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6889900000013

第13章 哲学·思想(3)

宋代陆九渊主张,既然气聚合为人时,理成为人的本性、精神,那么,人心也就是理,并且因为整个宇宙都是气的或聚合或消散的状态,那么,这个理也就到处贯通。

从这个意义上说,心学反对程朱学派以理为宇宙本原,而把宇宙本体安置于人心之中,提出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因此,只要心中能够树立一个大的志向,或者说,是一个基本原则,那么,就可以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和引诱。

到了明代,王守仁认为,人心中都有天生的良知,所以,儒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把心中的良知推广到每一件事物。他和陆九渊一样,认为不必要一件一件地去考察事物,要认识天理,只要考察自己的心就可以了。在方法论上,他反对程朱理学的支离烦琐,提倡反本归心,简易直截。

陆王心学强调人的精神自觉,直认本心,否定传统经典文献以及圣贤的绝对权威,客观上冲破了理学的思想禁锢,开创了思想界的新局面。尤其是在对心学的论证过程中,阐明了心物关系、心理关系,也即主、客体关系。如果套用西方哲学,就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但其讨论的不是物质和意识,而是探讨了“人在世上安身立命的根本”这一古老的哲学命题。

陆王心学反对理学、冲击圣贤以及高扬心性的思想具有思想解放的积极因素,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流行数百年,直到近世还为革新派人士所青睐。但发展到后来,理论上走向了空谈心性,实践上则任性废学,导致没落。明清之际的学者批判心学,别开新径,陆王心学遂退出了学术舞台。

022明清实学:儒学发展的新形态

明清实学,是明朝正德以后到清朝鸦片战争前夕,儒学发展的一种新形态。

明清实学摒弃宋明理学空谈心性的空疏的学风,提倡“崇实黜虚”,在一切社会领域和文化领域中,突出一个“实”字,强调经世致用,而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

明清实学大致可以分为实体实学、经世实学、科学实学、考据实学和启蒙实学五大类。

实体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基础而言的。它包括以气这一物质实体为本的本体论,以实践(力行)为基础的认识论,以“性气相资”为基本内容的自然人性论。以“实功”为主要修养方法的道德论,以利游欲为基础的理欲(包括义利)统一说等内容。其主要代表有罗钦顺、王廷相、崔铣、杨慎、吴廷翰、黄宗羲、王夫之、颜元、戴震等。

经世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社会政治内容而言的。它既包括对社会弊病的揭露和批判,也包括对拯救时弊方案的构思与实施。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张居正、顾炎武、黄宗羲、吕留良、全祖望、章学诚、龚自珍、魏源等。

科学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科学内容而言的。它既包括中国古典科学,也包括从欧洲输入的西学,其代表人物有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方以智、梅文鼎等。

考据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经学研究而言的。明中叶以后,随着实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在经学研究领域里,出现了汉学和子学的复兴,以子学研究代替独尊经学,以专事训诂名物的汉学代替以己意解经的宋学。其代表人物有方以智、传山、顾炎武、毛奇龄、戴震、汪中、焦循、阮元等。

启蒙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市民意识而言的。主要反映在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王艮、何心隐、李贽、汤显祖、黄宗羲等。

明清实学,是中国儒学发展的逻辑结果。其理论价值在于,它不但对宋明理学所讨论的范畴和命题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反映市民阶层利益和要求的新范畴、新命题,成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理论先驱。

哲学大家

001孔子为何又是“至圣先师”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殷商王室微子的后代。微子是商纣王的哥哥,也是一位贤臣。微子四传至宋渥公,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弗何父,小儿子叫鲋祀。弗何父曾孙叫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是孔子的六世祖,嘉是名,孔父是字,因后世以字为姓,故称为孔氏。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纥原配夫人姓施,育有九个女儿,未得一男。后叔梁纥又纳一妾,才育有一男,但这个男孩是“庶出”(即妾的儿女),且又是个瘸子,不能继承家业。

此时,叔梁纥已经67岁,于是向颜公求婚。颜公有三个女儿,都没出嫁。颜公深知叔梁纥出身世家,乃名门之后,于是把年仅16岁的小女颜征在嫁给了叔梁纥,并生下了孔子。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亡故,母亲颜征在携其移居曲阜阙里。孔子15岁时,确立了坚定的学习志向,决心追求仁和道。再年长一些时,做过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工作。他虚心好学,有过无数位老师,相传他曾向老子问礼,向苌弘学乐,向师襄学弹琴。

由于勤奋好学,孔子30多岁的时候,已经博学多才,成为有名的学者,开始在阙里收徒授业,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使一大批下层平民可以受到教育,进而踏上仕途。

礼和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礼是十分重要的,是立身、立国之本;所以,他说“不学礼,无以立”,又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仁”是孔子思想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其主要内容是“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不仅把仁当作一般士人遵循的准则,也要求统治者做到仁,而统治者的仁就是“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35岁时,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来到了齐国。在齐国,他做了贵族高昭子的家臣。到齐国的第二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得到了齐景公的赞赏,他准备重用孔子,结果因齐相晏婴的阻挠,最终作罢。

孔子随后回到鲁国,继续授徒讲学。51岁时,被任命为中都宰,由于为政有方,升任司寇,摄行相事。为了提高国君的威望,孔子力主削弱三桓(鲁桓公的三个孙子),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矛盾激化。

不久,齐国送来名马美女,鲁国君臣欣然接受,整日游乐,不理朝政。孔子失望之余,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涯。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遍游诸国,只为了寻找施展才能的机会,然而终无所遇。其间,他曾被卫国国君质疑;遭遇过贵族叛乱;出陈国时被楚人围困,绝粮七日。在周游列国14年后,鲁国季康子听从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把孔子从卫国接了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后,被尊为“国老”,然而在政治上仍不被重用。这时孔子深感到在现实政治的道路上走不通。他曾一度失望、消沉,但很快就寻找到新的人生支撑点,那就是整理“六经”,建立学派,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因此,孔子的治学并不是单纯的治学,而是要参与、干预现实政治的。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辑录他的言论,编成了《论语》一书,此书正成为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材料。孔子本人也被历代儒林士子尊称为“至圣先师”。

002子思为何被尊称为“述圣”

子思,孔子之孙,孔鲤之子,名伋,子思是他的字,战国初期鲁国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子思的生平事迹已很难详考。《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生伋,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据说子思曾受业于孔子高足曾子,并与自己的门人作《中庸》,其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子思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中和”和“诚”。

中庸之道乃孔门最高之道,它出自人的明德之性。子思从人性上阐发了这种必然表现的心理实质,把中庸之道在更深的层次上归结为一个中和之道。他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太平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子思的中和之道。

他又提出,“诚”是世界的根本性质,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依靠诚存在的。他又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天道、人道都系之于“诚”。他还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指出人性天赋,遵性而行就是道。《中庸》一书还重点发挥了孔子“过犹不及”的思想,提出了系统的中庸思想。

由于子思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启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公元前1330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003孟子为何又称“亚圣”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之一。名柯,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春秋鲁公族孟氏之后。

孟子3岁时,父亲去世,由其母亲抚养成人。孟母极其注意对他的教育,刘向的《列女传》中有孟母三迁其居的故事。相传孟子曾一度废学,孟母把织机上的织物用刀割断,告以废学和断机一样必将一事无成,孟子很受震动。从此勤学不息。

长大以后,孟子受学于子思,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影响深远。孟子曾往见齐宣王,宣王未用;又往见梁惠王,惠王亦未任用;此外,他还到过魏、藤、薛、宋、邹等国。孟子所阐述的是“唐虞三代之事”,各诸侯君主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故均未加采用。无奈之下,孟子回到故乡,和弟子万章等人著书立说,著成《孟子》,以为后世垂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重民”的思想对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子对儒家学说的另一重大发展,是建构了一个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

另外,他也很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但却由此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这种观点后来长期被统治阶级所赞赏和利用。

在主、客观作用方面,他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后来对宋儒影响尤深。

孟子逝后,才渐渐获得了生前未曾有过的尊荣。《孟子》一书在宋代上升为儒家经典,与《论语》并列《四书》之中;他本人也在元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被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定为“亚圣孟子”。至此,“亚圣”之称流传下来,封建统治者对孟子的封赐亦达到了极致。

004老子为什么成了“道家祖师”

老子其人,历来即有多种说法。《辞海》云:“相传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一说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另一说认为老子是魏国将军李宗的父亲李耳。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作,常常把道家的老子和儒家的孔子相提并论,而他们的生平事迹材料,流传下来有关孔子的,虽有后人附会的传说,但还能看个大概。至于老子的,却大多是道家之徒的夸张之词,难以凭信。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老子立传,也只有四百余字。提到的老子事迹也只有两件:一是“孔丘适周,将问礼于老子”;二是老子出关,遇关令尹喜。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

大约五十多岁的时候,由于周室日渐衰微,便出走赴秦隐居。西行途中,在经过函谷关(一说为大散关)时,关令尹喜强求其著书。老子于是写下讲述道德的五千言,取名为《道德经》。老子写成出关后,西去入秦境,从此隐居,不为世人所知。传说他的寿命很长。司马迁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

《道德经》一书集中反映了老子的思想。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道无形无象,与具体事物不同。道是“常”,是不变的,具体事物则互相依存、互相联结,而且可以互相转化。老子否认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因此,他反对启迪民智,所以,要“绝圣弃智”、“绝学无忧”。

老子主张“无为”,强调“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基于此,老子向望往日“小国寡民”的社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遗产,它在哲学、政治、人生诸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对道教思想影响重大外,对法家、儒家等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老子之后,庄周、列御寇等承袭了老子的思想,成为道家的代表人物。黄帝与老子也被后世并尊称为“黄老”。

005庄子为何被封为“南华真人”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是一个出身破落贵族家庭的知识分子,曾任职蒙地漆园的小吏,有时还以打草鞋为生,生活贫困。他曾向监河侯借粟,人家没答应;又穿布衣破鞋去见魏王,人家问他为何如此潦倒,他说是穷而非潦倒。他说自己生不逢时,就像落在荆棘中的猿猴。

有一次,楚威王专门派大员去庄子家里,想用千金俸禄请他出来做楚国的宰相。他却对使者说:“千金俸禄,价值高昂;一国之相,地位尊贵。不过先生是否见过祭祀用的牺牲之牛啊?当祭祀的人要把它拉去做牺牲时,给它披上锦绣,系上彩带,一时间是何等荣耀。可是当它要进入庙堂,知道自己将要被宰杀的时候,想不享受这一荣耀,而去做一只委身猪圈的小猪,都是不可能的了。拿千金让我去当宰相,与披锦绣系彩带的牺牲之牛有什么区别呢?”

“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国君还把它当作神物,用锦巾包裹起来,小心放在木匣里,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先生,这只龟是愿意作为一把死骨受人尊重呢,还是愿意活得自由自在地在泥塘里爬行呢?你们快走吧!不要再玷污我了。我宁愿做一条泥鳅自由自在地在污泥中摇曳,也不愿意去做一头牺牲牛去披锦挂彩。”

基于这种志向,庄子一生都没有做大官,始终维持着和平民一样的贫苦生活。

庄子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作为老子的后学,他“学无不所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其不仅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学说,而且成了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

其作品现存《庄子》33篇。全书分内、外、杂三部分,即内7篇,外15篇,杂11篇。一般认为,内篇思想、结构、文风比较一致,为庄子所著;外、杂思想与内篇不尽一致,掺杂了庄子门人后学以及道家其他派别的作品,但其中某些篇章也反映了庄子的思想。

在庄子的哲学中,“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政治上,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庄子向往自然,崇尚“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庄子认为,人生的至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精神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