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6889900000043

第43章 经济·贸易(2)

我国的对外贸易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秦时,丝绸、漆器等流入越南、朝鲜等周边国家。汉时陆路、海陆贸易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商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往西,经新疆至伊朗,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到魏晋南北朝时,对外贸易继续扩大,广州开始成为海路贸易的重镇。

唐时,由于施行对外开放,外商贸易来往频繁,广州、扬州等城市成了重要通商口岸,国家遂在此设市舶使,检查出入海港的外商船舶、征收关税、收购政府专卖品等,也涉及外交事务。

宋代,由于贸易往来的空前繁荣,宋廷将市舶使发展成为市舶司,并且设置市舶务、市舶场。市舶司的管理职能较唐代更为完善,其主要职责是招徕和保护外商及负责征税和专卖。当时,与宋朝有海上贸易的达五六十国,进出口货物在400种以上。

元代海外贸易规模超过宋代,其管理机构仍为市舶司,由行政省直接管辖,并且订有市舶法则。市舶制较宋代更为严密完整,市舶收入在元朝财政开支中亦占据着重要地位。元代见于记载的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在100个以上。

明初,贸易有增无减,沿海各处仍设有市舶司,后由于倭寇进犯浙东,明政府实行锁国政策,禁止海外贸易。成祖即位后渐开海禁。在浙江、福建、广东设市舶司,并派人到海外招徕外商,在市舶司所在地还设有专门的驿馆接待外商。后来又派郑和下西洋,进一步开拓海外贸易。清朝实行海禁政策,开放海禁后市舶制被海关所取代。

013为什么说常平仓是建仓储粮调节粮价的经济措施

常平仓,是中国旧时政府采取的建仓储粮以调节粮食市场价格的一种经济措施。

“常平”源于战国时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籴(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汉武帝时的桑弘羊创立了平准法,是对这一思想的发展。宣帝时把平准法着重施之于粮食的收贮,在一些地区设立粮仓,收购价格过低的粮食入官仓,以利于百姓。这种粮仓已有“常平仓”之名。

宣帝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常平仓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推行于较大范围之内。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废。隋唐时期常平仓制度有所变化。

隋朝和唐初都设置少量的义仓。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丰收,命义仓亦照常平法收籴,义仓遂兼有常平职能。

天宝八年,关内、河北、河东、河西、陇右、剑南、河南、淮南、山南、江南十道常平仓积粮460余万石。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规定诸州府于每年地亩税内十分取二以充常平仓及义仓,依例籴、粜或赈、贷。自此常平仓与义仓职能合一,并称常平义仓。

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后,除沿边州郡外,全国先后普遍设置。各州按人口多少,量留上供钱一两万贯至两三千贯为籴本,每岁夏秋谷贱,增市价三五文收籴,遇谷贵则减价出粜,所减不得低于本钱。若三年以上未经出粜,即回充粮廪,易以新粮。景祜以后,由于常平积有余而三司兵食不足,常平钱谷经常被挪移助充军费。常平仓已经名存实亡。

金代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全国置仓计519处,积粮3786万余石。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复命各路立常平仓,由本处正官兼管,按户数收贮米粟,增时价十分之二经常收籴,不得摊派百姓。

但到元末,常平仓弊端百出,行省所发籴本被各级官吏层层克扣,胥吏与里正主首又从中作弊,贫民反不能受益。

明太祖洪武三年,命州县皆于四乡各置预备仓(永乐中移置城内),出官钞、籴粮贮之以备赈济,荒年借贷于民,秋收偿还,遂成定制,取代了常平仓。明末又在辽东、延绥一些边镇设立常平仓。

清顺治年间,各府、州、县都设置常平及义、社仓,设专人专管,每年造册报户部;十七年,定仓谷籴粜之法,春夏出粜,秋冬籴还,平价出息,如遇灾荒,即以赈济。康熙年间,又定春借秋还,每石取息一斗;各地常平、义仓储粮永留本境备赈。还规定了各级州县应储之粮数。清中叶以后,积弊日甚,各地常平仓多数钱、谷两虚,空有其名,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

014为什么说榷法是古代的国家专卖制度

榷法是古代的一种国家专卖制度。“榷”的原意是独木桥,引申为专利、专卖、垄断。能够实行专卖的行当通常都是能带来巨额利润的,比如冶铁、制盐等,利润非常丰厚。

春秋战国始,许多大商人都以盐铁业发家,如蜀郡卓氏以冶铁致富;鲁人猗顿靠煮盐富甲一方;邴氏也以冶铁致富,家资巨万,许多读书人羡慕之余,纷纷仿效经商。

西汉武帝时,在桑弘羊主持下,实行全面的盐铁官营,开始垄断一些重要经济物资。汉武帝先是在全国各地设盐官和铁官,对盐、铁实行垄断,称榷盐、榷铁。后来对酒也实行专卖,称为榷酒。经此一变,国库立即丰盈。

然而,国家垄断毕竟有其弊端,比如价格昂贵、商品质量不佳等。针对正反两种声音,汉昭帝时,召开了一次专论盐铁问题的会议。《汉书·昭帝记》载,“议罢盐铁榷酒”,反对国家专卖的声势浩大。但无论怎样,专营垄断能带来相当可观的利润,取消是根本不可能的。

由此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强势官员和来自民间的贤良势力针锋相对,都据理力争,桓宽根据当时的会议记录,还整理出了《盐铁论》。此后,国家专卖现象一直存在,垄断的物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

三国时官方也推行了盐铁专卖的制度,以应付战争的需要。西晋王朝对此也未作改变。隋和唐初对民间采盐不加干涉,冶铁业除了官营,也允许私营,国家征收矿税。唐中后期时逐渐加强管理。宋、明、清各代均沿袭此种做法,一方面非常重视管理盐业,并采取了许多新措施;另一方面对铁的生产和流通则放松控制,只征取一定税收。榷茶则始于唐德宗时期。

015漕运是何种运输途径

所谓漕运,就是中央政权在各地征收租赋后,由水道转输集散,或供宫中消耗,或充军旅粮饷,或作廒仓中储的一种运输途径,它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一项重要经济制度。由于主要依靠天然河道和人工运河运输,故称漕运。

漕运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清·黄汝成《日知录集释》说:“漕运始于秦汉,而转输之法则始于魏隋而盛于唐宋”。

西汉漕运形成制度,主要是把关东漕粟运往首都所在的关中,汉武帝还为此开凿了渭漕渠,漕粮数量由汉初每年几十万石逐步增加,一度达六百万石。

隋唐以后,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江南逐渐成为漕粮的主要供应地,漕运路线亦随之变化。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南北蜿蜒4000余里,后来便成了漕运的水上黄金线。唐玄宗天宝初年,通过漕运干线大运河转运的粮食,每年已有400多万石,到了宋朝真宗、仁宗年间,漕运量已达800万石之巨,创了漕运史上最高纪录。

元朝建立后,漕运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元朝组织疏浚了大运河,缩短了漕程,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流畅。不过,元代的漕运始终以海运为主,年运量一度曾达350万石之巨。

明清之世,对漕运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永乐年间,先是疏浚整治了大运河,建立了近50个水闸,增加运河的水量,投入了近万艘漕船,每艘船载量都在二三百石以上。

到了清代,由于实行海禁,所以专门致力于河运。但运河年久失修,时时阻塞,所以,清政府对漕粮的北运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如选派所谓干员监办,举办官督商运,借助商船漕运等。海禁开放以后,清代的漕运又通过海运得到发展。

016钱法是怎样的货币制度

钱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货币制度。

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货币形制。商周时,以贝壳作为货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各自为政,各国铸造的货币也千姿百态,有刀币、布币、圜钱、蚁鼻钱等。黄金则为硬通货,主要用于大宗支付。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从此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和货币也都有了统一的制式。秦朝规定,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一镒合二十两,也有说二十四两);以圆形方孔的铜钱为下币,重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又称“半两钱”。

西汉时,黄金仍为上币,只是单位改成了“斤”。《汉书·食货志》载:“黄金方寸,而重一斤(合今二百五十克)。”铜币则由国家统一铸造,民间严禁私铸。币重五铢,称“五铢钱”。由于“五铢钱”轻重适宜,至隋朝时仍在流通。

到了唐代,铜钱上铸有“开元通宝”字样。此后,铜钱不再以重量称名,而改呼“通宝”,并冠以朝代、年号,如“开元通宝”、“永乐通宝”、“大顺通宝”等,“开元”、“永乐”、“大顺”都为年号。这就是制钱。

人们熟悉的白银是在唐朝末年开始进入货币流通领域的,白银在宋代极为流行,国家财政均以银两计算。当时白银以五十两为一锭,也称“元宝”,其与铜钱的法定兑换比例为,银一两合铜钱一斤(在鸦片战争前,铜钱始终在一千文以下)。

宋仁宗时,官方开始发行纸币,币面分一贯至十贯不等,用时填写。后来由官方印发,面额固定为五贯和十贯两种。

元朝时,发行不可兑换的纸币“中统宝钞”,金银和铜钱不再参与流通,无论公私均用纸币。

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因“钞法阻滞”,“诏禁用铜钱”,“令有司悉收其钱归官,依数换钞,不许更用铜钱行使”。从此,历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四朝都使用纸币“大明通行宝钞”,但由于发行过滥,导致通货膨胀不断,铜钱、银钱等货币又开始流通。

在整个明代,宝钞一直不断发行,但仅为保存祖制的形式而已。明朝末年,国外银元输入中国,至清代,政府开始铸造银元。此后,银元制和银两制一直并行使用至民国。

017公债是何种钱币形式

公债,是国家以信用方式吸收巨额款项的一种形式,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中国在出现这种形式之前,国家收入一向依靠地丁与钱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连年战争使清廷元气大伤、丁粮锐减,而且军用浩繁,国家财政吃紧。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为了搜刮军费,围剿太平军,便与幕僚建议创“厘金”,后又开捐官之例,用来增加收入。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清廷已气息奄奄,理财之术亦穷,经济来源更加困难。正在清廷内外交困时,光绪庚辰科的状元,翰林院侍读学士、南京人黄思永仿效西洋列国筹集公债的先例,奏请清廷发行公债,以应当务之急。这篇奏折,大受慈禧的赞赏,遂准奏。可是,慈禧认为称债有失皇家体面,便取名叫“昭信股票”,以示昭大信于民之意。这次发行的“昭信股票”,均交各省派销。

从此,中国就开始有了公债。

018五铢钱是什么钱

五铢钱始铸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终于公元621年,在我国流行了700多年。由于钱重五铢,上铸有“五铢”二篆字,故名。它的标准重量为4克。形状为圆形方孔,内外边缘有突出的轮廓,标准钱径为2.5厘米,厚0.12厘米,具有大小得体、轻重适中、币面文字经久耐磨等特点。

汉初货币制度仍承秦制,但认为秦货币太重,于是在汉初近100年间推行铸币减重政策,多次变更币制。公元前118年,始铸五铢钱,又于公元前113年禁止郡国铸钱,只准上林三官(钟官、技巧、辩铜三官)统一铸造,从而奠定了中国货币史上五铢钱体制的基础。

五铢钱制度在我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其轻重适中,合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此,自汉至唐初,700余年基本上持续延用,是我国历史上数量最多、流行最久的钱币。

019为什么说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子是我国北宋真宗时期发行的一种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

交子的产生是北宋商业发展的产物,北宋时期商业发达,需要大量轻便的货币。而当时币制混乱,如四川用铁钱,体大值小,不便交易,大铁钱每千文重二十五斤,小者十余斤,一匹罗卖两万钱,要用车载。所以,四川首先出现了代替金属货币的纸币,即“交子”。

发行纸币,决非偶然。交子的产生及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由发行时期;第二阶段为商人联合发行;第三阶段为官办时期。公元1023年,设益州交子务,第二年二月起发行官交子。也就是说,中国的国家纸币是在公元1024年开始发行的。官交子的一切技术规定均仿照私交子,以770文为一贯,初发行一贯至十贯,后改五贯、十贯两种。交子的出现和使用,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020古代是如何管理户籍的

户籍是指登记户口的簿册。计家为户,计人为口。

户籍制始于战国。秦孝公时,商鞅变法,在此基础上“令民为什伍(以五家编为一单位)”,五家为一保,十保相连,一人犯罪,十家连坐,此即后世保甲制的雏形。其他诸侯则先后采取了“书社”制,以二十五家为一社的“社之户口,书于版图(版图即户籍)”。

秦汉之后,户籍制开始制度化,如汉代每年八月实行,当时称为“案比”(即人口普查)。普查时,以县为单位,逐门逐户核实居者的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等,然后登记造册,再派专员送交长安备案。这些资料是朝廷征税、征兵、派役的重要依据,是国家运行的大账簿。

户籍的重要性,我们从一个史实中就可看出:汉高祖刘邦在攻占秦都咸阳后,诸将大肆掠夺金银珠宝,刘邦本人也陷入了温柔乡中。唯独萧何,急如星火地赶到了秦丞相御史府,派重兵包围,然后令可靠将士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一一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了起来。按当时秦制,丞相和御史大夫除了军权外,几乎总揽一切朝政。

萧何的远见卓识令刘邦感叹不已。这些律令图书档案,使刘邦对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了如指掌,为制定正确的方针律令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为日后建立巩固的西汉政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汉代之后,户籍制度愈发完善。如唐代户籍包括户口、土地、赋役三项内容,登记得非常具体,每三年修订一次,各乡户籍在县、州、尚书省三地备案。

宋代则分户口版籍和二税版籍。户口版籍有时简称版籍或户籍,又称人户产业簿、丁产等第簿或五等簿、五等丁产簿等;二税版籍又称税租簿、夏秋税簿、夏秋税管额账等。

元朝统一全国后,居民按职业分为一般民户及军户、站户、匠户、盐户、儒户、医户、乐户、僧道、鹰房、打捕等十几种,分别著籍,称为诸色户计;一经定籍,即不得更易,世袭其业,承担不同的赋役。

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户部籍全国户口,置户籍、户帖。户帖格式由户部制定,颁行各州县,各州县照式刻印。十四年,编制赋役黄册后,户帖逐渐废弃。黄册以户为单位,所编皆民户,又名民籍黄册,一式四份,在兵部与所在省、府、县各存一份。黄册每十年重造一次,依据旧册,重填各户人丁事产的变迁。

清沿明制。以丁口定赋役,户籍编审约为五年一次。

021古代如何征收赋税

赋税,又称税收,是国家出现后的产物,是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是国家存在的物质条件。