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6873600000055

第55章 器物工艺(1)

司母戊方鼎:古代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它是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高1.33米,重875公斤。司母戊大方鼎鼎体四周是雷纹,四角是兽面纹,腹壁上铸着“司母”铭文。鼎的整个造型给人以威武的感觉。

从司母戊大方鼎的铭文中可以推断,这件器物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铸造的。司母戊大方鼎充分显示了商代青铜器的冶铸水平,从铸造痕迹上看,司母戊大方鼎是用20块模范一同铸成,这不仅反映出当时青铜冶铸工场的规模宏大,也反映了当时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水平高超。

永乐大钟:古代最大的青铜钟

永乐大钟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钟。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下令铸造大钟。永乐大钟用铜、锡、铅合金铸成。

永乐大钟的铸造沿袭了我国的传统铸造工艺泥范法,钟身用圈形,外范分为7层,逐层与范心套合,至钟顶部,将先铸成的钟钮嵌入,浇铸后成为一体。

永乐大钟通高6.75米,肩外径2.4米,口沿外径3.3米,钟壁厚度不等,最薄处在钟腰部,厚94毫米,最厚处在钟唇部,厚185毫米,大钟重约46吨。

钟身铸满了阳文楷书、佛教经咒22.7万多字,字体工整、坚韧,相传为明代书法家沈度的手笔。

永乐大钟构造合理,工艺精湛,造型精美,形体宏伟,无论从其体量之巨、铸造之精、还是铭文之多,都堪称世界佛钟的典范。

永乐大钟它历时500多年,至今仍音响圆润洪亮,穿透性强,具有明显的音乐效果,钟声可传四五十千米,余音达2分钟之久。该钟现存于北京大钟寺中。

龙泉宝剑有什么特点

龙泉宝剑是中国着名的传统工艺品之一,因产于浙江省龙泉县而得名。

相传,龙泉宝剑创始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唐朝时,龙泉剑名声大振。诗人李白曾写下“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的诗句。

龙泉宝剑的制作要经过炼、锻、铲、锉、刻花、嵌铜、冷锻、淬火、磨光等28道工序。有单、双剑(鸳鸯剑)、长峰剑、短峰剑等几十种类型,具有坚韧锋利、刚柔相济、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传统特色。

汉代也有兵马俑

兵马俑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目前在我国发现的兵马俑除秦始皇兵马俑外,还有很多汉代兵马俑。

与墓葬制度联系紧密的兵马俑像,是两汉时期雕塑中的重要门类,与秦代相比较,汉兵马俑在继承了秦俑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由写实变为写意。它不注重人物线条的比例是否准确,而侧重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据汉代的葬制,唯有立下特等功勋的人才能享用兵马俑陪葬,而且还要得到皇帝的恩准。专家们经过计算,制作一套不同样的兵马俑需9组73件不同的模具。由此可见,这项工程是多么繁琐。

谈谈清代的鼻烟壶

鼻烟壶为装烟草的小器皿,盖下木塞所附的牙匙,用来舀取烟草。

康熙、乾隆年间闻鼻烟风行一时,“无论贫富贵贱无不好之”(赵汝珍章着《古玩指南》)。因而鼻烟壶的制作,达到了它的黄金时代。

康熙时烧制的鼻烟壶是以钴为着色剂的釉下彩——青花品种。色彩明快,图案纹饰有龙凤、八骏图、寒江独钓等。布局严谨规范,画工精细,绘制风格与当时画坛艺术相通,造型多为古朴的爆竹筒式。款识多为“康熙年制”双排四字款,不加双圈,笔意浑成,颇具韵味。这一时期的釉里红与红釉器色彩鲜红艳丽,瓷质细腻,造型规矩,也可称为上品。

清雍正皇帝对陶瓷工艺颇感兴趣。这时的瓷质鼻烟壶增加了浆胎青花、斗彩、珐琅彩、天蓝釉、茶叶末釉、炉钧釉、酱釉、素白釉以及青花、釉里红两种釉下彩同运用到一件器物上一次烧成的青花加紫。纹饰图案以缠枝莲最多,松、竹、桃花、梅花、山水人物、婴戏图等,所绘花卉皆工细纤巧。雍正制品,用色以淡雅着称,釉色清爽,制作极精。

乾隆时期新增加的鼻烟壶造型多种多样。如葫芦式、椭圆、扁方、铺首耳灯笼式、包袱式;瓜果、蔬菜、花朵式、双联式、动物式以及八仙、和合、刘海、抱瓶童子等人物式造型。釉色又有粉彩、红彩、墨彩、胭脂釉、窑变、金釉、仿珊瑚釉、斑花石、松石等。纹饰题材有五谷丰登、平安吉祥、万福流云、连庆升级、五子夺魁、百寿图、婴戏图、西洋仕女等。

到了光绪至民国年间,北京出现了仿乾隆内廷制作的料质珐琅彩鼻烟壶,足部也落有乾隆年款,或落古月轩款,虽皆为名家高下绘制,但胎、彩、款识显然不如前朝水平。

铜镜的起源

镜子,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现在使用的玻璃镜子是从西方传入的,在玻璃镜子未传入以前,我国古代人民使用的则是铜镜。铜镜古称“鉴”,宋代为避宋太祖祖父赵敬的讳,将“镜”字改为“照”,铜镜因而又称为“照子”。古代铜镜一般呈圆形,镜面打磨光亮后用来照容,镜堵上有钮和花纹。

最初,人们是用水来映照自己的面貌。据文献记载,铜镜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史的传说时代:“(黄帝)铸镜……为十五面。”

商周铜镜背大多为娇形钮,花纹仍属几何图案,有的镜面微凸,凸面镜在汉代较为流行,可能殷人已懂得了直径较小的镜子必须铸成凸面才能照得更全面的科学道理。西周以素面镜为主,西汉铜镜逐渐厚重,东汉至魏晋时则出现了一些新的镜形,而到了唐朝,镜子就富丽堂皇了许多。

风筝简史

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5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风筝。但最初它并不叫这个名字。我国古代,南方称风筝为“鹞”,北方叫风筝为“鸢”。

相传,风筝是我国春秋时鲁国人公输般(即鲁班)发明的。他从空中盘旋的鹞鸢得到启迪,于是“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就是最早的风筝。

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做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

宋代,放风筝成了群众性的娱乐和节日纪念活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苏汉臣的《百子图》中,都有放风筝的生动场景。南宋周官的《武林旧事》记载,杭州清明时节,人们背上饭食到郊外竞放纸鸢,直到日暮方归。

明、清时期,玩风筝之风更盛,传说慈禧叫太监跑到天津找“风筝魏”给她扎过一个“寿星老骑仙鹤”的风筝玩。现在故宫里还藏着三只末代皇帝溥仪玩过的大风筝。

什么是“镇”

“镇”简单说就是压物之器,一般分有镇纸、镇席等。

镇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考证魏晋以前古人一般席地而坐,大都是坐在草席上。王室贵胄有低矮的床榻,上面也要铺席,这些席就需要用镇来压住边角。有的床上置帷帐,帷帐四角也常用镇来压住。现在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的实物遗存,说明镇当时已被人们广泛使用。

至西汉时,镇的使用及制作达到了鼎盛时期,河北满城汉墓曾出土铜坐人像镇和错银铜豹镇,系压帷帐或席角之用镇,除了实用功能以外,还带有辟邪祛恶的作用。

现在发现的古代镇造型除少量人物外,大都为动物,常见的有虎、狮、豹、龟、鹿、羊等。汉代人视它们为除邪恶、吉祥纳福的动物。这些动物的姿态通常作蜷屈蟠伏状,底部平坦,自身保持一定重量,质地以金属玉石为多,这是席镇的主要特点。

魏、晋、隋、唐随着纸绢上书写作画的兴起,特别是明清时文人书写绘画用纸用绢的增多,压书、压纸的纸镇、书镇格外兴盛,镇的质地更加多样,但自身重量减轻,体型略为缩小。质地除了铜、铁、玉、石之外增加了陶瓷、景泰蓝、象牙、竹木等都可做成纸镇,成为文房珍玩。其中镇尺从宋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文人雅士文房使用的案头珍玩。

漆器小史

我国漆器生产和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我国自然条件优越,漆树生产面广,也是世界主要生产和出口漆的国家。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河姆渡原始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只距今7000多年的造型美观的木胎漆碗,它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件漆器。由此可见,中国用漆的历史应该远在7000年以上。

古籍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先民就用木材制胎涂上黑漆,制作宫廷食器:夏禹时代,已用黑漆和红漆涂刷祭器;商代漆器的生产水平相当高,商代出现的青铜器镶嵌绿松石,所嵌的各种形状的绿松石,就是用漆液粘在青铜器上的;周代贵族的车马饰物,甲胄弓矢,也往往用漆料涂料涂饰。

隋唐时,漆器制造技术开始传入日本等国。宋元时期的漆器,在手工业商品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每件器物上多写有某年某地某人作,并有“真实上牢”等字样。元代开始出现雕漆。雕漆又名剔红,是用红棕等色的漆,一层一层在胎外涂厚,然后在表面雕刻花纹。明清时期的雕漆、填漆、金漆、螺钿漆器等,有的是宫廷手工作坊生产,专为皇室贵族享用;有的是民间手工生产,作为商品销售。

玉雕的历史

我国玉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1976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些玉制的璜、珠坠等佩饰,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玉器雕刻品。也就是说,在7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创造了闻名于世的中国玉雕。

到了商周两代,玉器制作更趋兴盛。文献记载,周武王灭商时,“得旧宝石万四千”。可见商代制玉发达的程度。在玉雕工艺上,商代已掌握了阴刻、浮雕、圆雕、透雕等方法,并首创了立体玉雕人像和各种动物。

春秋战国时期,玉雕技术已发展到新水平。春秋时各种硬玉石料也能加工雕造。战国雕玉有了新的变化和成就,在佩玉方面,讲究组合、形象和色泽对称。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墓出土一件玉璜,用7块玉和两个鎏金的铜兽头组成,体现出金属细工与玉工的协作。战国时还出现以雕玉作装饰的所谓“玉具剑”,以及用玉制作的带钩、印玺、符节、简册。

汉代玉雕更为精致华美。陕西咸阳出土的汉代玉奔马和玉熊、玉辟邪等,都体现出玉工富于想象力的构思和高超的技艺。汉玉器,大多充满了神秘色彩。神奇的异兽、带翅飞马、超脱世俗的舞人、翁仲及怪诞称奇的螭、雀之类。而云、雷、蒲谷纹也极富神秘色彩。

隋、唐时期的玉器,在造型和装饰方面创造了新的风格。佩饰出现了头戴的金银镶玉的步摇、发钗,手戴的玉镯。唐代还流行所谓玉带,它是用玉琢成方形的玉片,缀附在革带上,成为官场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玉带在宋朝以后仍有制作,明代最为流行。

明清时期,有大批空前精美的玉器珍品问世,以陈设用的工艺美术品成就最为突出。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大型玉雕。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的“大禹治水图”玉雕,重5000公斤,这座玉雕有“鬼斧神工”之妙,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和才能。

明清的玉文化发展使中国的玉文化更显系统而完备,其玉质的繁多、雕工之精湛堪称历史之最。

竹雕简说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雕在我国也由来已久。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竹雕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前代,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

青田石雕的特点

青田石雕,是指以青田石为材料雕制而成的中国传统工艺品。青田石产于中国东部浙江省的青田县,这里历来被人们称为“中国石雕之乡”。青田石雕以其秀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广为人们所喜爱,享有“在石头上绣花”的美誉。

青田石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青田石雕作品出土于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唐代,青田石雕在创作题材和工艺技巧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至宋代,青田石雕工艺吸收了“巧玉石”的制作技法,运用“因势造型”、“依色取巧”的技巧,并发挥青田石自身石色、石质及可雕性的优势,开创了“多层次镂雕”工艺的先河,后来逐渐形成青田石雕的一大特色。

至元明时期,青田石开始被文人们应用到印章篆刻艺术上,拓宽了石雕艺术的门类。发展到清代,青田石雕已成为进贡给皇帝赏玩的江南名产,并且在国际上也享有越来越高的声誉。

刺绣始于何时

刺绣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工艺品,我国的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刺绣的工艺技术就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它和丝绸是汉代封建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对外输出的主要商品之一。它对纺织工艺技术和丰富世界的物质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的刺绣技术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和色彩规律,在绣料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表达艺术效果。刺绣古称“针黹”,在细葛布上绣花称“缔绣”。

传说尧、舜、禹时代,就在衣服上作画刺绣了。古代礼服上刺绣纹饰,主要起源于原始氏族部落的图腾形象,以天上人间的自然景物为代表。我国最早的绣纹针法是锁绣,是由绣线环圈锁套而成,因其绣纹似一根锁链而得名,有的外观又像发辫。在3000多年前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铜角罩上黏附着菱形锁绣的残迹。

何谓四大名绣

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和四川的蜀绣,并称四大名绣。

1.苏绣。

苏州地理环境适合养蚕植桑,素以丝织生产和刺绣工艺着称于世。宋朝时,苏绣就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明末清初的沈寿,吸收西洋和日本美术、刺绣的长处,创造了有光线效果的仿真绣。1915年,苏绣作品参加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在海内外名声日隆。苏绣风格为“精、细、雅、洁”。苏绣传统品种繁多,日用品有门布、桌布、枕套、手绢等,色调高雅,绣工精密。佩饰小品,如香囊、荷包、扇袋等,花纹内容大多是吉祥图案。室内装饰品,如壁柱等,多以图画为绣稿。

2.粤绣。

粤绣又称广绣。有记载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明代时,艺人们将孔雀羽毛章有绒缕以之为线来绣制服饰等,使产品金翠夺目。粤绣具有传统特色的题材有百鸟朝凤、三阳开泰等。其花纹繁缛而不乱,色彩浓艳,对比强烈。这种风格热烈明快,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3.湘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