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6873600000039

第39章 经济贸易(1)

我国古代早期的货币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最初曾使用过牲畜作为货币,在彝族的古籍中就有“四羊换一牛”的比值记载,他们表示货币概念的“则糜”,原义泛指牛羊,即牲畜的概称。周代青铜器铭文中还有“匹马束丝”以易奴隶的记载,即其明证。

随着商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贝壳作为货币。贝以朋为计算单位,一朋贝就是一条项链所用贝壳的数目。西周交通不发达,贝壳不易得,还常用铜来仿制,于是出现了铜贝、铜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之一。此外,也有以石、骨、玉、蚌制作的仿贝,也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充当着货币。由于贝曾被用作古钱币,因此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都从贝,如货、财、赋、贵、贱等。

到了周代,生产中大量使用铁器,生产水平有了较大发展,大概在春秋时期金属铸币开始流行,据《国语·周语》记载“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铸大钱”。

我国铸币开始时有圆形、方形、刀形、铲形等样式,后来一般都采用圆形。这也是今天我国把货币的基本单位叫“圆”(简化字为“元”)的由来。

纸币的演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汉代的白虎皮币可以说是开了纸币的先河,而唐代的飞钱则是兑换券的变种,真正使用纸币是从北宋开始的。

宋真宗时期,在四川出现了代替金属货币的纸币,这种纸币称为“交子”。“交子”的出现,是北宋商业发展的产物。北宋商业发达,制钱面值低且携带不便,既轻便面值又大的货币交子便应运而生。

继北宋使用纸币“交子”以后,南宋使用的纸币叫“会子”,金代使用的纸币叫“交钞”、“宝券”,元代使用的纸币叫“元宝交钞”、“通行宝钞”,明代使用的纸币叫“大明宝钞”、“洪武宝钞”。

到了清代,发行了以银两为单位的纸币叫“户部官票”,上面印有“户部奏行官票。凡愿将官票兑换银钱者,与银一律并准按部定搭交官项,伪造者依律治罪不贷。”以铜钱为单位的纸币叫“大清宝钞”。“户部官票”与“大清宝钞”发行以后,民间便把“宝钞”与“官票”合二为一,简称“钞票”。

铜钱方孔的由来

我国古代铜钱不论大小,其形状一般都是外圆内方。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铜钱造成这种形状,主要是由于当时制造铜钱的方法决定的。

古代铸币的时候,先把铜熔化,然后注入模中,由于古代铸币技术的限制,钱的边缘总有许多毛刺,既不美观又不方便使用。然而要去掉这些毛刺,必须靠锉刀加工,一次不能只锉一个,必须把钱串起来锉才省时省工,而要把钱串起来,钱中间则必须留有一孔。

但是如果当中的孔是圆的,铜钱就会来回转动,不好锉。因此,工匠们就把当中的孔做成方形的,把钱穿在方形棍上,钱就不会转动了。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古代的铜钱才在中部留有方孔。

元宝简史

我们现在常说的元宝,指的大多是我国旧时铸的金银锭,始于元朝。忽必烈继位后,曾以库银为元宝,后来又将元宝铸成马蹄形,因此又称马蹄银,作货币流通。大锭重约五十两,多由各地银炉铸造,标有银匠姓名及日期、地点。重量成色各有差异。清中叶后元宝须经公估局鉴定批明重量和成色才能流通。金元宝一般供保藏,极少流通。

其实元宝也是一种古钱币的名称,以唐宋两代铸造较多。因唐“开元通宝”误读作“开通元宝”而得名。

最早使用元宝这一名称的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史思明在洛阳铸的“得一元宝”和“顺天元宝”,后有代宗时的“大历元宝”。五代晋石敬瑭铸的钱叫“天福元宝”,宋代有“淳化元宝”。以后每次改元,多更铸新币,用年号标名铸于币面。清末所铸铜元上曾用“光绪元宝”四字,这些都是以元宝为名的钱币。

我国公债溯源

公债,是国家以信用方式吸收巨额款项的一种形式,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中国在出现这种形式之前,国家收入一向依靠地丁与钱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连年战争使清廷元气大伤、丁粮锐减,而且军用浩繁,国家财政吃紧。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为了搜刮军费,围剿太平军,便与幕僚建议创“厘金”,后又开捐官之例,用来增加收入。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清廷已气息奄奄,理财之术亦穷,经济来源更加困难。正在清廷内外交困时,光绪庚辰科的状元、翰林院侍读学士、南京人黄思永仿效西洋列国筹集公债的先例,奏请清廷发行公债,以应当务之急。这篇奏折,大受慈禧的赞赏,遂准奏。可是,慈禧认为称债有失皇家体面,便取名叫“昭信股票”,以示昭大信于民之意。这次发行的“昭信股票”,均交各省派销。

从此,中国就开始有了公债。

商人的由来

“商人”就是买卖人、生意人。那么,“商人”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到了夏代,在社会上便分离出一部分专门从事交换的人。公元前1000多年,黄河下游的商族首领王亥聪明多谋,很会做生意,经常率领很多奴隶,驾着牛车到黄河北岸去做买卖。

后来,到了商族后裔汤的时候,商族的手工业已相当发达,特别是纺织业,花色品种优于其他各族。汤为了削弱夏的国力,便组织妇女织布纺纱,换取夏的粮食和财富,把贸易作为政治斗争的武器,最后灭了夏代的统治者夏桀,建立了商朝。

周朝建立后,商朝的臣民被贬为下等人,被剥夺了政治权利,被没收了土地和财产。过惯了奢侈生活的商族贵族,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便纷纷重操旧业,到处去跑买卖。久而久之,便在周族人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概念,即跑买卖的人都是商族人。后来,慢慢地“族”字也去掉了,简呼为商人了。这些称呼一直沿袭至今。

唐代的外商

唐朝时,经济对外开放,因此吸引了大批外商涌入中土,当时的外商,主要集中在长安、扬州、广州三个大城市中。

唐王朝将长安西市划为外商集中区,这里的外商主要由西域丝路而来。他们有的开“酒家”,借“胡姬”陪酒赚钱;有的办“质库”(当铺),“举质取利”;有的建“波斯邸”,放高利贷发财。更多的则是做珠宝木材生意。

广州的外商则主要从海上丝路而来,大多经营从波斯、印度等地运来的香料珍宝等物。唐代广州外商最多时,据估计有十多万人。

扬州也是一个经济十分发达的城市,对长安和广州的外商有强烈的吸引力。肃宗时,田神功率军大掠扬州,仅大食、波斯的外商就死了几千人,可见扬州外商之多。

在史籍中,唐朝的外商大多被称为“商胡”,亦称“贾胡”、“胡客”、“番商”,这些外商主要是来自于大食(古阿拉伯帝国)、波斯(今伊朗)的穆斯林商人。

与外国通商,给唐王朝带来巨大财富。每年的商税、市税收入,广州市舶使的关税收入,在唐王朝每年的财政收入中都占很大比重。

何谓商帮

明清时期民间的贩运贸易形成了四大主要商帮,即船帮、车帮、马帮、驼帮。

船帮是指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载运货物于江河湖海之间的商帮。在我国古代,由于交通的不便和道路的崎岖,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主要依赖船只,船帮在当时的行商中名气颇大,多为“携数万之资,以求什一之利”的巨商组成。明朝中叶规模较大的是黄河船帮,清朝晚期开始没落。载运的货物主要为粮、盐和布匹,后期也曾以铜、铁为主,主要是漂洋过海到日本采办洋铜、洋铁等。

车帮的交通工具一律为大马车,以贩运内地商品经东北至中俄边境贸易为主,沿途经过的多为平地草原。车帮出发时,一般二十辆车组成一队,白天休息晚上赶路,一辆辆马车首尾衔接,每辆马车下挂一盏马灯,前后有二十多条大狗尾随,气势浩荡。

马帮指以骡马毛驴等为交通工具的商帮,马帮与船帮比,一般规模较小,贩运的距离也较近,主要贩运的货物为人们日常需要的粮、油、棉、布以及其他日用品,多在山区活动。马帮的首领在中原地区习惯上称为帮头,他所带领的骡马数量也以几把鞭子来计算,每把鞭子必须赶足五头牲口,帮主要自备一匹骑骡压阵。马帮多活动在西部和中原一带,大的马帮一般拥有牲口上百匹,小的则只有十几匹,甚至几匹。

驼帮是指以骆驼为交通工具的商帮,由于骆驼的忍耐力极强,所以驼帮主要从事的是远距离的长途贩运,他们跋涉于崇山峻岭或荒漠草原,行旅辛苦。民间驼帮主要以贩运江南的茶叶到中俄边境哈克图进行贸易为主,在清代曾十分有名,如黄河驼帮互市的主要地方——哈克图曾被称为我国的陆地码头。

票号是怎样产生的

在清代,票号是比较重要的信用机构,主要从事汇兑业务,又称“汇票庄”或“汇兑庄”,由于这些票号多由山西人开办和经营,因此亦称“山西票庄”、“西号”。

汇兑业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时的飞钱,宋时的便换,明清时的会票(汇票)都是明证。不过在明朝中叶以前,因有便于携带的大面额纸币可以代替汇票的作用,尚没有经营汇兑业务的专门机构。纸币不行后,才恢复了由政府或商人兼办的汇兑业务。

清朝中叶,开始出现了专营汇兑业务的山西票号。票号在各地设有联号,刚开始时只为商人办理埠际间的汇款,后来又经营政府的公款汇兑和官吏的钱财汇兑。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爆发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起义,清政府遂以各地动乱,现银运输不便为由,下令各省输送中央的协饷和中央政府下拨给各省的款项都通过票号来汇兑,这样就使得票号的汇兑业务量激增。据统计,光绪年间,票号每年汇兑的款项,已达二千万两左右。

票号吸收的存款主要是公款和官吏的私人存款,放款对象主要是官吏和到京参加会试的举人或已考中进士还未授官的士人,以及正在谋求升官、复职的人。

票号的利润来源,一是经办汇兑业务所收的汇水(汇费);二是存、放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政府存款不计息,官吏和私人存款只付二至三厘低息,而放款利息率却高达一分,对钱庄拆放利率也高达六至七厘;三是各地银两的成色、平码不一,票号从中巧取暗吃,获利亦丰。

1907年后,新式银行业兴起,票号的地位大受影响,汇兑业务急骤减少,曾盛极一时的票号纷纷倒闭,到辛亥革命后,已不见票号存在于金融界了。

钱庄的历史

钱庄又称银号,在长江流域和上海地区称“钱庄”,在北方和华南各省,多称之为“银号”。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约明中叶以后)出现的一种金融业组织,主要经营银钱兑换、存款、放款和汇兑等业务。

钱庄的产生与铜钱、银两的兑换业务有关。我国的兑换业源远流长,唐宋时就有金钱铺、兑坊类的组织。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宣德年间,宝钞壅滞难行,民间交易只用金银;英宗正统年间放松管制,白银正式成为法定通货,和铜钱同时流通。

因币种繁多,仅制钱一项就有“金背”、“火添”、“锭边”等,重量成色不一,而且制钱、私钱和白银的比价经常波动,这样经营银钱兑换业务的钱庄遂应运而生。

入清以后,金融业继续发展,钱庄实际上已成为中国当时商业和金融业的枢纽。尤其是上海的钱庄,在乾隆年间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上海成为全国钱庄活动的中心。

钱庄的资本一般不过数万两,大多来自商人。钱庄通常采取独资或合伙等无限责任形式,营业主要限于本城市和附近地区。钱庄的放款对象主要是商业行号。每年丝、茶、糖、棉、麻等上市季节,它都贷出大量信期款项。同时,它也举办工业放款,这主要是19世纪90年代后对中国近代工业企业的放款。钱庄对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钱庄是封建性的金融机构。鸦片战争后,一方面,钱庄为服务于洋行的中国买办商人提供庄票,作为外商银行的抵押,从而为洋行推销洋货和搜罗土产;另一方面,一些买办商人也亲自附股或开设钱庄。所以钱庄又具有买办性质。

清末,近代银行兴起,但由于钱庄与当地工商业有密切联系,因而它在金融市场中的优势仍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民国前后,钱庄开始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各地钱庄多数停业,上海等地少数未停业的钱庄也与其他私营金融企业一起合并成为公私合营银行。

薪水史话

据《南史·陶潜传》记载,陶潜送给他儿子一个仆人,并写信说:“得知你们在家连每日的生活开支都难以供给,因此派了这个仆人来,帮你们打柴汲水。他也是人家的儿子,你们可要好好待他。”

在陶潜的这封信中,便出现了“薪水”这个词,“薪”指砍柴,“水”是担水。因为柴和水都是生活的必需品,原指砍柴打水的“薪水”一词,便渐渐有了生活开支的意思。如《魏书·卢昶传》中记载:“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计。”这里的“薪水”就是指日常费用。

东汉以前,官员俸禄一般都是发放实物(粮食、布帛),唐以后一直到明清,主要以货币形式为俸禄发给朝廷官员。古代官员俸禄的名称不止一种,如“月给”、“月薪”、“月钱”等,而明代曾将俸禄称“月费”,后又改称为“柴薪银”,意思是帮助官员解决柴米油盐这些日常开支的费用。

现代一般人按月支取的工资近乎古代的“月俸”、“月费”,主要也是用来应付日常的生活开支。因此,人们常把工资也称为“薪水”。

盘缠的由来

钱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用于不同场合时,说法有很多,如钞票、纸币、银子、现金、费用等等。看古装剧或古小说时,说某人有没有旅费时,还会发现它的另一种称呼:盘缠(或盘川)。为什么这样叫呢?

“盘”和“缠”,分别是“盘绕”和“缠绕”的意思,是一对近义词。钱同盘绕、缠绕在今日当然毫无关系,但在古代却有着某种必然联系。

中国古代的钱币都是中间有孔的金属硬币,因此古人常用绳索将一千个钱币穿成串再吊起来,穿钱的绳索叫做“贯”,所以,一千钱又叫一吊钱或-贯钱。

宋代以前的商贾游人出远门,都把铜钱或背在身上,或肩扛手提,既不便,又招人耳目,且容易被窃贼盯上,所以到了宋代便出现了把铜钱盘起来缠绕在腰间的新发明,既方便携带又安全,因此古人就将这又“盘”又“缠”的旅费叫“盘缠”了。

万贯是多少钱

我们常以“腰缠万贯”一词来形容一个人很有钱和富有。那么,这里的“万贯”究竟表示多少钱呢?

古代的货币,一般都是中间有方孔的铜钱。人们为了携带方便,往往用绳子将铜钱穿起来,每1000枚铜钱穿在一起,称为“一贯”,或叫“一吊”。明代洪武八年(1375年)发行了纸制的“大明通行宝钫”,面额为“壹贯”。当时,“壹贯”等于1000枚铜钱或一两白银或四分之一两黄金。以此算来,“万贯”就相当于万两白银或2500两黄金,这还真是一笔不小的财产啊,难怪用“腰缠万贯”来代指钱多了。

商标溯源

商标是商品的标记,俗称“牌子”。商标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酒店,最初就是以“旗”作为商标。《韩非子·外储说》中提到:“宋人有沽酒者……悬帜甚高。”这里的“悬帜”,就是指的挂酒旗作商标。那时的商标多以实物充当,鞋店画双鞋、剪刀铺绘把剪刀以示经营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