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6873500000004

第4章 生活·起居(3)

后来,每年元宵节时,家家户户都吃“元宵”。尔后,吃“元宵”寄托着人们渴望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望,并成为一种喜庆风俗沿袭到现在。不过,现在的“元宵”除了是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外,也成为平时流行于民间的风味小吃。

012馒头话古

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馒头”,是属于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形圆而隆起。说起馒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孟获时,要渡过泸水。那时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诸葛亮手下有人就提出一个迷信的主意:要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去祭泸水的河神,才能保证蜀军渡河时的安全。诸葛亮没有杀俘虏,但为了鼓舞士气,他还是用军中带的面粉,和成面,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做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泸水的河神。

从此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

这只不过是民间传说而已,而实际上,馒头在东汉时就已经出现了。晋代时不叫馒头,叫“蒸饼”。萧子显在《齐书》里说,西晋永平九年(公元299年),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宋代程大昌在《演繁露》一书中解释说,“面起饼”是“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无疑“面起饼”就是发酵的面食,即馒头了。

趣味链接:包子的由来

包子大约在三国时期出现。包子有馅,馒头无馅。但包子原名却是“馒头”,晋代束皙《饼赋》说,初春时的宴会上宜设“馒头”。这里所说的“馒头”就是包子。

包子这个名称,始于宋代。北宋陶谷的《清异录》就谈到当时的“食肆”(卖食品的店铺)中已有卖“绿荷包子”的。南宋《都城纪胜》中说,临安的酒店有包子酒店,包子酒店专卖鹅鸭肉馅的包子。可见此时人们食用包子已很普遍了。

有个有趣的故事:宋朝时,有个叫孙琳的大夫,为宋宁宗治病,就是用馒头包大蒜,淡豆豉,每日服三次,三日后病除,被时人视为神医。

宋代诗人陆游的《笼饼》诗云:“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肴,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陆游的注释为:“蜀中杂彘(即猪),肉作巢(即馅)的馒头,佳甚,唐人止谓馒头为笼饼。”由此可见,当时四川用猪肉、面做的包子,就已经很有名了。

013油条的来源与秦桧夫妇有关

油条是很多人都爱吃的食品。它的原名叫“油炸桧”、“油炸鬼”,据说最早是南宋临安(今杭州)人先做出来的。

南宋年间,卖国宰相秦桧和他的老婆王氏,东窗定下了毒计,把精忠报国的岳飞杀死在风波亭里。消息一传开,老百姓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议论此事。

当时,在临安城里的众安桥头,有两家相邻的小食摊,王二卖芝麻葱烧饼,李四卖油炸糯米团。

有一天,两人谈起秦桧害死岳飞的事情来,李四气得敲着案板:“秦桧,你这个卖国贼,我恨不得把你……”王二说:“李四哥别性急,你看我来收拾他们!”说着,从案板上摘了两个面疙瘩,捏成两个面人:一个是吊眉毛大汉,另一个是翘嘴巴女人。他抓起切面刀,往那吊眉毛大汉的颈项上打横一刀,又往那翘嘴巴女人的肚皮上竖着一刀,对李四说:“你看怎样?”李四点点头,说:“很好!不过,这还不够!”说完,他回到自己的摊子那儿,把油锅端到王二的炉子上,又将那两个斩断切开了的面人重新捏好,背对背地粘在一起,丢进滚开的油锅里去炸。

他一边炸面人,一边叫着:“大家来看油炸桧啰!”过往行人纷纷围拢过来,看着油锅里有这样男女两个人,被滚油炸得吱吱响,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们心里很解恨,也跟着附和起来:“快来看呀,油炸桧了!”

当初,老百姓吃“油炸桧”是为了消解心中的愤懑。但因其味道还真不错,价格也低廉,所以吃的人就越来越多。一时间临安城里城外的很多摊位,也跟着做起来,以后就渐渐地传到了外地。

后来,人们觉得捏面人太费事,就用两根面条来代替,一根算是秦桧,一根算是王氏,用棒儿一压,扭在一起,放到油锅里去炸。之后,因为其长条的形状,所以人们把它改叫为“油条”。

趣味链接:“点心”的叫法始于何时

关于“点心”叫法的起源,据民间的传说是梁红玉击鼓退金兵之时,见到将士们夜以继日地血战沙场,英勇杀敌,屡建奇功,大为感动,随即下令其手下烘制备受民间喜爱的美味糕饼,派人送往前线,犒劳将士,以示“点点心意”。

以上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其实,据有关烹调资料记载,“点心”这个叫法起源的时间,比这个民间传说所描述的时间要早得多。

宋人吴曾所撰的《能改斋漫录》有载:“世俗例以早餐小食为点心,自唐代之时,已有此语。”唐人郑修为江淮留侯,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吴曾与梁红玉处于同一时代,其书成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间,所载唐人郑修一事有根有据,应当足信。

014古代的炊具都有哪些

古代的炊具包括灶、鼎、鬲、甑、釜、甗、鬶、斝等类别,其中又以灶为核心用具。

最原始的灶是在土地上挖成的土坑,直接在土坑内或在其上悬挂其他器具进行烹饪。这种灶坑在新石器时代广为流行,并发展为后世的用土或砖垒砌成的不可移动的灶,至今仍在广大农村普遍使用。

新石器时代中期发明了可移动的单体陶灶,为商周秦汉各代所继承,并发展出了铜或铁铸成的炉灶,较小的可移动灶称为灶或镟,实际就是炉。

鼎是先秦时期的主要炊具之一,商周时期盛行青铜鼎,有圆形三足,也有方形四足。因功能的不同,又有镬鼎、升鼎等多种专称,主要是用来煮肉和调和五味的。

鬲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已渐趋消亡,故秦以后的文献中此字已很少见。陶鬲是炊具,青铜鬲则同时也作为祭祀用的礼器而存在于夏商周时期。

甑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来蒸饭的器皿,它的镂孔底面相当于一面箅子。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产生后,甑便绵延不绝,今天的厨房中仍能见到它的遗风。

釜就是圆底的锅。它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商周时期有铜釜,秦汉以后则有铁釜,带耳的铁釜或铜釜叫鍪。釜单独使用时,需悬挂起来在底下烧火,大多数情况下,釜是放置在灶上使用。

甗是一种复合炊具,上部是甑,下部是鬲或釜,下部烧水煮汤,上部蒸干食。陶甗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有青铜甗,秦汉之际有铁甗,东汉之后,甗基本消亡。

将鬲的上部加长并做出流,一侧再安装上把手就成了鬶,它只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

斝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陶斝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也是空足炊具之一。进入夏商周时期的斝变为三条实足,且多以青铜制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

趣味链接:古代的盛食具

盛食具指进餐时所使用的盛装食品的器具,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餐具,包括盘、碗、盆、盂、钵、豆、敦、俎、案等类。

新石器时代已广泛使用陶盘作为盛食器皿,自此而后,盘一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用具,直到今天仍与我们朝夕为伴。

碗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历久不衰且品类繁多。商周时期稍大的碗在文献中称为盂,既用于盛饭,也可盛水。碗中较小或无足者称为钵,或写作钵,也是盛饭的器皿,后世专以钵指称僧道随身携带的小碗。

盘之大而深者为盆,新石器时代的陶盆均为食器,式样较多,秦汉以后食盆的质料虽多,但造型一直比较固定,与今天所用基本无别。

盘下附高足者称为豆,豆即是此类物品的泛称,也专指木质的豆,陶质豆称为登,竹质的豆则称为笾,都是盛食的器皿。

平板下安有足谓之俎。俎即可用来放置食品,也可用作切割肉食的砧板,故鸿门宴上张良自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意昭然。

案的形态功用与俎多有相似,但秦汉及其后多言案而少称俎。食案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案面长而足高,可称几案,既可作为家具,又可用作进食的小餐桌;另一种案面较宽,四足较矮或无足,上承盘、碗、杯、箸等器皿,专作进食之具,可称为棜案,形同今天的托盘。

015古人如何清洁口腔

在牙刷发明之前,我国古人是如何清洁口腔的呢?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国就已经有了保护牙齿、清洁口腔的记载。为了追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的“齿如瓠犀”(牙齿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的境界,古人常用盐水来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如春秋时期的《礼记》中就载有:“鸡初鸣,咸盥漱”;唐代孙思邈着《备急千金要方》中也载有:“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

除了用盐水漱口之外,我国古人还采用咬杨枝的方式来清洁口腔。根据佛教经典记载,僧侣们“每日旦朝,须啮齿木,揩齿刮舌”,其中的“齿木”即杨枝。咬嚼这种杨枝,可以摩擦牙齿表面,祛除细菌,保持卫生。

佛经《华严经》上还归纳了嚼杨枝的几大好处,如消宿食、除痰疾、解众毒、去齿垢、发口香等,这也许和现在嚼口香糖有异曲同工之处吧。

古医书《外台秘要》上也载有人们咬杨枝清洁口腔的习惯:用杨枝将其一头咬软,蘸了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这种方法源于印度,印度人称杨枝为“齿木”。唐长安大荐福寺僧人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也记载了杨枝“食罢去秽”。

除了咬杨枝之外,人们还因地制宜地找寻其他合适的洁牙材料,如柳枝、槐枝、桃枝、葛藤等。这些材料与杨枝一样,有苦、涩、辛、辣的味道,人们用“嚼”枝条的方法来洁齿。李时珍也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

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人们发明并开始使用专门的刷牙工具。据考证,辽代应历九年(公元959年)就有了植毛牙刷,到赵匡胤建宋(公元960年)之后,史书上关于牙刷的记载就更多了。

如周守忠撰写的《养生类纂》一书中就载有:“早起不可用刷牙子(即牙刷),恐根浮并牙疏易摇,久之患牙痛。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极有所损。”可见,当时已从植毛刷发展到马尾刷。只是由于当时的牙刷粗制滥造,对清洁口腔的作用有限,所以人们比较轻视它。

到了元代,人们才渐渐开始重视使用牙刷,这一情形可由郭钰的诗“南州牙刷寄来日,去腻涤烦一金值”中略窥一斑。而且,此时的牙刷已经是现代形制的牙刷:柄如短簪,由玳瑁制成,刷毛是白色马鬃,由白色丝线锁固在刷柄上。

趣味链接:古代也有“牙膏”

为了保护牙齿,古人可真是动了不少脑筋。尤其是古代社会中身份比较高的人士,更是使用多种漱口方式来保持口腔卫生。西方牙膏进入我国是近代以后的事情,而古人使用的“牙膏”,却是五花八门。

酒、醋、盐水、茶及温水是古人最早用来漱口的“牙膏”。酒、醋、盐水等有解毒杀菌的功能。尤其是盐,古人认为用盐刷牙是治疗牙周病的有效方法,“清旦盐刷牙,平日无齿疾”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古人用茶漱口,是因为他们相信用茶漱口能去除油腻,调和脾胃,还能使牙齿坚硬不脱。据现代药理分析,茶中含有氟和维生素,可以防蛀,同时可以保持口腔清洁。这说明古人用浓茶漱口是符合科学原理的。

而在6世纪时的南朝梁,出现了一种由皂角、荷叶、青盐等各种药物研熬而成的名为“口齿乌髭”的东西。这种东西对牙齿有增白留香、消炎镇痛的作用,还兼可黑发美容,可谓一举两得,堪称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药物牙膏。

到了唐代,古人开始用天麻、藁本、细辛、沉香、寒水石等研粉擦齿,以香口洁齿。五代时期又出现了复方配制的洁牙剂。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中已载有详细的药膏洁齿法。

以后,古人又逐渐在牙齿清洁剂中加入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藿香、佩兰等清热解毒的中药。这样做既能保持口腔清洁,又可治疗口腔疾病。

而沿袭至今的管装牙膏则是19世纪末期才开始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不过当时管里面装的是牙粉,用起来并不太方便。二战之后,牙膏的化学成分才真正定型,并普遍为人们所接受。

016古代妇女如何化妆

化妆术在中国很早时候就有了。单从出土的战国时期楚俑,便可看出当时已有敷粉、画眉及胭脂的使用,甚至可追溯到之前的夏、商时期,民间就已开始使用化妆品了。

古代的农业社会一向自给自足,连化妆品也不例外,大都以天然植物、动物油脂、香料等为原料,经过煮沸、发酵、过滤等步骤而制成。先秦时期,人们已懂得用红颜色涂在脸上当胭脂,将琐(即美玉)挂在耳上做装饰品。秦朝时,已有人用修画眉毛、脸上涂红来化妆了。

到了汉朝时,女子化妆很是普遍,化妆品也有所发展。当时不仅已能制作化妆用的粉,而且可以专门生产颜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贵族妇女已不满足于一般的涂脂抹粉,她们争奇斗艳地在脸上画上各种花纹图案,或将翠珠、金铂镂贴在脸上做“妆靥”。南北朝的宋武帝刘裕之女寿阳公主,就曾摘取梅花,粘贴在前额上,作为装饰,时人称为“梅花妆”。后来,“梅花妆”便流行开来,历经隋唐五代,至宋代时仍盛行不衰。

晚唐时最为流行的化妆是花钿或花子,即在妆靥中贴上去的花纹图案,大都贴在额上、眉间、两颊、鬓旁。

唐时妇女盛行化妆,出现了很多化妆名称,如催妆、红妆、晓妆、醉妆、泪妆、桃花妆、仙蛾妆、血晕妆等。

古代化妆人多为贵族妇女,化妆时多有婢女相助,一般要花一两个小时,有时半天才能完毕。而民间女子一般只有在出嫁时才能精心化妆一番。

在强调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古代社会,“女为悦己者容”无疑是女性最大的乐趣及关注所在。古代妇女不仅以粉饰面,两颊涂胭抹红,修眉饰黛,点染朱唇,甚至用五色花子贴在额上,增添美丽的效果。

趣味链接:脂粉的由来

胭脂,又称燕支。原产于西域地区焉支山的一种野生植物“红蓝花”。红蓝花初开时呈粉红色,并有一股迷人的香气,它越濒临干枯,颜色越鲜艳,香气也越浓烈。据传当时即有人采干枯的红蓝花,轧短磨细,加水调合成红色液体,将棉花浸泡其中,使用时涂于面颊,淡红如晕,色憨面美。

随着西域道路的开通,胭脂遂传入内地。秦汉时期,女子或将胭脂掺入米粉调成糊状,或包在软绸里,储放在胭脂缸中。妇女晨起梳妆,先敷粉再涂胭脂,匹配成双。汉代妇女崇尚桃花面,她们在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胭脂,调成“红粉”搽在脸上艳如桃红。这种桃花面一直传至隋唐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