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6873500000058

第58章 琴棋·书画(3)

山水画、花鸟画形成于隋唐时期。“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泼墨山水”是唐代山水画的风格和流派;宋时,山水画、花鸟画更加兴盛,在作画时可以表现大山大水之全景,也可剪取山川秀奇之一角;此后,饮誉一时的山水画或花鸟画画家有元“四家”,清“四王”、“四僧”、“金陵八家”、“扬州八怪”等。

中国画的画风随着朝代而各异。元代渐趋写意,明、清有所发展,并重达畅神。唐、明、清时,又先后受到佛教艺术和基督教艺术的影响。

中国画的手法有工笔、写意、勾勒、没骨、设色、水墨等。所强调的是立意传神、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留白等手法,以描绘物象与经营构图。

中国画的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讲焦点透视,而重在抒发作者的主观情绪。

中国画的画幅形式有卷轴、壁画、屏风、册页、扇面等,并以诗、书、画、印相结合,配以精美的装裱工艺。

中国画的工具为我国特制之笔、墨、纸、砚。其颜料以墨为主,以矿石颜料设色为辅,用各式毛笔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上绘画。

中国画的风格是“贵情思而轻事实”,讲究“意在笔先、画尽意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神韵寓意等,如以花鸟宣扬某种道德或人格;或指桑喻槐,泼泄作者内心之不满;或以梅比喻人之坚贞清白,以兰比喻不同流合污等。

各种艺术流派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中国画也不例外。它从不故步自封,而是与时俱进,汲取了一些新的技法,探索各种创作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生命力。

了解了中国画的以上特点,有助于我们在欣赏它时,懂得从笔法、墨趣、诗意、意境等方面去品评,而不是简单地看它的表层;当然,正所谓“功夫在诗外”,我们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史知识,对作者和画中的主体人物所处的年代、主要活动及性格特征等要有所了解。唯有如此,我们方能更加领略其意,渐入佳境。

趣味链接:中国画一开始就叫“中国画”吗

从战国时的帛画至今,我国的绘画至少已经走过了2300多年的漫长岁月。但“中国画”这一名称的出现,则是近几百年内的事。它产生于“西洋画”之后,泛指一切非西洋画的中国绘画。

我国的绘画,最初叫“丹青”。据《汉书·苏武传》记载:“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丹是一种红色,青是一种蓝色)从此,绘画便叫“丹青”。

但到了五代、北宋时期,绘画又改叫“图画”。而且在苏东坡提出“诗画结合”的主张后,有些人又把它称为“无声诗”。“无声诗”的言外之意是:画是一种不能吟咏的诗歌。

到了清代,又有人把国画称为“绘事”。

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使用“国画”一词。

1957年,为了避免形成“只此一家,别的都不是国画”的误解,经周总理建议,才改称“中国画”。

013中国画中题款的演变

中国画中的题款有“题”和“款”两方面的内容,它丰富了绘画的思想美和形式美,体现了中国画追求的完美境界。

题款是由绘画的功用性产生的。

在夏商时期,绘画活动具有很强的功用性。到了汉代,这种功用性使得我国的早期绘画成了“成教化、助人伦”、“存乎借鉴”的工具。

于是,在绘画技巧不足以完全表达形象内容的情况下,“题榜”便应运而生,其作用就是标明画中人物的身份,说明绘画的内容。

而在画上仅仅署上人名、官职又无法适应绘画政治功用的需要,所以在“题榜”产生的同时,又出现了“画赞”。

“赞”是一种文体,以赞美为主。有了“赞”以后,创作者便可借此对绘画的内容等进行辅助说明。起初的画赞多为四言韵文。如曹植的《黄帝赞》:“少典之孙,神明圣哲。土德承火,赤帝是灭。服牛乘马,衣裳是制。云氏名官,功冠五帝。”就是对黄帝的颂歌。

到东晋初期,“赞”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有以叙事为主的人物赞,而且出现了以咏物和客观描写为主的品物赞,有了抒发作者个性的倾向。

我国古人素以诗词来展示个人的才华和意趣,由于“诗画不分家”,诗词也就和绘画联系在了一起。到宋、明、清时期,大量的词赋出现在了绘画中,“四大才子”、“八大家”等着名人物也各领风骚。

趣味链接:中国书画的落款代表的意思

中国书画的落款分上、下款。

上款是受书画方的字号、称谓。称谓后一般都是自谦词和对对方表示恭敬之词。如以下十种。

“雅属”、“清属”、“大雅之属”意为这幅作品是应对方高雅的嘱咐而作。

“雅玩”、“清玩”、“清赏”表示这件作品仅供对方赏玩而已。

“斧正”、“斧政”、“削正”、“郢政”有“请指导”的意思。

“哂正”、“粲正”有“见笑了,请正之”之意。

“法正”意即“以法则纠正之”,用于行家。

“教正”、“督正”、“诲正”语气庄重。其中“教正”、“诲正”仅用于师长。

“督正”用于教导过自己的老师。

“俪正”指对方夫妇均为行家。

“补壁”只供补补空白而已。

“惠存”则是送给单位集体的。

下款主要书写作者名字、时间、地点和谦词,也有附带写上年龄、籍贯的。

014古代的山水画

在我国古代绘画各科中,山水画是最重要的一个科目,也是影响最大的。

我国山水画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以前,那时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将大川河流的形象广泛用于工艺装饰,于是山水画也随之逐渐崛起,如夏商周铜鼎上的山云纹等。

魏晋六朝尽管山水画有所发展,但绘画中的山水还只是作为人物故事的陪衬出现在画面上的。以表现景物为主的山水画,大约始于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展子虔笔下,山水成了构图的主体,并且注意到客观物体之间远近、大小、高低的比例关系。它的出现,是山水画成为独立艺术的标志。

到唐代时,山水画出现了青绿和水墨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审美风格。青绿山水,也就是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笔法工整,着色浓重,金碧辉煌。代表人物有展子虔和大小李将军(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等;水墨山水是当时创立的新兴画派,其特点在于以墨的浓淡变化和层次交融来展现大自然的空间深度及韵致,主要代表人物有张桑、王维等。王维将诗的意境熔铸在绘画之中,是和他在创作技法上的创新分不开的。传说他的传世作品有《雪溪图》。

山水画创作的全盛时期是五代和北宋,当时涌现出不少名画家。以他们所处的不同地区,划分为两大画系。北方画派以荆浩、关仝、李成、范宽为代表,作品较多表现出雄壮峭拔的风格。此外,还出现了以泼墨为法,追求“意似”之“简”的米芾、米友仁父子,他们画山画树重在墨法,墨中见笔,以浑然之水墨来写空蒙云雾中的烟雨景象,达到“满纸淋漓障犹湿”的境界,开创了山水画创作的新的艺术境界。

元代出现了许多山水画家,其中成就很大的有钱选、赵孟頫、高克恭和“元末四大家”(即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尤其是元末四大家,他们的水墨写意山水画在题材选择和审美意识上都表现出文人摆脱仕途烦恼,思想孤高,隐逸山林以寻求内心平衡的心态。

明代初期有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明中期则有被称为“吴门四大家”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他们打破了以往画家拘守一科的局限,既画山水也画花卉、人物,虽然审美风格各有特点,但总的倾向是注重抒发文人潇散淡逸的意兴,发扬光大了文人画的传统。

清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是“四画僧”,即渐江、石溪、八大山人和石涛。他们在艺术创作上的共同特点,是反对当时复古的风气,主张师古而不囿于古,强调“师造化”,即以自然为师。石涛更明确提出“我自用我法”,在艺术上要有自己的创造。

趣味链接:古代风俗画

所谓风俗画,是指以人们的生活习俗为题材的绘画。我国古代,从最早的岩画,到汉代的画像砖,再到三国、隋唐的壁画,都有不少是描绘狩猎、耕耘、集市、祭祀、庆典等社会生活情景的图画,这就是早期的风俗画。

宋代社会的一个特征是市民阶层迅速崛起,反映到绘画领域则是风俗画的繁荣。由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便是中国古代风俗画的代表作,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

《清明上河图》全卷长528.7厘米,高24.8厘米,以全景式的构图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风光景象。

《清明上河图》全图约可分为三大段,开端一段写的是城郊景色:寒意尚未退去,树枝上却已露出了新绿,路上往来的行人,有的匆匆赶路,有的赶着毛驴往城里送炭,有的则是携亲带眷踏青扫墓归来。中段是全图最精彩的地方:以一座横跨的拱桥为中心,汴河上船只穿梭往来,一艘巨大的漕船正放倒桅杆准备过桥洞,船夫的吆喝声引来众多驻足观望的人们,呈现出一派运输、商贸的繁忙景象。末段绘的是城区繁华景象,各式各样的店铺作坊鳞次栉比,不仅药铺、旅舍、肉店、钱庄应有尽有,甚至看相算命等三教九流也无所不包。城区内外行人摩肩接踵,有官吏、士绅、兵丁、和尚、乞丐、苦力等,一应俱全。

整个《清明上河图》共绘有人物五百余人,可称得上是宋代社会的一个缩影。整幅画面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繁而不乱。

015古代的人物画

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是中国书画中的一个大科目,通常就称为“人物画”。

在中国古代绘画各科目中,人物画是较早出现并较早趋于成熟的。1949年长沙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是至今见到的最早的具有独立意义的绘画作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汉墓壁画中,也有不少人物作品。

魏晋时期,一代宗匠顾恺之,是一位杰出的人物画家。他提出了“以形写神”等艺术见解,为人物画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代表作品《洛神赋》、《女史箴图卷》等,至今举世闻名。

人物画在唐代发展到高峰。阎立本、吴道子是唐代人物画的杰出画家。阎立本的许多人物画作品都是奉唐太宗之命创作,其中有不少是肖像画。传世的《步辇图》是阎立本的代表作。吴道子被人们誉为“古今独步”的“画圣”,主要从事壁画创作,题材以释道人物为主。传世作品有《天王送子图》。

唐代值得一提的还有以张萱和周祗为代表的宫廷仕女画。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祗的《簪花仕女图》,着意描绘的是民间社会的女性,体态丰腴,体现了唐人的审美观点。

五代、两宋以后,人物画转而以社会实践为内容,在人民生活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趣味链接:古代花鸟画

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其渊源可上溯到7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的彩陶上有植物形纹饰以及鸟、鱼、花、草类的图案。商周铜器、战国秦汉的漆器上,更离不开花鸟。花鸟在那时因负有与上帝神只交通的使命而更具神秘的性质。

魏晋六朝时期,在顾恺之等着名画家笔下,花鸟画已经从人物山水画中独立而出,到唐代,花鸟画终于成为文献记载的名正言顺的画种。当时的代表人物有边鸾、滕昌佑、刁光胤等。

五代的花鸟画分成两种画法体系:即黄筌的重彩写生(设色)和徐熙的重墨写意。徐熙所画多为江湖汀花、野竹、水禽之类,而黄筌表现的则为奇花异草、珍禽稀兽。两人所画内容和表现手法迥异,但他二人都对后世特别是宋代的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北宋后期花鸟画步入全盛,这与宋徽宗“嗜玩”书画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不仅自己兼长书画,重视写生,以精工逼真着称,而且还扩充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对绘画的发展,颇有功绩。

明代后期,水墨写意花鸟十分兴盛,花鸟画有了突破性进展,其中以陈淳、徐渭为杰出代表,将水墨写意风格推向成熟的高峰。他们笔下淋漓奔放的大写意花鸟画对后世影响颇大,其后如石涛、朱耷以至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无不深受影响。

016年画最初是叫门神吗

年画是中国的一种绘画体裁,多在欢庆大年(春节)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吉祥、喜庆之意,故称“年画”。年画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战国策·齐三》载:“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刻削子以为人。”战国时的《山海经》中也有类似贴门神的记载。到了两汉,门神已逐渐成为人们避凶纳福的偶像。《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初一,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这里古人所说的门神就是我们春节所张贴的年画。

唐代时,发明了雕版印刷的技术,这时年画大兴。年画内容大多是神仙鬼怪。唐以后,年画上出现了秦叔宝、尉迟敬德二将军。后来门神又发展为一文一武。此外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素材,如农作、集市、仕女、游春等民间活动逐渐成为年画的主题。宋熙宁五年后,有了专门的雕版年画机构。

到了明代,年画多以宗教为题材,木刻年画渐渐地发展起来。清代年画进一步繁盛,成就最高的是江南苏州的桃花坞和北方天津的杨柳青,形成了南北两个年画中心。此外山东潍坊、广东佛山等地的年画也比较出名。

鸦片战争后,桃花坞年画逐渐衰落,杨柳青年画一直流传至今。如今,我们所张贴的年画大多为木版水印年画,画面以简练的线条、鲜明的色彩,表现了喜庆欢快的场面。

趣味链接:“镇宅神虎”年画的由来

中国民间,崇虎由来已久,在人们心目中,虎是“百兽之王”(《说文》),“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风俗通义》),“于是黄帝作礼欧之,立桃人于门户,画荼兴、郁垒与虎以象之。今俗法,每以腊终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像虎眼,以祛不祥”(《搜神记》引《黄帝书》)。正因为虎威猛,虎能吃鬼,虎成了民间百姓心中的保护神。

年画中的“镇宅神虎”便是这种保护神的最好印证。在民间习俗中一般贴于后门上,又名“守门虎”。画中的老虎呈下山势,两幅相对,有印章“镇宅神虎”、“除邪保吉”两方,道出了张贴神虎的目的。

关于贴“镇宅神虎”的来历,民间有个很有趣的传说。相传,从前山东某地有个强盗,要强娶一良家姑娘,这家人痛不欲生,不知如何是好。后来从南来了个老者,非僧非道,面貌神异,送给这家一对小老虎的画。让他们贴在家中后门上,即可免灾去难。

果然,当夜强盗领着暴徒来抢亲,只听到画上的小老虎呜呜地叫了起来,顿时,这些家伙便被弄得不知去向了。从此,人们总要买对小老虎贴在后门上以保佑自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