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成电记忆
6888100000011

第11章 斯人斯事(3)

我最后一次主讲课程是在2004年底,因为我要去美国探亲,一年的微积分只讲了一个学期,2005年1月5日一位学生交给我一封信与新年贺卡,信上说:“这学期的最后一堂课昨晚结束了,但遗憾的是我没上完就先走了。当室友回来告诉我,你下学期不再教我们了,那一刻我落泪了,心里很难受……在我心里,一直佩服你,敬重你。我会记住你的那句话:珍惜时间,勤学有为,立志成才。”

看完信后我十分感动和欣慰,当教师的幸福与乐趣莫过于此。

现在我还坚持每年给学生开讲座,记得2008年11月的一次微积分讲座,清水河校区最大的B107教室早早就被同学们挤满了。整个讲座期间,我在讲台上无法走动。后来在“教师社区”收到一位学生的信,信上说:“听了您的讲座,我很感动。您在讲台上激情的讲授,可以说已达到忘我的境界。在长达3个小时的讲授中,连一口水都没有喝。我觉得很惭愧,本应该是生机勃勃的阳光年龄,而我总打不起精神。真的很感谢您,因为您更使我意识到我们肩负的责任。”我没想到讲座会有这个意外的效果,只觉得讲课就要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是与年轻人的交流,是思维与心灵的交流,这种交流也使我感到年轻。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学生,获得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是来自学生的成长。

进入新世纪以来,电子科大的数学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感到由衷的高兴,我乐意为青年教师在教学上的成长助一臂之力。我对电子科大怀有很深的感情,乐于为她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

整理刘伟奇戴群

做微固之“芯”

王豪才

五十年风雨一同走过,五十年荆棘一路开拓。当半个世纪不经意地流淌而过,我在成电这片欣欣向荣的沃土上播下一粒种子也已经发芽,开花,结果……

成电的拓荒人

1956年,交通大学电讯系整体搬迁至成都。正上大二的我坐上了前往成都的轮船。刚刚到校时,学校正在施工建设之中,只有主楼东的一部分用于教学。同学们加入劳动中去,用双手砌建起成电的雏形。第一年由于路途艰难,留校过年。直到1957年宝成铁路开通,我才能坐上返乡的火车,而这一趟车,一开就是三天,另外还得再坐一天的汽车。这是远离故土的西南大后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当时我们的学业比现在的学生重,课时紧。国家电子类人才稀缺,为了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提前毕业任教。实际上真正的学习时间只有三年,我们班当时只有18个人,有6个在大四就投入教学工作中,辅导低年级同学。我就是这6人之一,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五十年。

五十年的工作和研究中,我也在成电播下了一粒种子。2001年由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与信息材料工程学院合并成立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由当时实力强劲的信息材料学和热门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强强联合,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王牌之军”。虽然当时困难颇多,但我们坚信,只要有一流的师资和充足的经费,再加上一流的生源,必然能打造出属于成电的“王牌之师”。而构建中国电子领域的顶尖高校正是需要一支支如此精锐的王牌。

今天的我虽已离开工作岗位的第一线,却还是时时关心母校的发展,为母校的发展献计献策,现在也经常和一些退休的老同志谈起学校。清水河畔优美大气的校园让我想起,五十多年前拓荒者的足迹。

成电人的印记

成电学风醇厚,学生肯吃苦,肯钻研。记得有一次我的数学考了65分,有再考的机会,但是再考的成绩就是自己的最终成绩。当时我是不要65分的,坚持要求再考。或许这只是一件小事,可是我认为,学习就是得靠这种肯拼、敢拼的劲儿。当时的学习环境比不了现在,甚至连课本都不齐,学习俄语当然没有多媒体,只能靠自己努力,向老师、同学请教。正是因为心里有信念,有敢于拼搏的劲儿,在成电这片土地上才走出了许多的国家栋梁。

成电的生活,总在平淡中寻找色彩。当时的各种设施比不了现在,操场只有一块土坪,篮球架也是木质的。我担任学生会文体部干部,经常组织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生活虽然不算丰富,我们的内心却非常充实。

每天的学习、工作从早上六点钟就开始了,晚上常常一两点钟再起床写一些东西,坚持完成未了的工作。在成电待过的这五十多年里,我把青春献给了成电,学会了很多。体会最深的就是要学好、做好一件事就得做到“诚实”,“诚”是对自己的专业、事业忠诚,可以不顾一切地为之献身。“实”就是态度要诚实,不懂就学,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成电的脚步

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到电子科技大学,一路走来,“成电”这个名字总是让人感觉那么亲切,成电从沙河走到清水河,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成电从来都不乏创新,她每一步的辉煌都是成电人在探索与创新中获得的。我虽然退休,可是感觉自己身体不错,现在每天还坚持看书、工作,时时准备接受新的事物。我也希望能够跟上成电发展的脚步。

犹记得当年校园围墙外的一片片稻田和油菜花,当时的图书馆就是在三系和行政楼之间的三层小楼,放置着一本本泛黄的书籍资料。直到1981年才建起了现代化的图书馆,而现在清水河的图书馆和当时比更是天壤之别。当年同学们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学习、钻研,学校没有环卫工人,整个校园的环境维护都落在同学们身上。学校划成几个区,每个系每个班都布置好了校园清洁任务。整个校园就是在一片农田之中兴起的。艰苦创业,专心求学,造就了成电学子内心的淳朴,踏实做人,踏实做事,一步步走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现在虽然我已是古稀之年,但我身子骨还硬朗,每天保持着过去的生活习惯,看书、工作、研究,我希望能够继续发挥余热。

科技能够兴国,能够创造财富。2002年我在家乡温岭创办了“菲利达”。现在我们生产的产品很精细,最小的外径为2.03mm,内径只有1.27mm。我们中国要有自己的磁芯,我们的产品甚至出口美国!现在“菲利达”还同成电结为合作伙伴。这是我尽自己所能为成电贡献的一份力量。

整理谌恒张林

忆多彩的青春年华

——陈艾教授回忆建校初期的学生文化生活

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大)、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成立了我们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半个多世纪以来,今天它已经成为一所集“985工程”与“211工程”于一身的全国重点大学,一直保持着一种严谨求实的办学态度。今天的年轻学子也许不会理解,在建院初期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校的学哥学姐们仍然有着他们既丰富多彩又愉悦多姿的文化生活。那里,有全国最前沿的电子科学技术专业;那里,有全国顶尖的电子行业的泰山北斗;那里,不乏全国最勤奋的优秀学子;那里,更多的是让人回味的故事……

为同学们带来丰富精神生活的广播站

2011年初,我们学生记者一行,怀着兴奋的心情,在沙河校区老教授协会办公室,走访了我们的一位老学长,我校最早一批学生中的活跃人物,微固学院的退休老师、博士生导师陈艾教授。陈老师虽然七十开外、头发花白,但仍然精神矍铄,精力饱满,平易可亲。顷刻之间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在我校前身,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之前,陈老师已是交通大学二年级学生,迁校后才来到偏远的大西南。离开上海前,师生们担心内地条件不够,为了丰富新建学院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系里专门组织了一些喜爱音乐的老师和同学,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四处收集、采购了当时上海市面上可以找到的世界著名古典音乐唱片近600张。其中包括: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十大钢琴协奏曲、贝多芬九大交响乐、柴可夫斯基全部芭蕾舞剧套曲,以及著名大师的各种音乐小品;包括协奏曲、奏鸣曲、圆舞曲、小夜曲、摇篮曲、进行曲、圣母颂、著名歌剧序曲、间奏曲等等。这些都是每分钟78转和33转的黑色胶木唱片,部分是成册的集子,市面上很难淘到。当年电视机还没有问世,收音机也少有,广播是唯一的传播媒介。所以,广播站便成为大家主要的业余文化阵地了。记得著名德国思想家尼采曾经说过:“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错误。”

因为陈老师曾经在中学及交大广播站工作过,来校后便被学校领导任命筹建学校的广播站。广播站最初设在南院眷五宿舍二单元二楼,在他之前,先期到校的原华南工学院王定华和易敬曾两位高年级同学已开始了工作,他们可谓学校广播站的元老,两位学长毕业后亦留校任教,分别与几年前先后去世。当时的同学们对于办广播站激情很高,期望和兴趣也很大,贴出招聘通告后,一时间报名十分火爆,不到半月便在应征的百余名同学中选拔了近60人课余时间在广播站工作。还分别成立了编辑、机务、播音和唱片(音乐编辑)四个小组。由党委宣传部主管,王康明、文冠智两位老师具体领导,以后担任领导工作的还有邵惠如、张梅等老师。日常具体工作则全由同学课余兼职,这既是一种学习又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

除了日常的播音工作之外,为了丰富大家的生活,广播站还定期组织课余音乐欣赏会、制作配乐诗朗诵和录制广播剧播出。当年全校性的大会也较多,大会的音响系统也全由广播站的同学负责。由于条件有限,扩音设备只有一套,所以每逢大会,包括运装机器、架拉电线、安挂喇叭等工作都是临时在现场进行。由于工作量较大,年轻的同学们经验不足,难免出现疏忽,有时会出现临场故障,喇叭不响,急得上上下下抱怨:“堂堂电工学院(当时对我校的通称),连个会场广播都搞不好”,却不知当时条件何等简陋,而刚入门的学生们还忙得不亦乐乎呢!

当时陈艾作为站长与华永和同学就住在广播站的外间。每天清晨,同学们都是听着十分清新的开始曲起床;中午和傍晚又伴随着有节奏的乐曲走近食堂,听新闻和同学们的来稿;下了晚自习后,悦耳动听的乐曲伴随着同学们到熄灯,大家听着熟悉的结束曲进入梦乡。那时候,整个校园都回荡着优美的旋律、亲切的播音和熟悉的呼号:“成电广播站,现在开始第×次播音”。

建校初期,由于我们广播站拥有的西洋古典音乐唱片较为丰富,“文革”前总量近千张,当时甚至四川音乐学院和四川人民广播电台还常来学校借用唱片。但非常遗憾的是,“文革”中则被造反派定为封、资、修的残渣余孽,责令分管学校宣传工作的党委副书记郝光同志头戴高帽游校示众,一面喊着“我是罪魁祸首”,一面将唱片一张张全部当众砸碎、砸烂。可惜这些十分可贵的文化珍品,一时间全部荡然无存!

丰富的学生创作、演出活动

陈老师还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们:“当时的学生生活虽然相当艰苦,但同学们的精神生活丰富、心情很愉悦。”

的确,当年的经济水平和物质条件都较差,完全没有今天这样发达的音像设备和条件,连半导体收音机都还没有问世,收音机还是电子管式的,而且同学们一般都买不起。广播站的录音设备只是从上海带来的一台旧钢丝录音机。但是年轻的同学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并不逊于对课业学习的热忱。在那个贫乏的年代,凭借着年轻人的热情,来校不到半年,同学们便组织起了一支实力还蛮不错的管弦乐队,其中包括了各种类型高、中、低音木管、铜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等总共近六十多种,乐队队员近百人。虽然有些新同学还从未见过这些洋乐器,有些连名字都不清楚。但经过不到半年的排练,一个由管弦乐队伴奏,总共近二百人的大合唱节目,便代表学校参加了成都高校的大型汇演,毫无专业背景的同学们竟获得了一等奖。记得当时的合唱曲目是德国现代歌曲“是我们,年轻人”等两首歌。此外,女声小合唱“田野静悄悄”、“红罗兰紫罗兰”及“含苞欲放的花”三首歌曲获得特等奖。就连当时音乐界的资深专家对他们的演唱水平和配器技术都赞赏有加,并且由此让成都人知道有了这所新型的大学。

除了乐队而外,同学们还积极组织起了各种类型的文娱、体育社团。比如话剧团排演的话剧,大都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记得学校演出的一个多幕话剧是反特题材的《十九号蓝图》,由当时的三系(现微固学院)三年级同学演出,露天舞台就设于现在主楼中部财务处后面的广场上。学生剧团还排演过自编的描述上海交大新中国成立前学生运动题材的多幕话剧《在斗争中成长》,该剧在原亚光厂(现万达金域蓝湾地址)大礼堂首演。当时二系(现电工学院)同学还创作、演出过具有幻想色彩的歌剧《新桃花源记》,三系则创作、演出了描写同学参加金堂抢收油菜劳动的歌舞剧《谁是主角?》等,这都是一些值得品味的佳作,很受同学们欢迎。到现在陈老师还能回忆得起为《谁是主角?》那部剧创作的序曲:

白云悠悠天蓝蓝,

金色油菜一望无边;

千姿百态啊庆丰收,

迎风起舞态蹁跹。

1958年同学们去青白江参加了成都钢铁厂建厂劳动后,校合唱团还为此专门创作了组曲《成钢大合唱》,采访中陈老师还为我们哼唱着那首由他创作的激昂曲调,仿佛重又回响在那片热腾腾的工地上,让人难以忘怀:

一车车泥土在我们肩上飞过,

一车车混凝土在铁道上穿梭;

搅拌机唱起了优美的旋律,

起重机的长臂施展出有力的重托。”

在那个年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人们的物质生活是极度的贫乏,但是同学们的精神生活却很丰富。简朴的环境,反而赋予人们专注和创造的激情。越是单纯和平凡,越能给大家腾出时间和精力来体会这些艺术的美。

邀请优秀的艺术团来校演出

“在那个年代,同学们不仅创造性的自娱自乐,还认识到自己肩负着的使命,努力争取将自己培养成为社会的真正主角;还经常热情邀请国内著名艺术家来校演出,将高雅的文化与艺术引进学校,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和加强文化艺术熏陶。”陈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