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6873500000032

第32章 兵器·军事(2)

盔甲是冷兵器时代头部和躯干各部分防护装备的统称。名称种类繁多,但基本上分为头盔、甲身、甲裙、甲袖、脸甲、颈甲、胸甲、手甲等。

我国西周时期就出现了青铜铸造的防护装具。从出土文物中已经可以证实西周时期已有铜铠甲。春秋初期虽然青铜防护兵器得到了改进,但当中华民族掌握了炼铁的技术,尤其是春秋晚期发明了生铁技术后,铁兵器逐渐用于实战,同时开始用铁制造铠甲,由于铁铠甲的防护能力超过了铜铠甲,在十分频繁的战争中铁铠得到了普遍应用。

但是,金属盔甲的制造难度很大,价格也非常昂贵,在宋代,一套纯铁盔甲往往要100名工匠花30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

我国古代的盔甲并不轻。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

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古代战甲,多以犀牛、鲨鱼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绘;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组成;甲片的编缀方法,横向均左片压右片,纵向均为下排压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编缀起来的。除皮甲之外,商周时期的战甲还有“练甲”和“铁甲”。练甲时间较早,大多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铁甲出现于战国中期,它的前身为青铜甲,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兽面壮胸甲。战国时期的铁甲通常以铁片制成鱼鳞或柳叶形状的甲片,经过穿组连缀而成。

趣味链接:盔甲的发明者是谁

“丢盔弃甲”是对军队落败后的一种形容,你知道最初的盔甲是由谁发明的吗?

盔在古代叫做胄、兜鍪、头鍪,形状像帽,用以防护头部;甲又叫介、函、铠,形状类似衣服,用以防护身体。盔甲合起来就是一整套装备了,既能防护头部,也能防护身体。

据古代传说,盔是黄帝发明的。《事物纪原》卷九记载:“兜鍪,胄也,黄帝内传所述。盖玄女请帝制之,以备身也。”

而甲则相传是夏朝第七代帝杼在和东夷人作战时创造的。《世本》记载:“杼作甲”,注:“杼或作与,少康(夏第六代帝)子也。”

原始的盔甲都不是在兵工厂生产的,用料比较简单,大多用藤条、兽皮制作,盔似乎也有用金属做的。《史记·五帝本纪》正文中记载:“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兽身人语,铜头铁额。”这里所谓的“兽身”很可能就是用兽皮制的甲;“铜头铁额”也许就是金属制的头盔吧!

009我国古代的“三军”

“三军”最早源于春秋后期,当时的大国通常都设三军,如晋、楚、齐、鲁、吴等国。但各国对此的称谓都不一样,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吴国都称“上军、中军、下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一般以“中军”作为统帅,“左”、“右”两军为辅军。

当时的一军有多少人呢?据《管子·小匡》记载:“万人为一军。”事实上,一军的人数远不止一万人,应大约一万二千五百人。因此,“三军”合起来就有三万七千五百人。

唐、宋代以后,“三军”已经成为军队的一种固定建制。不过,这时候的“三军”与春秋时候的“三军”又有不同,因为这时候的“三军”各军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是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的部队。

明代的“三军”又与之前的“三军”有所不同。据明代朱国祯的《涌幢小品》记载:“三军者,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为一军。”这里所说的“三军”,原是战国时代秦商鞅所规定的,包括前方作战、后方保卫城池的三方人员。

而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军”,一般是指陆军、海军和空军。

趣味链接:西周有军一级的编制吗

历来兵家学者都认为西周有军一级的编制,其主要依据就是《周礼》中记载的军。在此前后成书的一些史籍,比如《国语》、《左传》也都记载着西周存在军一级编制。

《周礼·夏官》记载:“凡军制,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

《国语·齐语》有“五乡为帅,故万人为一军”。

《左传·襄公十四年》有“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也”的叙述。

唐、宋、明编纂的《通典》、《通志》、《太平御览》、《永乐大典》,也都有关于西周“军、师、旅、卒、两、伍”编制的记载,并未见与此相悖的论述。

010清代兵服上的“兵”是什么意思

我们在看有关清代的影视资料时,常会看到兵服上的“兵”字,这“兵”字有什么意思呢?

兵,是一个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从字义上看,兵指兵卒、士兵,是正规军队中的服役人员。清在入关以前,军队主要由旗人编组的八旗兵组成。1644年,清入关“定鼎中原”后,八旗兵员严重不足,就建立了由汉族人组成的汉兵作为弥补,这种军队因为以绿旗为标志,故称绿营。

这两种军队虽然有区别,但都是清的正规军,其驻防地有严格规定,不经过朝廷是不能随便调动的:八旗兵大部分用来卫戍京城,小部分驻防全国某些要地;绿营兵则遍布全国各地。我们在一般的影视作品中所看到的应该多是绿营兵。

趣味链接:清代兵服上的“勇”指什么

清代把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叫做“勇”,如“劲勇”、“募勇”、“乡勇”等。

雍正、乾隆之后,遇有战事,每每常规“兵”不够用,就需要临时招募军队,以补八旗兵、绿营兵之不足。“勇”就地取材,临时招募,战事完了就卸甲归田,即使立有战功的也不久用。

“乡勇”始建于1787年清将福康安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他的“官兵”屡遭失败,遂采取“以土着破土着”的方法,“广募乡勇以厚兵威”,终于镇压了林爽文起义。由于这些临时士兵都是本地人,大多熟悉本地山势水形,自然就很容易取胜。

嘉庆初年时,清廷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也是广募川、陕、楚三省“乡勇”帮助绿营作战。但这“乡勇”仍不是清朝的正规军队,一到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就纷纷解散了。

直到清末太平天国时,曾国藩以团练起家,才改非正式的“乡勇”为“练勇”(即湘军),定兵制,发饷粮,称为“勇营”。由于清入关以后,八旗兵养尊处优,逐渐腐朽,绿营也逐渐腐化,为巩固统治,清廷不得不依靠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也是招募的)来打仗。从此,“勇”代替了“兵”,成为清廷的正规军主力。

011娘子军的起源

隋朝末年,李世民策动他的父亲李渊起兵,反抗渐渐走入末路的隋朝。李渊的三女儿李氏回到陕西鄂县故乡,变卖家产,招募了大批士兵,又联络各地的农民武装,合并了几支零散的起义军,兵力扩充到七万。公元617年,李氏率领着这支队伍和李世民在渭北会师,共同击溃了隋军,宣告了隋王朝的结束。

李渊称帝后,李氏被封为平阳公主。之后,李氏统领的军队号称“娘子军”。但这支娘子军只是以女子为将,士兵则多为男性。

至于以女子为基本成员又有严密组织的娘子军,则是从太平天国时期才开始有的。太平天国的女军是在男女平等的政治纲领指导下成立的,以前、后、左、中、右和数字一至八来编排番号,共40军,每军2000余人,共有10万之众。

趣味链接:孙武操练“娘子军”

据史书记载,孙武来到吴国帮助吴王谋划霸业,吴王为了试他的兵法,便将宫中180名美女交给他训练。孙武将她们分成两队,两队队长由吴王宠爱的两个妃子担任。可是这两人不守纪律,嘻嘻哈哈,于是孙武下令将她们处斩,另任队长。

其他美女见状后非常害怕,所以都认认真真地听从孙武指挥,进行操练。她们队伍整齐、步伐统一,完全合乎规格。这大概就是娘子军的先驱了。

012我国古代的军衔

元帅:元帅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所载晋文公的“谋元帅”。唐代设有元帅、副元帅等战时最高统帅;宋有兵马大元帅;元有都元帅、元帅。

将军:春秋时晋国称将军为“卿”;汉代将军名号颇多;魏晋南北朝时将军名号更多;隋唐以后历代皆设有将军。

校尉: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是校,校尉是统领一校之官,地位仅次于将军。汉武帝初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八校尉,为专掌特种军队的将领;唐代团设校尉。

尉:春秋时晋国军队分为上军、中军、下军,每军都设尉;秦汉时太尉、大尉、中尉地位颇高,秦汉以后带尉字的官员地位逐渐下降。

趣味链接:“冠军”本是军事用语

冠军最初的含义是列于诸军首位。《汉书·黥布传》:“项梁涉淮而西,击景驹、秦嘉等,布常冠军。”秦末,楚国义帝封宋义为上将军,号称“卿子冠罕”。后来,汉名将霍去病也被封为“冠军侯”。意思是他们的勇武善斗为诸军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