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6873500000060

第60章 体育·艺术(2)

到汉代,投壶逐渐脱离礼仪束缚,成为一种娱乐活动。汉武帝年间,把柘箭改为竹制箭,因而又产生了被称为“骁”的投壶新法。西汉初的艺人郭舍人,能借壶底反射力把箭弹回来,再用手接住,如此往复连投百余发,这就是“骁壶”。

晋代,人们对壶进行了重大改进,壶上设左右两耳,附加了投壶的方法和形式,使投壶的名目繁多,娱乐性加强。并出现了一些投壶高手,如西晋大富豪石崇家的女艺人能隔着屏风投壶,州阳尹玉胡能闭目而投。

到了唐代,一些投壶高手更是不断涌现,如薛赉惑能反身背投。但是,由于统治者将投壶技艺纳入只许他们游乐的“佰堂礼乐”之中,致使这一技艺遭到扼杀。后来“打镖”、“飞刀”和“抛球”等技艺的出现,则是击壤与投壶的流变。唐代的投壶还东传日本,后来逐渐演化成日本民间的“投扇兴”游戏。

宋元时期,投壶仍很盛行。宋代大儒司马光根据封建礼节对投壶作了全面总结,对投壶的名称、计分规则进行了修改,写了《投壶新格》一书,竭力使投壶染上政治色彩。

明清之后,投壶日趋衰落,然至清代末年,宫中仍有流传。

投壶几经演变,流传两千余年之久,深得士大夫贵族阶层的喜爱。有关投壶的词赋颇多,在我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

趣味链接:古代的其他投掷游戏

《太平御览》引《艺经》说“击壤者,古戏也”。击壤和投壶一样,都是古人玩的一种投掷游戏,《释名》称其为“野老之戏”,相传在帝尧时期产生:当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50余位90岁左右的老人在一开阔之地,边比试边唱,玩起了击壤游戏,极为悠闲自得。

击壤的玩法如下:在田头竖立一块小木头——壤,比试者手中拿另一块相同的木头,站在三四十步之外依次投掷,看谁能命中“壤”。

那么,壤的尺寸是多大呢?据晋周处《风土记》的记载,它长一尺四寸,一头大一头小;另外,其式样我们在明王圻所编的《三才图会》中可以看到,原来壤的式样像鞋子。

宋代又出现了与击壤有近似之处的“掷砖”与“抛堶”,并专门用于招待客人。每当清明前后,青少年们便“抛堶”(堶是瓦片),其热闹场景由诗人梅尧臣“窈窕踏歌相把袂,轻浮赌胜各飞堶”的诗句可以略窥一斑。

008“击鞠”盛行于哪个朝代

击鞠,又名“击毯”或“打毯”,即骑在马上持棍打球的运动,今谓马球运动,最初主要用于军队的训练,后来成为一项体育娱乐活动。

据记载,我国东汉时就已有击鞠活动。东汉末曹植在《名都赋》中,写京洛少年“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当是关于击鞠最早的文字记录。

而击鞠最为盛行的时代则是唐代。

唐代,玩击鞠已经蔚然成风,是一种广泛流行的运动,称得上是“唐代第一运动”。韩愈给张建封的那首《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就生动地描写了击鞠者精湛的球技和场上的热烈气氛,“侧身转臂着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百马攒蹄近相映”,“欢声四合壮士呼”。

击鞠所用的球为木质,有拳头大小,内中挖空,外描彩色;球杖称“鞠杖”,是一个木质或藤质的数尺长柄,杖头一端为弯月形,外裹一层兽皮。

玩击鞠者必须要有强壮的身体,机智勇敢,骑术精湛。同时还要有一匹好马,往往都是些西北名马。打球者骑在马上,握球杖击球,要求人的骑技高,人马要配合好。

球门分为单门与双门,比赛时要在广阔的场地进行,双方各树若干面红旗,进一球者增一面红旗,失一球者拔一面红旗,得一分称“得一筹”,裁判员称“唱筹”。古人诗曰:“筑场千步平如削,击鼓腾腾树赤旗”,即指打球的情景。

击鞠在唐代是宫廷贵族一种重要的娱乐活动,所以在唐代宫城及禁苑里,多半筑有打球的场地,球场不仅被纳入整个宫廷建设计划之中,而且球场的建筑也很讲究,质量较高。

据文献记载,唐代的皇帝如中宗、玄宗、穆宗、敬宗、宣宗、僖宗、昭宗都是击鞠运动的热心参与者和提倡者。在飞驰的马背上挥舞球杖,与骑兵在马背上砍杀的动作有些类似,因此爱击鞠的唐玄宗登基之后,就把击鞠引入军队中,规定从军者须要练习击鞠,《封氏闻见记》就有“打球乃军州常戏”的记载。

唐代的击鞠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与唐王朝相邻的渤海、高句丽、日本等国都有与唐皇室进行击鞠竞技的活动。

击鞠到了宋代同样非常流行。

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宫廷中的击鞠,比赛双方共逐百余人。参加者骑马用球杖击球。球的大小如拳,木质,中间挖空,表面彩画或涂红漆,也有用皮革制的软球。球场大至“千步”,外树二十四面红旗。有单球门或双球门两种方式,前者为双方射同一球门,后者为双方互射对面的球门。比赛时,鼓乐作奏,击球入门称得一筹,得一筹增一旗,失一筹拔去一旗,结束时以旗帜多少决定胜负。

与南宋同时代的金朝,出了一个击鞠状元完颜宗亨,他的球技“天下第一”,名声传播于南宋。

趣味链接:击鞠对唐代官场的影响

在唐僖宗执政时期,西川节度使的官位出现空缺,宦官田令孜便向唐僖宗推荐了陈敬碹、杨师立、牛勖、罗元杲四人,而他们又全都是田令孜的亲信,本来就有些呆傻的僖宗,一时犯起难来,不知道在四人中间选哪一个好。

最后,喜欢打马球的僖宗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这四个人到球场上去打马球,谁赢了谁就做节度使。结果陈敬碹拔得头筹,得到了西川节度使一职。

009古代最早的足球:蹴鞠

足球是最具世界性的体育运动,而古代足球运动的发源地就在中国。一般认为,中国人至少在公元前3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就有了足球游戏,不过那时的足球是石头的。在公元前1500年的殷代,人们边踢球边跳舞以求神降雨。

真正意义上的足球,产生于战国时代,那时被称为“蹴鞠”。蹴即踢也,蹴鞠即意为用脚踢的球。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到齐国游说连横抗秦之事,看到齐都临淄十分繁荣,市民无不奏乐下棋,玩耍蹴鞠。

到了西汉,还出现了专供足球游戏的“鞠城”,足球运动成了训练军士的一种方法。骠骑将军霍去病在对匈奴作战间歇时,曾在塞外设球场并亲自带领将士参加足球竞赛。这个时期的足球还是以毛发充塞的。

到唐代时,开始出现充气的皮球,里面以动物的尿泡作球胆,吹满气后闭口,外面再用八片厚皮子缝起即可踢。

到宋代时,足球发展达到了高潮,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匡义都爱踢足球。有一幅元代人钱选绘画的《宋太祖蹴鞠图》就描绘了赵匡胤兄弟与赵普、石守信等六人踢球的情景。宋徽宗还曾经作诗赞扬蹴鞠,可见宋代帝王对踢球运动痴迷的程度。不光是帝王将相喜欢,在宋代铜镜、陶器上都绘有男女踢球的图像,说明宋代的老百姓不论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蹴鞠活动。

东汉时足球举行对抗赛,于球场东西两边各设六个球门,以进球多少为胜负。唐代球门已近于现代足球的球门,是用两根大竹竿竖起一网,以踢进多者为胜。

趣味链接:古代的女子足球运动

我国不仅是足球的起源国,而且我国的女子足球运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唐代大历诗人王建的《宫词》中有“寒食内人长白汀”一句,所谓“白汀”,就是一种不设球门的单人或数人的“蹴鞠”运动。由此可见,女子足球运动在唐代就已经流行了。

在宋代遗留下来的一些陶枕上,也绘有女子踢球的图样,多为民间百姓的装束,形象生动逼真。在宋人朱胜非编的《绀珠集》里,更具体写道:“两人对踢,三人角踢,胜者有彩。”所指的就是女子足球规则。

在元明两代,见于文献的还有不少女子足球高手。元末明初时,有位江湖卖艺的女子彭云秀,她有16套踢球绝招,还可以使球“绕身不坠”。

明末崇祯皇帝的宠妃田贵妃也是一位足球好手,她经常在宫内开展赛事,用以慰解皇上。

010古代的拔河运动

我国古代人民在元宵节前后要举行拔河运动。拔河运动古时称“牵钩”,亦称“强钩”或“拖钩”,是以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粗绳来较量力量强弱的一种对抗性体育娱乐活动。它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拔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对水军的军事操训活动。据《墨子·鲁问》记载,鲁班在楚国游历时,帮楚国制造了一种在战船上进行水战的名叫“钩强”的兵器,战时用它来拖拉敌人的战船,平时则用来训练士兵“退则钩之,进者牵之”。这种“牵钩”的军事训练,即是拔河运动的最早形式。

在六朝时期,拔河被称为“施钩”,隋代时被称为“牵钩”,到了唐代才改称为“拔河”。也正是在唐代,拔河运动开始进入了兴盛期。

唐代拔河的器材为一条长四五十丈的麻绳,绳中间立一面大旗为界,比赛时由人数相等的两个队各执绳的一端,双方用力对拉,以把对方拉过旗界为胜,观众则在旁边擂鼓助威。这与现代的拔河比赛方式已大同小异。

唐代的拔河在形式上与现代的拔河不太一样的是绳索:现代拔河所用的绳索只有一根,而唐代的拔河所用的绳索是在一条大绳子两头分系数百条小绳。因此,唐代的拔河人数要比现代的拔河人数多很多,场面更大、更热闹,甚至令慕名来到长安观赏拔河比赛的外国友人都叹为观止。

唐中宗和唐玄宗很喜欢拔河这项运动。

神龙年间,唐中宗命其侍臣在宫内梨园球场举行过一次“御前拔河比赛”。其中一方为七宰相、二驸马组成,另一方由三宰相、五将军组成。比赛之中,有两位老臣竟扑倒在地,气喘吁吁,半天不能直立于地,引得中宗大笑不已。

景龙二年,唐中宗曾率领满朝文武大臣在玄武门观看宫女拔河比赛。次年,他又兴致勃勃地让几百名宫女在玄武门外举行拔河比赛,赛后还恩准她们去游宫市,结果几百名宫女都乘机逃跑了。

唐玄宗在位时曾举行过一次盛大的拔河比赛。据称挽者至千人,喧呼动地,蕃客庶士,观者莫不震惊。为此,进士薛胜曾写了一篇《拔河赋》,来描述拔河比赛的盛况。

在唐代,不仅朝廷喜欢开展拔河运动,民间的拔河运动则更为普遍。据记载,在襄阳(今河南南阳)一带,常常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举行隆重的拔河比赛。

趣味链接:藏族的拔河

我国少数民族的体育运动项目中也有拔河。比如,藏族的拔河就别有情趣,独树一帜。

据传,藏族的拔河大约是在公元2世纪时同佛教一起从印度传入的。

藏族的拔河比赛分单人拔河、双人拔河、男女混合拔河、夫妻拔河和三人拔河等几种形式。其中,双人拔河和三人拔河比较特别:在比赛时,运动员把打结的环套在颈脖上,转身相背,使绳经过腹部从裆下通过,两手两膝着地,模拟大象的动作,利用颈部的力量和四肢的力量向前爬去。

而之所以要模拟大象的动作,乃是因为藏族人民对大象特别崇敬,赞赏它们的优良品质和力量。

011古代就流行的踢毽子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它历史悠久,据学者考证,西汉画像砖上就有踢毽者的形象,所以,踢毽子这项运动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已经出现了。

在北魏时,甚至有一个12岁的小儿能连续反踢500次。

唐宋时,踢毽子更加风行,技巧也更高超。唐朝有个名叫惠光的踢毽子高手,能在天街进柱上连踢毽子500次。

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亦鞠之遗事也。”

踢毽子具有其他体育活动所没有的诸多优越性,比如它不择场地、不分性别、不需花大钱购买器具,因而流传很广,备受我国各地人民的喜爱。

我国塞外的承德有“踢毽之乡”的美称,几乎家家有毽,人人会踢。

地处岭南地区的广东也有所谓“毽子会”之类的游艺活动。据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的记载,在当时的广州,每逢元宵节,“昼则踢毽五仙观,毽有大小,其踢大毽者市井人,踢小毽者豪贵子”。

据说,河南少林寺的和尚还曾把踢毽子作为一项练武的辅助功。

趣味链接:我国的踢毽子高手

北京有个名叫谭俊川的杂技演员,在他78岁时,还能一口气踢毽子6000多个,而且有32种变化的动作。此外,他还能用膝头踢、脚底踢、正踢反踢、前踢后踢,甚至能用头顶和鼻尖动作编成一套套花样,毽飞人舞,矫健多姿。

而天津的周占元则能把4个毽子踢到其头顶的4个小碟子里去,与此同时,他还能做出各种各样的花样和动作来。

012麻将的演变发展

麻将又称麻雀牌、马将牌,是风行全国的“方城之戏”。它在古时称马吊,大概可以上溯到唐代。

据《辞海》注:麻将由明代的马吊牌演变而成。而明代的马吊牌又是由唐代的叶子戏发展而来的。叶子戏是唐代中期产生的一种娱乐品,相传是唐代李邰所制,开始是在一些狭长的纸片(即叶子)上各写同一韵的几个字,供文人宴集时为以酒助兴而任意抽取按韵赋诗。

随后,有人把掷骰子的花色名目一一记在叶子上,用于赌博。由此分为诗牌叶子和博戏叶子两种形式。

到了宋代,诗牌叶子演变为一种新的牌戏——骨牌。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某大臣创制出全套方案,进呈宋徽宗,迄南宋高宗明诏颁行天下,所以号称“宣和牌”。又因为这种牌多用牛骨制作,故俗名“骨牌”。一副骨牌为三十二张,每张牌面均由骰子的两个面组成,“推牌九”和“打天九”是两种常见的玩法。

直到现在,我们还能在某些地区看到这种骨牌叶子的踪影。随着印刷术的普及,人们在纸牌上大量印制骨牌牌面。除了制作材料不同外,其从内容到玩法都是对骨牌的移植,所以被叫做“骨牌叶子”。

大约到了明代前期,又推衍出一种叫“数千叶子”的新花样。数千叶子的原型是每副四十张,共分文钱、百字(索,也就是后来的“条”)、万、十万四门,每门十张。此后,又增加八张花片,即空汤瓶(白版)、千万贯、万万贯等。同时在玩法上也被不断地加以改造,最终形成四人合局的定式,必须四人同玩,就像马只有凭四条腿才能行走自如一样,并由此诞生了“马吊”的名称。

到明代后期,马吊风行大江南北,崇祯皇帝的老丈人田弘遇就是天下第一“马吊郎中”。

在“闲来无事且看牌”的薄恶宦风中,大明江山被输光了,这笔遗产又被清代继承下来,并脱胎出“默和牌”的马吊变种,即每副牌从四十张增至六十张,门类亦从四门变为三门(去掉十万门),另加三种“幺头”。

与此同时,骨牌的玩法也有了一种叫“碰和”的新花样。“默和牌”受其启发,亦将每种牌面从两张增加到四张,变为一副牌一百两十张。据专家分析,《红楼梦》第四十七回中写贾母和薛姨妈、王熙凤等人斗纸牌,就是默和牌的玩法,由此可见,到此阶段,麻将的基本形态已接近完成。

再往后,人们在“筒”(百钱)、“索”(百字)、“万”三门之外又加进“东、南、西、北”四种,并把三种“幺头”改为“中、发、白”。牌的材料也模仿骨牌改为骨面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