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语文大观园
6873200000030

第30章

“秘书”一词出现早于“书记”。但秘书并非官名,要在秘书下缀上“令、监、丞、郎”等才是完整的官名。这些官职,名虽为“秘书”,却与现代的“秘书”风马牛不相及。

现代意义上的秘书职务在古代并不称为秘书。古代官府中掌管文书工作的人称为书记,如《新唐书·高适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这句话的意思是: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向朝廷上表推荐高适任左骁卫兵曹参军,掌管书记的工作,也就是掌管军府中的文书。杜甫有《寄高三十五书记》诗,便是写给高适的。

清代各衙署设文案,一般称“师爷”不称“秘书”。民国时期,秘书才成为掌管文书并协助机关或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工作人员的通称。大多数的行政机关开始设置秘书。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知道,秘书在我国官制史上还很年轻。

秘书这个名称,原来是指皇家秘密的藏书。东汉恒帝时开始设秘书监这个职官,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年俸六百石。汉初有“长史”一职,负担实际的秘书工作。后来,“长史”易名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等。幕僚中的“记实”、地方官府的“主簿”,都相当于秘书。

现代的秘书职务,是领导的助手,其任务是收发起草文件,办理文书、档案和领导交办的事项。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一般都设有不同级别的秘书。另外,现在也称大使馆中介于参赞和随员之间的人员为秘书,分一等秘书、二等秘书和三等秘书。

“翻译”的由来

我国的外语翻译工作始于东汉桓帝时期,公元148年,西域名僧安世高在洛阳翻译了我国的(第一部)译着《安般守意经》后,佛经的翻译事业开始起步。晋代已设置译场,有组织地进行佛经翻译工作。并在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代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之后,佛经翻译家玄奘才开创了融直译和意译为一体,既不损害原着本意,又便于读者了解的“精严凝重”的翻译文体,进入了佛经翻译史上的“新译”时期。玄奘还是我国第一个把中文着作译成梵文的人,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到了明代,编撰刊行了一套收录梵语、阿拉伯语等基本词汇,每个词用汉语标音的外语辞典《华夷译语》。同时,在明代还翻译了一些西方的科技着作,如着名科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由拉丁文本翻译成中文的《几何原本》以及李之藻和利玛窦合译的《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等。

我国最早的外语学校,是成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的“同文馆”。它培养出严复、汪凤藻等一批翻译人才,还编译了一些外语辞典和外语文法书籍。

“导游”的由来

“导游”是从“响导”一词演化而来。“响导”,是我国古代军队中的一种专门称谓。《孙子兵法》中就有“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响导者,不能得地利”之语。

春秋时期,齐桓公带着管仲北伐孤竹,春往冬返。由于没有响导带路,回来的路上迷了路。后来,管仲想出了一个办法,曰:“老马之智可用也。”这老马就是起了响导的作用。

三国时,诸葛亮5月渡泸,深入不毛。他深知“响导”的作用,就派熟悉云南地理的永昌人吕凯绘制《平蛮指掌图》,进军入滇,从而获得了七擒七纵孟获的胜利。

“明星”的由来

“明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子兴视夜,明星有灿。”《尔雅·释天》是这样诠释的:“明星谓之启明。”就是说,因为它一出现,天将破晓、黎明到来,故叫“启明”星。

“一日之计在于晨。”由于“明星”一出,新的一天降临,又一个新希望会鼓舞人不断奋进,所以,“明星”的含义便被引申开来,以它来作为在某项事业上有辉煌成绩者的尊称。

“老九”的由来

老九老九,可能有人会以为它只是一个序号。其实不然,在我国,“老九”有着特定的指代意义,泛指知识分子。在“文化大革命”中,将知识分子叫做“老九”或“臭老九”的说法就非常盛行。这个称谓源于“九儒十丐”说。

“老九”一名的渊源,可追溯至元代。忽必烈统一北方,入主中原,建立了元朝。因为统治阶级为蒙古人,南宋有识之士不仅口诛笔伐,而且纷纷率众奋力抗元。因为领头的往往是些知识分子,元朝廷的一些王公贵族因此将读书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认为“南朝读书人诡谲多谋,都是些刁钻小人;人一旦读了些诗云子曰,就要想入非非,不听驾驭,本朝之制,‘儒士与厮养同役’,须当永久依循。”

“厮养”,古代称为人服役、地位低微的人。《汉书·路温舒传》:“愿给厮养,暴骨方外。”劈柴养马之人为厮,给事烹炊之人为养。《魏书·孝文帝纪》:“诏厮养之户不得与士民婚。”所以,“儒士与厮养同役”,就是把当时的知识分子列入地位低贱之列。

事实上,元朝实行的是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等级制度壁垒森严。他们把人分为十等,一等是政府官员,二等是普通的政府雇员,三僧,四道,五为医生,六为技术人员,七为手工业者,八乃娼妓,九乃读书人,最差的十等为乞丐。将读书人(儒)列于娼妓之下,可见元朝统治者将读书人看得如何卑贱,暴露出他们仇视读书人的险恶心态。

既然读书人排在第九等,这“老九”的借称便因此而来。

“智囊”的来历

“智囊”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足智多谋,点子来得快的人。但是,你可知道,“智囊”最初却是给某人起的绰号。

战国时期,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公子疾最初担任的是庶长的职务,后来因战功封为严君。秦武王时,与甘茂分别为左右丞相。公子疾这个人滑稽多谋,但因患甲状腺疾病,脖子上长了一个很大的瘿,被秦国人戏称为“智囊”。

后来,“智囊”的意思逐渐转变,由指人身体上的囊肿,变成指整个聪明的人。

“老头子”称谓由来

据《清朝野史大现》记载: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令编纂《四库全书》时,常去书房检查工作。有一天,编修纪晓岚和同事们开玩笑,称皇帝为“老头儿”。恰好被前来检查的乾隆听到。

乾隆认为纪晓岚大为不敬,怒问“老头儿”三字作何解释?纪晓岚跪在地上,从容不迫地答道:“万事无疆谓之老,顶天立地谓之头,天地之子谓之儿,简称为‘老头儿’。”乾隆听了,转怒为喜,认为纪晓岚的确有巧辩之才,便赦免了他的罪过。

从此以后,“老头儿”逐渐变成了“老头子”,并广泛地流传开来,成为对老年男性的谑称。

“马大哈”的由来

“马大哈”是指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全无所谓,草率办事的人。这是一个新词,它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天津市的相声界艺人创造的趣语。

那段相声名字为《买猴儿》,五十年代曾风靡全国。故事说一位干部叫“马大哈”,做事马虎,不负责任。他写了个公告,本来要通知“到(天津市)东北角,买猴牌肥皂五十箱”。可是飞笔疾书马虎草率,竟写成“到东北买猴儿五十只”了。

马大哈的领导们也是马虎之极,看也不看公告内容就挥笔批准了,马大哈的同事和下属又习惯盲从作风,见到这么奇怪的任务也不问缘由,纷纷出差执行。结果,他们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去采购猴子;各地虽惊奇天津采购员的离奇“购货单”,仍到处捉拿猴子交货;猴子运回的时候,群猴出笼又将百货公司闹得天翻地覆。

这段相声曾被批判为“反党”,但“马大哈”一词仍然迅速传了开来。

“使节”的本义

现在世界各地,“使节”是指一国派往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驻他国的临时代办,是指人,但是“使节”一词,最初的意思却并不是指人,而是指物。

“使节”原来的本意,“使”是出使,“节”指的是“符节”,也就是信物。因此,使节就是指古代出使之人奉命去外国时手拿的信物。

“符节”也有不同式样,一种是用竹石等刻上文字,然后一分为二,每人各拿一半做信物;另一种是君王用上乘物料精工细作的,他人不易仿制的特殊信物,不必一分为二。出使之人所用的这类特殊信物称为“使节”,这种帝王特制信物多用铜铸造而成,装上一条长竹为柄,上面点缀着牦牛尾之类的装饰物,也叫旄节。由出使之人手持这种“使节”出访他国。

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苏武出使匈奴,都拿着这类“使节”。

“巾帼”的由来

“巾帼英雄”往往指为国为民不畏艰险而英勇奋斗的女豪杰,“巾帼”往往也表示对妇女的一种尊称。但是“巾帼”一词最初指我国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最早见于《晋书·宣帝纪》。它里面记载道:“诸葛亮数挑战,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女人之饰。”

在我国古代,巾帼的种类非常多,颜色也各式各样。头巾一般选用高级的丝织品制成,发饰品上面缀有一些珍贵的翡翠和玛瑙。正因为巾帼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价格昂贵。所以,后人把妇女尊称为“巾帼”。

“娘子军”的由来

隋朝末年,朝廷昏庸腐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政权土崩瓦解,摇摇欲坠,唐国公李渊准备乘机起兵反隋。

李渊的三女儿李氏回到陕西鄂县故乡,她动用全部家产招募了一支私人性质的小型部队。然后又用各种办法与当地农民武装的几支零散起义军联合,兵力扩充到7万。公元617年,李氏率领着这支队伍和李世民在渭北会师,共同击溃了隋军。

李渊称帝后,李氏被封为平阳公主。这以后,李氏统领的军队号称“娘子军”。但这支娘子军只是以女子为将,士兵则多为男性。

以女子为基本成员的部队,是从太平天国的女军开始的。太平天国的女军是在男女平等的政治纲领指导下成立的,以前、后、左、中、右和数字一至八来编排番号,共40军,每军两千余人,共有10万之众。

为何称中国人为“唐人”

国外人都习惯叫中国人为“唐人”,关于“唐人”这种称呼的由来,有两种解释。

其一是说,中国唐朝相当繁荣,其经济文化都波及到世界的很多地区。外国人于是把中国的移民称为唐人。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是闽粤同胞都是唐代中原移民的后裔。唐高宗时,河南固始陈元光父子率众人迁移至闽粤,祖孙四代,历时百年的开发,传播了华夏文化。

郑成功是从河南固始迁到福建南安的后裔,他收复台湾后,他所率将士也都是两次从固始移民到漳州、泉州、潮州、福州等地的后裔。

“八仙”是哪些人

我们常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来比喻在共同从事某项工作中,各人有各人的本领。那么,“八仙”都有哪些人呢?

八仙都是道教神话人物,他们的传说从汉朝就有流传。《太平广记》引《野人闲话》,称西蜀道士张素卿绘制八仙图,画的是李已、容成等八人。元人杂剧中的八仙,各不相同。有的“八仙”没有何仙姑、张果老,而有徐仙翁、风僧寿或元壶子等。现在流传的八仙,定型于明代。

其实,“八仙”还有“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之说。“上八仙”有王禅、王傲、孙膑、毛遂、南极子等。“下八仙”有柳下惠等。我们常说的“过海”八仙,属于中八仙。

中八仙有: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何仙姑、韩湘子、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曹国舅八位。

“八仙”各自的特点是:铁拐李容貌奇特,能借尸还魂,富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汉钟离能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有治恶济善之德;蓝采和放荡不羁,周游天下,表现出争取自由的性格;张果老精通万法,变化莫测;何仙姑是八仙中惟一的女性,她坚贞不嫁,行动如飞,具有女性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新观念;吕洞宾文武皆通,身兼数艺;韩湘子排难去险,见义勇为;曹国舅刚正不阿,平易近人,也善济贫穷。

人们对“八仙”的塑造反映出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财神”是谁的形象

赵公明,又称玄坛真君、赵公元帅,它是中国古代诸神中较重要的一位——财神。

晋朝干宝所着的《搜神记》记载,他是一位人们避之惟恐不及的冥神,专门勾取人命。

到了明朝,赵公明才改变面目。《历代神仙通鉴》卷九说,赵公明原是终南山人,秦时避乱修行,功成后被玉帝封为“神霄副帅”。他头戴铁盔,手执铁鞭,面色黝黑,身跨老虎,曾被封为“正一玄坛元帅”,为张天师守护仙炉,永镇龙虎山。谁想求财,他能帮忙调和。

后来,经过《封神演义》的宣传,他名气大增,手下又有了招宝等四天尊,成为名副其实的财神。明朝以后,民间开始修建财神庙,常年供奉,香火不绝。

还有一种说法,说财神共有四个,即“正财神”赵玄坛、“偏财神”五路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武财神”关云长。

“正财神”赵玄坛。他就是赵公明,身跨老虎,人向他求财,甚是灵验。

“偏财神”五路财神。相传,“五路财神”姓伍,被杀后阴魂不散,常常显灵,帮穷苦人家得财,让为富不仁者破财。

“文财神”财帛星君。他的脸白发长,态度潇洒,手上捧着一个宝盒。“招财进宝”四个字就由此而来。

“武财神”关云长,自己不想发财而肯帮助别人发财,所以受到人们的敬重。

“伯乐”其人

现在,称某人为“伯乐”,是指这个人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而在历史上,还确实有伯乐这个人。

伯乐,又名孙阳,是春秋时期的秦国人,他尤善相马,能一眼看出马的优劣,从一群马中选出千里马来。据说他曾从冀北经过,人们议论道:“伯乐一过,冀北之野,马群遂空。”是说冀北的好马都让他选空了。

有一次,有个秦国人牵了一匹马到市场上去卖,一连三天无人问津,这人很是着急。于是他就去求伯乐帮忙,说:“我请您去看一眼我的马,只需要看一眼,然后请在离开时再回头看一下。我会重重地酬谢您的。”伯乐推托不过,只好去看一眼那匹马,离开时又回头瞧了一下。结果他刚离开,这马的身价立刻增加了十倍。

又有一次,伯乐在街上碰见一辆大车,装了满满的一车盐。他一眼看出拉车的马是着名的太行骏马,那马由于负担过重,累得大汗淋漓,走着走着跌倒在地,浑身簌簌发抖。

伯乐见了,赶紧从车上下来,抚摸着这匹马,心疼得大哭起来。他一边哭,一边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到颤抖着的这匹可怜的千里马身上,这马儿似乎也通人性,它用感激的眼神看着伯乐,仰起头来长啸一声,声音像金钟石磬一样直冲云天。

“道士”的由来

在西汉以前,“道士”一词指的是有道德的人。汉朝,道教兴起,人们才将道教徒称作“道士”。但是长期以来,也有佛道不分的情况。有时候,人们把道教徒称为“道士”、“道人”。有的记载,却把佛教徒也叫做“道士”、“道人”。一直到隋唐以后,道士才成为称呼道教徒专用名称。

“和尚”、“尼姑”

僧尼是指出家修行的男女佛教徒。但是,为什么人们口头上常称他们为“和尚”和“尼姑”呢?

先说和尚。佛教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其根源归咎于各种欲望。因此,为了摆脱痛苦,必须清心寡欲。因而,佛教的处世哲学是主张调和一切。“和”就是忍耐、服从,是僧侣所崇尚的。崇尚“和”即“和尚”,这就是称僧侣“和尚”的缘由。

尼姑是汉族人对信佛出家的女子的俗称。确切的称谓应是“比丘尼”,这是梵语的译音。

佛教第一个出家女子是摩诃波·波提,她是释迦牟尼的姨母。释迦牟尼出生后7天,生母摩耶夫人逝世,他由姨母抚养成人。释迦牟尼成道后,摩诃波·波提随他出家。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由于佛教经典传译不广,一般人只知剃除须发即为出家,不晓得受戒仪式。直到东晋末年,我国尚无符合戒法的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