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6889900000036

第36章 政制·吏制(8)

谢安(公元320年~公元385年),字安石,号东山,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谢安出生于世家大族,陈郡谢氏显赫当时,与琅琊王氏并称“王谢”。谢安自幼聪慧,思维敏捷,性爱读书,不喜为官。年轻时隐居会稽,常与王羲之、支道林、许询、孙绰、李充等名士相往还,寄意诗文,放情山水。

四十多岁时,谢安受征西大将军桓温征召,作了司马,从此步入仕途,官至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封建昌县公。

谢安一生最大的功绩是在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中,以八万人马战胜了苻坚的百万大军,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战绩,留下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历史典实。

然而,淝水之战的烟火还未完全散尽,谢安却因功名极盛遭到了一些阴险好利之徒的陷害。于是,他上疏辞官,几日后病卒于京师建康。谢安死后,晋廷哀悼三天。追封太傅,谥号“文靖”。又念其平定苻坚有功,改封号为“庐陵郡公”。

024王猛如何成就了前秦的霸业

王猛(公元325年~公元375年),字景略,北海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人,十六国时期前秦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王猛小时家里贫穷,曾以贩畚为业。长大后隐居华阴山,博学好兵书,怀佐世之志。其时北方正陷入十六国之乱,南方东晋亦是风雨飘摇。

王猛早先欲事东晋,但在求见桓温时却因“扪虱谈天下”为桓温所恶,不得录用。后前秦大将苻坚欲成霸业,素闻王猛之名,派人前去恳请王猛出山,双方一见如故。东晋升平元年(公元357年),苻坚自立为大秦天王,以王猛为中书侍郎,职掌军国机密。因治绩卓著,很快升为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再升为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一时权倾内外。

王猛明法严刑,禁暴锄奸,有罪必罚,有才必任,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干;他还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办学重教,协洽周边,关中一时大治。因此,在当时就有“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之说。

东晋宁康三年(公元375年),王猛积劳成疾,终致病危,苻坚亲临探视,并询问后事,王猛遗言不可攻晋。王猛死后,被隆重安葬,并追谥为武侯。后苻坚不听王猛之言,攻东晋,以至有淝水之败。

025何谓“房谋杜断”

这里的房指的是房玄龄,杜指的是杜如晦,两人都是唐初的名相。早先二人皆为秦王李世民幕府属官,常从征伐,参与机要,为秦王得力谋臣。

玄武门之变,二人亦居功甚大。秦王即位,是为唐太宗,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迁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为兵部尚书,贞观三年迁尚书右仆射。

据《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也就是说,两个人在执政上各有所长,房玄龄主意多,善谋划,杜如晦能当机立断。

房玄龄、杜如晦同掌朝政,同心协力,配合默契,谋划和掌管国家大事,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房、杜二人也成为历史上良相的典范。元人雅勒呼有诗赞曰:“房谋兼杜断,萧律继曹遵。”

026魏征是如何谏诤的

魏征(公元580年~643年),字玄巨,巨鹿曲城(今河北巨鹿)人,初唐名臣。

魏征幼年丧父,生活清苦,但他喜好读书,深通学术,常怀济国救民之志。初事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又事太宗李世民,被擢为谏议大夫。贞观初授秘书监,参掌朝政,校订图籍。后一度任侍中,封郑国公。

魏征以善谏著称,即使在太宗大怒之际,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令太宗又敬又畏。有一次,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却终未成行,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答:“当初确有此意,但怕你直言进谏,故打消此念。”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一只上好的鹞鹰,逗弄玩乐,很是得意,忽见魏征走来,忙将其藏入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鹰闷死在太宗怀中。

魏征一生以谏诤为己任,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两百余事,大至朝廷大政方针,小至皇帝生活私事,都无所回避。武德九年,冒着被罢官的危险,拒不签署李世民征点中男(16~18岁)的决定,最后终于谏止,使百姓免于一次兵役负担。

贞观六年,魏征又力排众议,谏止太宗赴泰山封禅,节约了大量的开支。魏征所谏,匡正了唐太宗的许多失误,对“贞观之治”的出现起了重要作用。

027为何说赵普靠半部《论语》为相

赵普(公元922年~公元992年),字则平,祖籍幽州蓟县,北宋著名政治家。

公元960年,赵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赵普因功升为右谏议大夫;次年,赵匡胤又依赵普之计“杯酒释兵权”,削夺了朝中诸将兵权。公元967年,赵普加职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

公元963年,宋太祖想改年号,要求这个年号以前没有用过。有人提议“乾德”,宰相赵普称颂不已。后来发现伪蜀曾用过这个年号,惊问赵普,赵普不能回答。

太祖感叹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啊。”赵普惶愧,归家闭门读书。后来每当朝廷有事难决时,赵普便回家读书,第二天就把事情解决了。

太宗继位,继续任用赵普为相,有人告诉太宗,赵普只懂《论语》,其他书都没读过。太宗问赵普此话可属实,赵普回答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赵普死后,家人在他书房里发现一个小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果然只有《论语》二十篇。赵普两度罢相,又两度入相,几番浮沉,全赖一部《论语》,有远见而乏卓识,一生哀荣功过,足堪回味。此后,人们便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

028王安石为什么要推行新法

王安石(公元1021年~公元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今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王安石出生官吏家庭,少好读书,博闻强记,受到了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王安石得中进士,后历任淮南判官、江宁知府、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

王安石在做地方官吏时,能够关心民生疾苦,多次上疏建议兴利除弊,减轻人民负担。经过对现实社会长期的接触、了解,他“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他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要求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在神宗当政期间,他取得了支持。于是以“理财”和“整军”为两大主题,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方田均税、免役、市易、保甲、保马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新法开始后,遭到了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守旧派的坚决反对,神宗也开始动摇。不久,革新派内部又产生分裂,新法遂被全部废止。王安石变法,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和富国强兵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减轻了一些农民的负担,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列宁还就此称誉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029张居正推行过什么改革

张居正(公元1525年~公元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

张居正少年时就聪明过人,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张居正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中进士,授庶吉士。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张居正入阁。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神宗即位,为内阁首辅,在此期间,他整顿吏治,兴除利弊,为挽救明王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是封建社会末期最负盛名的改革家。

在政治上,张居正创制“考成法”,以“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和“强公室,杜私门”作为为政方针。

在经济上,推行“一条鞭法”,把各项赋役合并归一,并按田亩征银,使一向以实物缴纳的赋税和劳役转由货币完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但在顽固派的阻挠下,贯彻不彻底。

在军事上,任用戚继光镇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三千多座,巩固了北方边防,并在边疆实行互市政策,促进贸易往来。

张居正改革的收效明显,后来虽被守旧顽固势力清算,改革被否定,但对历史的影响是不可泯灭的。

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张居正病倒,翌年六月二十日病逝。死后,神宗为之辍朝,赠上柱国,谥号“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