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智慧书全读本
6871900000011

第11章 心态的力量(5)

另一个人说:“听说他们天天吃肉,所以有智慧。而我们平日里尽吃些粗糙的粮食,营养不够,所以就缺乏智慧。”

那个问话的人说:“刚巧我卖米获得几千钱,就让我们天天吃些肉试试看,说不定我们就会变得非常有智慧呢!”

过了几天,艾子在院子里散步,恰巧听见那两个人在对话:“真是神奇啊!我自从吃了肉以后,心智通达,智慧增长得非常快。遇到什么事不仅知道它‘是什么’,而且知道它‘为什么’。”

其中一个说:“我观察到人的脚面,长得非常有道理,因为朝前长走起路来很方便;如果往后长的话,岂不是会被后面跟着的人踩到了?”

另一个说:“是吗?真了不起!我发现人的鼻孔向下长也很有道理,如果鼻孔向上的话,下雨的时候雨水不就会往鼻孔里灌吗?”

两个人都互相称颂对方的才智,得意非凡。

艾子听后感慨地说:“唉,这就是吃肉的人的智慧啊!”

智慧点评

愚蠢的人常常把无知视为聪明,并自鸣得意。

039齐人偷金

从前齐国有一个人,由于从小家里就很穷,所以整天想着能够得到一块金子。

一天清早,他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就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赶到集市上,看到一家金店,于是就走了进去,伸手拿了一块金子回头就跑。

店里的老板见到他在光天化日之下竟敢伸手拿金,便喊了起来,结果店里的其他人没费什么劲儿就把他拿下了。

把他捉住后,店铺老板说:“当着这么许多人,你竟敢偷我的金子!你的胆子可真够大的。”

那个人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只看见了金子,没有看见人!”

智慧点评

财迷心窍,利令智昏,头脑里充满了贪欲,看问题总是片面的,因为他看到的只是钱,而看不到隐藏在钱后面的危机。

040敬姜劝子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名叫公父文伯的大夫,他的母亲叫敬姜,很有见识。公父文伯在年轻的时候,已经做了不小的官,别人都说他年轻有为,他听了非常得意。

有一天,公父文伯处理完公事以后,兴冲冲地回家拜见母亲。他刚一进门,就看见母亲正在摇着纺车纺麻线。那操劳不息的样子,就像是穷苦百姓家的老婆婆。公父文伯走过去小声对母亲说:“我已经做官了,母亲您却还要摇车纺麻线。这要是让别人知道了,肯定会笑话我们的,还会怪我对母亲您不孝顺啊!”

敬姜听了,停下手里的活计,抬起头来,惊讶地上下打量了一番公父文伯,摇摇头说:“你连怎么做人都还不懂呢!你这样幼稚的人竟做了鲁国的大官,我看鲁国有灭亡的危险啊!”

公父文伯惊讶地问:“母亲,您为什么这样说?难道真有这样严重吗?”

敬姜叫儿子坐在纺车对面,郑重地说:“从前,圣明的君主安置黎民百姓,常常要选择贫瘠的地方让他们去居住,让他们在那里生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大家为了生活,就得干活;为了生活得好,就得创造;要想创造,就得用心思考,思考就会产生智慧。反过来说,安逸享乐的生活,常常会使人放荡;放荡,就会忘记好的德行;忘了好的德行,就必然产生坏心。”

公父文伯听得入了神儿,敬姜停了停,又继续说:“你仔细想一下,在土地肥美的地方往往有许多人不能成才,就是由于他们安逸放荡啊!在土地贫瘠的地方反而有许多聪明善良的人,原因就是他们能吃苦耐劳啊……”

敬姜对儿子说:“我以前总说希望你天天勤勤恳恳地做事,不断上进,培养好的德行,还多次提醒你:‘千万不能毁了前辈艰苦创下的功业’,这些话你还记得吗?”

公父文伯说:“记得。”

敬姜又说:“那为什么你现在又认为当了官就要享乐了呢?如果你用这种态度去担任君主委任的官职,又怎么能不让我担忧呢?我是怕你会因失职而犯罪啊!”

公父文伯赶忙安慰母亲说:“母亲的教诲,我一定听从。可这跟您纺麻线有什么关系呢?”

敬姜有点不高兴地说:“我看你做了官以后,总是显得很得意。不知约束自己,总喜欢讲排场,把先辈艰苦创业的事都忘了。动不动就说什么‘怎么不自我享乐呢’?这样下去,迟早会有一天,你会犯罪的!我正是为你担心,才起早贪黑地纺麻线,为的是不让你忘了过去,遇事能谦让勤俭。你懂了吗?”

公父文伯红着脸说:“懂了,母亲。”

敬姜说:“这就好。你千万不要因为少年得志,就贪图眼前享乐,否则将来犯了罪,自己倒霉不说,也会连累咱们家断后啊!”

智慧点评

许多人在磨难中奋发图强,获得了新生,但却在步入青云后,缺少了忧患意识,最终走上了歧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识,是我们时时都应该具有的。

041惊弓之鸟

战国时期,赵、楚、燕、齐、魏、韩六国决定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秦国。

有一次,赵国派魏加去楚国拜见春申君黄歇,商谈有关军事联盟的问题。

魏加问:“您有领兵的将军吗?”

春申君答道:“我准备叫临武君担任主将。”

魏加想:“临武君曾经跟秦国交战,而且还吃了大亏,这样的人,对秦国肯定心存畏惧,又怎么能担任主将呢?”

他想直言相告,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想了想,笑着岔到别处去:“我年轻时爱射箭,有一个射箭的故事,不知道先生要不要听?”

春申君兴致勃勃地说:“好啊,你讲吧。”

魏加说:“从前,魏国有个射手名叫更嬴,他的箭术,真是百发百中。一天,他和魏王在散步。忽然看见从东方飞来一只大雁,更嬴就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射箭,只是空拉一下弓,就可以使那只大雁跌落下来。’”

魏王说:“先生是开玩笑吧!就算你的箭术很高超,也不至于不搭箭就能射落大雁吧?”更嬴说:“怎敢跟大王戏言?大王您看——”

正说着,那只雁飞到头顶上。更嬴马上拉开弓,却并不搭箭,只听得一声弦响,那只大雁果然应声落地。魏王一阵惊叹。更嬴捡起大雁说:“我射落大雁,靠的不是箭术,而是因为这只大雁受过伤。”魏王问:“你怎么知道呢?”

更嬴回答说:“这只雁飞得很慢,叫声很凄惨。飞得很慢,说明它受过伤;叫得凄惨,说明它和雁群失散很久。创伤还没有痊愈,惊心还没有平息,所以,这只惊弓之鸟一听弓弦响,就吓得往高空飞。结果伤口破裂,支持不住,当然就掉下来了。”

魏加讲完故事,又说:“临武君就像这只大雁一样,他是被秦国的弓所伤的。请他做抗秦主将的问题,希望您能再好好考虑。”

春申君听完魏加的话,觉得很有道理,连连点头,并表示一定重新考虑合适的主将人选。

智慧点评

因为吃过亏,而产生了惧怕的心理,从而畏缩不前,这是一种逃避心理,殊不知,生活中什么事情都有,并非都能一一逃避。要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勇于面对困难,逐渐消除这种心理障碍。切莫做惊弓之鸟!

042鹳鸟移巢

子游做武城县官的时候,城门旁边小土堆上的鹳鸟忽然把它的巢迁移到墓地的石碑上去了。看守墓园的老汉把这一情况报告给子游,说:“鹳鸟是能够预先知道天将下雨的鸟,它突然把巢迁移到高处,说不定武城要遭大水呢!”

子游说:“对。立即让全城的居民都准备好船只以防万一。”

过了几天,大水果然来了。城门旁边的小土堆被淹没了,大雨仍然下个不停,眼看大水就要淹到墓园的石碑了。鹳鸟的巢摇摇晃晃,岌岌可危,它飞来飞去哀鸣着,却不知道该把它的巢再迁移到什么地方去。

子游感叹地说:“真可怜啊!这些鹳鸟能预知水灾的到来,可惜它考虑得不够长远啊!”

智慧点评

人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能只顾眼前,而应该放眼长远。

043熊渠子射石

楚国有个武士名叫熊渠子,箭法高超。一天,他夜行在外,看见地上躺着一块石头,以为是一只睡着的老虎。

熊渠子决定先发制人,连忙拿出弓箭,使尽全身力气,拉开弓,一箭射去。射中以后,熊渠子想去看看老虎是不是已经断气了,于是壮着胆子走到跟前一瞧,却发现原来只是一块大石头。但他射的箭竟连箭头和箭尾都一同射入了石头之中,怎么拔都拔不出来。

熊渠子觉得奇怪,便返回原地,用力再向石头射出一箭。谁知箭不仅没射入,还反弹得无影无踪了。

智慧点评

知道是石头,所以射不中,但不知道时却能射中,可见人的必理影响很大。

044渔夫辞赏

春秋时期,晋文公外出打猎,一群野兽受惊,疯狂逃跑。

晋文公和随从们紧紧追赶,野兽跑到一望无际的草地里,他们也追了进去。追着追着,野兽不见了,晋文公也迷了路,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四处寻找出口都没走出草地。

正在他们着急的时候,看见一个渔夫在捕鱼。

晋文公走近那个渔夫,对他说:“我是你的国君,今天狩猎,因追赶野兽而迷了路,你告诉我路,等寡人回到宫中一定会重重赏你!”

渔夫平时见不到国君,想趁这个机会向国君献策,就说:“我有几句话,想献给大王。”

晋文公着急,就对渔夫说:“等我走出草地以后再领教吧!”

于是,渔夫就带领着晋文公和随从走出了草地。

晋文公对渔夫说:“你想要指教我的是什么?你就说吧,我愿意领受。”

渔夫说:“鸿雁、天鹅安全地居住在大河大海之滨,它们住厌倦了,迁移到小沼泽里,一定会遇到猎人射来的弹丸的危害;鼋鱼、鼍鱼安全地住在江河中,它们住厌倦了,游到了浅滩小洲里,一定会遭到渔夫撒下的罗网、钓钩、弓箭的危害。现在国君在宫廷住厌倦了,追赶野兽,闯荡到这里来,怎么走得这样远啊!”

晋文公觉得渔夫的比喻很恰当,这是劝说自己不要因打猎而荒废政事。他就拍手叫好,说:“妙!说得妙啊!”

晋文公非常高兴,一边叫好,一边吩咐随从记下渔夫的姓名,准备回朝后,重重加以赏赐。

渔夫说:“君侯何必记下我的名字呢?君侯如果能尊敬天地,谨慎治国,和睦四邻邦交,爱护百姓,宽免赋敛,减轻租税,我也就受益了。何必赏赐我呢?如果君侯不谨慎治国,不和睦邻邦,对外与诸侯失礼,对内违逆民心,全国民众都会流亡,那么我即使得到重赏,也是保不住的。”

于是,渔夫断然拒绝赏赐,说:“君侯赶快回都城吧,我也该返回我捕鱼的地方去了。”

智慧点评

每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密不可分,无论身居何位,都应恪尽职守,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045仲虺谏成汤

成汤在灭了夏以后,从夏返回,中途到达大垧,他一直想着一个问题,觉得自己不是像尧、舜、禹那样以禅让继承帝位,而是用武力夺取了帝位,心里感到很不安,担心后世的人们会把他当做谈论的笑柄。

这时,大臣仲虺就写了一篇辞,劝勉成汤。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听说过这样一句名言:‘能够虚心向别人学习,把别人当成老师一样看待的人,就能得到天下;认为自己最聪明,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的人,就一定会灭亡。’

“所以,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人,知识就会丰富,本领就会增强,这样的人就必然伟大;而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比任何人都高明的人,就必然渺小。因此,无论什么事情,要想得到一个好的结局,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善始才能善终啊!”

听了仲虺的谏辞,成汤恍然大悟,于是便打消了心中的疑虑。

智慧点评

凡成大事者,都应该具有谦虚谨慎的态度,在能看到别人的长处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丰富自己、壮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