,准备挺身而出与太监评理。这天,他故意反穿大皮袄,手执大纸扇去与太监争辩,驳得太监无言以对。

为了让自己不失面子,王太监说:“拆戏台可以,但你应对个对子,对得好就拆,对不好,请你也得钻戏台。”郑堂同意。太监说:

穿冬衣,执夏扇,不知春秋

郑堂知道他讽刺自己,便不慌不忙地道出下联曰:

朝北阙,镇南邦,没有东西

周围百姓立即会意地大笑起来,弄得王太监面红耳赤灰溜溜地认输了。原来这“没有东西”既笑他没有学问,也讽刺他是个“阉官”——胯下无物,有何神气呢!

■蒋焘切瓜分客出妙联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才子名叫蒋焘。有一次,几位客人前来登门拜访。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天,蒋焘拿出大西瓜招待大家。就在众人拿起西瓜刚要吃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客人说道:“暑天吃西瓜,岂可无有文字助兴?这样吧,我出一个上联,看看谁能对出下联。”他略一沉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