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6889900000017

第17章 哲学·思想(7)

与《论语》不同,《孟子》在提出“修身治平”的观点后,进一步提升了“仁爱”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体现了君民之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这种仁爱,不仅拉紧了彼此的情感纽带,也大大减少了各种利益之间的纠纷和摩擦。

《孟子》还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其语言高度形象化,精练准确,如“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等均给人以明白晓畅,含蓄出众之感。

孟子这些文学上的成就,对后世影响也很大,唐宋时的散文大师,几乎都以孟子的文章为典范。所以,《孟子》一书,也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

006《荀子》反映了荀况怎样的思想

《荀子》是战国后期赵国人荀况的主要著作,包含了荀况的哲学、伦理、政治、人生等各方面的思想主张,同时又是一部著名的古代教育著作。

《荀子》全书始于《劝学》,终于《尧问》。今存32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精练,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荀子》一书仿《论语》体例写成,全面反映了他的思想。

“人性论”是荀子思想的逻辑起点。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性善是受圣人制定礼仪,进行教化的结果(《性恶》)。

在天道观方面,以为天没有意志,只不过是生长万物的自然界,不能决定人事的吉凶、祸福。提出人应该顺应自然,但也可以改变自然,即所谓“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天命》)。

荀子很重视礼,认为礼在调节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他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主张以德服人,反对强力压人。王道的具体内容是礼义和仁政。在礼的教化中,荀况又极重视闻见、知、行三个方面。

他继承了儒家“为政以德”的传统,认为治国应该“平政爱民”。他将君主比作舟,庶民比作水,认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虽然他主张治国要用王道或礼义教化,但主张礼法兼用,刑罚必不可少。

在教学方法上,荀子则指出学生必须主动学习,要从“求诸己”入手,而教者必须察言观色,待学生先问而后告知,反对不问而告与问一告二的教法。这与孔子的“不愤不发,不悱不启”意思相似。

在《劝学篇》中,荀子认为,学习的方法在于“积累”与“专心”,圣贤之所以为圣贤,是因为在于积善不息。只要专心致志,虚一而静,便可最终达到大清明的境地,即所谓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的学说继承了儒家学说并有所发展,而且取百家之长,因而有些论点和儒家传统说法不合,故受到后人指责和非议,如唐代韩愈就说荀学是“大醇而小疵”,宋代程朱理学则扬孟抑荀。清代末年,梁启超、章太炎等则对荀子的学说重作评价。

007《老子》为什么是“道教圣经”

《老子》是先秦时期的道家典籍,也是后来道教的经典,有“道教圣经”之称。相传为老聃(老子)所著。又名《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共八十一章,五千余字。

《老子》建构了人类理想社会最完整的道德体系,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应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的自然规律,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因此,要尊道而贵德。

《老子》书中还包括了大量的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些观念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把握人生、管理社会都有一定的启迪。

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些学说后来也成为历朝起义革命的思想依据。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是最古的本子。甲本应该是刘邦称帝以前的抄本,乙本则在刘邦称帝以后,刘盈、刘恒即位以前。此外,还有项羽妾本、河上丈人本等。明代《正统道藏》搜集的《道德经》本文和汉、魏、唐、宋、金、元、明的注本,多达41种。

008《庄子》为何是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庄子》为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道家经典之一。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今本33篇。其中内7篇,外15篇,杂11篇。

《庄子》全书以内篇为核心,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强调天道无为,万物一齐。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而道是先天地而生的,本来没有边界差别。所以,圣贤政治要效法道体,无为而治,反对一切压迫人性的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扰乱人心的文化知识。应该通过心斋、坐忘的修炼,进入逍遥无为的大自在境界。这种观念,对魏晋的玄学和佛教的禅宗、全真道的修炼,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另外,书中也有不少辩证的因素,尤其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批判,不遗余力,十分深刻。

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与《庄子》是最富于文学性的,庄子汪洋恣肆、意出尘外的文风,诡谲神秘、奇妙瑰丽的论说,使其成为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009《商君书》,商鞅派法学思想的汇编

《商君书》是战国时期商鞅一派法家著作的汇编,又名《商子》。《汉书·艺文志》著录29篇,今存24篇。

《商君书》反映商鞅的政治和哲学思想,侧重记载了法家革新变法、重农重战、重刑少赏、排斥儒术等言论。

《开塞》篇提出了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今世强国事兼并,弱国务力守。”所以,在当今之世,首要的任务是生存,但要生存就必须增强国力,实行“以力服人”的“霸道”,而不能实行儒家主张的“王道”。基于这样的认识,商鞅遂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即变法要根据现在的具体情况,不能因循守旧。

《商君书》也提出了重农重战的思想。如《农战》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靳令》说:“农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是农不怠。”朝廷让人民拿剩余的粮食捐取官爵,农民就会卖力耕作。《算地》说:“故圣人之为国也,人令民以属农,出令民以计战。……胜敌而革不荒,富强之功,可坐而致也。”国家富强的功效就在农、战两项。

此外,《商君书》中还有重刑少赏、重本抑末等内容,反对儒术。其中,“本”是指农战,“末”是指商业和手工业。

010《韩非子》为何代表了法家理论的最高峰

《韩非子》又叫《韩子》,是战国末期法家韩非的著作。20卷,55篇,《汉书·艺文志》著录55篇,与今本同。

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在书中重点宣扬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代表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不仅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

韩非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当时思想界以儒家、墨家为显学,崇尚法先王,主张复古,他却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由于力倡法治,韩非子还提出了重赏、重罚、重农、重战等政策。他还提倡君权神授,为历代封建王朝的治国理念提供了借鉴。

此外,《韩非子》还反映了韩非的其他思想观点。《解老》、《喻老》两篇,是中国最早注释和解说《老子》的著作,集中表述了他的哲学观点;《五蠹》把历史发展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阶段,认为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都要发生变化,复古的主张是行不通的;《显学》则记述了先秦儒、墨显学分化斗争的情况。

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人生意义和文学价值。

011《公孙龙子》,名家唯一传世的著作

《公孙龙子》,又名《守白论》,《汉书·艺文志》中收录了《公孙龙子》14篇,但留存下来的仅有6篇。此书也是名家唯一传世的著作。

公孙龙,字子秉,战国末年赵国人。善于辩论,曾与儒家的孔穿、阴阳家的邹衍进行过辩论。本书是针对社会上名不副实的现象所作。

《公孙龙子》首篇《迹府》是后人编辑的有关公孙龙的简介,其余5篇是公孙龙的作品。其中《白马非马论》和《坚白论》体现了名辨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研究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所具有的内在矛盾是其主要内容,并且夸大这种矛盾,再否认两者的统一,最后自然会得出违背常理的结论。即白马不是普通所说的马,颜色中的白色和质地的坚硬也是可以人为地分裂开来论述的。

《指物论》还着重论述了指与物的关系。“指”即事物的概念或名称,“物”是具体的事物,二者的关系也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通变论》既提出了“类”和“变”的思想,也提出了“二无一”、“鸡三足”、“青以白非黄”等论辩命题,《名实论》提出了正名理论,强调“彼”之名必须专指彼之实,“此”之名必须专指此之实,初步阐述了任何一类事物都具有其确定的属性和属于其确定范围的逻辑思想。这五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

012《孙子兵法》包含了哪些哲学思想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现有日、法、俄、英、德等多种外文译本,它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军事领域。该书的内容有着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军事辩证法思想。

春秋时期,人们大都认为战争的胜负是无法预知的,要预知只得祈求鬼神,借助巫觋。孙武则提出“胜可知”。他把“知己知彼”看作是指导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他不仅论述了“胜可知”,而且还探讨了“胜可为”与“不可为”的问题,也就是探讨了如何发挥指挥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夺取胜利的问题。

《孙子兵法》在论述战略、战术的指导原则中,包含了丰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它不仅丰富了人类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宝库,而且至今还在启迪着人们,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013《墨子》,墨翟言行的写照

《墨子》是战国末期墨家后学汇编该派的著作而成的一部作品,是墨子言行的写照,又称《墨经》或《墨辩》。《汉书·艺文志》载该书71篇,今仅存53篇。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的言行,阐述墨子的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的墨家思想;另一部分含《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6篇,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

墨子思想的根本是自苦利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薄丧、短丧、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兼爱为核心;节用、尚贤为基本点。

兼爱、非攻——这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天志、明鬼——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

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主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节用、节葬——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的大禹一样,有着自苦为极的精神,在个人物质生活方面,只取最低的标准。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此外,《墨子》书中还包括了机械、数学、物理、几何、光学等方面的内容,并有较完整的逻辑思想体系。墨翟把这些知识和思想教给弟子,使之在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超过了当时其他各家,也使墨翟成为中国最早见诸史料的科技教育家和逻辑家。

014《吕氏春秋》,先秦思想文化的总结

《吕氏春秋》是一部杂家著作,又名《吕览》,署名吕不韦,实为其门客集体编撰,成书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其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

相传《吕氏春秋》初成之时,吕不韦不知价值如何,便把“稿本”挂在首都咸阳的辕门上,吸引天下文人墨客前来斧正,声称有能增删一字者赏给千金。

书在辕门挂了很久,也招来了很多贤士,不知是因为这书编得实在是好还是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竟没有人能增删书中一字。由此,便引出了“一字千金”的成语。

《吕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该书兼收并蓄,细大不捐,是先秦思想文化之总结,以儒家为主流,以道家为基础,旁采名、法、墨、兵、农、阴阳诸家之长,初步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等各方面内容的理论体系,同时保存了医学、音乐、天文历法及农业等多方面的宝贵资料。

在自然观方面,《吕氏春秋》提出太阳是产生大地、阴阳、万物的本原;在认识论方面,吸收了宋尹学派的别宥思想和《管子》的静因之道的方法;在历史观方面,提出知道现在就认识古代,知道古代就可以认识未来,古今前后本来就是一体;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倡尊敬人民与约束君王,认为君王如有能够替人民着想的,天下百姓一定会归顺他。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公天下和道家的贵公思想,提出天下不是君王一个人的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所以,要限制君主的权利。

形式上,该书体例统一,语言生动,常用寓言故事说理,富有较强的逻辑力量。其中的一些寓言,如刻舟求剑,至今脍炙人口,其哲理意义颇能给人以启迪。

015《春秋繁露》是怎样解释《公羊春秋》的

《春秋繁露》是汉代大儒董仲舒研究解释《公羊春秋》的著作,十七卷,八十二篇。或以为是后人辑录董仲舒遗文而成书,关于书名,有人认为“繁”是“多”的意思,“露”是“润”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