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语文大观园
6873200000019

第19章

国书分为派遣国书和召回国书两种。派遣国书是派遣国元首的委任状,里面写明外交代表的任命和等级,并请求接受国元首对该外交使节代表本国元首或政府的言行予以信任。这种国书须由派遣国元首签署,由被派遣的外交代表亲自向驻在国元首递交。另一种召回国书,同样须有国家元首签署,一般由继任者递交派遣国书时一并递交给驻在国元首。我国已将继任使节的派遣国书和召回国书合并为一。

井、街市、市场

“井”,大家都知道,就是从地面往下挖成的取水深洞,现在很多农村还有供饮水和灌溉的水井。由水井引申开来的一些新词,如矿井、油井、天井等,也很好理解。

“井”字的字形酷似古时井台四周的围栏,这些围栏是用来阻挡人畜落到井里的。

据说,古时候八家共用一口井。这一说法在周朝实行的井田制中得到了印证。所谓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分配制度。当时土地为国家所有。国家把某一块土地按“井”字形划成九个区域,分配给八家农户分别耕种。其中一个区域为公田,农户必须先耕种公田,公田种完以后才可经营私田。公田所得上缴国家。

由八家一井引申出来的“井”字的含义,是乡里、家宅、人口聚集之地。有水井的地方必有人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水井的地方并不仅限于乡村,人们相聚取水时,进行以物易物,或用钱币来收买物品,互通有无,日久天长,买卖繁荣,井旁成了财物流通的集散地,人们把这种因“井”设“市”的现象称为市井。至今有些古城的街道名仍有不少“井”字,即源于此。比如着名的北京王府井大街,王府井之“井”即市井市场之谓也。

街市即市井,古代街市应主要是以买卖马牛猪羊菜蛋之类的农产品为主。

市场则是由街市而来,是指各类货物或商品交易的场所。

无事不登的“三宝殿”

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用来形容有事拜访的客人。那么什么叫“三宝殿”呢?

“三宝”指的是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宝殿”即是指佛教中的佛、法、僧这三个主要活动的场所。“佛”是佛教信徒“大众登场藏书”的地方,如大雄宝殿等;“法”是佛家“珍藏宝典”之所,如藏经楼;“僧”是指和尚“燕息”的“寂静禅房”。

这些房舍都是佛门重地,平常是不允许人进去闲逛的。“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法便由此而来。

“三宫六院”的由来

古代的皇帝,总是有三宫六院的后妃,那么,用“三宫六院”来代指后妃的众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原来,这个说法是由北京明清故宫的建筑格局而来的。

故宫内以乾清门为界,南边是外朝,北边是内廷,就是皇帝和他的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三宫指中路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又称“后三宫”。六院分别指东路六宫: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及永和宫;西路六宫: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成福宫及重华宫。因各宫均为庭院格局建筑,故总称“六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宫六院”。

时间的古称

岁:年。

迩年:近几年。

期月:一整年(月)。

是年:这一年。

期年:满一年。

积年:好几年。

向:从前。

良久:很久。

曩:从前。

久之:很久。

异日:将来。

日:一天天。

翌日:明天。

翼日:明天。

夙:早晨。

旦:早晨。

贡明:天亮了。

亭午:正午。

食顷:一顿饭工夫。

卒:同“猝”、突然。

倏尔:忽然。

辄:常常。

宵:晚上。

夜分:半夜。

子时:半夜。

失时:过时。

旦旦:天天。

素:一向。

既望:阴历十六。

垂:将近。

初:刚开始。

寻:不久。

已而:不久。

暮:傍晚。

螟:天黑了。

和夜:半夜。

夜阑:夜深。

迩来:从那时以来。

尝:曾经。

瞬息:一眨眼。

俄而:一会儿。

少顷:一会儿。

顷之:一会儿。

斯须:一会儿。

既:已经。

适:刚才。

几:将近。

未几:没多久。

旋:立刻、马上。

遽:一会儿。

顷刻:一会儿。

俄顷:一会儿。

须臾:一会儿。

逾时:过了一会儿。

亟:急切、赶快。

秋:时候。

奄:突然。

上古、中古和三古

上古。

又称为“远古”,指的是有文字以前的时代,《易经》有:“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结绳而治”句,《韩非子》:“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如与“中古”并提时,一般指秦汉以前即夏、商、周三代。

中古。

是次于上古的时代。但说法不一。《易经》中称其在商周之间,《韩非子》:“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则表示的是传说中的虞夏时期;汉代《二都赋》:“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又指的是秦代。

现在一般将我国历史上的汉代以后,宋代以前称为中古。

三古。

即上古、中古、下古。但说法不一。《汉书》:“伏羲上古,文于中古,孔子下古。”《礼》:“伏羲上古,神农中古,五帝下古。”等等。

夏历、阴历和农历

夏历、阴历、农历都是中国的纪年历法的名称,表示的是同一种历法。“历”就是历法的意思,是推算天象以定出岁月时日之法。夏历、农历、阴历三者是从不同角度来说中国历的。说“夏历”,是指从夏代已开始使用的历法,比“公元”早了足足两千年。称它为“农历”,是说此纪年法配合农时,能指导耕作的历法。

“阴历”这个名字,则是从字的计算推演方法而来。中国人自古早有阴阳之说,把世间万物以阴阳界定。因此,“阴历”的来源,也就是比对“阳历”的。

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0秒)为一年。为方便计,以365天为一年,叫平年。余下的时间,每四年加一天,这一年叫闰年。但这样,每四年又亏44分56秒:所以每400年少二个闰年。阳历的4、6、9、11是小月,30天;2月28天(平年);其余的月份是大月,31天。

“夏历”则主要以朔望月作为标准。它以月亮的一次圆缺循环为一个月,一年有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共354天或355天。这比一个回归年少了10天零21小时。于是就设置“闰月”,规定每隔2至3年加一闰月来调整节令。这样,闰年就变成了13个月。

可以看出,我国的阴历也以阳历回归年作为参考标准,并不是那种完全根据月亮盈缺变化的周期来制定的纯粹阴历,而是阴阳合历。这种历法,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黄历和皇历

西汉以前,我国使用六种古历法,它们是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这其中,以传说为黄帝创造的历法最为古老。唐朝诗人卢照邻《中和乐·歌登封章》:“炎图丧宝,黄历开璇。”黄历就是黄帝历的简称,所以人们习惯把历书称为黄历。后来的黄历,往往掺杂了许多宣扬吉凶忌讳的内容,迷信色彩很浓,黄历便成了旧历书的代名。

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历法,唐肃宗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下令,历书必须经皇帝亲自审定后才能颁布,并且规定了只许官方印,不准私人印。

关于“皇历”一词的来历,据说与宋太宗有关,宋太宗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年到了岁末,他就给文武百官每人一本历书。历书里刻有农历日期节令,以及耕作、种植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历书是皇帝所送,大家都管它叫“皇历”。

“皇历”中所写历法,一般是以一年为限,第二年变更,如果拿起去年的皇历来查看今年的历法,就一定是错误的。因此“老皇历”就有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意思。

万年历

人们常用“万年历”这个词。那么万年历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商朝时,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他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想把节令定准,但始终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有一次,他受树影移动的启发,设计出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计算出一天的时间。又一次,他受山崖滴泉的启发,制作出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

万年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商王祖乙,讲清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把万年留下,希望他能创建历法,为天下百姓造福。

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王时,已是满面银须。国王为纪念万年的功绩,就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

农历十二个月的别名

一月:正月、陬(邹)月、孟陬、端月、孟春;

二月:如月、杏月、仲春;

三月:桃月、季春;

四月:余月、清和月、槐月、孟夏;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

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七月:相月、巧月、霜月、孟秋;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

九月:玄月、菊月、季秋;

十月:阳月、小阳春、孟冬;

十一月:辜月、葭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腊月、嘉平月、季冬。

农历一月为何称正月

农历一月,往往被人们称作“正月”。那么,“正月”是从何而来的呢?

在我国历朝历代,以哪个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各不相同的。

夏朝以一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次序,就称改正的第一个月为“正月”。

一年的第一个月,为什么叫做正月呢?据春秋时期《春王正月》上说:“正月为一月,人君即位,欲其常居道,故月称正也。”意思是:古代帝王,接受百官朝拜的时间是每年的头一个月,为了表示庄重,就把新年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

到了秦朝,因秦始皇名嬴政,为了避讳,规定把正字读“征”。正(征)月的叫法,从此一直沿用到今天。

农历十二月为何称腊月

中国人习惯将农历的十二月称作腊月,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古代,一年之中人们要进行多次祭祀,在冬季举行的祭祀称为“腊”。举行腊祭的这一天就称为“腊日”。这个习俗是从周代开始的。

汉代时,把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定为腊日,在这一天,人们把打猎获得的禽兽拿来祭祀先祖。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后来改为夏历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荆楚岁时记》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冬至后三戌也好,十二月八日也好,总之,腊祭的日子都在十二月。

于是,人们就把举行腊祭的十二月习惯称为“腊月”。在秦朝时,这个名称就已固定下来了。

闰月的由来

如果常翻日历,你会发现阴历上总是出现闰月。闰月是怎么来的呢?

气候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这个周期就是一个回归年。在这个回归年内,月亮的圆缺变化会发生12次。所以,阴历的一年分成12个月,共有354天或355天。例如丙申年(1956年)就是354天(6个大月,6个小月),戊戌年(1958年)是355天(7个大月,5个小月)。阴历一年是354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1天多,一年是355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0天多。

这样三年不是就要短30多天吗?为了适应气候冷热的周期,就要增添一个月。这个额外增加的月就叫闰月。有闰月的阴历年是383天或384天,如乙未年(1955年)就是384天(7个大月,6个小月),丁酉年(1957年)是385天(6个大月,7个小月)。

但是每三年增添一个闰月,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阴历每三年比回归年短33天左右,而增添一个闰月只是增添了29天或30天,仍短3天左右,为此,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就是每19年中,有7个闰月。如此一来,19个阴历年和19个阳历年只有2个小时之差。

旬的由来

旬,是从古时候遗留下来的。那时用的是纯粹的阴历,把一个月分成上、中、下三旬,每旬10天,以10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10天的名称。但是小月只有29天,下旬是9天,所以壬是小月的最后一天,下月第一天依然从甲开始。

现在我们还习惯用旬这个名称,把一个月的前10天称为上旬,当中10天称为中旬,21日到月底称作下旬。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

中国传统历法中,有二十四个节气。它们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春雨惊春晴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七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这就是中国着名的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的出现,是对天象长期观察、反复探索的结果。

西汉时《淮南子》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全部“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同农业息息相关,是我国人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法宝。

我国人民根据天文,划分出“二分”(春分和秋分)、“二至”(夏至和冬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当太阳位于黄经0度时,太阳光线直射到赤道,这时是春分;当太阳位于黄经90度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时是夏至;当太阳位于黄经180度时,太阳又直射赤道,这时是冬至。

二十四节气中,大部分是反映气候的。比如:小暑、大暑、处暑中,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表示还未达最热,大暑是最热之时,处暑是暑即将结束的日子。小寒、大寒是指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渐增多。谷雨表示雨水增多,以有利于谷物的生长。白露表示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霜降表示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小雪、大雪表示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

其他的节气则是反映物候现象和农事活动的。比如:“惊蛰”表示地下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清明”表示草木茂盛,天气晴朗;“小满”表示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芒种”表示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

数九与消寒

我国民间将冬至称为“交九”,也叫“数九”。冬至后约一个月,就进入了三九,这是一年中真正寒冷的季节,俗语有“三九三,冻破砖”的说法。从冬至算起,每过九天算一“九”,八十一天结束,“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可以下地春耕了。

在古代是没有天气预报的,人们要知道天气的变化,寒暑的转变,只有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来总结规律,因此就创造出了许多记述数九期间天气变化规律的方法。

至今,民间还流传有歌谣说:“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寒尽,春暖花开。”另外,还有许多种用有趣的图、表或字句逐天记录九“九”的进程和天气变化的方法。

有的画素梅一枝,共八十一朵。从冬至起每天用红笔将其中一朵染上色,直到画梅红遍。九九也就结束了,谓之“九九消寒画”。

有的画表一幅,九行八十一格,每天涂一圈于一格上,上阴下晴,左风右雨,格满则寒消,谓之“九九消寒表”。

也有描九个中空影格字的,每格各为九笔,如:“屋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从头九的第一天开始填写第一字第一笔,以后每天写一笔,九天填完一个字为一“九”。九字八十一天填完则九尽,谓之“九九消寒句”。

还有人创作“九体”对联,每联九个字,每字皆九划,如:“前城秋荒屏栏树枯荣,庭院春幽挟巷草重茵。”把这些字描成空格,每天在上、下联上各填一笔,全联填完,春暖花开,谓之“九九迎春联”。

三伏

我们通常把夏天最热的时候称三伏,包括初伏、中伏、末伏。那么,“三伏”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三伏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德公二年初伏。”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夏天酷热,宫廷用杀狗的方法来解热毒。这解毒的日子,就称为“伏日”。

热在三伏,据《渊鉴类函》载:“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为之三伏。”“庚日”就是干支中有“庚”的日子,如庚子日、庚辰日等。每隔十天就有一个“庚”日。秦汉时期盛行的“五行生克”说法认为,夏属火,庚属金,金最怕火将它烧熔,所以一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夏火就大肆其热毒,天气就变得特别热了。

元旦

每年的一月一日,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称为“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