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6889900000030

第30章 政制·吏制(2)

夏代时,军队就已产生。在军事构成上,实行兵民合一的民军制,有受田权利的成年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平时耕牧为民,战时出征为兵。商代兵役制大体沿袭夏代,西周时,规定每家出一人为”正卒”,随时准备出征;其余为“羡卒”,服后备兵役。军队的核心虎贲等精锐在“王族”或“公族”中征集。车兵即甲士,在“国人”即平民中产生,步卒即步兵则由庶人组成,厮徒等杂役则来自于奴隶。

战国时期,王权得到强化,开始实行普遍的征兵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17岁至60岁的男子无论贵贱都必须服兵役两年。守卫京师一年称“正卒”,守卫边防一年称“戍卒”。西汉推行与劳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制度规定:男子23岁至56岁间,须服兵役两年。其中一年在本郡为“车骑材官卒”,即正卒。一年在京师为卫士或在边郡为戍卒。

世兵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普遍实行的兵役制度。它以军户为依托,军户亦称士家或兵家,单立户籍,平时屯田,战时从征。军户为世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代服兵役。

府兵制为西魏宇文泰创建。设六柱国统兵,下设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四十八仪同,每仪同约有千人,总兵力五万左右。编入府兵者,另立军籍,不承担国家赋税,专事作战。隋唐仍以府兵制为主要兵役制度,并有所改革。唐代的府兵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男子20岁至60岁受田,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府兵由设置在各地的军府管理,平时散居务农,农隙进行教练,还要轮番宿卫京师或戍守边防,战时奉命出征。战争结束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宋代以募兵为主。宋代招兵,禁军,从全国各地招募;守卫各州的厢兵,在本州范围内招募;守卫边境地区的番兵,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招募;保卫乡土的乡兵,由各地按户籍抽调的壮丁组成。这些士兵,应募之后,终身为兵,由国家发给粮饷,具有职业兵的性质。

此外,辽、西夏、金均实行全民皆兵的部落兵制。

蒙古族入主中原前也沿袭金的兵役制,元朝建立后,兵役制度呈多样化。蒙古各部全民皆兵,其他民族则实行世兵制。明代主要实行以卫所为单位的世兵制。明中叶以后,卫所流于衰败,为保证兵源,明政府又实行募兵制。清代兵役制度杂有世兵制和募兵制。规定凡16岁以上的八旗子弟,“人尽为兵”。后又招募汉人当兵,称“绿营兵”。

015古代采取怎样的宦官制度

宦官又称侍人、奄(阉)人、中官、内侍太监等,它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特有的产物。

宦官在中国出现得很早,大约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当时,人们把在皇宫中为皇帝及皇族服务的官员,统称为宦官。东汉以前,充当宦官的有阉人,也有其他人。东汉时期,宫廷之禁愈来愈严,于是宦官开始“悉用阉人”。

尽管宦官地位低贱,但因为他们是君王的近侍,比一般的外臣更容易受到君王的宠信,所以,能对君王施加某些影响,甚至干预政事。

从春秋时期起,外臣和贵族勾结宦官以谋取权势甚至发动宫廷政变的事,屡见于史载。秦国宦官嫪毐专权,东汉时期的中常侍的专权迫害,唐代中后期宦官掌握了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兵的兵权而造成的祸乱,明代的汪直、刘瑾、魏忠贤等的危害百姓与忠良,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被推翻,封建制度终结,宦官制度也随之结束。

016锦衣卫有什么特殊职能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怕大臣对他不忠,为了加强监视,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将御用拱卫司改为“锦衣卫”,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特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且可以不经过司法部门,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

由于朱元璋出身的特殊性,他们对皇权的维护有其他朝代所没有的强烈欲望,这就使得锦衣卫“巡查缉捕”的职能日益被无限度地扩大了。以至于到后来,锦衣卫又拥有了自己的监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犯人,不必经过司法机构和正常的司法程序。

锦衣卫因穿橘红色服装,骑马,又被称为“缇骑”。缇骑的数量,最少时为1000,最多时有60000之众。锦衣卫官校一般从民间选拔孔武有力、无不良记录的良民入充,之后凭能力和资历逐级升迁。同时,锦衣卫的官职也允许世袭。

明成祖的时候,有“倚锦衣为心腹”,增设了一个“北镇抚司”,“专治诏狱”,就是专门审讯皇帝不交的案件,与专门处理锦衣卫内部案件的“镇抚司”相并列。

017明朝为什么要设置东厂和西厂

明成祖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建文帝的皇位之后,精神状态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之中,他迫切感到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专制机构,可是设在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来毕竟不是很方便,于是决定建立一个新的机构,这就是东厂,以其地址位于东安门北侧(今王府井大街北部东厂胡同)得名。

起初的时候,东厂只负责侦缉、抓人,但到了明朝末期,东厂权势日益扩张,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监狱。同时,东厂的侦缉范围也非常广,听审、监视官员、查看文件,甚至连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盐的价格,也在东厂的侦察范围之内。而东厂所获得的情报,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

东厂的番子每天在京城大街小巷里面活动,并非完全为了“公事”,更多的是为自己谋取私利。他们常罗织罪名,诬陷良民,之后屈打成招,趁机敲诈勒索;使得举国上下人人自危,民不聊生。

西厂设立于明宪宗时期,目的是加强特务统治而增设,并且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到反对,被迫撤除。

018御史台,古代最高的监察机关

御史台,别称宪台,是我国古代最高的监察机关。御史台最早设于战国时的秦国,秦统一六国后仍置,以御史大夫掌章奏与监察,为副丞相。

汉初承秦制,监察机构称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一面参顶朝政,一面有“制监百司,纠绳不法”的监察权。汉成帝时,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东汉称司空,为三公之一,掌水土营建军事,非监察职,御史中丞遂为御史府长官,东汉始称御史台,文属少府,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

自魏始,御史台脱离少府而独立,仍以御史中丞为其首长,其下有治书侍御史、治书执法御史、侍御史,分曹监察。“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通典·卷二十四·中丞》)。

隋唐因之,但改御史大夫为首长,御史中丞为辅佐官,内部机构也有较大变化。唐时御史台分为台院、殿院、察院,台院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殿院掌殿延供奉之仪式;察院掌巡按郡县和六部的稽查监察以及监军等。

唐末,节度使、观察使多兼御史中丞衔,其幕府有“外台”之称。宋因唐制而略有损益,御史大夫不常授人,遂复以御史中丞为台主,且另设他官监察地方,察院遂专察。

中央六部,元代例由皇太子兼御史大夫,其台主实际上仍为御史中丞。下辖机构为殿中司和察院,并在22道监察区设肃政廉访使,为加强对其领导,遂于江南与陕西两地设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构——行御史台。

明清时期,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派出巡按地方的称巡按御史,系“代天子巡狩”,权力很大。

019翰林院的职能是什么

“翰林”之名汉代已有,本指文学之林,是文翰荟萃所在。唐代开始作为官及官署名。唐玄宗时,置翰林院,为文学、艺术、方技、医学、僧道等在内廷的供奉之处,内设翰林待诏,翰林供奉,后来又称翰林学士。如唐代大诗人李白被称为翰林学士。后来,翰林院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待诏。

安史之乱后,军事频繁,“深谋密诏,皆从中出”,翰林学士的地位愈显突出,不但在草拟诏制方面分割了中书舍人之权,而且在参谋密计方面也分割了宰相之权。

宋代进一步抬高了翰林学士的地位,设立翰林学士院,与实际掌政事堂(中书门下)枢密院居平等地位,很多宰相都从翰林院学士中选拔,因此,很为文学之士羡慕。

辽代在南面官中设置翰林院。元代设翰林院兼国史院,分别掌管制定诏旨,编修国史和翻译文学等。

明代开始将修史、著作、图书等事务归并翰林院,正式成为外朝官署。清代翰林院以大学士为掌院学士,其下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官。

020军机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吗

清朝时,军机处是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机密之地,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其设立年月,说法不一。有起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八年、十年诸说。

军机处之职掌主要是:掌书谕旨,参赞军国机务,参议重要政务及刑狱;用兵时则考其山川道里、兵马钱粮之数,以备顾问;文武官员的简放、换防、引见、记名、赐与,以及拟定对外藩朝觐者的颁赐等。

军机处无正式衙署,其办公处所设于内廷隆宗门内,称为值房,无专职官员,全部工作由军机大臣主持,设军机章京办理一切事务。

军机大臣,正式称谓是“军机处大臣上行走”,俗称“大军机”。分设满、汉员,由满汉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总督等官员奉特旨充当,均为兼差。其僚属成为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

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担任过军机大臣。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内阁成立,军机处被撤销,以军机大臣为总理大臣与协理大臣。

021秘书省,管理图籍的官署

秘书省是官署名,东汉时始设秘书监一职,负责管理图籍。曹操设置秘书令,则典尚书奏事。南北朝以后始设秘书省,其主官为秘书监,监以下有少监、丞及秘书郎、校正郎、正字等官员,领国史、著作两局。

南北朝门阀士族制度盛行,秘书省在这种环境里深受影响,当时世阀的子弟长大后,往往就可以挂职为著作佐郎;只要能写得好基本的应酬文字,就可以做个秘书郎了。同时,因为秘书郎往往居职十日就升迁他职,以至于有人为了遍观群书而固求不迁的。

唐代曾经改称“兰台”和“麟台”,在唐代初年,秘书省职位清闲,门庭冷落,一向没有统领它的官署,虽然名声清廉,可是不能算重要的部门。好名好利的人,大多数不愿意干这个差使。但是好学的文人,也有愿意任这个职务的。并且唐代科举出仕,往往是先在秘书省工作,然后步入真正的仕途,所以,唐代有许多著名的文人曾在秘书省任职。

秘书省后来逐渐衰落,到了明代,更是因为丞相胡惟庸谋反案所波及,朱元璋废中书省,罢秘书监,藏书由翰林院典籍管理。迁都北京后,宫内文渊阁藏书实由内阁执掌。具有千年历史的秘书省,就此销声匿迹。

022都护府,设在边区的军政机构

都护府是唐朝设置在边区用以统辖羁縻地区的军事行政机构。“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即为“总监护”之意。

“都护府”源自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在乌垒的西域都护府。魏、西晋设有西域长史府。唐朝统一西域,设立安西、北庭、昆陵、蒙池等都护府。都护府置都护、副都护、长史、司马等职,又置录事参军、录事、诸曹参军事、参军事等,如州府之职。有大、上、中之分,大都护府由亲王遥领大都护,别置副大都护主府事。自贞观十四年创设安西都护府起,终唐一代,建置时有改易。

元代也有设置,主管畏兀尔(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的诉讼。值得注意的是,唐初的统治者民族偏见较少,采取了合理的民族管理制度,唐太宗将治理内地的经验推广到周边,于少数民族地区列置州、县,而使各部首领管理本部。而正是为了管理这些州、县,唐王朝才仿照汉代西域都护府的建制在民族地区设置都护府。

023尚书省,古代最高的政府机构

尚书省是我国古代魏晋至宋时期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尚”是执掌的意思。

“尚书”始置于战国,到了秦朝,尚书成为少府(九卿之一)的属官,掌政务文书,地位相当之低。

西汉时期,汉武帝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汉成帝也设尚书,群臣奏章都得经过尚书,地位虽不高,权力却很大。东汉时期,朝廷设立尚书台,使尚书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从此,三公权力大为削弱。

三国时期,尚书台已成为全国政务的总汇。曹魏的时候,尚书台之外复有中书省,侍中也逐渐成为参与机密的要职,尚书台不再拥有独占机枢的地位。

东晋以后,录尚书之权渐分,有时以三四人并录尚书事。南北朝时期的宋孝武帝孝建中,为防大臣威权过盛,遂省去录尚书之职,以后南朝的尚书则置废不常。至于北朝,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仿魏晋立尚书台,置三十六曹。东魏、北齐承袭北魏这一制度,但是尚书之权较重。西魏时官制改革,宇文泰以大行台执政。大行台的组织略同于尚书省,有仆射、尚书、丞、郎等职。

隋文帝杨坚代周称帝,恢复了尚书省,并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唐沿隋制,三省并置,而尚书省事无不总,是全国行政的总汇机构。唐代后期,尚书省已经有名无实。北宋初期,虽然形式上还保留着尚书省的系统,但权力既不归属,郎官又不治事,尚书省的制度名存实亡。辽、金的情况与宋制略同。元代以后,尚书省遂废除。

024门下省是怎样的政府机构

门下省也是中国魏晋至宋代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后来发展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鼎足而立的三省之一。

东汉设有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晋时改称门下省。门,指皇宫内门,因其门户漆以黄色,故又称黄门。

南北朝时,门下省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时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中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在唐代前期是真宰相。宰相议政的政事堂,最初也设在门下省,以后才移到中书省。侍中具有封驳权,即对皇帝颁发诏书的审核权。

宋代初,门下省仅主朝仪等事。元丰改制后,始恢复审查诏令的旧制。南宋初,中书、门下三省合一,称中书门下省。辽、金时亦置门下省,金海陵王时废。

025中书省是怎样的政府机构

中书省也是我国魏晋至宋代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后来发展成为与尚书省、门下省鼎足而立的三省之一。

中书省始设于魏晋,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至隋唐时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代废六官制,置内史省,即中书省。炀帝末又曾改名内书省。唐代先后曾改称西台、凤阁、紫薇省等。

唐代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同为中央行政总汇,政策由中书决定,由门下审议,然后交给尚书执行,故实际任宰相者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宋代仍然设置尚书、门下、中书三省,而中书省之权特重。中书省掌握着行政大权,它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

到了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及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皆废,中书省的地位尤显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

明代朱元璋废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机要之任则归“内阁”,此后便无中书省这一机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宰相”一位从此也没有了。内阁大学士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宰相,清朝亦然。

026枢密院,我国古代的国家军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