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6873500000063

第63章 文词·解析(1)

001“秦”字的由来

相传,在秦始皇之前只有“琹”(读音qin)字,而没有这个“秦”字。据说是秦始皇把“琹”改了之后,汉字史上才有了“秦”这个字的。

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又修筑了万里长城,自认为建立了千古的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他为了突出自己,就想把“王”的称号改了,于是众大臣议论开了。有人就说:“古有天皇,地皇,泰皇,但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

秦始皇听后思量再三,认为自己“功高三皇,德盖五帝”,要改得比泰皇更高一些才好,就说:“泰皇留个‘皇’字,五帝留个‘帝’字,就叫‘皇帝’,我自称为始皇帝好了。后世皇帝就用数字计算,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一代一代传之无穷。”众大臣一齐跪拜台阶之下,齐声喝彩,纷纷叫好。“皇帝”的称号算是定下来了。

“王”的称号改了,那就要改国号了。原来的国号是“琹”,秦始皇觉得不好。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两个“王”肩并肩共坐一把“木”(椅子)上,岂不引起二王争霸?他思前想后,始终没有找到门道。

秦始皇就问大臣们:“自从开天辟地到现在,历朝历代经历了哪些帝王,以及社稷兴衰、国家更迭、制度的演变,都写在什么书上了?”有史官回答道:“是一部叫做《春秋》的书,相传是孔子所作。书中记载有历史的是非功过,在士林中影响很大。”

秦始皇微捋胡须,说道:“《春秋》着旧史,我朝开创新的历史纪元,就取‘春秋’各一半为秦,将国号‘琹’改为‘秦’好了。”秦始皇说罢,随即端端正正写下一个“秦”字,从此“秦”字就从秦始皇的笔端流传了出来。

其实,这只是一个传说,经不起推敲。如果从秦朝统一文字,通用秦篆即小篆来看,这真是漏洞百出。

趣味链接:古今姓氏难字读音辨释

许多作为姓氏的字,虽然是常用字,但是它的读音却不同于一般。正因为它极为熟悉常见,所以才容易误认误读,贻笑大方。

为了正确辨认,现汇集一些这类的主要“姓氏字”,分列如下:

佛读bì(弼),(不读fú或fó)。

薄读bó(勃),(不读báo)。

种读chónɡ(虫),(不读zhònɡ)。

盖读ɡě(舸),(不读ɡài)。

蹶读ɡuì(桂),(不读jué)。

黑读hè(贺),(不读hēi)。

仇读qiú(求),(不读chóu)。

乜读niè(聂)(不读yě)。

郗(通“郄”),读xī(希),古代又读做chī。

芮读ruì(锐),(不读nè)。

佘读shé(蛇),(不读yú)。

朴读piáo(瓢),(不读pǔ)。

恽读yùn(运),(不读jūn军)。

亓读qí(其),(不读bián)。

仉读zhǎnɡ(掌),(不可误读为jī)。

逄读pánɡ(旁)。

邻读xì(戏),(不读lín)。

002“我”字从杀人凶器到人称代词

“我”是第一人称,常用来表示自己。“我”字行遍天下,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字之一,可是你知道“我”字是怎么成为人称代词的吗?

中国的文字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象形字;一种是会意字。“我”字是会意字,它从“戈”形,字形就像兵器。“戈”是古代较为常见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这种武器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

戈上突出的部分叫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钩割和啄敌人。所以“我”的本义就是一种兵器,但这种兵器的具体形制已经很难说清楚了。后来,“我”由兵器名称引申出了“杀”的意思,《说文解字》就说:“我,古杀字。”

那么代表兵器的“我”,怎么又成了自己的代称呢?原来“戈”是古代有代表性的武器,很容易激起大家的斗志。所谓枕戈待旦,大丈夫当“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下》)。因此武士们常取戈自持,凡持戈之人皆归属于我方,“我”便引申出表示自我的意思,并沿用至今。

“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用,最早见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当时的“我”作为代词用时,均指“我们”,那是因为当时还没有自我的观念,到西周时,“我”就指代自我了。

趣味链接:你、我、他等指称在古汉语中是怎么表示的

第一人称“我”在古汉语中来源甚古。与“我”同义的有“身”(魏晋南北朝时多见)、“侬”(吴人自称)、“奴”(唐五代时男女尊卑均可使用)。秦汉以后的口语里很可能已经统一于“我”,“吾”字只见于书面了。现在北方一些方言不说我、我们,而说俺、俺们、咱、咱们,这是继承了元代的传统。

第二人称代词“你”是“尔”,在正式场合写为“尔”。当“尔”的语义跟读音已经有分歧之后,又在左边加上“亻”以示区别,于是出现了“你”。“你”的写法大概在南北朝后期出现,到隋唐之际已经相当通行。在北宋之前,文人笔下并不怎么避讳“你”字,后来的人反而拘泥起来,往往写成“尔”或“汝”。

第三人称代词有他、渠、伊等。在古文里,作为宾语的第三人称用“之”字表示。“其”、“彼”也在“他”字之前使用过。后来白话文兴起,用“他”字做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

003“睡”字在古代的意思

“睡”在现代汉语中是“睡觉”的意思,但在古文中的“睡”也是这个意思吗?

从字形上来解,睡左边是“目”,右边是“垂”,垂除了声音相近,可以做声符外,还能表示眼皮下垂。从这里多少就可以看出这个字不是“睡觉”的意思了。《说文》释曰:“睡,坐寐”,“坐寐”就是坐着打瞌睡。如果硬要理解成睡觉的意思,那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眼皮下垂,好像跟躺着有点不相关。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这里“睡”就是“坐寐”的意思,如果理解为秦孝公时时躺下睡大觉,不仅文法上讲不通,情理上也说不过去。

同样是“坐寐”意思的,在《战国策·秦策》中也可以找到。书中记苏秦“读书欲睡,引银白刺其股,血流至足”。其中“睡”也是想睡觉、打瞌睡的意思。

那么“睡”字的意思是在什么时候转变为睡觉的呢?据考证,“睡”字发生变化大致在秦汉以后。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句“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句中的“睡”就是指睡觉,而不是打瞌睡。至于宋代苏东坡《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红烛照红妆”中的“睡”更只能是“睡觉”的意思了。

《三国演义》中写刘玄德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每次去诸葛亮不是在睡觉就是不在家。刘备第三次来,就听到了诸葛亮刚一觉醒来,随口吟的一首诗: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通读此诗我们可知,这首诗并不是诸葛亮所作,为什么呢?因为诗中“春睡足”三字露了破绽。先秦两汉时的“睡”字,还不是睡觉的意思,只能作“打瞌睡”解。还有就是诸葛亮时代不会写五绝,“知”、“迟”也不同韵。

趣味链接:我国古代床的演变

床,这一睡眠用具的起源,可追溯到我国的商代。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生活简单,睡觉时只是铺垫植物枝叶或兽皮等,掌握了编织技术后就铺垫席子。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像床形的字了,说明商代已有了床。迄今为止,发现的床的最早实物,位于信阳长台关一座大型楚墓中,床上刻绘着精致的花纹,周围有栏杆,下有6个矮足,高仅19厘米。

春秋以来,床往往兼做其他家具。人们写字、读书、饮食都在床上放置案几。魏晋南北朝后,很多建筑物加高加大,扩展了室内空间,许多家具相应加高,床的高度也有所改变。晋代着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所画的床,高度已和今天的床差不多。另外还出现一种四足的高床。但床仍未成为睡卧的专用家具。

唐代出现桌椅后,人们生活饮食等都是坐椅就桌。床由一种多功能的家具,退而成为仅供睡卧的专门用具。

明代,出现了用纱或网状织物围起来的床。同一时期,西欧出现了同时可睡几个人的特大床。其背部是一块镶板,正面两边是雕花的圆柱,上有可以垂挂帷帐的天盖。

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弹簧床。19世纪后期,金属床开始出现。

004“脸”和“面”

脸和面在词义上本来就没有多大分别,但在有些场合也不能混用。比如骂人时常说“不要脸”而不见有人说“不要面”。另外,我们也常说洗脸,但不说洗面;常说做面膜,而不说做脸膜,这些都有什么讲究呢?

其实,“脸”和“面”存在这种差别是在近代才有的,在明代以前,“脸”和“面”都是书面用语,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出现了这两个词,如唐代诗人岑参有诗:“岸花仍自羞红脸”,李清照词云:“香脸半开娇旖旎”,白居易“犹抱琵琶半遮面”,以及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等,都把脸和面用进了文学词句中。

为什么在古文中又用“脸”,又用“面”呢?这是因为,这两个字在以前意思是有差异的。“脸”这个字出现得比“面”晚,产生于魏晋以后,最初的意思就是颊,常常指妇女目下颊上可以施粉的部位。如白居易《昭君怨》中的“眉销残黛脸销红”,指的就是这个部位。此外,“脸”在古代还有“睑”的意思,也就是眼皮。南朝梁武帝《代苏属国妇》诗:“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丝。”诗中的“脸”是“眼皮”的意思。

相对来说,面的范围就比脸要大,指整个头的前部,包括脸。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脸表示的范围逐渐扩大,到现在基本上和面的意思差不多了。

而现在,之所以在口语中常用“脸”这个词,是和口语的表达效果密切相关的。口语讲求生动活泼,书面语讲求文雅。而口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在书面中也可以采用文学化的语言表达:比如“不要脸”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成不顾颜面;洗脸亦可说成净面等。另外,“不要脸”在发音上掷地有声,铿锵有力,比“不要面”硬朗得多。

趣味链接:“两面派”的“两面”是说两张脸吗

“两面派”大多是指口是心非善于伪装的人。“两面派”是怎么来的呢?

元代末年,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了拉锯战。老百姓却感到苦不堪言,因为哪方的军队来了都要欢迎,在门板上贴上欢迎标语,来得勤换得也快。

豫北怀庆府人素来生活节俭,想出了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保境安民”的标语,另一面写着欢迎义军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标语。哪方军队来了,就翻出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可是,他们想不到,这个方法后来竟招来了大祸。

有一次,朱元璋的部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见到家家门口五颜六色的木牌上满是欢迎标语,心里十分高兴。可是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木牌被风吹得翻了过来,反面全是欢迎元军的标语。常遇春非常气愤,将挂两面牌的人满门抄斩。后来,“两面牌”逐渐演变成为“两面派”一词。

005“半斤”与“八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别人说某两人不相上下时,有用平分秋色的,但更多时候用的是“半斤八两”的口头禅,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古代的半斤和八两是相等的?

这和古代的质量衡量单位有关。在秦朝以前各诸侯国之间有很多度量单位,比如战国时期的魏国用“镒、祈、两”;中山国用“石、刀”;秦国用“石、钧、斤、两、铢”;楚国既有“斤、两、铢”,也有“镒”。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便于人们生活,便于统治管理,统一了度量衡,他推行的国家标准,实际上就是以前秦国曾使用的度量衡标准。其单位间的转换关系是:1石为4钧,1钧为30斤,1斤为16两,1两等于24铢。

秦代的度量衡标准一直为后来的王朝所沿用,在不同朝代只做过一些小的调整,但1斤为16两的规矩一直没变,所以就沿用了下来。我们现在所用的质量单位是1959年政府调整过的,即1斤等于10两。

趣味链接:“半斤八两”的传说

过去有个宰相,由于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天子之后,这个宰相就渐渐不得势了,最后抑郁而终。宰相的孙子是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的纨绔子弟,最后混到连饭也吃不上的地步了,就常常向人借米充饥。

一次他借米回来,半路上背不动了,只好停下休息。这时迎面走来一个穿着破烂衣服的年轻人。他叫住那人,说给他工钱,请他帮忙背米,那人很爽快地答应了。可是没走几步,那人也走不动了,他便埋怨道:“我是宰相的孙子,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这还情有可原。你是一个穷人,为什么也这样不中用?”那人翻翻白眼说:“我还是堂堂尚书的孙子呢,如今也落到这步田地,你怎么能怪我呢。”说完两人欷歔感叹了一番。

后来有人评说,这个宰相的孙子和那个尚书的孙子,一个是半斤,一个是八两,意思是说两个人不相上下。

006“回合”怎么计算

“回合”一词源于古代车战。“回”有“来回、往返”的意思;“合”则有“会合、交会”的意思。“大战三百回合”的“回合”是怎么计算的呢?

古代作战通常是两军各霸一方,凭挑战书应战。两军对阵,派猛将前去应战,其他成员则做观望之态,无论生死,众军没有命令都不得出去。不过短兵相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实,古代回合的计算方式并不复杂,所谓的回合就是所派出去的将士,不论战了多么久,打了多少招式,只有鸣金(铜锣)收兵,返回之后才算一个“回合”。这有点类似于今天的体育比赛。

“回合”在车战中则是另外一种算法。古代的战车一般是四马,中间两匹为“服”,左右两边的称“骖”。车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车战中的计算方法是,车战开始时,战车驶向对方,两方开始交战。这时的“回”就是敌我战车擦身而过,再掉过头来戈矛相交的过程(因为战车还得有人驾驶,战士都在车后面,所以必须掉头);待战车驶入合适位置,双方用弓箭对射的这个过程称为“合”。战车的“远交”和“近攻”就是一个回合。

一个“回”,必有一个“合”。战争就这样不停“回”“合”下去,直到有一方落荒而走,在“合”之后,不再“回”。

趣味链接:何谓“百战”

我们经常说的“百战”,还确指一百种战法。在明朝开国功臣刘基所着的《百战奇略》一书中,指出百战为:

计战、谋战、间战、选战、步战、骑战、舟战、车战、信战、教战、众战、寡战、爱战、威战、赏战、罚战、主战、客战、强战、弱战、骄战、交战、形战、势战、昼战、夜战、备战、粮战、导战、知战、斥战、泽战、争战、地战、山战、谷战、攻战、守战、先战、后战、奇战、正战、虚战、实战、轻战、重战、利战、害战、安战、危战、死战、生战、饥战、饱战、劳战、佚战、胜战、败战、进战、退战、挑战、致战、远战、近战、水战、火战、缓战、速战、整战、乱战、分战、合战、怒战、气战、归战、逐战、不战、必战、避战、围战、声战、和战、受战、降战、天战、人战、难战、易战、饵战、离战、疑战、穷战、风战、雪战、养战、书战、变战、畏战、好战、忘战。

007“五福临门”中的“五福”指哪五福

“五福临门”常用做过年过节时说的吉祥话,这个词最早出自《尚书·洪范》。

“五福”指的是五种人生所期望的美好理想。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亦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长寿是人人都期望的,民间有给小孩挂长命锁的习俗,据说秦始皇也曾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派人炼制长生不老丹;富贵是说既要有钱,也要有地位,北京城就曾有“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说法;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善终是临死时,一切都很自然平静,没有一星半点横祸、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自在地离开人间。

按照一般理解,只有五福齐备才能称得上幸福美满,否则人生是很难完美的。而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做到五福齐备。在传统文化里,最看重第四福——好德。民间也常有“积德”的说法,他们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有随时布施行善,广积阴德,才可以造福自己,造福他人。

趣味链接:“六根清净”是指哪“六根”

“六根清净”是个佛学名词,在佛语里“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心与物间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