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6873600000050

第50章 医疗卫生(1)

古代医药是如何创建的

医与药,源于人类扞卫生命的需求。而中国传统医学的特有形态,是在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与文明影响下形成的,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

原始人寿命多数很短,很多原始人在青少年时期就因各种原因死去。人类与生俱来有着对生命和健康的追求,由此产生了克服疾病与伤痛的愿望,这是医药起源的基本条件之一。

原始人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引起腹泻、呕吐、昏迷、中毒,甚至死亡,而另一些食物则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在遍尝植物根皮、花果、野草、动物等后,通过分类逐步确定了许多动植物的性味、功能、主治和毒性。

以上就是中草药药物知识萌芽的实践过程。在这些基础上,华夏民族经过一代一代长期反复的试验和证明,确认了某些自然界物质的药物效果,逐渐学会了运用原始的中药。中药医术就是在长期实践中探讨、研究、归纳、总结、验证,逐步形成发展而来的。

炼丹与长生不老的迷梦

在我国古代,许多人都在追求着长生不老的迷梦。秦始皇、汉武帝都曾迷信方士,出巨资让他们去寻觅仙山,炼制仙药,结果都是徒劳无功。

魏晋时期宗教思想的盛行,对以儒家礼教为正宗的思想界带来了冲击。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除了要求思想上摆脱束缚,行为上也经常以怪诞来反叛礼教,如居丧饮酒、赤膊跣奔等。这些行为的背后,又往往伴随着服散。散,指“寒食散”,又叫“五石散”,一般由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矿石合成。

因寒食散药性燥热,服后须寒饮、寒食、寒衣、寒卧以散热,这正符合当时文人放浪形骸的举止,服散之风一度非常盛行。其实魏晋文人在放诞纵情的背后,掩饰不住的是对生命无常的恐惧,这与当时疾病和瘟疫盛行的环境有关。

魏晋时期,寻求长生不老丹药的思想盛行,道教炼丹术得到发展。丹药的原料往往是矿物质,因为炼丹家们认为金银玉石等永恒不坏,如果能以此炼成丹药服食,就可以将金石的不朽性移植入人体,人体就能像矿物一样不会衰败。

矿物质平时性质稳定,在炼制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变化。古人觉得很神奇的“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实际是红色的丹砂(硫化汞)经煅烧后,生成二氧化硫,游离出银色的金属汞,再继续加热,最后又生成赤色结晶(氧化汞)。由于丹药这些奇异的现象,更显出它的“神奇”。

从医学角度而言,矿物类虽可入药,但往往副作用较强,多为燥烈剧毒之药,过量服用能引起严重中毒,变生种种疾病。历代服食丹药中毒丧生者甚多,其中就包括不少皇帝,如东晋哀帝司马丕、唐太宗李世民、唐穆宗李恒、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等。

由于丹药具有明显的不良后果,最终使这一风气在唐朝以后渐渐衰退,只有某些皇帝贪恋人世,仍然不顾一切地以身试药。炼丹术作为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术失败了。但是,炼丹家们所记载下来的内容,包含了不少化学变化的例子,被认为是世界化学的先驱。

炼丹家们在炼丹中也创造出了伟大的发明,其中尤以火药最为瞩目,火药的发明是在意外的失败事故中取得的。由于许多化学物质在一起煅烧经常会引起丹房失火,这样的意外事故却使唐代的炼丹家们注意到:硫、硝、炭三种物质可以构成“火药”。

后来,大约于晚唐时期,这一“配方”由炼丹家转入军事家手中,从而就发明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色火药,这对我国军事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医”的真正含义

说起“中医”,有些人会很自然地认为这个“中”字本来是为了区别“西医”的“西”字,因此,“中医”本意是指传统中国医学或中国大夫。是这样吗?其实不然。

“中医”一说,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的“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句。看来,“中医”一词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就出现了。那时西医还不成系统,更没传入中国(西医传入中国是在西汉以后又过了一千七百年的明末),因此,“中医”是不可能为了区别“西医”而叫的,这里的“中”也不是指中国,那是什么意思呢?

中国最早认识万物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易经》,将世界一切事物均纳入阴阳的轨道,对后世的哲学、社会、天文、地理、医学等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响。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所以“尚中”和“中和”才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

巫与医药的关系

巫是人类史前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旧石器时代中后期,原始的巫教意识开始形成,那时的巫尚未职业化。巫,无论作为一种宗教、一种从事巫教职业的人,还是在广义上作为一种文化,其复合体是伴随着历史的前进从野蛮而跨进文明社会门坎的。

巫产生以后,曾把人类医药的经验予以吸取、传承变异,给比较质朴的医药经验和朴素的知识披上一层灵光,在医学史上形成了一个医巫合流的混杂阶段。

夏、商正处在这个阶段的鼎盛时期,那一时期社会上的许多巫师,他们能代鬼神发言、歌舞等,还能医治疾病,有的甚至还参与朝政,指导国家政事、策划国王的行动。

巫师群体内进一步分化,便出现了比较专职的巫医。殷墟甲骨文中的“巫妹”,就是一位治小儿病的女巫医。《周礼·大聚》:“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反映了巫医在朝野普遍存在。巫教观念的严重存在与积淀,是巫医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巫医是一个具有两重身份的人,既能交通鬼神,又兼及医药,是比一般巫师更专门于医药的人物。殷周时期的巫医治病,从殷墟甲骨文所见,在形式上看是用巫术,造成一种巫术气氛,对患者有安慰、精神支持的心理作用,真正治疗身体上的病,还是借用药物,或采取技术性治疗。巫医的双重性(对医药的应用与阻碍)决定了其对医药学发展的功过参半。

随着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崛起,人们在造成一个人化的环境的同时,逐渐地打破神化的世界,显示了人的价值,不断冲淡了对神的信仰。

到了周代,特别是周末,巫、医消长的趋势已有了反差,医药知识与经验开始逐渐从医巫合流的堤岸中分流出来,按自身的规律发展,而且愈向前发展,医巫的流向分歧愈明显,甚至两者之间出现了对抗。到春秋战国时期,两者发生激烈的争论,最终决裂。

文化价值的取向成为医巫的分水岭,医药的取向是科学文明与精英文化,而巫则基本上转向下层位文化和神秘主义。但在巫作为历史发展新生事物诞生及其发展之初期,巫医作为有知识之人在总结利用医药知识积累方面,其作用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

我国古代的医院

医院,人人都知道那是看病的地方。但是,“医院”这个名词起源于什么时候,是怎么来的呢?

我国医院的萌芽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已有了“疾馆”、“病坊”等医疗机构。齐国政治家管仲在都城临淄创建了慈善性医院,收容各种残疾人集中医疗。

据《汉书》记载,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左右,黄河一带发生较大规模的瘟疫,汉平帝刘衎下诏在地方上建造房屋,里面放置药品,并配置医生,免费给百姓治病。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公立的临时医院。

162年,东汉中郎将皇甫规在军中置办医院,把生病的士卒集中到一起给予治疗,这个机构被称为“庵庐”,相当于现在的野战医院。

此后,唐朝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设有“患坊”,用以收容贫困的残废人和乞丐;还有“疠人坊”,用来专门隔离及医治麻风病人。

宋代,医疗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医院组织渐趋周密。当时朝廷开设的医院叫“安剂坊”,内有专职管理人员和医生,有病房,并有病历表。朝廷还会根据医生的医疗成绩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此同时,医学教育、药政管理、各种医书的章修出版等也随之兴旺起来。

据史料记载,在南宋理宗宝庆(1225~1227年)年间,“医院”作为疗疾机构的名称已经出现。现保存在苏州的宋朝石刻《平汇图》中,就有一古式房屋图样,上镂“医院”二字。

明清两代出现的“太医院”,设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医员等职别,其作用主要是为皇室以及卫生管理机构服务。至于下属的医院,仍称“病坊”。清代的医院开始出现了乳母、女使等职称,其作用可能相似于现代医院的护士了。

国人创办的最早的现代化医院为北京中央医院,系1918年所建。

太医院:古代医政的中枢机构

在古代,太医院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医政及医疗保健组织。它始设于金代,隶属于宣徽院。太医院的最高长官是太医院提点(正五品),下设使、副使、判官等,“掌诸医药,总判院事”。此外,太医院中还设管勾主管医学教育,另还设有各种名称的太医和医官。

元代太医院,秩正二品。开始时长官为宣差,后改为尚医监、太医院提点等。其行政隶属于宣徽院。最高长官之下设院使、副使、判官等名目。元代太医院掌管一切医药事务,官员品秩普遍高于任何朝代。

明代也设有太医院,其长官初始称为太医院令,后改称院使。明代在北京和南京各设一个太医院,但是北京设置的太医院是最高医药管理机关,设有最高医政长官院使,下设院判。而南京太医院只设院判不设院使,以便服从于北京太医院的领导。

清代只设一个太医院,院使正五品,总揽医药行政及医疗大权,清初,御药房也划归太医院管理,全国医官统一由太医院差派、考核、升降,从而加强了统一领导。但这种体制未能坚持下去,礼部管生药库,总管太监管御药房,削弱了太医院的功能。清朝中晚期,医政管理较为混乱。总之,从金至清,太医院作为全国性医政兼医疗的中枢机构延续了700多年。

古代的公共医疗机构

我国大约在战国时期,出现了“疠迁所”。当时规定,凡经医生检查后发现有鼻梁塌陷、手上无汗毛、声音沙哑、刺激鼻腔不打喷嚏等症状者,一律送至疠迁所隔离治疗。这说明中国古代对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措施,很早就已经是得力有效的。

在汉代还出现了专门性的妇科医院,西汉时的“乳舍”,相当于现在的产院。乳舍并不专为统治阶层而设,而是服务于一般官员和平民的公共医疗机构。

南北朝时则出现了由朝廷主办的慈善救济机构“六疾馆”和“孤独院”,收养穷人和孤幼之人。唐代时,京城及各地设有“病坊”,类似平民医院之性质。

到了宋代,公共医疗机构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重要的是出现了专门售药的医疗机构——熟药局。熟药局的设立,是成药在宋代得以发展和盛行的重要保证。宋代还建有一些医疗慈善机构,如:收容穷困无靠的病人,给予医药照顾的安济坊;收容贫病无靠之人的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贫困不能自存者,月给口粮,病者给医药的居养院;收养老幼贫疾无依丐者的福田院等。

元代的公共医疗机构,设有广济提举司和惠民局,为贫民免费医病给药,经费依民户多寡分为等级拨给。明代的公共医疗机构的设置,则沿袭宋元旧制。

清沿前代例,在京都及全国各地设置养济院,养赡鳏孤寡独、残疾无依靠的人,政府拨给银两和口粮,地方士绅有乐于资助者,任其捐献。清代还创立有育婴堂,收养遗弃或无力养育的婴儿。

古代最早的医学校

南北朝刘宋元嘉年间,设立了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医官。隋朝创立了太医署,主要是一些太医们集中在一起办公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医学教育行政机构。

隋朝的太医署有主药2人,医师200人,药园师2人,医博士2人,助教2人,按摩博士2人,咒禁博士2人。其规模不大,设置不全,所以只能算是医学校的初级阶段,并不能算正规的医学校。

唐高祖武德七年,在长安建立了唐太医署。唐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药工四大部分组成,与现在医学院校的教育行政机构设置相类似。

唐太医署由皇家直属,设太医令2人,是太医署的最高行政官员,相当于现在医学院校的校长职务;还设立太医丞2人,他们作为太医令的助手。太医丞手下则有医监4人,医正8人。以上18人都是太医署的行政长官。

太医署分医学部和药学部,医学又分四大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包括伤科)和咒禁科。四科之中,医科最大,总共有164人。其中医师20人,医工100人,医生40人,典药2人,医博士1人,医助教1人。学生入学后,必须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甲乙经》等基础课程,然后再分专业学习。学生都由太医署中的博士、助教教课。

针科共有师生员工62人,其中博士1人,助教1人,针师10人,针工30人,学生20人。针科学生先学医学基础理论,然后重点学习针灸专科。

按摩科共有师生员工36人,其中博土1人、按摩师4人、按摩工16人、学生15人,以学习按摩专门技术为主。咒禁科共有师生员工21人,其中博士1人、咒禁师2人,咒禁工8人,学生10人,主要学习道禁和佛教中的五禁。但该专业人数最少,影响最小。

太医署规定学生除了入学考试以外,月、季、年都有考试。对于学习9年仍不及格者,即令退学;考试成绩优良的,予以奖励,以保证学生的质量,并且可以及时发现人才。

太医署中,“凡医师、医正、医工,疗人疾病,以其痊多少而书之以为考课”。对于教师和教辅人员的考核制度,保证了师资队伍的质量,也保证了整个医学校的教育质量。

药学部虽然没有医学部大,但也有一定规模。药学部包括“府二人,史四人,主药八人,药童二十四人,药园师二人,药园生八人”。药学部还设有药园,所以当时不仅从理论上,还通过实践培养药学专门人才。

唐太医署为当时培养了不少医学人才,以后历代都设立类似唐太医署的医学校。宋代,把医学校划归国子监管理。国子监是当时主管教育的高级领导机构。宋代医学校的规模也有了扩大。元、明、清几个朝代的医学校都与唐太医署相类似,改变不大。

医生为何称“大夫”或“郎中”

大夫和朗中都是古代的官名。何以称医生为“大夫”?据考证,将医生称为“大夫”,最少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大夫,最早是一种官职。古代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春秋时代的大夫,按职位高低不同有上、中、下之分,如楚国的屈原曾任三闾大夫。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称号。但这都不是医官。

自宋代徽宗政和年间改订官阶时,医官开始置大夫以下官阶,一共分为七级,官职有22种之多,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等。因此,从那时起人们就把医生统称为大夫,至今北方人仍沿称医生为大夫。

郎中亦为古代官名,始于战国。汉代沿置,属光禄勋,管理车、骑、门户,并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分为东郎、户郎、骑郎三类,长官没有车、户、骑三将,其后类别逐渐泯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