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6873600000059

第59章 天文历法(3)

亥时(晚9~11点):据说晚上9、10点钟天地最混沌,而猪喜欢睡觉,混沌不清,所以亥时就属猪。

十二生肖纪时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它通俗易懂,使用方便,所以直到今天仍然沿用。

夏历、阴历、农历

夏历、阴历、农历都是中国的纪年历法的名称,表示的是同一种历法。“历”就是历法的意思,是推算天象以定出岁月时日之法。夏历、农历、阴历三者是从不同角度来说中国历的。说“夏历”,是指从夏代已开始使用的历法,比“公元”早了足足两千年。称它为“农历”,是说此纪年法配合农时,能指导耕作的历法。

“阴历”这个名字,则是从月的计算推演方法而来。中国人自古早有阴阳之说,把世间万物以阴阳界定。因此,“阴历”的来源,也就是比对“阳历”的。

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0秒)为一年。为方便计,以365天为一年,叫平年。余下的时间,每四年加一天,这一年叫闰年。但这样,每四年又亏44分56秒,所以每400年少两个闰年。阳历的4、6、9、11是小月,30天;2月28天(平年);其余的月份是大月,31天。

阴历则主要以朔望月作为标准。它以月亮的一次圆缺循环为一个月,一年有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共354天或355天。这比一个回归年少了10天零21小时。于是就设置“闰月”,规定每隔2~3年加1个闰月来调整节令。这样,闰年就变成了13个月。

可以看出,我国的阴历并不是那种完全根据月亮盈缺变化的周期来制定的纯粹阴历,而是阴阳合历。这种历法,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授时历》: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授时历》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也是行用时间最长的历法。从元代颁布开始,一直沿用到清初,共360多年,行用的历法实际上都是《授时历》,只是名称有所变化而已。

《授时历》能够长时间地被沿用,和它的计算精度高有着密切关系。《授时历》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为精确的天文资料,如它的回归年的长度365.2425日,这和现行的公历所采用的数值是一样的;它还吸收了《统天历》首先发现的回归年长度在逐渐变小的观点,规定100年中回归年的长度减小0.0001日,虽然这个数值有点大,但它与《统天历》相比,还是要精确一些。

另外,《授时历》废除了沿用了上千年的上元积年和用复杂分数表示天文资料的办法,不仅大大简少了计算量,也保证了计算精度。《授时历》在计算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创新,如为了对太阳、月亮的不均匀运动进行改正,创造了三次内插法;为了进行黄道和赤道宿度之间的转化以及太阳视赤纬的转化,而创立了类似球面三角法的数学方法。

黄历和皇历

“黄历”和“皇历”都是我国古时使用的历书,读音又相同,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

“黄历”,即黄帝历。考古发现,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开始有了历法,三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用甲骨文记载的历书。我国古代使用的历法有皇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六种,其中以传说是由轩辕黄帝创建的“黄历”最为古老。正如唐朝诗人卢照邻《中和乐·歌登封章》所言:“炎图丧宝,黄历开睿。”

由于古时我国使用“黄历”的区域广阔,影响很深,所以人们习惯把历书称之为“黄历”。不过,民间在使用“黄历”的过程中,给其添加了许多宣扬吉凶忌讳的内容,迷信色彩很浓,黄历便成了旧历书的代名。

而“皇历”则属于“官方”历书。历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历法的颁制。从唐朝起,各代王朝开始对历法实行严格的管理。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唐王下令章制了我国第一本雕版印刷的历书《宣明历》。《宣明历》对日月、时辰和节令有着详细的记载。当时,为了防止民间滥印历书,唐文宗下令今后历书必须由皇帝亲自审定,官方印刷。从此,历书就被称作了“皇历”。

“皇历”中所写历法,一般是以一年为限,第二年变更,如果拿起去年的皇历来查看今年的历法,就一定是错误的。因此“老皇历”就有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意思。

万年历的由来

人们常用“万年历”这个词。那么万年历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商朝时,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他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想把节令定准,但始终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有一次,他受树影移动的启发,设计出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计算出一天的时间。又一次,他受山崖滴泉的启发,制作出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

万年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商王祖乙,讲清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把万年留下,希望他能创建历法,为天下百姓造福。

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王时,已是满面银须。国王为纪念万年的功绩,就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

农历十二个月的别名

一月:正月、陬(邹)月、孟陬、端月、孟春;

二月:如月、杏月、仲春;

三月:桃月、季春;

四月:余月、清和月、槐月、孟夏;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

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七月:相月、巧月、霜月、孟秋;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

九月:玄月、菊月、季秋;

十月:阳月、小阳春、孟冬;

十一月:辜月、葭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腊月、嘉平月、季冬。

农历一月为何称正月

农历一月,往往被人们称为“正月”。那么,“正月”是从何而来的呢?

在我国历朝历代,以哪个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各不相同的。

夏朝以一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次序,就称改正的第一个月为“正月”。

一年的第一个月,为什么叫做正月呢?据春秋时期《春王正月》上说:“正月为一月,人君即位,欲其常居道,故月称正也。”意思是:古代帝王,接受百官朝拜的时间是每年的头一个月,为了表示庄重,就把新年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

到了秦朝,因秦始皇名嬴政,为了避讳,规定把“正”字音读“征”。正(征)月的叫法,从此一直沿用到今天。

农历十二月为何称腊月

中国人习惯将农历的十二月称为腊月,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古代,一年之中人们要进行多次祭祀,在冬季举行的祭祀称为“腊”。举行腊祭的这一天就称为“腊日”。这个习俗是从周代开始的。

汉代时,把冬至后第三个戊日定为腊日,在这一天,人们把打猎获得的禽兽拿来祭祀先祖。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后来改为夏历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荆楚岁时记》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冬至后三戊也好,十二月八日也好,总之,腊祭的日子都在十二月。

于是,人们就把举行腊祭的十二月习惯称为“腊月”。在秦朝时,这个名称就已固定下来了。

闰月的由来

如果你常翻日历,你会发现阴历上总是出现闰月。闰月是怎么来的呢?

气候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这个周期就是一个回归年。在这个回归年内,月亮的圆缺变化会发生12次。所以,阴历的一年分成12个月,共有354天或355天。例如丙申年(1956年)就是354天(6个大月,6个小月),戊戌年(1958年)是355天(7个大月,5个小月)。阴历一年是354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1天多,一年是355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0天多。

这样三年不是就要短30多天吗?为了适应气候冷热的周期,就要增添一个月。这个额外增加的月就叫闰月。有闰月的阴历年是383天或384天,如乙未年(1955年)就是384天(7个大月,6个小月),丁酉年(1957年)是383天(6个大月,7个小月)。

但是每三年增添一个闰月,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阴历每三年比回归年短33天左右,而增添一个闰月只是增添了29天或30天,仍短3天左右,为此,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就是每19年中,有7个闰月。如此一来,19个阴历年和19个阳历年只有2个小时之差。

旬的由来

旬是从古时候遗留下来的。

那时用的是纯粹的阴历,把一个月分成上、中、下三旬,每旬10天,以10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10天的名称。但是小月只有29天,下旬是9天,所以壬是小月的最后一天,下月第一天依然从甲开始。

现在我们还习惯用旬这个名称,把一个月的前10天称为上旬,当中10天称为中旬,21日到月底称为下旬。

十二个月月令

正月里是新春,立春雨水紧相跟。

二月里龙头抬,惊蛰春风就到来。

三月里布谷叫,清明谷雨春播到。

四月里有十八,立夏小满种庄稼。

五月里五端阳,间苗锄草忙插秧。

六月里暑三伏,天长夜短日头毒。

七月里立了秋,处暑割麻是时候。

八月里月中秋,白露秋分庄稼熟。

九月里九重阳,寒露霜降天变凉。

十月里立了冬,小雪插河江也封。

冬子月冷如冰,科技夜校学愈浓。

腊月里小大寒,过了元旦过大年。

朔望月、上弦、下弦

当月亮轨道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朔,正是农历每月的初一。

当月亮绕行至地球的后面,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望,一般在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日。

在农历每月初八前后,这时月亮的西半边是明的,东半边是暗的,叫做上弦。

农历每月二十三日前后,这时月亮的东半边是明的,西半边是暗的,叫做下弦。

漏壶是做什么用的

古时,人们没有钟表,计时所用的仪器是漏壶,又叫壶漏、铜漏、刻漏、漏刻、铜壶漏刻或铜壶滴漏等。据《周礼》、《史记》等记载,周朝时,漏壶就已出现,至春秋时期已经被普遍使用了。

我国最早的漏壶是用铜壶盛水,壶底穿一小洞,壶中插一只标杆,叫做箭,它的上面刻有度数,箭下有箭舟托着,浮在水面上,当壶里的水慢慢漏下时,箭上的度数也开始陆续显现,用这种方法来计时。这种漏壶也称为箭漏。

我国还曾使用过以滴水的重量来计时的称漏,最早制造于北魏时期,唐、宋时代盛行过。此外,还有一种以沙代水的沙漏,其记载最早见于元代,但使用得并不普遍。中国历史上用得最多、流传最广的还是箭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漏壶的制法也日渐复杂。起初的漏壶,在水逐渐减少时,水流的速度就会变慢,这也影响了计时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后来人们发明了补给壶,补充漏壶的水,使水流速度保持稳定。如果水速还不够稳定,人们就开始增加补给壶,这就形成了后来的多级漏。这种补给壶可能于西汉末年开始出现。东汉张衡已使用二级漏壶。晋代出现了三级漏壶,到唐代的吕才设计了四级漏壶。多级漏壶可以提高漏刻的稳定性,但漏壶总不能无限地增加。

怎样能使各级漏壶的水面保持恒定的高度,是漏壶发展史上的关键问题之一。北宋燕肃创造的漏壶叫莲花漏,北宋时曾风行各地。到我国使用钟表计时以后,漏壶开始遭到废弃。

古代的计时单位

在古代,人们常用时、刻、更、鼓、点来作为计时的单位。

时:即时辰。古代一昼夜分为12时辰,子时,从夜间11点起算,到凌晨l点。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依次类推。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100刻,一刻合现在14分24秒,因此“顷刻”指很短的时间。

更: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从晚上7点开始起更。一更约两小时,三更就是半夜11点至1点。

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更,所以用鼓作为更的代称。四鼓相当于1点至3点。

点:古人一更又分五点,一点合现在24分钟。三更四点,就是半夜12时36分。

一天为何从半夜开始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球自转,日复一日,周而复始,那么,一天的开端该定在什么时候呢?

古代人们把太阳经过当地子午圈的两个瞬间,分别称为上中天(中午12点)和下中天(半夜12点)。下中天人们是无法见到的,因为太阳在地球的背面。古人把上中天的时辰定作“午正”,下中天定作“子正”。

由于太阳经过子午圈上中天的瞬间,正是太阳当空,观测起来简单易行,如果把这瞬间算为一日的开始,似乎也合理。但这样,就会把好端端的一日人为地截成两半,无疑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少的麻烦。所以,古代的天文学家就将子正时辰(半夜12点,即0点)作为一天的开始。当人们甜甜熟睡之时,新的一天也就悄然诞生了。

一刹那是多久

我们经常会在书报上看到“刹那”、“瞬间”、“弹指”、“须臾”等字眼,这些都是表示非常短暂的时间概念。那么,这几个形容时间短暂的词语意思有没有分别呢?它们指的究竟是多长时间呢?

在古代的梵典中,我们可以找到明确的答案。在《僧只律分》中即有这样的记载:“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据此,可推算出具体时间来?即一天一夜24小时有480万个“刹那”,或24万个“瞬间”,12千个“弹指”,30个“须臾”,再细算一下,一昼夜有86400秒,那么,一“须臾”等于2880秒(48分钟),一“弹指”为7.2秒,一“瞬间”为0.36秒,一“刹那”却只有0.018秒。

因此,在写文章时,为了确切地表达意思,对上述概念就应该斟酌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